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六回 云游僧名震日照城 县太爷急寻解铃人小说:云游僧奇遇记 作者:胡德成 更新时间:2025/3/22 15:46:14 张世杰的走镖队伍历经艰辛,终于平安回到了日照县城。 运回来的药材,除了当天由官府的典史差人监督、普济堂大药房的管家带人分别登记造册发放给等急了的各个集镇的以外,其余的都暂存在了虎威镖局的大仓库里。 对这些暂存的药材,秦占武专门一再叮嘱虎威镖局大镖头徐传伟:这可是拿命换回来的东西,一定要好生看护,决不能出现意外。 其实,他有着另外的一种算计,因为这其中还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虽然险象环生,这批救命的药材总算安全到家,而且又来了自己的大舅哥智信和尚,虎威镖局的总镖头徐传伟,自然是高兴得一直合不拢嘴。 他交代世杰专门腾出来一间房子让智信住下,准备第二天就带智信去潮河镇林泉村见他的妹妹张瑛,然后再去街头镇,见叔叔张光明。 智信见自己的这个妹夫体态高大、五官端正,言行举止透着浓浓的山东大汉的豪爽之气,觉得这是个品行正派、值得托付的人,心里对妹妹的担忧放下了不少。 他又发现,镖局大院内练功场上在苦练基本功的这群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感觉镖局的前景一定不错,心内十分欣慰! 从当天夜里开始,上到县府衙门的大小官员,下到大街小巷的平民百姓之间,关于智信和尚在随行走镖的途中路遇劫匪、比武闯山的惊险故事就传开了……还越传越神,这位云游僧不但是能飞檐走壁、力敌千军的大侠客,还成了呼风唤雨、穿墙入户的活神仙。 那两个派去押镖的官兵,在知县大人面前更是绘声绘色地讲述智信的神通广大,两次遭遇大批凶狠残暴的劫匪,两次都在激烈对抗后化险为夷,尤其是第二次在龙门崮与狰狞凶恶、漫山遍野的劫匪狭路相逢,将上千个土匪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而自身和走镖队伍则毫发无伤……因为这是两人的亲眼所见,不由得知县大人不信。 其实,这批药材平安运达日照县城,最兴奋的人除了虎威镖局的总镖头徐传伟、普济堂大药房的东家秦怀仁,那就算是日照知县章仪和了。 这位举人出身的知县大人可是一位干练睿智、为人清廉的父母官,为了这次大瘟疫的防治操碎了心。眼看疫情有所好转,官府和百姓有了**的机会,可这些药材如不能及时到来,很可能就要前功尽弃,大瘟疫还会卷土重来。 第二天一早,好奇的知县大人备了马车,带上师爷和县丞、主簿一应人员,准备专程前往虎威镖局一探究竟。 一来亲眼看看这位传奇僧人是何许人也?二来,这位僧人也是为官府防控瘟疫出了大力的人,应该登门致谢才不失礼节。另外,日照县连续两年大旱加上去年的蝗灾和当前的瘟疫,饿死、病死的百姓按十数万计,每个镇、每个村都新增了大片大片的新坟,惨不忍睹!如果这个高僧道行高深,真能祈雨禳灾,那真是“天神”下凡来解救日照民众,这样的机会自己当然不能错过。 第二次的七响锣声过后,官府的队伍已经出了十字街。 那些闲着没事做的、喜欢看热闹的男男女女和大群的半大孩子听见锣声,知道知县大人要出行了,也不管瘟疫刚刚控制住还没结束,就都跑来跟着看热闹。 当知县队伍到了营子街口,还没上到营子河的桥上,开道的锣声也还没响起来,就见河对岸小竹林旁边的两处民房火光四起、浓烟冲天。 章知县大惊!急忙令人上前帮忙救火。 当帮忙救火的人赶上出行队伍,章知县赶忙询问着火的缘由。 一个衙役哭丧着脸告诉他:“是那两家的媳妇放的火,起因是这两家的男人抽鸦片烟上瘾,败光了家产,过不下去了……” 师爷丁一纶听了,上前说道: “这两个女人一气之下烧了房还算是好的,收拾收拾还能过下去,起码人还活着。这营子河天天都有跳河的,都是为了抽鸦片败光家产活不下去的,那才叫惨呐,人财两空、家破人亡!” 心情异常沉重的章知县没有说话,心里在沉思。 自己上任两年多来,天灾就接连不断,先是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傅曈河、潮白河、竹子河、营子河几乎断流,使绝大多数的庄稼颗粒无收。第二年旱灾继续的同时,又遭遇大蝗灾,旱灾、蝗灾还没结束,又来了大瘟疫,真是祸不单行、雪上加霜,没完没了。 这疫情刚刚有所好转,采办的防治瘟疫的药材又差点毁在土匪手中……对抗旱灾、蝗灾、瘟疫这些天灾已经让人精疲力竭,而现在面对人祸——鸦片之害,又要让人牵肠挂肚。 他心里明白,从长远看,鸦片之害对民生影响之大不下于当前的天灾;可经营鸦片生意虽然害民,却不违法,这让他的确有些无可奈何。 听说知县大人要来巡视,徐传伟惊了一跳!赶紧收拾了庭院,带着大家和智信早早等在了虎威镖局的大门口,等知县大人一到,立刻恭恭敬敬地迎上前去引进了院内。 章知县首先查看了剩下暂存在镖局仓库的那批药材,询问了相关情况,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客厅虎威堂……不等徐传伟专门介绍,便目不转睛地盯着智信,仔细打量起这位云游僧。 “这位应该就是智信大师?”章知县开口问道。 “阿弥陀佛!小僧只是一名受戒比丘,不敢受称‘大师’……” “本县听闻你神通广大、勇斗劫匪,保住了救命的防疫药材,为日照百万民众立下了不世之功!特来拜谢,请不要过谦。” “保住药材全靠虎威镖局、普济堂和押镖官兵的舍命努力,也仰仗知县大人的威名。小僧虽献微薄之力,但不足以震慑劫匪,望大人明鉴。” 