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三百三十章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5/4/13 17:35:42 夏朝传说第三百三十章。因为广园战事紧急,朝会结束不久,白虎就回去挑选步兵了,第二天早晨紧急出发,不降让他带五千士兵,他拒绝了,只带了两千,因为他觉得人多行军速度慢,再说他也看不起**的叛军,感觉两千士兵,加上黎民手里的军队足够了,和一支由土匪,流民,愚昧的土著人组成的军队作战,还要靠人数多取胜,在白虎来说,胜之不武。 广园的围城已经处在城破的关键时期,虽然双方都使出吃奶的力气,表现出少有的英勇,但是一方面人数太少,面对偌大的广园城,两三千人显然太少,这后加入的两千多士兵都是富户用银子雇佣的城市贫民,当然,还有一部分家生奴隶,这些人勇气,责任心倒也不差,只是从来没有摸过刀枪,当然也没有上过战场,打仗的技巧差,加上人数少,导致防守面积过大,人员消耗厉害,虽然富户不断地用银子在招募市民,但是这种递次补充兵力的做法,犹如在一堆烧的很旺的火堆里用水碗救火,填补多少人就被消耗多少人,没有真正形成防守合力。 虽然逢甲的叛军素质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他们围城的人数有几万人,新加入的市民每天都在增多,因此虽然死伤人数远远多于城内守军,士气并没有受到影响。因为逢甲聪明,知道这些乌合之众靠的是勇气,缺少的是战略战术,因此就命令士兵告诉每一个来投军的土著居民:大将军说了,拿下广园城,城里外地来做生意的富户,衙门的东西随便拿,官员吏役和外地富户的家的女人随便抢,谁抢到的就是谁的,既有银子货物的吸引,又有女人,士兵当然各个肯拼命,如果不是他们爬城的技术基本是零,城池早就拿下了。 守城的主将黎民已经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身子瘦削的就剩了骨架,看起来风一吹就倒,但是他明白自己不能倒下,现在城之所以没有丢失,大家还肯玩命,就是因为自己在,所以只要有一口气,也要站起来。这个时候贵族的自尊的确起了作用,为了家族的自尊,为了官员的荣誉,为了不再自己的人生履历上留下污点,绝对不能被山匪,流氓夺去城池,到现在为止,他也不认为对方是军队,所以他堂堂的几代贵族出身的官员,说什么也不能丢掉城池,这不仅关乎到生命,更关乎到家族的荣誉。 家里所有的男人,包括最后一个男仆,黎民都派去守城了,现在自己是光杆司令,身边连个传令兵都没有。最后只好命令伺候自己的女仆充当传令兵,战况之惨烈,可以算是空前。就在他望眼欲穿的时候,白虎派出的传令兵匹马单枪杀到了城下,告诉守城士兵,援军马上就到。听见这样的呼喊,黎民差点晕倒过去,因为他知道,自己得救了,广园守住了。 逢甲这个时候也得到了朝廷援军到达的消息,因为他的流动哨放到五十里地左右,因此当白虎率领的步兵来到接近广园五十里地方的时候,游动哨发现了。数清了士兵树目之后,快马加鞭地回来报信,逢甲知道朝廷真的派来了援军,看来和谈是没有希望了,难怪黎民在拼死抵抗。就派二当家熊,率领五千士兵前去迎战,包围广园的士兵主体没有动。他认为朝廷士兵只有两千人,又是千里奔袭,人困马乏,熊率领的士兵以逸待劳,人数多于对方一倍多,无论如何不会输,因此命令攻城的部队今天休息,明天照常攻城。逢甲的鱼和熊掌都想得到的判断,是缘于他不了解朝廷军队战斗力有多彪悍,不知道正规军和游击队的战斗力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一基本认识,因此付出巨大的代价是正常的。 熊率领五千人的部队走到离广园二十多里地的地方和白虎摔领的朝廷军队相遇了,因为双方相遇的地点是狭窄的山路,白虎立刻意识到这样的地势不利于正规军作战,兵力展不开,就命令部队后撤五里地,因为那里是宽阔的旷野,利于大兵团作战。白虎这个决定,本来是出于战术需要的调整,结果却给熊造成了错觉,认为朝廷的军队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不敢和他的队伍对垒,就命令部队急速追击。