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为爱沉默>第四十七章 揭秘时间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四十七章 揭秘时间

小说:为爱沉默 作者:叶听花 更新时间:2023/11/22 11:06:11

看吴岩的语气缓和下来,貌似已经相信了我的话,我也没再得理不饶人。

“好了,吴处,小马哥,不逗你们了。我不知道你们这几天在大河饭店和我们学校国际交流中心外面是在盯什么人,但是小马哥,根据我的观察,你们昨天起就露相了。已经有人注意你们了。”

虽然吴岩和小马今天来找我是因为什么,但很显然我的话还是让他们有些意外和警惕。我没有多客套,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这辆83721的桑塔纳和那辆予90371的依维柯,前天晚上就在大河饭店南墙外停过,停的位置是市局外勤经常停车的位置。对吧?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依维柯甚至从上周三起就在大河饭店外面停着了。”

小马没接我的话,但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吴岩。

“周日,也就是昨天上午,最晚中午,依维柯挪到了我们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留学生楼的外面。然后,没多久你们就被发现了。”看着他俩的眼神,我还是解释了一句。

“不只是被我发现的,也被打110电话的那个人,或者他的同伙发现了。”

“怎么发现的?”小马终于忍不住插嘴了。

“先说我是怎么发现的吧。大河饭店作为涉外宾馆,平时只要有重点外宾入住,就会有市局的人在河边盯点保护。这在那附近不算是秘密,而且那么明显的车停在那里,只要留心点,想不注意都难。”

“我之所以推测依维柯从周三起就可能停在大河饭店,是因为材料系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周四、周五两天在我们学校开。参会专家周三到了后被安排住在大河饭店,这里面有你们感兴趣的人,所以你们需要咋在那近距离监控。之所以依维柯周日挪到留学生楼那边,应该是你们感兴趣的老外还没走,被安排住进了交流中心的外国专家公寓,或者是你们对住在专家公寓或留学生楼的外教或小倭子有了兴趣。”

我顿了一下:“至于你们被打报警电话的人发觉,我推测大概率是和这两天依维柯停车的位置和表现有关,所以引起了交流中心院子里个别人的注意。”

老吴和小哥严肃的表情缓了一些,多了一丝好奇。

小马问到:“有什么不对?”

“依维柯这两天一直停在留学生楼北边墙外,两棵桃树的旁边。对吧?”说完,我看了看小马。

小马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两棵桃树中间的地现在是平的,两年前那儿却是个不小的坑,还发生过命案。案子结了以后,那地方就被填平了,上面种了两棵桃树。那地方平时大家都绕着走,你们偏在那停着。而且你们车上涂着“工程抢修”的牌子,车里面放着“通信信号监测”的牌子,但又一直没有任何工程的动静,不让人怀疑才怪。”

“我猜,那辆依维柯是你们的无线监听车吧?停在那里是为了接收国际交流中心里专家楼,或者留学生楼里的监听信号吧?”

没等他俩确认,我自顾自地接着说:“其实你们停车那个位置再往西五六米米,就有个砖房,是地下水监测的取水点。那座砖房和你们停车的位置比,虽然离交流中心里面的楼远了一点点,可是如果把车挨着那个房子西边停,把车屁股朝向东南,信号接收效果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还便于观察往来行人的情况。再把车里的牌子换成‘水质监测’,那就根本不会轻易引人怀疑了。”

说完这些,我停了一下,笑着看着小马。虽然车里没开灯,车外透进来的光亮下,小马的脸上挂了些尴尬。

“大河饭店那边经常有市局的人盯点你怎么知道的?你又是怎么确定这车和那辆依维柯是我们的车?”老吴打破了沉默,再次盯着我问到。

“我刚才说了啊,大河饭店后面经常有外勤对老外盯点这事儿,在我们这一片不算新闻。大河饭店是我跑步必经的地方,所以外勤车一般停在哪儿,我也知道个大概。不过,我知道是你们的车,就纯属偶然了。说起来又还是因为你了,吴处。”

