-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九回 习武场智信显功底 云水堂方丈道玄机小说:云游僧奇遇记 作者:胡德成 更新时间:2025/3/25 14:46:24 觉能和觉显、觉海三位,眼见虚空住持礼待智信、热情不减,妒意越加浓重,决意要同智信比试一番。 这一天刚下早课,觉能就向虚空住持提议:请智信检视本寺武僧练功场地,指点一二。 虚空征求智信意见,智信欣然同意。 虚空又向智信交代说道: “星月禅师已经发来邀请函件,诸城侔云寺要举办祈福大法会,禳瘟祛灾。我和觉慧明天要去侔云寺一趟,两天后回光明寺。这两天,你就和觉能他们在一起,指点一下他们的练功技巧如何?” 智信点了点头,“谨遵师命!” 觉能暗喜,感觉机会来了,立刻带上智信去了习武场。 智信随着觉能来到习武场,发现这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院子里的木桩、假人、石锁、沙袋、长棍样样俱全,二十多个武僧正在练功。 觉能大声喊道: “大家停一停……这位是法门寺出家、云游西域归来的智信师父,他的武学修炼已经炉火纯青!现在先请觉显和觉海演示一阵长拳套路,然后大家共同演练实战对打技击,请智信师父指点……” 觉能话音刚落,觉显和觉海便先后出场,演示了一番长拳套路。 这两位武僧的基本功十分扎实,闪展腾挪的动作刚劲有力、勇猛强悍,实战意味也非常浓厚……接着,两人又表演了徒手劈砖、铁头开石等硬功夫。 最后,这群武僧开始捉对开练对打技击术。 为了在这位外来和尚面前显示自家的功力,武僧们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出招异常凶狠,整个习武场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觉能有些得意,对智信说道: “怎么样?如果我们这些人要是在西域战场上,也一样能同洋鬼子拼杀保家护国,不能说‘勇冠三军’,以一敌十应该不在话下吧?” 智信点了点头,“师兄、师弟们功夫都不错,‘以一敌十’绝不在话下……不过,现在的战场不能光凭借自身功夫,洋鬼子的枪炮十分厉害,再好的功夫都不可能抵挡枪炮的攻击。” 觉能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色,摆了摆手,“洋鬼子又不是三头六臂的妖魔鬼怪,枪炮也是人抗的。我就不信收拾不了那些红胡子、蓝眼睛的西洋猪?” 智信心里一惊! 没想到,这些真正的佛门中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着痛恨入侵者的家国情怀……欣慰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丝隐忧。 觉显停下手,凑上来不怀好意地说道: “智信师父声名远播,不但是勇斗土匪的武功高手,还是西域战场上护国御寇的爱国僧人,为何不给我们演示演示自己的武功绝技?也让我们开开眼界,指点指点我们的雕虫小技……” 觉海两手晃了晃,“演示多没意思?干脆我来请教几招……智信师父,怎么样?” “不得无礼!”觉能装模作样地斥责觉海。 智信苦笑着轻轻摇了摇头。 觉能开口问道:“敢问智信师父的武功,出自何门何派?” 智信略微思忖,合十答道: “让师兄师弟们见笑了……实话实说,我无门无派。” 觉显和觉海哈哈大笑起来,“无门无派?他说无门无派……” 觉能满腹狐疑,问道:“怎么会无门无派?” 智信轻轻点了点头,一本正经地答道: “我小时候曾拜过两任师傅,可都不知道他们是什么门派?我真正的师父,是后来的惠永大师。大师虽出身少林,但为‘天地会’一事牵累,多年未回少林。我也从没进过少林寺,自然不敢冒称‘少林弟子’,说来惭愧……” 觉显眼睛一亮,大声说道: “既然都师出少林同门,那就更应该切磋一番,相互提携嘛!” 