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章

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5/3/24 13:04:20

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章,离开了运城之后,根据预征的提议,不降等人选择的行走路线是太原地区。这个西北重镇和运城的距离不是很远,但是因为文化,经济和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是山西省的核心地区,因为不少文化人和政治人物在这里出生,这个地区的发达程度和京城有一拼。不降没有来到过太原,一走入太原府,立刻被这里规整的街道,繁华的市井惊呆了,因为他不明白,同为山西地区,吕梁和运城只能用原始,落后,保守来形容,而太原府则完全不同,整个就是大都市的风范,骡马市,皮革市的交易火爆,各种手工加工业应有尽有,集市热闹非凡,商家规模巨大,高大的建筑,整齐的砖瓦房比比皆是,一点不逊色于京城。

“预爱卿,这是怎么回事?”不降问预征说,因为感觉意外,所以不降想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太原属于朝廷边远地区的辖地,按照不降对边远地区的印象,除了破旧就应该是贫穷,但是这里完全不同,最让他惊奇的是,这里的艺人很多,歌舞场馆比比皆是,这一点连京城都不能相比。

“大王,颛顼大王,尧舜都在这里建过都城,就是夏朝的开山鼻祖禹王也曾在这里建过都城,历史的积淀深厚,文治武功都不缺少,当然不会落后,从地理位置来说,它的北面和东北面是游牧民族,时刻处在战争的边缘,因此这里的冶金铸造,手工机械,马匹喂养和皮革销售,构成了这个地区的主要生意圈,太原不仅仅是农业不落后,畜牧业比中原发达,百工铸造,加工业不比京城差。更主要的是,太原的侯爵是帝夏,他当年是禹王麾下的第一猛将,是禹王的亲侄子。当时禹王让他镇守在这里,就是为夏朝管住北大门的,现在的侯爵帝夏是他的后代,在当地威望极高。据说文治武功都属一流,所以太原地区能够被治理成这样就不奇怪了。”

预征所举的例子都是治理过太原的重要帝王和侯爵,用意是在证明自己在运城时候强调的观点:一个地区是否富裕强盛,不在普通民众身上,在于主管官员是不是能干,称职。太原同样远离河南中原,但是因为管理者拥有能力和智慧,所以就治理的好,这个现实佐证了他的观点,朝廷必须使用有能力的诸侯,这样,国家才会是一盘棋,一起富裕。

不降当然听出了预征的话外之音,但是不想就这个问题下结论,因为他明白,重新处置天下诸侯不是他想做就敢做的事情,因为这些诸侯都是王族或者功臣之后,官位是世袭的,如果他们不反叛朝廷,朝廷并不敢轻易撩动他们,因为这些诸侯在当地树大根深,家族势力极大,和京城的很多官员都有血亲关系,这种盘根错节的连带,形成了贵族的庞大力量,动他们,要冒着“官逼民反”的风险,不降刚刚坐上大王的位置,对这种抱薪救火的事情必须慎之又慎。所以他故意装作没有听明白预征话里有话的深意。

“好啊!既然孤的本家亲戚在这里做诸侯,我们就去拜访一番,叨扰酒饭还是应该的。”

“大王说的没有错,顺便也听取帝夏侯爵治理太远的经验。”树接过话去,看见太原如此繁荣,真的想学习些东西。

树的话音落地之后,俊奎和彭伯表示同意,于是就问清了侯爵府的所在地,一直像那里走去。只是走近侯爵府,一行人的目光定格了,因为侯爵府不仅建造的高大威武,占地面积惊人地大,简直就是第二个王宫,是他们见过的,最阔气的侯爵府。门前站岗的听说来人是大王,自然不敢怠慢,行过礼之后,立刻有人进去报信了,看起来非常懂规矩。

片刻之后侯爵帝夏就带领侯爵府主要官员迎了出来,看见不降之后集体给不降行大礼,不降自然满脸高兴,命令他们起身,随后奇怪地问帝夏:“爱卿为什么这样的穿戴?”