章知县见这位超凡脱俗的云游僧人如此谦虚,心内十分欢喜。 他转向自己的跟班师爷丁一纶说道: “智信师父虽年岁尚轻,然已是得道高僧,且通晓处世礼仪。你好像有些要事要同他进行探讨,现在就说说看吧。” 丁一纶也在观察智信的谈吐举止,同样觉得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听到知县大人让自己开口,便知道他已经初步认可了这个人,便拱手说道: “在下丁一纶,想与师父探讨几件事,不知能否赐教?” “小僧愿闻其详……” “第一件事,日照连续数年遭遇百年不遇之大旱灾,去年又遭遇大蝗灾和大瘟疫。大师乃得道之人,道行高深,能否溯天灾之根源、行法力禳天灾于未来,使百万民众脱离苦海?” “阿弥陀佛!佛门以普度众生为本,以济世救苦为愿。我佛慈悲,当天灾泛滥之时,必降福止灾,使日照大地重回安宁。然天灾从自然生,灾难降临,预示地、水、风、火失衡,人与自然失和。修补因果非一日之功,且需佛门与众生共同努力……” “这几年,每年都为佛祖菩萨重塑了金身,也请了高僧大德举祈福法会数场;还请了多位道长作法求仙祈雨,但都不灵验。眼看就要春耕,如果再没有雨水,今年的旱情还要加剧,百姓苦不堪言哪……” “心诚则灵。我有一种预感,连续两年的大旱今年能够缓解。我听说疫情出现好转,这应该都是大家努力的福报。另外,小僧在西域天山的十一年中,也有一些防治瘟疫的心得,或许能献微薄之力帮上大人……” “哎呀!智信师父不但深悟禅机,还通晓医术,真是难得!能到来日照,乃日照民众之福、也是为官者之幸。我想再请教第二件事……” “请说出来大家一同商议……” “这第二件事,也是件烦心事。事情是这样的:朝廷和英国、法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的具体细则条款我们无从知晓。我们接到的谕令中只显示了‘天主教以劝人行善为本,对传教之人,地方官务必厚待保护’这样的词句。这么多年来,法国人一直控制着整个山东的天主教传教权。可能是因为顾不过来,除了在靠近天津的武定府和济南府建了少量的一些教堂外,其他地方还没有出现天主教教堂……现在发生了变化,德国天主教的‘圣言会’拿到了济宁、兖州、曹州、沂州四地的传教、护教权。‘圣言会’的代理主教安治泰现在来到了日照,提出来要在日照征地建教堂、收教徒。不知智信师父对此有何见地?” “阿弥陀佛!西方人天性好斗、嗜杀成性,西方国家几乎都沦为了扩张杀戮的战争机器,他们所谓的传教,必定会受到其国家与政客的指使、控制,图谋不轨,必须谨慎应对才是。” “是啊……我们也觉得这些人另有所图,才派人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这几天,监视他们的人发现他和助手格兰特,带着一个学童薛田资,经常出没于石臼港和岚山港码头,好像对咱们的码头、航道十分感兴趣。” “各国列强再次来犯的话,必定像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那样,先从海上下手。既然他们对港口、航道感兴趣,这应该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认为官府不应该答应他们的请求。” “官府当然不希望将这些德国人‘引狼入室’。但是这个其貌不扬、嗜酒如命的安主教,是个十分狡猾的家伙,很难对付。他准备了几套手段……” “几套手段?” “是的!第一,他首先是打着这种‘救死扶伤’的旗号来到日照,带来了一些我们叫不出名的西洋药品,说是防治瘟疫的特效药,如果我们能大量购买他这种药,瘟疫的控制会很快见效。第二,他带着**衙门给圣言会的‘批文’,‘批文’的一角还有一段‘说明’,意思是《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有以下内容:天主教、耶稣教可自由传教,允许西方传教士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第三,这个狡猾的安治泰还通过德国公使向朝廷索要了一顶‘四品顶戴’充作门面,完全是仗势欺人的架势……这些家伙不前不后,偏偏在这个时候盯上了我们日照县,真是祸不单行!想把他们拒之门外,可又没有合适的理由把他们挡出去。章大人对这件事非常头痛、左右为难。不知智信师父对此有无良策?” 智信沉吟了一阵,缓缓说道: “这个口子一开,其他州县也必定会被他们如法炮制,后果难料。但是,官府出面硬挡也不是办法……看能不能发动民间的力量呼应一下。” 章知县眼睛一亮,急切说道: “正好!这个安主教还有个说法。说是如果官府觉得外国人在当地征地建房有违民意之嫌不好决断,他可以与日照县民间的有识之士展开辩论,以平民意;如若辩论失利落败,就绝不再踏入日照县境内。他既然撂下大话,要是能在辩论的公开场合把他镇住,让他知难而退,那真是解了本县之围……” “阿弥陀佛!关于天主教的事,小僧在西域就曾听人介绍剖析过,稍有心得,可尽力而为,协助大家论战这个安主教。” “好!我就想着一旦遇到智信师父这样的高僧大德,就准备举办这样的辩论大会,先挫挫这个安治泰不可一世的锐气……等到了那一天,智信师父可一定不能缺席啊!” “阿弥陀佛!小僧一定谨遵大人之命,绝不缺席。” 章知县会心地笑着点了点头,心里十分欣慰。 这时候,他心里已经暗下决心办一场“辩论会”,以此来阻止安治泰的“圈地行动”……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