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伍卒>第6卷第79章 三中队长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6卷第79章 三中队长

小说:伍卒 作者:少风 更新时间:2023/5/17 17:57:32

1933年元旦过后,各地农会、游击队、赤卫队都在反映:不知为何,近日,刘存厚将大量军队从达县开赴宣汉后,在向西北调动,地方上日子好过了放多。

难得的轻松日子,过得很快。随后,传来一个惊天霹雳:“红西方军到了川北,有好几万人!”

霹雳响,川北人民欢欣鼓舞,**员、革命群众,更是说不出的痛快,如三伏天吃冰西瓜,如三九天饮老酒,如冰雪天围着火塘啃腊猪脚,安逸!

反动派极为惊慌,保甲长和团防兵们慌如野狗,早就听说来自邻省的红西方军能征善战,这一入川,要变天了!

地主老财们每当夜晚就摸黑到竹林里、山洞里、红薯窖里埋东西,鬼鬼祟祟如强盗,自认为别人不知道,可都被穷人们看在眼里。很多财物,刚埋下去,转眼间就被穷人们挖走了。

好笑的有个老地主把家中一坛子高梁酒埋到屋前的黄檀树树洞中,被一户穷人发现,挖掘回家,全家饿着肚子喝酒,没下酒菜,用葵花籽下酒,全家老少八人,把一坛酒喝完,大醉,三天没出到门,小孙子差点醉死。

最为恐慌的是达县城里,骄奢淫逸中优哉乐哉的刘存厚。

刘存厚平素信奉一位自称太上老君嫡系玄孙的牛鼻子老道——李真人!李神仙!这位李神仙自称精通奇门遁甲,得诸葛孔明八阵图真传,刘存厚恭敬的以师礼事之。

得到红西方军入川的消息后,刘存厚专门请李真人预测吉凶祸福,是否出兵?

李神仙也知事关重大,煞有介事地沐浴斋戒,然后建坛禳星,披发仗剑,踏罡步斗,咒语连篇后,从身上取出两面三角小杏黄旗,一面上书“替天行道”,一面上书“吊民伐罪”,又授给刘存厚一锦囊。

刘存厚率属下跪地拜接,回来后拆开锦囊一看,内有白绫草书:

“师出东方,大吉大利”。

明明红军在西北,“天机”却要向东。刘存厚信之不疑,他将主力北调到万源至平昌土地堡一线,防堵红西方军。出发时,命令部下,军队向东出达县东门,到宣汉宿营一夜,再转道北向。

达县的文人戏谑道:

“红共军大张旗鼓到川北,刘存厚踏罡步斗出宣汉。”

刘瘟牛主力北上,各地乡村的团防,没了驻军这根“支柱”,断了脊梁,心中发虚,凶焰顿减。各地游击队、赤卫队精神陡涨,那肯放过这个良机?乘敌后方空虚,积极发动群众打土豪、锄恶霸,声势起来了。

原来,1932年12月,红西方军入川,受到苦难深重的四川人民热烈欢迎。队伍得到休整,由1、5万疲惫不堪的残师,猛烈扩大成4万人的劲旅。站稳脚跟,休整过后,过了春节,1933年开春,红军迅速解放了通江、南江、巴中三县,然后大举向南推进。

蓬蓬勃勃兴起的革命活动,让刘存厚收刮的钱粮锐减,特别是革命基础最好的大山坪一带,更是风起云涌,打恶霸、吃大户、拦截收款委员,暗杀清乡委员,忙得不亦乐乎。

1933年3月,为消除后背不断受袭的隐患,刘存厚令任达县城防司令的周绍武,赶赴宣汉,与南坝驻军团长张苏和黄石、下八、芭蕉、三河等地民团头目,在大山坪一带层层设防,企图将王渡的红军游击队剿灭。

王渡指挥长得到情报,洞悉敌人阴谋,此时,怎会同敌硬来?他命令避敌锋芒,不与敌决战,一路红军辖下的各游击队,向童家山、炉坪、峡口等高山老林转移,只留下少数未暴露身份的农会干部,跟敌人嘻嘻哈哈的打招呼,周旋。

周绍武耗时8天,搜遍山岭村落,未发现红军的一兵一卒,只有撤了。

形势好转,陶铸儿带着吴焜等人,潜进达县,给达县城内的支部,部署了准备迎接红西方军的工作后,又到达县兵工厂,安排了兵工厂里的地下党组织的工作后,才踏上返回蒲家场的路程。

路过江口场。

江口是达县到平昌、宣汉、万源、城口的岔路口,这段时间,收税的低调了,市井繁华暄然。

陶铸儿带着吴焜、燕明进了场,路过一个郎中药铺时,从铺中走出了龚郎中。

龚郎中是这条交通线的负责人,他亲自出马,定有重要情报。

僻静处,龚郎中报告,蒋群麟同志从宣汉回来了,带有上级重要通知,请陶**和吴焜迅速到龚堪颜家接头。

铁脚板**陶铸儿的脚上功夫,非同一般,他放出速度走,让跟着的吴焜和燕明汗流浆。

赶到龚堪颜家时,天已黑尽了。魏家山游击大队长李元儒、政委李权早在院门前等候,和蒋群麟一齐接住陶铸儿。

在此地学习训练的纯德、马云、雨点、平江四个少年,看吴焜来了,如陀螺般灵活,嘴上笑声不断,打热水,拿帕子、递茶水,风车斗转!

