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四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四章

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5/3/28 15:52:37

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四章,不同性格,志向的统治者,需要不同的亲信下属,古今都是如此。例如好色的领导一定喜欢美女,所以他提拔的,一定是愿意和他上床的美女。喜欢钱的领导身边,也一定会重用喜欢钱的下属,因为只有同流合污,才可以相安无事。秦始皇这样心雄万丈的帝王,一定要重用王翦,蒙恬这样的战神,李斯这样的法家,而赵构这样的苟安一隅就满足的帝王,当然不会喜欢岳飞这样的战将,只会喜欢秦桧这样的奸臣。不同的选择都和自己的人生观有关系。

不降明白,像屈非,葛鳩,费扬这些人,官职已经到头,需要的东西先王已经都给了,正处在无欲无求的世界里,即使自己对他们再好,也不可能刺激起新的欲望,一个人,当欲望已经满足之后,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他们不会支持自己的主张,反而会成为绊脚石,这就是为什么功成名就之后,往往新的大王需要新的领导者的主要原因。反而后进的某些官员到可能愿意建功立业,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资格,成为朝野瞩目的新星,他们会干劲十足,愿意和新大王披荆斩棘,开疆扩土,建立功勋。

白虎虽然职位不低,功勋不少,但是还是有上升的空间,因此不降才选择了他和葛平作为葛鳩的替代者。白虎被内侍带入会客室,过了好一会,不降才走出来,当然他是故意的,让大臣等待自己,这也是大王显示自己权威的办法之一。不降进来后,白虎首先行了君臣大礼,不降面色和蔼地接受了,随后命令白虎坐下,然后命令宫女上茶,接着就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真正谈话。因为是初次在王宫谈话,不降还是先说了几句客气话,也就是在官场中经常可以听到的废话,算是双方交谈的开场白,随后谈话就进入了正题,不降还是从车奇兵扩军开始询问。

“白将军,孤准备让南北大营的车奇兵扩军五倍,白将军有什么看法可以说出来。”

“车奇兵扩军?这个当然是好事。”白虎想也没有想的说。

“为什么?”这一次轮到不降惊讶了,因为同样一个课题,在葛鳩哪里遭到了强烈地反对,而白虎却直接发出了赞扬声,他自然感觉意外和不解。

“末将作为将军,当然希望自己领导的军队越强大越好,而车奇兵被誉为军中的战神,发展壮大末将当然高兴?”白虎回答说。

“哦,原来是这样。”不降的回答属于中性,因为他没有想到白虎之所以支持扩军,原因是这样地简单,知道他没有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扩大车奇兵,就引导白虎说:“白将军应该知道,守卫国土,看守家园,车奇兵并没有多大的用处,车奇兵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进攻的。”

“大王,这个末将知道,而且车奇兵在平原地区作战,威力可以发挥到八九成。难道大王准备打仗?打打仗?”话说了一半,白虎突然明白了不降要扩大车奇兵的用意,这才转换了话题。

“白将军以为如何?”不降看见白虎终于明白了自己扩大车奇兵的用意,就想知道他对于这件事的态度了。

“战争这样的大事是大王和丞相才能够决定的大事,也不是末将应该考虑的问题,只要大王认为应该打,末将就会披挂上阵,为大王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白虎说,同时感觉奇怪,自己只是南北大营里的一个副将,这种事关国运的大事,不应该询问自己,至少葛将军就应该先知道,哪里轮到自己说长道短?

白虎的回答虽然不是让不降很满意,但是他总算表明了态度,对自己的决定无条件支持,也算合格,就说:“如果孤给你三年时间,能不能训练出一支全新的车奇兵来?”

“三年?大王,三年时间肯定不够。”白虎听说让自己牵头训练车奇兵,本身就有点发麻,因为他知道,这个不是自己的长处,训练车奇兵,最内行的是葛鳩,就是葛平也胜于自己,不降不选择他们,而偏偏选择了自己,让他非常意外,当然也不安。何况三年时间的确不够用。一支能够野战,能够阵地战的优秀步兵的组成,也得需要三年时间,何况车奇兵?