觉能摆了摆手,“今天就算了,明天吧!”又转头望了望智信,“行吗?” 智信知道这些师兄师弟们在有意试探自己的功底,外来的出家武僧可能都要过这一关……事到如今,也没办法回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就默默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早,虚空住持带上觉慧去了诸城侔云寺。 觉能叫上智信,又来到了习武场。 觉海早就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向智信行了礼,便大声说道: “师兄,请赐教!” 觉海说着,立刻就亮出了招式。 见智信还在迟疑,觉能说道: “师兄不要拘束,放开手脚,教训他!” 智信被迫下场来到了觉海的面前,觉海便开始出招进攻。 觉海使出了浑身解数全力进攻,招式毒辣、气势逼人……智信左右躲闪,轻松化解。 几个回合下来,觉海招招落空,已经有些气喘,可根本没伤到智信的一点皮毛。 觉能心内有些吃惊,已经初步感觉到了智信的深厚功力。 无奈的觉海暂时收住了手脚,拱手喊道: “智信师兄,我们练功不只是为了躲避对方的攻击;最主要的目的是护法保寺,击退不法之徒。所以,我们练功都是以攻击为主,请出手还击吧……要不然,我们这点本事,还真不知道能不能胜过那些山贼草寇?” 觉能说道:“平时练功不吃苦,上阵就要把命丢。智信师兄,不要对他们客气,尽管出手还击!” 智信笑了笑,点了点头。 觉海运了运气,再次出招进攻……连续几个猛招过后,突然腾空使出一个“双剪腿”,双腿向智信前胸铲了过来……智信稍稍闪身,用手掌将觉海飞起的小腿轻轻一弹……觉海失去平衡,“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智信赶紧上前去扶起觉海。 觉显大惊!看了看觉能,觉能点了点头。 觉显顺手从架子上取了两根长棍,将一根顺手甩给了智信,大声喊着“请赐教!”便舞动长棍开始进招。 智信持棍镇定防卫,仍然见招拆招从不寻求反击。 十几招下来,觉显没任何占到任何便宜,可已经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智信见觉显还没有停手的意思,便觑定他的一个破绽,将其长棍从手中挑飞…… 第三天夜里,回到光明寺的虚空住持来到云水堂,问起觉能和这一帮武僧习武练功的事。 智信答道:“觉能和这些武僧练武相当刻苦,功力十分深厚,巡山护寺应该没有问题……” 虚空捋着胡须点了点头,“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头,都有土匪山贼盘踞;周边的村镇百姓饱受贼匪侵扰,困苦不堪。官府根本无力清剿,护寺巡山之事,只有靠我们自己了……” 智信若有所思地说道: “以我们的力量,防备一般的山贼,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大队的土匪来攻,可能仍然无法抵挡。” 虚空点了点头,“是啊,虽然前几次兵灾匪患都侥幸躲过,但劫难之根源无法消除……现在的佛门清净之地,也免不了兵匪之灾,甚是荒唐可悲。出家人本当以慈悲之心善待万物,而不法之徒不但威胁众比丘性命,还将屠刀置于寺田百姓头上。因此,既要护持本寺僧众,还要顾及寺田生灵,武僧肩负之重,可想而知。” “阿弥陀佛!现在万幸的是,本地尚未遭受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否则,劫难会加深数倍不止。西域的情况就是那样,外寇铁蹄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惨不忍睹……” “外寇暂时未至,确属万幸。