我说话时一直盯着老吴,想看看他会是怎样的反应。

可惜,也不知是车里光线不好,还是他脸皮太厚,老吴脸上一丝变化也没有。果然是个老狐狸,善于控制和隐藏表情。

“周六,就是1月7号,晚上不到九点我回学校时,这辆车和依维柯前后停在大河饭店后面外勤车经常停的地方。当时我觉得这两辆车改装痕迹明显,而且车牌号容易记,就好奇多看了两眼。我快到车旁边的时候,正好有个人从依维柯上下来,站在这辆车旁边打电话。虽然没看清楚那人的相貌,但我听到了这个人的几句话。因为声音比较有特点,而且听起来有些耳熟,所以记得比较深刻。”

“那人先是说的普通话,后来插了句方言,最后一个字是‘呢’。虽然那人说什么我没听那么清楚,但是他的所有声音特点和发音习惯都能和你对得上。”我笑着看着老吴。他的表情没有否定我的意思。“所以,周六那天晚上车上下来打电话的是你吧,吴处?”

“我说话有什么特点?”老吴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不置可否地追问,听得出来他有些好奇的兴趣了。

“你说话发音靠后靠下,音色浑厚有些共鸣,比较好听的。不过你长时间说话后,有时会有气短和咝音儿。但是你好像抽烟又不多,所以我猜你的声带和肺部应该有点儿问题。”

“还有你普通话说的很标准了,甚至个别字词的发音带有些京城话的腔调,不过又不是标准的京城话发音。你发er这类儿化音时,尾音有点混而且上挑,听着倒有点像陇右、河内北部和蒙疆南部那一片方言的发音习惯。尤其说‘呢’字儿的时候,很有特点。我一直猜你不是本省人,在京城工作生活过不短的时间,后来才来的予州。而那天晚上那个人的声音特点,都和你一模一样。”

老吴的表情终于有了些变化,但还是点了点。小马嘴角又是不经意地一抽,憋了回去。

“这些凑在一起,当时我就觉得这两辆车是你们的车,你们在盯点。而且昨天和今天我都在依维柯上看到了小马哥,就更加确认了。”

“你怎么知道我们盯的是来开研讨会的人?你说小倭子又是怎么回事?具体说说。”老吴制止了小马,示意我继续说。

“材料系主办的这个高新材料国际研讨会,请了不少外国专家来讨论新材料成果。一些专家被安排住在大河饭店,本来你们就会安排人保护。何况你们正在查‘一二.二九’专案,正好涉及材料系、武教授、新材料成果和倭国人。所以你们对来开会的老外,以及留学生楼里的小倭子感兴趣,直接开展盯点监测这多正常啊!如果你们否认,要么是侦察方向有偏差,要么是在欲盖弥彰。那就没意思了。”

“你知道的还挺多。消息够灵通的啊?”小马插了一嘴,语气满是调侃。

“一般一般,全校第三吧。我之所以知道这些,一来是上周我女朋友她们系不少大三大四的学生被抽去那个会议上帮忙做翻译和服务,二来我被校外办的熟人拉了‘壮丁’,去会场帮忙拍了些照片。所以就知道了这些七七八八。”

“其实不管你们在大河饭店那边盯,还是挪到我们学校这边盯,我都觉得很正常。你们无非是要确认来开会的外国专家里,或者我们学校的小倭子里有没有你们的目标呗。本来我没想多管闲事,只是发现你们可能露了相,被人家给盯上了,我就忍不住跟你们联系了。”

“你怎么知道我们被盯上了,还是倭国人?”小马不服气地问到。

“我不知道你们盯点前有没有拿到所有倭国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的资料,有没有研究过他们的资料。如果这个功课做了的话,你没觉得这两天你们的车附近出现什么人么?”我反问小马。

“你说的是?”我的话很明显让小马听得二乎了。

“你都跟人家照过面呢,我的小马哥!小泽平野,经济系那个短期交流学者啊!”

