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夏朝传说第二百二十八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二百二十八章

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12/15 13:44:39

夏朝传说第二百二十八章,“王叔,小女子这一路走来,仔细地查看了徽州地区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商贾贸易,这里有着好山好水,是个可以大有作为的好地方,凭王叔的英雄气概,只要在管理上下一番功夫,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并不很难,不知道王叔以为如何?”

兰花公主喝完茶,放下了碗就转换了话题,随后看着孙康不再说话。

孙康当然明白兰花公主这番话的用意,什么大有作为,干出惊天动地大事不过是想让他和兰花公主走到一起和朝廷对抗,别说他此刻没有这样的心思,就是有,凭徽州地方的人单势孤,根本就不是朝廷的对手,因此就苦笑地说:“公主说的没有错,如果是游山玩水,徽州倒是山清水秀,可以好好玩玩,至于说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怕是春秋大梦。这里人口稀少,百工凋敝,农业生产落后。身后还有九夷蛮族捣乱,他们都是没有进化多少的民族,自然条件和中原地区没有办法相比,能够自保已经不错了,哪里还敢有多余的奢求?”

“王叔难道是被这里的山温水软磨没了志向?这可不像王叔的为人,在小女子心中,王族是整个王族里最了不起的人物。”兰花公主说到这抿嘴一笑,眼角里故意射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什么人物能够胜过王叔,那就只有王叔自己。”

“行了,公主不要给本王戴高帽子了,本王想知道,公主这次来是准备常驻,还是做客。是公主一个人留在徽州,还是公主麾下的一万多人一起来?”孙康明白玩嘴自己不是兰花公主的对手,也怕被公主灌多了迷魂药把持不住自己,所以就开宗明义进入了正题。

“我自己留在徽州如何?一万多俘虏都留在徽州又如何?”兰花公主反问道。

“公主做下这等弥天大事,朝廷已经容不下公主了,但是本王也不可能落井下石,抛弃公主不管,公主的安全本王是可以保证的。至于那一万多人的反贼,本王是不可能留下的,公主知道,如果留下他们,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朝廷如果知道了,一定会派大军来讨伐,到时候别说保护公主,就是本王自己恐怕也是自身难保,希望公主理解本王的苦衷,不要难为本王。”孙康知道在这种事情上不能遮遮掩掩,就直来直去的说了。

“如此说来,王叔是要做朝廷的忠臣了?”兰花公主讥嘲地说,随后眼角里也露出嘲讽地笑容。“做忠臣是需要条件的,王叔这辈子恐怕做不成忠臣了。”

“做不做忠臣是本王的事情,但是本王绝对不做反贼。”孙康被兰花公主嘲弄的吃不住劲了,有些恼怒地说。

“江湖上,自古以来就是成王败寇,这个道理不是通过嘴上说的,是靠实力来说话的。当大王疑忌臣下,你见过哪个臣下可以做成忠臣?王叔如果还记得在朝堂上,王叔站起来说反对奴隶制改革,群臣就纷纷响应,最后大王成了孤家寡人。后来当王叔离开朝廷,改革立刻就进行了。一个拥有如此号召力的王叔,当然会让大王寝食难安,王叔告诉我,一个功高震主的臣下,如何会得到大王信任?一个失去了大王信任的大臣,如何做的了忠臣?如果仅仅做不了忠臣其实并不那么可怕,问题是,王叔管理的区域这样大,又不肯在大王面前低头,怎么可能自保?”