原来身材高大,魁梧的帝夏身穿军服,外挂盔甲,因此才让不降感觉奇怪。他一路走来,太原郡里面熙熙攘攘,秩序井然,一派祥和安乐的气氛,和侯爵的穿戴很不一样。

“回禀大王,臣和下属刚刚从校场回来,还没有卸甲。”帝夏说。

“难道爱卿天天要进行军事训练?”不降感觉诧异了,如果是太平世界,作为一郡地方的父母官,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容易给民众传递不安的讯息,会影响当地的安宁。

“大王,这件事说来话长了,请大王和众位大人进大堂歇息,容臣奉上茶水,果点后慢慢道来。”帝夏说,虽然他人长的魁武,举手投足之间的做派却是彬彬有礼,神态间没有丝毫傲气。

“好,爱卿带路。”不降感觉帝夏说的有道理,跟随帝夏走进了院子,直奔正屋走去。

通向堂屋的道路是笔直的,地面铺着石板,道路宽敞,光华而洁净。路的两边种满了花卉和树木,当然,也有山石在点缀,最出奇的是靠近路边,有一排排刀枪架子,上面插满了兵器,地上还有一架硕大的战鼓,是那种军队士兵使用的军鼓,看起来就像随时准备打仗的样子,这让不降更是迷糊了,心说就算有敌人捣乱,侯爵手下不会缺少将官和武士,难道侯爵准备亲自上阵厮杀?没等不降想明白,堂屋的正门打开,帝夏趋步上前引路,不降一众就进入了正堂,里面既像似待客的地方,也像似议事的办公室,因为长方形的桌子很大,四周摆满了椅子。不降被让到主位坐下,帝夏则在客位坐下。女仆把热茶端了上来,另外一个女仆端来的是当地铲的水果,自家做的糕点。

当这一切忙完了,屋子里算是安静下来,不降就又提起了刚才的话题,因为在太原,他看见的是市井繁荣,民众安居乐业,但是在帝夏身上和王府,看见的是战争和杀气,这让不降很难理解,因此不解开谜底,心理堵的厉害。当然,不仅仅是他自己,跟随自己而来的几个大臣同样是一脸疑惑。

“大王,太原是朝廷在西北的第一个重镇,是捍卫朝廷安宁的屏障,因此从祖父时候开始,几代侯爵都不敢怠慢,因为太原北面和东面,都是马背上的氏族,他们不种庄稼,不会纺纱织布,只是在放马牧牛,最擅长的是抢掠厮杀,孩子从小就会骑马射箭,打仗功夫是氏族里,除了女人之外,所有男人必备的功夫。”帝夏说到这打住了,故意笑了笑,只是那笑容里面苦涩的成分居多。“臣这样说,并不是说他们完全是野蛮人,其实他们的驯养畜生的能力高超,太原集市上的好马都是马贩子从他们那里倒运过来的,当然还有冶炼技术,他们锻造的刀枪等兵器,比我们天朝的技术还高超。皮革制造的水平也不是我们能够比的。只是这些氏族有一样严重缺陷:不会做生意,当地牧民和我们做生意,还是以物易物,而且没有专职商人,主要的商人都是我们这边过去的,这就导致了生活用品缺少,尤其是粮食,只能拿马匹和羊交换,所以我们双方就像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上,他们以抢掠,杀伐为荣。大王,面对这样的邻居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因此我们也只能具备打仗的能力,否则天下就没有太平。”

“这些游牧民族敢于来太原郡抢掠?”听到这,预征有些忍不住了,打断帝夏的话问,在预征看来,太原郡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还有城墙,牧民来抢掠就是找死,因为战马再好,也没有爬城的本事。

“预大人说的是,过去没有,目前看来他们的实力不够,偶尔有小股游骑出现,是骚扰性子的袭扰,占不了多少便宜。但是以后就难说了。”帝夏说到这皱起了眉头。

“爱卿似乎话里有话,难道真有威胁到太原的军事力量出现了?”预征问,因为他在帝夏的话里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预大人所说不错。原来我们做军事工作是在做未雨绸缪的准备,但是这一次狼真的要来了,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太原就不容易太平了,但是以太原地区的人力物力,我们最多可以做到自保,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游牧民族不仅仅是战力彪悍,人数也比我们要多,这样一来,我们只能借助城墙来和对方抵抗了?”帝夏说着看看不降。