就熊本人而言,在逢甲的队伍里属于第一猛将那伙的,他并没有专业的学过武功,却是天生的力气大,因为是打鱼出身,使用的兵器类似于船桨的武器——铁门栓,这种兵器本来就没有招数,只要力气大,懂得架隔遮拦,迎头痛击,拦腰横扫,楼头盖顶的简单招数就可以,但是因为力气大,至今没有遇到对手,所以做人有些狂妄,除了逢甲这个当家人,他没有把别人看在眼里。 白虎则属于有勇有谋的将军,武功出自家传自不用说,谋略是带兵多年形成的,加上大脑不简单,因此并不会一味地使用蛮力。更主要的是,他带领的部队清一色是自己亲自训练出来的,士兵身体素质一流,都经过几年的战术训练,就单兵作战能力属于一流,何况士兵之间的相互配合非常熟练,在朝廷陆军中,算是精锐,这也就是白虎之所以敢于带领两千步兵就来救广园的主要原因之一。两个将领骨子里都很骄傲,但是白虎的骄傲比熊靠谱。 当熊率领部队追过了山头,看见在前面空旷的野地上,白虎的军队不再逃跑了,而是摆开阵势准备交战。熊本是土匪出身,上山做土匪之前是个打鱼的,没有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自然不懂军队的基本要素是会站队,会走路,懂得基本的列阵,他的打法就是猛烈冲击,采用狼群战术和对方混战,靠勇猛打败对方,将帅如此,士兵当然好不到哪里去,因此他率领的士兵勇猛是够用了,但是基本的技战术却是为零。 如果熊和正规军作战过就应该明白,当对方排例好阵势的时候,说明已经做好了防守准备,此刻要注意对方的反击,而不是一味的猛烈攻击,尤其是他的部队士兵,既没有身穿盔甲,也没有防护的盾牌,在这样的阵势面前去冲击,和**差不多。白虎正是看见熊的部队士兵没有盔甲,也没有盾牌,才决定第一轮杀伤主要的弓箭手,因此他的阵型前几排,都是弓箭手,因为地面开阔,白虎把队伍排列成横行,每一排弓箭手有三百人之多,这样的队形厚度不够,如果对方能够冲到面前,队伍容易被拦腰斩断,但是白虎不在乎,因为他从熊的部队毫无顾忌冲锋上看出来,对方的带兵将官是个没有脑子的人,至少是不懂得战术的人。因此看见对方部队狼群一般地冲来,白虎并没有下令攻击,而是一直等待。当熊的部队进入到弓箭手可以发挥威力的距离内,白虎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于是突然间,军营里鼓声大阵,声音响彻云霄。军队战鼓可以当做指挥官使用,又是震慑对方的催魂利器,还可以提升己方士气。当年黄帝发现它的妙用之后,就开始让大鼓进入军队,和蚩尤在阪泉大战的时候,黄帝大军的数百面战鼓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很多九黎族士兵,就是因为听见战鼓声后两腿发软,走不动,拿不起武器的,最后人数,军队战斗力都不如蚩尤的黄帝,取得了阪泉大战胜利。从此以后,这个传统一直保持下来,成为朝廷大军的定海神针。 正在冲击的叛军,听见这响声如雷的鼓声,顿时惊慌失措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声音来自何方,要干什么,他们从来没有听见这样的响声。白虎的士兵要的就是这个结果,看见冲击的士兵不知所措,于是飞蝗一般地箭雨就飞了出去,双方军队本身距离不远,对方又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紧张,当然是弓箭手最容易发挥战力的时候,因此第一排士兵射出弓箭之后,并不看前面倒下多少人,而是把身子蹲下来,张弓搭箭,准备第二次攻击,在他们身后的弓箭手已经利用了这个空隙,把手里的弓箭射了出去,随后是第三排士兵开始射箭,因为对面人群密集,他们基本不用瞄准,只要往人群里射就是了,因此第一轮弓箭射出,在他们对面就倒下了数百名士兵。 按理说,这种一边倒的局面应该让熊冷静下来,停止进攻,但是被杀红眼的叛军士兵已经不由任何人操控了,因为这支部队中,很多士兵,将官都是一家人,或者带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这种士兵组织的架构,有其合理性,凝聚力比较高,当然也有其弊病,容易冲动和失去理性,因此就算熊意识到打法对自己不利,下令撤退,士兵也不会听从,何况他自己也杀红了眼。