“照你这样说,大王如此地怀疑我,直接派京骑拿我就是,为什么还让我在徽州为王?”孙康虽然知道兰花公主说的有道理,但是嘴头上并不想认输。

“大王想拿王叔是一定的,只是因为王叔在朝野威望太高,大王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依照小女子看来,王叔想要自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小女子送给大王,可惜我的一万多士兵已经来到了徽州地界,如果他们听说小女子被捕,恐怕不会俯首就擒,给王叔管理的地界添点乱是可能的。”兰花公主冷冷地说,话中软硬兼施。

孙康听见兰花公主这样说,身上就是一阵冷汗,知道兰花公主是在用一万多叛贼来威胁自己,虽然知道兰花公主在威胁自己,却明白她说的可能不但存在,而且随时随地就可能发生。这些人的命是兰花公主救的,对兰花公主当然忠心,他们非但人数众多,战斗力也非同一般,因为这些叛贼原来就是士兵,而且是经历过生死的士兵,和他州府里的士兵比较起来,战斗力自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他们想杀进徽州,徽州是抵挡不住的。如果徽州沦陷,自己守土之责没有完成,大王正好有借口杀掉自己。

孙康如此一想才明白,自己已经走进了死胡同,不造反也是死,造反也可能死,总之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这一切都是拜兰花公主所赐,恨不能立刻把兰花公主捆绑起来杀掉,当然他知道不能这样做。因此就叹了口气说:“公主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不知道公主如何教我留下你的手下,而朝廷又不会知道,不派大兵围剿。”

看见孙康终于低头认输,兰花公主暗暗地笑了,知道自己的计谋成功了一半,只要这一万多俘虏在徽州安家落户,孙康就无法摘除自己了,最后只能按照自己划出的道儿走,因此就嫣然一笑地说:“办法当然有,而且对王叔无害,反而有利。”

听说非但无害,反而有利,孙康灰暗的眼睛顿时亮了,如果事实如兰花公主所说,留下俘虏又何妨?“公主请说?”

“这件事小女子一路走来,已经思考很久了,因此大军来到几百里外,小女子就告诉他们,化整为零来到徽州城外,这样朝廷就不容易知道这些人的目的地是在哪里。当然,这样多的人,一下子出现在徽州城里,肯定会引起徽州百姓的议论,所以小女子命令他们不要进城,在城外的野地里聚集。如果王叔肯收留他们,只要在王叔的管辖区里,划出一块人群稀少的土地就可以了。当然了,大人会担心他们消耗粮食太多,这一点小女子也替大王想过了,第一年他们的粮食可以由王叔供给,其实就算是王叔借给他们的,因为这些军人多数都会种地,里面还有一部分工匠,他们可以重操旧业,如此一来,第二年他们就可以自给自足,这些人农忙的时候种地,农活闲的时候可以操练,王叔想,他们还会成为王叔的累赘?王叔不是平添了一万多士兵,如果有战事发生,这就是一支能征善战的无敌之师,就是事后大王知道了,也会投鼠忌器,只要大王不高举反旗,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里还会来捋虎须?”

兰花公主说到这打住了,看着孙康的眼睛不说话,似乎是给他时间去思考。她知道,面对这样一块肥硕的肉块,孙康不可能不动心。

孙康果然没有想到在他看来是巨大风险和包袱的俘虏,经过兰花公主的一番解析,非但不能危害地方,反而能够给地方造福,而最大的利好是为他增加一万多人的士兵,这些士兵不但对捍卫地方利益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一旦有一天和朝廷翻脸,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这简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唯一的风险来自于被朝廷知晓,但是这件事只要做的机密,朝廷并不容易知道,因为在他管辖的区域内,荒芜的土地很多,找到一块安顿他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并不难。如果在他们自由居住的区域,安全问题能够自理,他就等于凭空捡到了金元宝。何况只要弄一些妇女过去,让他们能够成家立业,若干年之后,这里的人口就可能集聚增加,增加人口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利好。

“事实如果像公主说的那样,能够做到不被朝廷知道,别说一万人,就是十万人,本王也有地方安置。”

“好,既然王叔答应了,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但是小女子不能不提醒王叔,真正的安全不是靠保守秘密来做到的,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只要王叔拥有了巨大的实力,安全并不是问题。”兰花公主见孙康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当然要进一步引导孙康走上独立对抗朝廷的道路,因为这是她来这里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活下去,偌大的夏朝,哪里没有她的容身之地?何必来到这里寄人篱下?