“为什么?说说理由?”不降这一次没有生气,因为葛鳩已经说三年不够,算是有了思想准备,但是他必须知道白虎的理由和葛鳩是不是一样,如果两个人的理由相同,那就是说,自己给的时间的确太少了,必须改变这个决定。

“大王,就是选定做车奇兵的战马,一年时间都不一定够用。因为马市里的多数马匹不能做车奇兵,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挑选,甚至可能要去外邦购买,因为一般的马匹听见战鼓声响就会尥蹶子,会毛的,就算好马克服这个毛病也不是一日之功。而且大王想过没有,购买这样的马匹要多花很多银子,对朝廷财政也是巨大压力。”

“银子的事情不需要将军考虑,那是孤的事情,至于说选马的条件,一定要这样苛刻?”不降听到这,打断白虎的话说。

“这个绝对不能马虎的,因为车上三个士兵的生命,战斗力如何,都和马匹有决定性的关系。优秀的马不一定身体多么强壮,而是脑子好使,如何排队,如何闻鼓声而知道进退,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听从主人指挥而不至于翻车,等等,只有聪明的马匹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听懂人话,而蠢笨的马匹就是时间多上一倍,还是弄不懂主人让它做什么,所以选择好马是必须的。”白虎怕不降不明白马匹的重要性,稀里糊涂地给他们弄来一批驽马,那就把他们坑死了,因为能够做车奇兵的士兵也是精选出来的,这些士兵的生命,比普通士兵的生命贵重很多,结果因为马的原因,让他们在战场上白白送掉生命,是谁的罪过?

刚才不降已经听到过葛鳩拒绝三年成军的理由,首先也是强调马匹的重要性,现在白虎也提到这一点,看来这是真的,看来是自己不了解实际情况,胡乱指挥了。就想想说:“你知道在哪里可以选到好马?”

“大夏国的北部靠近边界的市镇,当然,如果能够进入外邦,草原地区都有好马。一个是他们有天然草场的优势,马匹从小就吃着优良牧草,身体壮实。一个是他们善于驯养马匹,有好的种马,经过又一代一代的繁殖,淘汰,能够活下来的种马都是非常优秀的,因此它们繁殖的后代当然也出色。”

“好啊!那我们就多多地预备银子,买它几百匹优秀种马,以后我们大夏国的马匹不就优秀了?”不降高兴地说。

但是白虎脸上却堆满了苦笑。“大王,据末将知道,草原上的种马,多少银子也不会卖的,不用说买来几百匹,就是几十匹也难于上青天。”

“这个好办,买不来就偷,让盗马贼去做这件事。”不降不以为然地说,似乎觉得这件事不是难事。

白虎听见这样的话,差一点惊掉了下巴,这个“偷”字从不降嘴里冒出来,相信所有人都会目瞪口呆的,因为不降是大王,一个国家的大王让盗马贼去盗马,这似乎太出格了,太邪性了,因此白虎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是不是该接,所以就没有回话。

“白将军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觉得孤作为大王,不应该和偷字沾边?其实你只要想想,他们的行为只要是为了国家,就不应该受到鄙视,就可以在盗的前面加个义字,不就成为义盗了?”看见白虎不理解,不降就进行了注解。

白虎虽然听见了不降的注解,心理并不认同,感觉以大王的身份来说,应该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了了利益就不择手段,这样一来,人品就过于低下了,但是这样的想法不能说,对方是大王啊!可是也不能表示赞同,因为那会违反自己的做人原则,因此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不说话了。

看见白虎仍旧不说话,不降不开心了,但是也不好说白虎,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往下说:“马匹的事情孤去想办法,孤现在只想知道一件事,如果马匹到位,白将军需要用多少时间,让车奇兵拥有战斗力?”