但是,英、法洋人军队二十年前打进北京城,现在也是虎视眈眈、贼心不死。据我观察,现在国弱民贫,外寇的战火迟早会烧到山东。当下,德国人又从法国人的手中,拿到了山东的传教护教权,居心叵测。这个现象,极有可能是战火再起的前兆。” 智信有所醒悟,“德国传教士已经来到了日照。他们不但在日照城开建天主教堂,在街头镇也开始建了简易‘礼拜堂’。并且,以‘教徒能免受欺压,打官司不被官府拿问’为幌子,大肆收纳教徒……他们的目的肯定不简单。” 虚空点了点头,“以我们对西洋民族特性的了解,这些动作必定另有所图,今后会逐步露出马脚……另外,还有件事。虽然你对觉能他们赞誉有加,可我对他们的功力和德行还是有数的。觉能他们的事暂且不提,我只请你对觉慧多加关注,对他的功夫和修行多一些指点。觉慧做事稳重,虽然他从不显山露水,可他的功力绝不在觉能之下;而修行悟道,远胜觉能。下一代住持,他是第一人选。” 智信已然有数,顺从地点点头,“弟子遵命……” 虚空轻轻点了点头,突然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佛门中人,认定佛、法、僧为佛家‘三宝’;而世人都知道,我光明寺的‘三宝’为御影丹青、紫金袈裟、贝叶经。但是,光明寺真正的‘三宝’,常人却不知晓。” 智信好奇地皱起了眉头,“真正的三宝?” 虚空微笑着捋了捋胡须,轻声说道: “是的,光明寺真正的‘三宝’,是茶树、神泉、映山红。” 智信一愣!双眼盯着虚空,不解其中奥秘。 虚空继续说道: “虽然御影丹青、紫金袈裟为皇家御赐之物,贝叶经为西域稀世珍品,均为天下奇物;但毕竟属世间形体物件,不具备济世救难之灵性。我说的‘三宝’却能救苦救难、起死回生……你师从惠永大师,自然通晓医道,我说到这里,你应该有所醒悟。” 智信感觉有些启发,“大师说的茶树、神泉、映山红,应该是有入药救人的功效……” 虚空点点头,“是的,明开大和尚对这‘三宝’研究颇深,他当年医好皇太后的眼疾,用的就是这‘三宝’:天竺峰下古茶树的新芽、望海峰下杜鹃花的花瓣,加上‘洗耳泉’的神泉水……虽然古茶树、原生杜鹃还在存活,神泉也未枯竭;可这样的秘方无法向世人传授,因为草药的调制还要靠医道、凭功力、依佛缘。” 智信有些恍然大悟! 虚空又叹了口气,“我试着将天竺峰下古茶树的茶籽,进行栽种培育;但结出的茶叶、茶花,功效全无。这说明古茶的药用效果和这株古茶树的年轮、灵性直接相关……因此,天竺峰下的那颗古茶树,是我们光明寺真正的‘至宝’。历经多年的干旱天灾,茶农的茶树已经悉数凋零,而古茶树仍然枝繁叶茂;这应该是佛祖菩萨眷顾众生,降恩赐‘五莲菩提’于光明寺。善待这株弥足珍贵的‘五莲菩提’,也是光明寺历代住持的首要使命之一。今后,无论秘方的传承、古茶树的保护,全靠你和觉慧他们了……” 智信听了,心里觉得有些酸楚,默默地点了点头。 此后,觉慧在虚空的暗示下,虽以师兄相称,却处处以智信为师;无论佛法修行,还是武功修炼、医道精进,都虚心向智信请教。 智信也不吝啬,倾囊相授。 觉能和觉显、觉海,对智信的态度也已经开始转变。 他们感觉智信不但佛道修行深不可测,武功境界炉火纯青,为人处世也是虚怀若谷、有礼有节……遂将智信当做亦师亦友的“至交”,方方面面关爱有加。 智信自然感受到了师兄弟们对他的万分敬重和格外关照,心存感激之情;诸事加倍努力,从不懈怠。 这又领略了五莲山奇峰异石层峦叠嶂人杰地灵、光明寺亭台楼阁源远流长禅机无限,心情格外舒畅。 这天,智信独居“云水堂”,情不自禁提起笔来,挥就了来到日照五莲山的第一首诗作《五莲感怀》,言道: 五珠莲峰落海曲,自比昆仑夸神奇。 竹林群仙捧玉壶,神泉真人拎如意。 古刹深处禅音浓,幽谷尽头琴声低。 修行何处寄佛心,天竺峰下有菩提。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