不降心理一动,听出帝夏希望得到朝廷援助,甚至希望朝廷出兵去打垮这股力量。问题是这样的远路奔袭,面对的是茫茫草原,朝廷现在的军队是以步兵为主的,很难稳操胜算,除非拥有强大的战车骑兵,但是增加战车兵的数量,不仅仅涉及到银子的问题。还需要时间。如果训练一支步兵雄狮需要一到两年,那么训练一支能够作战的战车骑兵至少要五年之上,现在出兵是不可能的。但是帝夏的话提醒了他,回去后应该扩大车骑兵的招募,加紧训练,一旦边界需要,有能战之师。

“原来边界外面的游牧民族,虽然彪悍,常来骚扰,但是因为他们之间自己人和自己人也经常厮杀,因为散沙一片,对我们构不成威胁,我们并不用担心。现在不同了,草原上出现了一个嗜血族,嗜血族当家的,是个草原部族百年难遇的人才,文武兼备。这个氏族崛起一共不到十年,已经从默默无闻的小氏族,一跃成为太原北部最大的氏族,而且他们还在不停的兼并,劫掠其它氏族。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嗜血族就可能统一太原北部的游牧民族,那么他们下一步,肯定会把目标对准我们,所以臣不能不抓紧时间组建太原部队,下一步就是加固城池,如果没有准备,被嗜血族杀来,血流成河是一定的,太原城池也不容易保住。”看见不降没有说话,帝夏继续刚才的话题说。

“大人未雨绸缪,做的对,如果他们敢犯太原,朝廷不会坐视不理的。”预征说完目视不降。

“预大人说的没有错,到时候给朝廷发消息,朝廷会派大军驰援太原的。”不降明白预征眼神的意思,进行了表态,只是心情有些沉重,本来看见太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心理是愉悦的,没有想到太原自身却有这样的危险,好心情就不存在了。

为了真实地验证帝夏介绍的情况,不降决定亲自到太原城外去探险,看看城外的马上民族是不是真的可怕。帝夏知道不降有这个想法之后自然不同意,他怎么敢让不降去冒险?但是不降既然做出了决定,又怎么可能放弃?看见不降不听劝,帝夏就要把侯府的卫队借给不降使用,危机的时候也好保护不降。不降没有同意,感觉人多目标大,反而不安全,只是让他出一个熟悉城外地理状况的向导,也不准帝夏跟随,就带着彭伯等人出发了。

此刻的关外已经秋色朦胧,茫茫的大草原一片金色,野兔,野鸡,斑鸠等小动物随处可见,这些人除了预征来过关外,其余的人都是第一次走近草原,立刻被草原的壮阔和辉煌惊呆了,他们似乎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一片世界,走了半天,似乎站在原地没有动,因为四周还是草原,还是金色一片,很少可以看见大山,至于人影就更没有了,也没有看见帝夏所说的牛皮帐篷。这时候第一个产生怀疑的是俊奎,对不降说:“大王,这里似乎是动物的世界,人在这里如何生活?没有集市,没有房屋,没有饭庄,甚至水都没有。住在这里,岂不要渴死,寂寞死?”

“大人,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看见了水源,就可以看见牧民了,看见白云一样的羊群,当然还有牛皮帐篷。”向导听见俊奎的外行话,忍不住插话了。

“人,想活着就必须找到靠近有水的地方,我们看见的地方没有水,自然就没有人了。”树接过向导的话说,感觉向导说的有道理。

“水在哪里?我们走了半天都没有看见,难道需要再走半天不成?”俊奎怀疑地问。

“前面不远就有水了。”向导说着指指水洗一般的天空,蔚蓝的天空下,一群鸟儿在飞翔。“这些鸟儿叫水鸟,最喜欢在有水的地方生活,有它们就等于有水了。”