看见又回到问题的原点,白虎虽然感觉困惑,却是不能不回答了,如果那样,不仅仅是对大王的不敬,还可能会让泄以为,自己反对组建新的车奇兵,白虎想想就说。“最快也需要四年,保险一点要五年左右。”

“好,孤就给将军四年时间,但是四年之后孤要的,能够打仗的车奇兵不能成型,就别怪孤不客气了。”不降这话说的就比较严厉了,因为白虎不是葛鳩,所以不降对白虎说话不会有顾忌。

“末将保证,如果到时候拿不出能够上阵的车奇兵,末将甘愿把项上人头交给大王。”听见不降用这样的口气说话,白虎明白不能再有一分迟疑,这个新大王似乎不是先王,属于唯我独尊的那种人,自己只能尽力去做。

“白将军这样说,孤就放心了,孤相信白将军有这个能力。”不降这句话是带着笑容说的,因为白虎终于给了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且不降心理明白,就是对外用兵,近几年也不可能,毕竟自己上位之后,熟悉国内情况,培养自己的班底也需要时间,再说国内的经济虽然不错,但是打仗是需要银子的勾当,也要事先做好物资储备,没有强大的后勤,再强大的军队也不容易打胜仗,这个道理不降明白。

看见和白虎该说的事情已经交代明白,不降就让白虎走了,这个时候他准备找另外一个人进宫,这个人就是费扬,他现在主管朝廷的财政,从现在开始,他必须全力以赴准备银子,但是按照现在的朝廷低税收,积攒银子的进度太慢,不降决定适当提高土地税收和商业税收,现在的税收标准还是泄登基不久之后制定的,当时降税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刺激农民和商人的积极性。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商人,还是土地拥有者,都已经赚的钵满盆满,物价也在不断上涨,但是税收标准还是原来的标准,到了进行改变的时候了。

税收一向是国家的头等大事,税收的变动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要引起国家治安的震动,因此一般情况下,统治者是不会随便加税或者减税的。加税看起来是加在了奴隶主和商人头上,其实最后倒霉的是普通消费者,因为不论是商人还是奴隶主,自己都不会从腰包里掏出银子,他们会通过提高出卖产品价格的方式,把朝廷增加的税收,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因此税收的增加,受到埋怨攻击的,一定是朝廷。税收减少其实也不算好事,减少税收当时会让很多人高兴,但是一旦国家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再增加税收就难了,因此很多统治者,即使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库充盈也不肯降税就是这个道理。

不降不是昏君,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增加税收不是为了自己享乐,是为了有一天开疆扩土,如此一来,心理没有负担,从理论角度来说,这样做是合理的,也只能这样做,否则仗就不能打了,所以提高税收,积攒国库是必须的。但是他也明白,很多大臣不喜欢打仗,尤其是前朝留下的重臣,他们已经习惯于享受太平世界带来的福利和安宁,已经没有了居安思危的意思,而且这些人资格很老,个性很强,说服他们非常困难,因此不降要重新换班,让愿意和自己一道,开疆扩土,能够听从招呼的新大臣上位就成为了必然。此外,不降还有一个不能够说出口的忧虑,朝廷养着庞大的军队,如果多年不打仗,军队士兵,军官都会懈怠,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幅度下降。而军队的安逸,不作为,当然会影响到地方普通民众,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习惯于安逸,一旦遇到变故,很容易瞬间就土崩瓦解。一个强大帝国要想保持旺盛的警觉和凝聚力,战争是最好的粘合剂,只有战争才会告诉民众忘战必危这个道理。