“不知道王叔是否还记得,当初我们祖上少康大王创业的故事。少康大王得到纶地管理权,无论土地面积,人口基数,经济条件,和徽州都没有办法相比,而且寒浞父子一直在追踪少康大王。但是少康大王硬是在纶地这块不毛之地,建起了自己的基地,后来寒浞父子虽然知道了少康大王居住在纶地,因为惧怕大王的实力,当然,也有路途遥远的原因,寒浞一直没有敢对少康大王动手,最后少康大王以纶地为基地,起兵五千讨伐寒浞,恢复了丢失三代的夏朝故国,凭王叔的聪明,能干,少康大王能够做到的事情,王叔当然也会做到。”

少康艰苦创业,恢复故国的故事,他们这些王室子弟,从小就得到大人教诲,当然不会不知道,因此当兰花公主说出这段历史的时候,非常能够打动孙康的心。因为孙康明白,从自己被季柕赶出京城这件事上就已经说明,先王就不信任自己了,而自己在朝堂和槐对着干,领导群臣反对槐的改革措施,槐一定会记恨自己,也会忌惮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寻找理由抓自己进京,如果自己没有实力,空有王爷的头衔,那就是砧板上的肉,随时随地大王都可以要自己的命,如果自己手里真有一支强悍的军队,大王想抓自己的时候,就要掂量,自己也可以拒捕,兰花公主说的有道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必须做好这个方面的准备。

“对于如何治理徽州地面,公主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让我们迅速地壮大起来?”

“王叔有了广阔的土地,下一步就是要增加人口,而人口增加,首先要搞好经济。徽州地面土地肥沃,河流众多,种地不是问题,但是百工太少,缺少配套生活物资,因此在小女子看来,大力发展生产是首要的事情,而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就离不开道路,这里的道路实在太差了,王叔应该把修路当做首要的事情来做。”兰花公主滔滔不绝,胸有成竹地说。

一万多叛贼,走到浇州地界突然消失,连兰花公主的下落也没有了踪迹,当探子把这样的消息回报给屈也和葛飞,两个人也是一头雾水,知道他们遇到了劲敌,这件事没有个结论,朝廷丢脸自不必说,留下的巨大隐患也让葛飞和屈也寝食难安,因为这一万多俘虏不是普通人,他们是上过战场的士兵,就等于一万多颗炸雷,放在哪里都可能产生核裂变的反应,如果有一天哪座州府被攻占,被占领就是平常的事情,因为按照朝廷的规定,各个地方州府都不准养兵,而朝廷在各个紧要地方驻扎的士兵也不多,他们如果遭到袭击也不会是叛贼的对手,因为叛贼手里有兵器。

“你们说,他们是土遁了,还是升天了,这是一万多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在和孤捉迷藏?”在葛飞的府邸,槐生气地对葛飞和屈也说,接到探子回报的消息,槐当然也坐不住了,就亲自来到葛飞的家里,同时命令侍卫把屈也找来。看见屈也来到之后,槐就说了这样的一番话。自从发生这件事之后,槐的主要精力就被牵扯进去了,没有找到这些叛贼的踪迹,他连安稳觉都睡不成了。

“大王,是老臣无能,辜负了大王的信任,请求大王降罪给老臣。”屈也一脸迷惘地说,他是具体负责刑狱这一块的大臣,罪犯找不到,他要负主要责任,所以自请处分是必然的,因为大王动怒了。

“处分爱卿有什么用?难道处分了爱卿,罪犯就会现身?”槐气呼呼地说,感觉非常憋气,他们三个大男人,居然斗不过一个女子,丢脸算是丢到家了。槐已经知道,整个俘虏**,逃跑事件的幕后主使是兰花公主,原来就知道兰花公主不是一般的女人,但是并没有想到她是那么胆大,那么难缠,公然在天子脚下搞了这样一出大戏,现在朝野上下都把这件事当成故事在传颂,因为夏朝建立后,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结果论道自己做大王,就出了这种丢人现眼的丑事,作为朝廷的当家人,对大臣,对黎民百姓都没有办法交代,自然感觉丢脸万分,恨不能出动大军去浇州一带搜索,他就不相信,这样多的活人活销声匿迹,就是一万只老鼠走过也会留下痕迹的,但是这个想法被葛飞阻止了,葛飞认为这样做,除了劳民伤财,鸡飞狗叫之外,并不能找到叛贼,徒增朝野笑话,槐后来想想,知道葛飞说的没有错,只能打消这样的念头,但是心里的气却无处发泄,就来葛飞家里找说法了。“你应该告诉孤王,有什么办法能够找到叛贼的踪迹。”