这样一来就惨了,当士兵继续攻击的时候,就是接受被屠杀的时候。 片刻之后,白虎的士兵没有死伤一人,仅仅靠弓箭的攻击,就消灭了七八百叛军士兵,整个阵地前沿都是死去,或者受了重伤爬不起来的尸体,后续的叛军士兵还是不停地向前冲。面对这种战况,白虎同样感觉震惊,他不明白这些人是不长脑子,还是根本没带脑子,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是凭血气之勇在作战,仿佛生命不是自己的,如此打仗和羊群等待狼群屠杀没有分别,难道对方主帅是个猪?带领的士兵是由一群猪脑子人组成的? 其实这是愚昧的代价,如果不是本地人太愚昧,怎么会黑白不分,硬是给黎民这样的清官,能吏制造麻烦,不知道大家贫穷最终就是大家死亡,而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来会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如果不是他们太愚昧,逢甲随便地喊出口号,他们就会相信,就敢跟着造反?由这样的人为主要成分组成的部队,当然不会有理智,关键时候分不出进退,不把自己的命看重是自然的。 当然了,再没有头脑的群体,也不可能永远睡着,随着杀戮的加重,死伤人数的急剧加多,熊首先明白,仗不能这样打,再打下去,他带来的五千士兵,还没有真正和白虎的士兵接触,就可能被杀的精光。在双方没有接触的情况下,部队会损失殆尽,就是自己侥幸活着回去,也一定会被逢甲砍了脑袋。逢甲这个白面书生,看起来和气,杀人是厉害的,连大当家的都死在他手里,因此熊下达了撤退命令。 此刻的白虎已经感觉到叛军会撤退的,而他们往回跑,大部队就不得不进入山路的追击之中,如此一来,朝廷大军能够团结合作的优势就失去了作用,就会变成小股部队交战,这样做肯定不行。 八 敌变我变,适时而动,这是对出色指挥员的基本要求。白虎的目的不是击溃叛军,是要重创或者消灭叛军,从而给所有的叛军震慑,让他们知道,随随便便地造反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必须是高昂的。 白虎就命令后面的长枪队分成左右两队同时出击,前面负责射击的部队原地不动,担任正面主力,因为一旦双方部队进行正面接触,弓箭手就不能射击了,必须拿起长枪,大戟做正面攻击。白虎在训练士兵的时候,本身就对士兵的武功有严格的要求,他指挥的士兵都不是单一的掌握一种技能的,既要有使用弓弩的本事,枪术或者戟术的技能也要掌握一样,因此他的士兵放下弓箭可以拿起枪戟,这样的部队在整个东方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大夏国的强大是有基础的。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要体现在军事力量的强大,大夏国历代英明的大王都懂这个道理,在军队建设上敢于投入,因此只要大夏国是优秀君王领导,就一直是东方世界唯一的霸主。 白虎的两路步兵从左右开始出击了,一队手持长枪,一队手持大戟,武器精良,战术素养高超,因此对面的叛军和他们相比起来,就显得可笑了。 熊的撤退命令发出之后,只有一部分部队停止了进攻,还有相当一部分部队仍在不要命的往前冲,直把熊急的眼冒金星,不知所措,就在这个时候,部下告诉他,朝廷的两路大军从左右杀来。熊顿时脸色惨白,知道白虎是准备把他的部队包饺子了,再不走,一会儿想走也走不成了,就率领服从指挥的部分部队首先掉头,从来的路上像广园撤退。只是如此一来就悲剧了,因为一支部队整体没有了,本来就不是朝廷部队的对手,眼下又各自为战,力量受到了严重削弱,结果没有及时撤退的部队,很快被白虎的部队包了饺子。 其实这个时候熊的身边有接近两千人的士兵,如果杀回去,虽然打不赢白虎的军队,但是可以收到里外攻击的效果,能够救出被困在包围圈里的部分士兵,只是熊被下破了胆,生怕自己卷进去出不来,成为白虎的俘虏,因此就眼睁睁地看着平地上厮杀,就是不敢带领身边的士兵杀回去。