不降并没有参与他们的争论,因为他已经被脚下大片的草地震惊了,脑子里出现的是一望无际的庄稼,感觉这里的人们太奢侈了,放着这大片的肥沃土地不种庄稼,让它长草,简直是暴殄天物,如果这里没有靠抢劫为生的那群人,把关内的富户,百姓迁来,让他们随便开荒种地,一年之后这里就可以变成了肥美良田。

“大王,你在想什么?”俊奎问,看见不降目光呆呆地看着身下的草地,感觉奇怪,心说草地有什么看的,远近都是这种东西,一路走来视觉早就疲劳了,怎么还是看不够?

“孤在想,可以派支军队来消灭这里的强盗,然后把关内的居民迁过来,让他们开荒种地,这样大片的土地到处长草,岂不可惜了?”不降说。

俊奎似乎被不降匪夷所思的想法震惊了。“大王,这个恐怕不行,因为这里除了草,连树木都没有,怎么盖房子?再说也没有水,人来这里还不要渴死?庄稼也不会长啊?”

“你没有看见这里的草非常旺盛,一定不会缺水。至于说到没有树木也好办,太原最不缺的就是山,有山就有树,运过来就是了。”不降不以为然地说,感觉俊奎脑子里缺根弦,草能够活,庄稼为什么就不能够活?

“大王,草生长需要的水分少,庄稼是不一样的,没有充足的水源,庄稼即使不死,产量也会非常低的。”俊奎感觉不降不懂得种地,以为草能够生长,庄稼就能够生长,这说明不降没有种过地,一切都是想当然,就因为他的想当然,贸然发动战争,最后结果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哦!是这样,你说的也有道理。”被俊奎反驳不降没有生气,反而知道了自己是在想当然了。但是这种情绪并没有延续多久,随后他们就看见了好大一片水域,像似草原中的湖泊,看来向导果然厉害,看见鸟儿在那里飞翔,知道那里会有水。让他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出现了水,而且水的面积非常大,水质也好的没有话说,因为清澈的水可以看见水里的沙子和游鱼。

“俊爱卿,你刚才还担心没有水,人们没有办法活下来,你看看这片水域有多大?十万人生活不会有问题。”不降兴奋了,感觉刚才的想法没有错,应该把这里变成大夏国的领土,让更多的人来开荒种地,让这里变成米粮川。人有时候容易产生幻觉,尤其是当你感觉幻觉不是幻觉的时候,幻觉就变成了诱惑力非常强的美女蛇,帝王也是人,而且更容易产生幻觉,所以他们才能够建立平常人所不具备的功勋。不降既然感觉这个想法很好,立刻就下达了命令:今晚就在河边宿营,休息,于是就命令侍卫就地搭营帐。

彭伯见不降兴趣高昂,明白没有人可以阻挡他的意愿,就走出去寻找没有草地的空旷地方,准备烧火做饭。就首先走近葛平,小声地告诉他打些野物回来做菜肴,因为他们这些人中,葛平的武功最高,葛平答应一声就走了,彭伯也很快找到了空地,看见空地上有烧火的痕迹,地上还散落着烧烤野物留下的木棍和石头,这些东西显然是在远处带来的,因为附近只有野草,也没有树木。看见这些东西,彭伯就感觉这里不安全,一定是当地人留下的,这说明他们经常光顾这里,在这里休息吃饭,问题是这些人是普通的牧民,还是盗匪,他们并不知道,因此把自己的担忧对不降说了,建议吃完饭还是另外找地方休息为好。

“彭爱卿,我们如果连几个小贼都害怕,都打发不了,还怎么征服这茫茫大漠?”