“具体说说你发现的情况。”显然这个信息让吴岩感兴趣了,他直接打断了小马,急着问我。

“我一直有早晚锻炼的习惯,在学校的时候,每天早晚也都会固定在河边和运动场锻炼。两年多了,我就从来没见过学校的倭国留学生出来跑步锻炼过,但是偏就今天早上这个小泽到河边锻炼了。这个小泽是来短期交流的,二月份应该就走了。这个小泽是柔道六段,是个经常锻炼的人。或许他平时出来跑步的时间和路线和我不一样,或许他平时在留学生楼的健身房运动。反正从他来以后的几个月里,我早上从来没见他来河边晨练过。”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吧?万一他是临时兴起来河边锻炼呢?”小马不解地说。

我摇了摇头,一点点地给小马分析:“小马哥,对于有锻炼习惯的人,每天锻炼的时间、地点基本是固定的。除非有新的目标或重大事情,通常不会改变自己固定的锻炼时间和路线的。虽然金河两岸不是什么水清岸绿的最佳锻炼地点,但是如果这个小泽有晨炼的习惯,那么河边早就成为他固定路线之一了。而不是在现在这个满是枯枝败叶清冷乌涂的季节,突然心血来潮开始晨练,这不合常理!”

“而且他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就你们昨天把车挪到留学生楼外那个位置后,他今天早上就来河边晨练。他的路线是先跑到北岸,在前面学四食堂墙外的杨树林那里做舒展运动。当时他可是一直面对河对岸留学生楼和你们的车,停了十多分钟后,又跑到南岸近距离观察你们。当然各种可能都有,但是这事儿发生在一个来了几个月的小倭子身上,而且还是个比较特别的小倭子身上,那就未必正常了。”

“怎么不正常了?”老吴插了一句嘴。

“一直以来,来我们学校学习的倭国人不是去中文系进修华语,就是到历史系研究历史。偏就是这个小泽是来研究经济的,我听说他以前是做经济新闻的记者,之所以来这做短期交流学者,为的是研究转型期的内地经济。他经常来清心小座,每次都爱跟本地学生聊天。不过他跟人聊内地经济发展情况的时候不多,总爱往其他话题上引。”

“据说他经常爱骑着自行车出去到处跑,还时不时找本地学生带他出去跑。按说跑经济新闻的记者,爱跟人聊天、爱到处跑也很正常,但这个小泽总给人一种比较特别的感觉。”

“他一般都跟学生聊得最多的话题一般是哪些?”老吴问到。

“他通常会爱聊父母是做什么的、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父母的工作有没有意思,以及有没有兴趣出国读书之类。总之,总是在旁敲侧击问些和内地经济关联不大的问题。对于家里是县里或者农村的,他也会问些家里有没有种地,种些什么作物,收成怎样之类的问题。不过我感觉他对父母是干部、部队或科研机构的子弟的兴趣更大。”

“哦?”吴岩的语气像是很感兴趣。

“是的。他听人说过我女朋友家是炮院的以后,曾经想约我女朋友一起聊聊。不过我女朋友没搭理他。听说最近倭语专业一个大四男生,跟小泽来往比较多。”

“知道那个男生叫什么名字么?”还是吴岩狡猾,对任何事情都不放过。

“姓章,章磊。学习不错,唱歌不错,他们系的文艺骨干之一,他姐是护卫部队文工团的歌唱演员。家里是城南海军7字头所的,据说是高工。”

老吴看来小马一眼,小马点了点头。

话说到这,已经引起了他们的关注,我就没有再继续说,毕竟对于小泽的情况我了解有限。

“噢,对了。我想起来了,除了今天早上借着在河边晨练观察你们,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我出去时,看到他拿着相机在河边溜达拍照,看样子是在拍周日市场上的摊贩。不过他用的是FS85—300的变焦镜头,隔着河拍你们车里的情况,还是比较轻松的。结合今天早上的情况,我估计他昨天下午就发现你们那辆车,并且进行观察了,估计小马和车里其他人已经被他拍了。”

“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反正这个小泽这些举动凑在一起,我总觉得很可疑。他这样做总得有点儿原因!我想来想去只能有几个可能了。第一个可能,他就是这么一个率心随性的人,平时的所作所为纯属个人性格加上职业特点而为之的。只是在这个时间点上,他这么心血来潮一通折腾,被我给误会了。他是无辜的,一切纯属巧合。”