草草地吃过饭,蒋校长安排四少年到房外警戒,然后拿出一个小本子,开始向陶**汇报。

“上级要求,为配合红西方军行动,对一路红军进行再次整编,王渡同志任指挥长,您任政委,宣汉城郊和西北部的游击队整编为第一支队,支队长冉南轩;宣汉县东部的游击队为第二支队,支队长王波;蒲家和开江、达县、梁平的游击队为第三支队,支队长是我,您兼任政委。

指挥部征求您的意见,如您同意,就立即开始集结各地游击队,集中进行编制整训,越快越好。

陶铸儿:“这样很好!人员安排也比较妥当,编制以后再健全吧。”

“我们三支队怎么整编?请你指示。”

“我们现在的骨干武装力量是魏家山游击大队和吴焜的小分队,魏家山游击大队不到百人?如果突击动员的话,估计能发动到两百人吧?”

李权答:“平时长期活动的骨干,实际不到50人。一下子扩编到200人,能行,困难在于缺武器。”

“吴焜,你的小分队已经被我作为工作组分派到各乡去了,如果现在集结,大约能集结起多少人?”

吴焜想了想,习惯性准备搿手指算数,见陶铸儿恨铁不成钢的眼神,急忙“争取一百人,不过很杂,都是些野路子。”

陶铸儿道:“蔡奎同志牺牲后,虎南和开江广福党组织还在恢复期,近期有些活动,也没形成气候,人员很少,也不宜抽调。我的意见是,三支队的旗号我们要打出去,群麟同志上任当支队长,但实际先编制成一个大队,由李元儒同志任大队长,龚堪颜任副大队长,李权同志任政治委员。魏家山游击队编成一、二中队,吴焜的小分队扩编成三中队,由吴焜任中队长,唐元明同志任政治指导员。今后广福再编一个大队,虎南再编一个大队,这样目标小一些,作战时,指挥上也方便协调。你们看,怎么样?”

与会人员一致赞成。

李权慢吞吞:“陶**,大队里应该安排吴焜和唐元明的职务吧?”

陶铸儿手一挥:“现在满打满算下来,拢共百来人,编个大队就只是个架子,艄公多了要翻船,就这样了。”

吴焜无动于衷,完全没感觉。

唐元明可懂政治,见状马上表态:“三中队保证服从大队部领导!”

陶铸儿对吴焜和唐元明的态度看上去很满意“那好,这段时间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整训。整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年我在二路红军当中队长时,是深有体会的,必须全力以赴。我们这样来办,蒋群麟同志到魏家山去,整训一二中队,我在这里整训三中队,兼顾中心县委的工作。队伍整训期的粮食供给,由我来跟周边农会协调,所需的武器由你们自筹、中队以下干部的搭配,由你们研究后报上来,怎么样?”

李元儒问:“陶**,武器缺口太大,可以说人不缺,红西方军进了四川,给穷人们送来了翻身的希望,要求参加革命的人多,就是武器……可不可以对反动派和地主老财们动手缴枪?”

陶铸儿和蒋群麟对视一眼后,答:“可以,但有些地主武装很能打,近期我们是积蓄力量,要避免给新的队伍造成损失。广福支队就是在第一次集中活动时,团防一开枪,新战士往回跑,队伍就散了。这个教训要深刻吸取,队伍组织起来后,要通过实战练兵,逐渐形成战斗力。这一点,群麟同志要多费些脑筋,严格把关。”

蒋群麟和李元儒、李权点头接受。

“好,会就开到这里,你们各自派出交通员,通知队员集结,立即行动。”

“是!”参会人员起立给陶**敬礼,蒋群麟支队长和魏家山来的人向陶**告辞走了。

陶铸儿送走了蒋群麟一行,回头看,吴焜和唐元明在嘀咕。

“你们怎么行动?”

吴焜道:“我们马上派人分别去通知。有件事要请您定夺?”

“说吧。”

“就是黑天池游击队,王班长在那里当队长,我们想把他们编进我们中队,您看呢?”

陶铸儿的眉头皱上了“这样不妥,那里是二支队的范围,如果编进三支队,王波同志会不会有意见?缓缓吧,待我跟王波同志商量后再决定。”

“好吧,您可千万记住了,不然贺泽忠、王班长他们会闹意见的。”

“你俩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员的胸怀?明天我给你俩专门上一课”。

“啥课?”陶老师的学生太笨了!

“关于反对宗派主义的问题。”

“啊?”两人一阵恶寒,笑脸僵住了。

6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