这样的想法大王可以有,普通人却不想拥有,因为他们喜欢太平,享乐,他们也不会相信战争会给自己带来福祉,包括大臣也是一样,大家都不喜欢战争,因为大家都不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和战争有直接关系。只是这个道理让很多人都明白,其实是困难的,所以不降不会在说教上浪费时间,他需要的是实际行动,通过战争让大家知道,这个世界并不安宁,国家只有发展壮大,拥有强大的武备,才可能保证大国的地位。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大王来说,他有义务和责任,维持住国家的强大。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强大的国防做支撑,国家经济越发展,就越容易遭到周边国家和部族的妒忌,觊觎,就越容易遭到攻击,这个道理就是肥羊理论。越是肥胖的羊,越容易成为捕食者眼里的猎物,所以后来的强大帝国,没有一个停下过战争的脚步。

不降是远古大王中,第一个拥有这种清醒认识的人。

费扬接到诏令后,没有迟延,来到了王宫。对于这个新大王,他的好印象不多,因此平时基本不接触,只有不降有事情找到他,他才和不降见面。在泄留下的老臣中,论治政能力,他仅次于利策,先是主管吏治,包括裁剪官吏冗员。顶着王族,贵族的强大压力。还是按照泄的要求,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吏治整顿,为朝廷留下了一支短小精悍的官员队伍,因为官员衙役少了,扯皮,捣乱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因此朝廷官员的工作效率,照比原来提升了不止一倍效率。后来当官场工作归于正常,一切都有序了,泄就让他改任户部,主要管理朝廷的财政,这个工作同样压力巨大。因为当时国家贫穷,银子缺少,有限的银子用在什么地方,绝对是需要高智商的,否则就可能是按到葫芦起个瓢,麻烦不断。正是因为费扬理解了泄的心思,知道哪些地方该花钱,哪些地方需要省钱,朝廷财政才渐渐走出困境,因此可以说,费扬不论负责什么工作,都非常称职。

但是不降上任后,老臣遭到冷落很明显,因此费扬感觉不降是在卸磨杀驴,不地道,因此和利策一样,有了退意。但是和利策不一样的地方是,他不是不想工作了,是不愿意给不信任老臣的不降工作。因此走进王宫,见到不降的时候,脸上并没有笑容,行完了见面礼之后,一句话也不说,就等着不降问话。

不降当然也没有客气话要对费扬说,开门见山就说:“费爱卿,孤王准备全面提升朝廷税收。”

费扬感觉突然之间被人打了一**,感觉脑袋晕眩,五脏六腑都不老实了,因为这样的大事没有经过朝议,也没有和主要大臣沟通,不降就要做决定,感觉不但草率,简直是胡闹,就强压心中的火气问不降。“不知道大王为什么要这样做,税收的稳定关乎到国家的安宁,民众的归心。臣掌管国库,清楚地知道,国库有钱,库府充盈,此时此刻突然提高税收,是不是合适?请大王思考。”

“爱卿是说,国库有银子是不是?如果孤王现在要增兵,要打仗,国库的银子是不是够用?”不降反问道?

“大王要打仗?不知道要打谁?还是有外寇入侵?”费扬大吃一惊,因为眼下的大夏国是国泰民安,他没有听到任何一点和战争有关的消息,怎么突然之间,不降就要打仗了?

“打仗不一定非要等到外寇入侵,居安思危才是王道。”不降这话就有点斥责费扬的意思了,是在告诉费扬,作为朝廷重臣,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孤的第一步是准备把现有的车奇兵扩充五倍。”

听见这话,费扬感觉不知所措了,看来不降真的要打仗了,而且战争规模不算小,否则不应该把车奇兵扩充这样大,现在朝廷的车奇兵队伍虽然不算庞大,但是在大夏国周边,没有一个国家和部落养着这样的部队,因为车奇兵平时对财政的消耗,就是普通士兵的五倍,何况他们是职业军人,没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连组建车奇兵的想法都不会有,因为这支部队是吞金兽啊!现在不降要把这样的部队扩大五倍,难怪他要提高全民税收。有了如此强大的车奇兵部队,当然要打仗了,否则不是白白地扔银子。问题是,现在大夏国周边很安静,国内也秩序井然,不降为什么放着太平日子不过,非要穷兵黩武,这不是走昏庸的路?