如此一来在包围圈里面的士兵就惨了,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朝廷的军队会反过来把他们包围,而不是像开始那样面对面的对阵,士气当然要受到影响,勇气也就下降了很多。我们前面说过,这支部队本身没有经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是靠一股对现任官员不满情绪加入的,打仗素质,技能很差,之所以还能作战,就是有一股不怕死的勇气。如今勇气下降,战斗意志减弱很多,因此在朝廷军队的冲击之下,加上主帅逃走,很快就溃不成军了,除了死伤的一千多人,其余的人都成为俘虏。 白虎命令解除俘虏的武装,全部用绳索捆绑,留下一百人押送他们,率领剩余的部队继续像广园城进军,他的计划是一鼓作气,解除广园之围,给不降一个惊喜。 再说熊率领的残兵败将,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到了广园城外,叛军的中军大帐,看见手下最能打仗的熊将军如此狼狈地逃回,逢甲自然极为吃惊,因为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怎么回事?熊将军?”逢甲口气严厉地问。 “大帅,败了,败的很惨,我的人马一共逃回来不足两千人。”熊一脸沮丧地说,整个表情就是被打败的落水狗,一点英气也没有了。 “我问你为什么败的这样惨?”逢甲说话的口气更严厉了。五千人的军队,逃回来不足两千,就是说,折了五分之三的人马,而对方的兵力是他们的二分之一还不到,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遭受侮辱去了,如果他的军队就是这个战斗力,还奢谈什么和朝廷大军对抗?那不是以卵击石?所以逢甲是真的生气。 熊看见逢甲真的生气了,怕他一怒之下拔出宝剑要了自己的命,就简单地叙述了一下战争的过程。逢甲听他说完,立刻倒抽了一口凉气。两支部队并没有正面接触,他的士兵就死亡近千人,白虎士兵的弓箭手如此厉害,难怪他的部队打不过对方,面对朝廷军队如此爆表的战斗力,他应该怎么办? “起来,把衣服换了,把脸洗了。”逢甲命令熊说,他不想让更多的士兵看见熊的狼狈相,那会影响部队的士气,随后自己坐在椅子上发呆。记得他当初率领大军来到城下的时候,一个当地的退役军人模样的找上门来对他说:“大将军,赶快率领你的部队退出广园,如果广园城被围或者失陷,朝廷会震怒的。” “那又怎么样,本将军就是要激怒朝廷。你不是看见了,我的麾下有几万大军,拿下广园是顷刻间的事情,等到我拿下广园,朝廷大军到了,能够把我怎么样?”逢甲当时不屑一顾地说,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为了引起朝廷震怒,他必须拿下广园,否则大王怎么会知道,在广园这个地方,还会有逢甲这号人物? “将军,你的人数的确不少,但是士兵素质差,严格地说,这些人算不上士兵,基本训练没有,武器装备残破不全,很多士兵手里的武器是木棍,这样的军队人数再多也没有什么用。趁现在没有攻打广园城,浪子回头还来得及。一旦进攻发动了,大祸就惹下了,那时候开弓没有回头箭,将军就没有退路了。” “你怎么灭我的威风,长敌人的志气,你到底是谁?是不是朝廷派你来的?”逢甲生气了,还没有人敢于小瞧自己,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是胆大包天。 “早年间我去过京城,在南北大营里有我的亲属,我亲自去校场看见过他们训练,朝廷的车骑兵简直就是天神,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步兵可以抵挡,就是他们的步兵也是精选出来的,各个身手不凡,你的士兵三个打一个也不是对手。我这话不是吓唬你,因为我是本地人,不想让家乡遭到战火蹂躏。收手吧!”说完,老者并没有等他回答就走了,逢甲没有把老者的话当回事,当然也没有为难老者,现在回想起老者的话,才知道老者没有恫吓他,朝廷的军队果然厉害。