“臣以为,应该派部队去搜索,追踪,一万多人如果没有地方官帮助隐匿,如何就能够销声匿迹?所以派出部队去搜索,对于帮助叛贼的地方官员是一种压迫。”屈也回答说。

“丞相觉得屈爱卿的提议是不是可行?”槐掉头去问葛飞。

只是葛飞还没有回答,门外却突然传来了回答声音:“大王,这个办法不可行。”

随着话音,门口出现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这个男子面容清瘦,皮肤白皙,眼睛不大却颇有神韵,脸上呈现的气色,似乎和他的年龄并不相符,这个青年是葛飞的长子凸冉,在南大营统帅账下做文案,因为葛飞自己不熟悉军事,一直引以为憾事,所以就把凸冉送到军队历练,目的就是补足自己的不足。但是凸冉却喜欢研究世事,涉略广泛,让葛飞不高兴,葛飞认为凸冉做事不够专一,难以成为大器,因此虽然是槐身边的第一重臣,但是却从来没有对槐说起凸冉,因此槐对于凸冉的事情一无所知。看见一个陌生人说话,就把目光投到葛飞脸上。

“大胆,这里是你说话的地方?大王,这是臣的劣子凸冉,快来拜见大王。”

“小民凸冉拜见大王。”凸冉不卑不亢地说,并没有显现出年轻人初见大王常有的拘谨,不安和卑微。

槐感觉到了凸冉的特有气质,尤其是他满脸书卷气中掩藏的霸气,感觉意外。“凸冉起来,你的胆子不小,居然敢于批驳屈也大夫的意见,那就说说你的见解,如果说的有道理,非但无罪,孤王还会重用。”

“是大王。小民认为,解决这件事不应该操之过急,请允许小民多说几句话,否则小民是说不清楚的。”凸冉一板一眼地说,丝毫没有畏怯之意。

“好,孤王允许,你就敞开说。”面对凸冉的神情自若,槐更加感兴趣了,其实槐的骨子里,一直在寻找治国的人才,虽然身边有葛飞和屈也这样的重臣,毕竟他们年龄大了,再说偌大的一个国家,只有几个可用之人毕竟不行。但是发现人才是需要机缘的,他是大王,能够接触到的人有限。尤其是遇到刺客之后,为了他的安全,葛飞在他身边加强的警卫,也告诫槐不能私自外出,如此一来,他的活动范围就更狭窄了,现在突然间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年轻人,有兴趣是必然的,当然不会阻止对方表达见解。

“大王,这件事小民也听父亲提起过,从整桩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来看,策划这件事的是个高人,既然是个高人,他所做的事情就不可能按照常理出牌,朝廷之所以到现在还找不到这些人的踪迹,其实进入了一个误区。”

“大胆,你一个小孩子家家,哪里懂得朝廷处理大事的办法,居然随便在这里信口雌黄,还不像大王谢罪。”葛飞听到这发出了怒斥,同时偷偷瞟了槐一眼,看见槐脸上并没有怒色,心理才安定下来。

“你闭嘴,让他把话说完。”槐斥责葛飞说,随后把目光投在土壤的脸上。“你继续说,孤王给你说话的权利。”

“是,大王。”土壤说完偷偷看了葛飞一眼,看见葛飞脸上并没有怒色,心理明白,葛飞刚才的斥责并不是出于真心。就接上刚才的话说。“小民以为,策划这件事的人,把一切都计算好了,对于朝廷的行事风格非常熟悉,所以他才能够举重若轻地处理好这件事。其实大王可以想想,看起来一万多人的确数目不小,但是放在华夏的土地上,不过是沧海一粟,随随便便就可以找个地方把他们隐藏起来。”

