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中短篇集>家在渌水边>小鲜湘 35、品味番薯皮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小鲜湘 35、品味番薯皮

小说:家在渌水边 作者:湘人李陵 更新时间:2016/4/27 10:46:57

35、品味番薯皮

番薯,来自番邦之薯,不知何年传入皇冠体育投注:,传入醴陵的年份就更不可考了。因其产量高,而又可当粮食充饥,既耐贫瘠又栽培极易,千百年来,深得国人喜爱。猪食腾叶,人食块茎,虽价值低廉,却已是不可或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番薯在醴陵,除了当主食以弥补谷米的不足之外,聪明的醴陵人还将番薯刨成薄片,用油炸了当过年时的点心来吃,俗称番薯皮。其色泽金黄,其味香甜,在生活物资相当匮乏的年代,这款点心,不知道让多少人的童年充满了欢乐,也不知道演绎了多少人间真情。

在醴陵乡村,逢年过节必以油炸之番薯皮待客,而且是作为主打点心。正月客来,客厅桌上,必有大大的点心盘,盛满番薯皮,辅之以包谷花、人参米、麻花根、猫耳子,稍富之家,还另有少量水果糖掺杂其间。这不但在乡村,就是醴陵城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月待客之物,也是以这一模式为主。

来家的歇客要走了,主人家还要包上一包番薯皮,其中掺杂少量其它点心,让客人带回去做为回赠。如遇喜事,主人也要打发一包番薯皮给客人,包上还要掖一小块方方正正的红纸以示喜庆和吉祥。

七十年代初的某一个年关,还在西双版纳支援边疆建设的父亲回醴陵探亲,正月返回时带了一包番薯皮给我们几兄弟吃。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识醴陵的特产番薯皮,因其特有的香甜和脆爽,吃一次之后竟欲罢不能,就在父亲的指导下,用当地的红薯来制作番薯皮。然而,在西双版纳一呆就是近二十年的父亲,却再也无法从记忆的深处,打捞起正宗的制作番薯皮的方法。试验性的制作,无疑是失败的,望着那包越吃越少的番薯皮,一种美味不再,而又不能复制的复杂心情,竟让我记忆到如今。

这一时期的番薯皮,就像一个美丽多情且温柔端庄的新娘,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时间进入到八十年代,因为**,国人慢慢地富裕了起来,各种各样新奇和新鲜的食品,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眼花缭乱,就像一个久居乡村的汉子,被人带到了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渐渐的,我们花心了。番薯皮成了乡下的黄脸婆,土得掉渣,左看右看就是不顺眼,而且,浑身上下,找不出一点情趣。

犹如糟糠之妻下了堂一般,渐渐的番薯皮从我们的点心桌上消失了,隐约间只听得新人欢笑旧人哭。

曾几何时,我们迷失了自己,把感情寄托在小蜜身上,把二奶当成了家的港湾,把他乡当故乡,把垃圾当美食,以为时尚就是好的,以为越艳丽就越美丽。可谁知道,陷阱就在我们脚下。

就在我们陷得还不太深的时候,猛然回首,却发现,乡下的糟糠之妻,仍在殷殷地守望着我们的回归。

社会发展到今天,文明进步到现在,土的、生态的、绿色的,越原始的,竟然就越受人欢迎,也是越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的。小蜜只会榨干你的情,二奶只会伤透你的心,乡下的黄脸婆虽然土,但可以给你带来永久的温馨。

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每当年节临近,大街上小巷里,就会有许多现刨现炸的番薯皮,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格外香甜。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