“征服大漠?大王,我们为什么要征服大漠?这里什么都没有啊?”彭伯不理解地问。

“孤王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不降看见树和俊奎都走了过来,就打住了,等他们在身边坐下来后才接刚才的话说:“凭大夏国的实力,是不是应该成为天下的共主?你们不要告诉孤不应该,因为到目前为止大夏国并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我可以告诉你们,大夏国之所以现在还不是天下共主,不是因为实力不够,是因为先王们没有这样去想,只要去想,这个愿望早就实现了。当初黄帝,颛顼大帝如果满足领导的土地,就没有大夏国的今天,所以孤王就是要跟黄帝和颛顼大帝学,把他们当成标杆,因此你们脚下的土地必须归属于大夏国,让他们由苍茫的草地变成良田。至于爱卿说的第二个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这里只要变成了肥田沃土,就会有大批的人出现,有了人就会有房子,有歌舞剧院,酒肆饭庄,游乐场所等等供生活用的设施,怎么会什么都没有?”

“大王,你不会真的这样想吧?”看见不降说的认真,连远景规划都有了,树的脸色变了,因为他明白,如果到这里征伐,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惊人的,因为这里除了牛羊,什么都没有,各种物资都需要朝廷供给,千里迢迢,这样的费用就会是惊人的消耗,所以才这样反问,很显然,他是反战的。

“孤就是要这样想,爱卿一定会说,这里离京城太远,大军远征会花费很多银子,孤没有说错吧?”不降说到这,看见树在点头,就得意地笑了。“你算的是小账,孤算的是大账。孤来问你,这里的草地如果都变成耕地有多少万亩土地?每年可以打多少粮食?养多少牛羊骡马,制成多少皮革?这些东西年复一年的生产下去,可以换取多少银子?当我们大夏国的土地无限大的时候,地球上还有任何种族,国家敢于不像我们进贡?不臣服我们?你应该明白,只有你自己强大无比了,才没有任何国家,部落来捋虎须,才是最安全的,这个安全账又值多少银子?为什么我爷爷当政的时候,国家一团糟,周边的部落,国家没有敢来进攻的?如果我们和他们一样是小国家,小部落,不用说政权不存在了,国家也早不存在了,原因只有一个,大夏国比他们大的多。那么我们的领土再扩大一个大夏国这样大,就算我们天天睡觉,恐怕也没有谁敢惹我们。就像一只病虎,多数动物都不敢惹一样,何况一只身体健壮的猛虎?孤说的这个原理,就是大王的原理。”

不降的这番话,不但树没有听到过,就是和他关系最近的彭伯也没有听到过,因此各个听者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不降,不知道这个道理是不是正确的,还是只有做大王才独有的道理。

夏朝传说第三百一十章,就在不降说的高兴的时候,一阵马蹄声突然传来,几个正在支帐篷的侍卫立刻放下了手上的活计,纷纷拿起兵器,迅速来到不降的身边,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不降。不降到没有惊慌,反而有些高兴,因为他终于可以看见草原盗匪,一展身手了。骑马的人影现身了,人数不多,也就十几个人,清一色的草原男人,各个弯弓搭箭,他们嘴里“呵呵”地叫着什么大家听不懂的话语,风驰电掣一般地冲来,来人并不说话,也不下马,在马上就用弯弓射雕的姿势射箭了。箭术飞快,力道也很足,虽然因为侍卫和不降同时出手,没有伤到这些人,但是对方这种不问情由,不宣而战的战法还是激怒了不降,不降一个飞跃,使用了大鹏展翅的轻功,试图擒获对方,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这些人骑术实在高明,似乎看见不降是练家子,武功不凡,就不再靠近,只是骑马围绕他们兜圈子,射冷箭,如此一来,不降等人是被动的,虽然他们也有弓弩,但是射程远不如对方,就不可能产生反击的力道,只能站在原地防守,其实就是等着挨打。就这样,双方僵持着,袭击者不走,不降不能出击,一是追不上骏马,二是身边的几位大臣都没有武功,当然也就没有兵器护身,需要他和侍卫保护,不降明白,如果僵持到天黑,自己方面是非常被动的,因为对方掌握了主动权。幸亏这个时候,救星到了,出去打猎的葛平和两个侍卫出现在他们身后,尤其的葛平,身手了得,只是射出一箭,就已经重伤对方一人,对方看见势头不对,这才不得已逃走了。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