“还有呢?”吴岩问。

“还有两种可能。第二个可能这次来开会的老外里有人跟这个小泽有联系,他们发现了你们的盯点监控,就由小泽对你们实施反侦察,确认是不是被你们给发现了。最后一种可能是,这个小泽跟来开会的人没有关联,只是由于他自己有什么事情,心里有鬼。看到你们的车停在那里,让他心里有所警惕,所以连着两天出来观察你们。他需要尽快确定,你们是不是盯上他了。”

“因为这些,你就联系我们,给我们提醒了?没想过打110?”老吴脸皮够厚,故意绕着圈子诈我。

“吴处,咱们之间就不要来这套了。我都说了,那个电话跟我没关系。你就别绕来绕去套我了。我要是打110,那不成直接坏你们的事儿了么?这种给敌人帮忙的事情,我怎么会干?话说回来,你和小马的呼品都够差的。我都明着说成那样了,你们都不带回电话的。尤其是您,电话手机都打不通,传呼也不回,多耽误事儿啊!”

“上午小马没回传呼,是因为传呼没电了,我当时正在开会汇报事情。等小马和我后来回电话的时候,你已经走了。”

“发了几个传呼都没人回,我不走干嘛。等你们来找我吃饭?再说了,昨天的传呼你们也没回啊?不是我说你们,亏着今天不算是紧急情况,要是赶上人命关天的紧急情况,找你们都联系不上,没准儿我真得打110报警呢!”我得理不饶人地抱怨了一句。

“小马哥现在跑外勤,你们好歹也给配部手机啊。要不有什么紧急情况,还得满世界找电话,哪儿来得及啊。”

“车上有。我发现呼机没电了,当时去找电池了,所以回得晚了。”小马倒是机灵,赶着帮吴岩开脱。

“现在省厅还没正式对外揭牌,内部还有很多程序和手续要处理,所以经费紧张,没办法保证人手一部手机啊。”老吴跟我打起了官腔。

我没接他的话,只是嗤之以鼻地哼了一下。

本来嘛,我只是好心提个建议,又不是要求给我配手机。内部关系和经费紧张,关我什么事?

“以你的感觉,那个报警电话会是谁打的呢?”老吴也觉得没必要跟我说经费的话题,打太极转了话头。

“说不好。我不知道你们现在盯得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报警电话的内容、号码和位置。根据我所看到的,我只能说要么是你们盯的人干的,要么是那个小泽干的。不过大概率不是他们亲自报的警,应该他们找人打的。因为上午看到巡警去依维柯那的时候,我专门看了看这边和河对岸的公共电话亭,没有看到外国人或者小泽平野。”

吴岩点了点头,缓缓说道:“报警电话是从西边桥头的磁卡电话打的,报警人说华话,听起来不像是外国人说的中文。声音有点尖有点细,不确定是本音,还是刻意捏着嗓子说的。技术上现在正在做声音比对,应该很快就有结果。”

“声音又尖又细?”听了吴岩的话,我不由地在脑子里思索着。

“怎么,有线索?”吴岩看我若有所思,很关切地问。

“不知道算不算线索。只是说了的话,有些背后说人是非的感觉。”

“没事,你尽管说了,我们又不会给你往外传。”小马也开始催我了。

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吴岩,决定还是说吧。

“这次材料系的研讨会全程有录音,你们可以去找找,看有没有章磊的翻译录音。有的话可以取样,做个声音比对看看。”

“跟小泽来往比较多的那个学日语的学生?你怀疑他?”

“算不上怀疑。他专业是日语,二外选的英语。学习挺好的,口语翻译也不错。我知道的男生里面,只有他声音比较细,声音和举止都带些女性化痕迹。有年学校新年汇演,他反串扮唱过苏三,从嗓音和形态活脱脱一个年轻女性。如果是小泽找人报的警,倒真有可能是他。”

听我说完,吴岩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了小马,并冲他递了个颜色。小马会意地接过手机,开车门下去了。

2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