“大王,臣认为不可。国家承平已久,人心思静,民众不喜欢战争,大王无缘无故发动战争,必然导致天怨民怨,这是亡国之道,臣以为不可以。”

“迂腐之论,正因为国家承平日久,军队懈怠,民众贪图享乐,才需要战争来刺激他们。再说了,朝廷养着庞大的军队,每年花费大量银子,如果不打仗,朝廷养这些军队做什么?军队的使命不仅仅是守卫疆土,还应该去开疆扩土。”不降生气地说,明显表现出了不耐烦。“费爱卿,这件事孤已经决定了,爱卿只要负责把各个行业准备加税的数字算出来,交给孤就可以了。”

“臣想问大王,战争的规模有多大?”费扬虽然知道多嘴多舌会让不降生气,毕竟事关国计民生,不能不问。如果战争规模不大,适当地提高些税收也未尝不可,原来制定的税收,随着经济能力的上升,现在看来的确是低了,但是如果大幅度地提升税收,费扬绝对不会同意,他认为那样做是取乱之道。

“至少要准备打三到五年。”不降回答。

听说要打三五年,费扬眼睛直了,这需要多少真金白银?“大王要动用多少军队?”

“所有的车奇兵,外加一万以上的步兵。”不降回答。

“大王,如此规模的战争,财政开销就是天文数字,大夏国承担不起,请大王打消这个念头。”费扬大声地说,感觉不降是昏了头了,因为他知道,大夏国周边的国家和部落,只要动用不降所说的兵力一半,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不降动用如此规模的人数,目标肯定不是一两个国家或者部落,这是要对大夏国周边发动全面战争,而战争一旦打响,只怕这些兵力就不够用了,还可能增加兵力,那样一来,朝廷这些年积攒的家底都拿出去不够不说,还要像民间大肆收刮,这哪里是圣君应该做的事情?

“孤是大王,这件事已经定了。”不降知道费扬不会同意,就口气决绝地拒绝了。

“如果大王一意孤行,臣请辞职,大王可以指派他人。”看见不降听不进去自己的话,费扬感觉心里冰凉,不准备在朝廷干了。

“爱卿这样说,是不准备在朝廷做了?”不降并没有挽留费扬的意思,因此说出的话就是冰冷的。

“臣年老体衰,实在不能胜任,请大王另择高贤。”费扬看见不降没有挽留的态度,自然就更是心灰意冷了,所以就坚决地表明了态度。

费扬要走,不降不留,就这样,泄留下的四个主政大臣,除了利策要出家,不降真心想留下,剩下的三个大臣都离开了朝廷,算是满足了不降的心愿,因为从今往后,朝廷中不再有人敢于和自己唱对台戏,他也不再有忌讳的大臣,算是可以做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的事情了,因此不降的心是开心的。

到了夏末的时候,京城西郊的崇阳道观也建成了,利策开始正式进驻,山门打开那天,不降亲自到场给利策抬轿子,算是给足了利策的面子。因为不降的到场,那一天的场景异常火爆,京城有头有脸的官员,贵族都来了,加上慕名而来的京城百姓,把偌大的崇阳道观包围的水泄不通,这情形利策并没有觉得怎么样,不降却吓坏了,因为他真的没有想到:一个无钱无权的道长,居然有如此的人望,如果不是利策忠于朝廷,忠于姒族,他屁股下面的椅子早就是别人了,现在他虽然放心了,但是心里的感觉不舒服。因为他想到了,京城会有很多人认为是他容不下利策,利策不得已才出家的。否则谁好端端地丞相不做,到这京城荒郊外去做道长?每天要面对青灯古佛?这次,他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说不定在九泉之下的先王也会埋怨自己。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