“大公子,这一万多人不是木头,他们要吃要喝,能够容纳这些人居住的环境并不是很多,为了解决吃饭的问题,他们不通过抢劫,怎么可能?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地方官早就有呈报了,老夫派出的密探也一定会得到消息,但是到现在为止,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屈也说完看看槐,他觉得凸冉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吃饭,没有饭吃,人是不可能活下去的。但是这样多的人吃饭,就不可能无声无息。

“大人说的当然有道理,他们当然需要吃饭,可是如果化整为零,他们的踪迹就不容易出现了,而且小民敢肯定,他们一定是这样做的。至于吃饭的问题,小民认为,策划这件事的那个人,早就为他们找到了落脚点,否则他应该知道,如果像流寇那样地串来串去,凭朝廷强大的治安力量,覆灭是一定的。大夏国地大物博,荒野众多,藏起一万个人并不是难事,主要是开始的时候有人供给他们粮食,以后他们凭借生产就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凸冉这段话提到了槐他们没有想到的几个关键问题,一个就是这些人逃跑的路上,到了浇州之后,突然不见了踪迹,很可能是化整为零了,第二个问题是有人接应他们,并且给他们提供土地,让他们安顿下来,当然,这个人不是一般性的人物,否则哪里来的隐居土地?

槐听到这看看葛飞和屈也,他们两个也在互相看着,因为凸冉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忽略的问题,因为脑子里被一万人队伍的概念困住了,就没有去想,这一万人是活物,他们可以聚集,当然也可以拆散,所以思维就走进了死胡同。

“两位爱卿既然没有话说,凸冉,如果你认为分析的正确,下面的事情应该怎么办?说出你的看法?”槐这样说话是等于把凸冉当成朝廷大臣了,给了他提出建议的权利。

只是这一次凸冉并没有立即回话,而是把目光投到葛飞的脸上,葛飞就对凸冉说:“既然大王让你说,就说好了。”

“大王,小民的办法是欲擒故纵。”凸冉回答说,没有长篇大论。

“何为欲擒故纵?”槐问,其实是让凸冉说出具体的办法。

“小民以为,在当今形势下,因为朝廷追踪的紧,他们就会把自己深深隐藏起来,不如暂时放松追捕,把侦查他们下落的权利交给下面的州县,如此一来,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懈怠,自己就会露出马脚来。如果小民猜测的不错,朝廷放松追捕,帮助他们逃逸的官员就会放松心态,让这些化整为零的反贼重新集中,这样行踪就容易暴露了。因为这个人既然肯收拢这些反贼,必然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毕竟这些人都是上过战场的人”

凸冉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人收拢了这些俘虏,但是已经点出了他们收拢俘虏的目的。听见凸冉这个预见,第一个吃惊的是槐,因为他绝对不会想到,在少康复国,已历三世,天下太平的今天,诸侯中居然有人试图推翻他的统治,感觉凸冉这个说法过于耸人听闻了,因此就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葛飞和屈也。

“大王,大公子的猜测不无道理,臣以为不可以不防。”屈也开口说,因为凸冉的话提醒了他,作为掌握江山守护者权利的他,本身对这种事情就有着一份警惕,而凸冉的话又非常有道理,这个时候凸冉在他眼里,不再是孩子,而是有谋略的干臣了。“这些发贼安然无恙地躲进避风港,从一开始就是个阴谋,那么要收留这些人的人,没有巨大的野心凭什么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来收留他们?”

“臣以为屈大夫的话有道理。”葛飞接过话说。

看见两位重臣都认可了凸冉的预见,槐知道这件事十有八九是真的,那么就不能掉以轻心了,就对他们说:“那就按照凸冉的话去做,撤回密探,孤王要看看,那个不要命的人在做这种谋逆的勾当。”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