这还是老者说的车骑兵没有来的状况下,他的部队就被对方打的落花流水,如果那个什么车骑兵来了,就可能是摧枯拉朽了。 此时此刻,逢甲算是明白什么叫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既然发动了叛乱,只能进行到底,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就算朝廷可以饶恕叛军,那也不会饶恕他,再说他的做人原则是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让他委屈苟且地活一世,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去死。 逢甲根本就不会想退路,但是必须考虑现在应该怎么做,因为事情明摆着,德胜的朝廷军队很快就会来到广园城下,原来的士兵阻挡朝廷军队,主力部队继续攻城的计划不可能实现了,那么就要考虑和朝廷军队决战了。如果在城下决战,很可能城内的军队也会杀出,那么朝廷的军队就不是两千人了。如果不再城外决战,军队就必须撤退,通过熊的失败,逢甲已经意识到,摆开阵势和朝廷军队对垒,他的部队人数虽然多于对方,却不一定能够占据上风。因为他的士兵中,会弯弓射箭的不多,弓箭储备也严重不足,就算有部分士兵能够射箭,恐怕在射箭的距离上远远比不过朝廷士兵,一句话,正面对敌,他的部队不占优势。 那么撤退如何?眼看到手的广园城就这样放弃了,心有不甘,这是其一,其二,对士气和民心是个打击,本地民众之所以相信他,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相信在他的领导下,本地民众可以和朝廷叫板,广园最后由本地人管理。现在,朝廷不过来了两千步兵,他就要率领主力部队不战而逃,这对当地民众的信心打击肯定不小。逢甲真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就在这时,哨探来报,获胜的白虎大军正在以急行军的速度像广园推进,离广园不到五里地了。看来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当机立断。 逢甲就喊来三当家鸡,让他组织主力部队,在城外布置好阵势,阻止白虎大军进入。逢甲之所以没有用二当家熊,是因为怕熊的部队刚刚被打败,会心理胆怯,因此换上了三当家鸡。为了预防不测,他命令自己的侍卫队收拾中军帐,如果局面不利,只能离开广园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不能做一锤子买卖。 此刻,一直站在城墙上的黎民知道朝廷救兵到了,因为白天叛军没有攻城,守城部队得到了休息。城内富户听说朝廷派来了援军,信心大增,原来没有动作的富户也纷纷站出来,拿出了大批银两去招募士兵,因此短短一天之间,又有一千多人报名参军,加上原来活下来的士兵,城里可以组织两千人的士兵大队了,黎民就把这支部队交给侄儿率领,一旦发现朝廷援军和叛军交战,就打开城门杀出,争取里应外合,一举击败叛军。他这个侄儿像很多贵族子弟一样,从小习武,颇有胆略,在这次守城之中,表现的很勇敢,因此颇得黎民信任。 白虎的部队走近广园城的时候,远远就看见大批叛军在严阵以待,等待和他们厮杀。白虎还是老办法,弓箭手突前,靠近叛军就放箭,结果就是万箭齐发,顿时,叛军队伍中很多人受伤,队伍开始了骚动。不过这次白虎也改变了部分战术,射箭突然停止,自己一马当先率领长枪队杀出,直接突进了叛军中心地带,阻挡他的叛军士兵自然是纷纷成为鬼魂,对于他们来说,白虎不是凡人,是天神,他们没有看见过武功如此高强的主帅,三当家试图阻挡,结果只是一个回合,手里的大棍就被白虎砸飞了,如果不是手脚利索,很可能就见了阎王。看见白虎这样凶猛,他只能逃跑了。 指挥官这一带头逃跑,部队立刻乱了,就在这个时候,城门大开,城内杀出一标人马,两股部队内外夹击,很多士兵只能高举双手投降了,逢甲看见大势已去,只能率领部队逃走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