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大清武帝>第十七章 替兄犒军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七章 替兄犒军

小说:大清武帝 作者:清月 更新时间:2016/2/26 2:40:15

赵政心中满满的除了绝望还是绝望,深深的无力感在心头吞噬着一些。负面情绪一波又一波的涌起。

忽然,一阵和煦的话语声如大雨后的阳光一样响起来。“太后,皇上。臣不才,愿意和醇亲王一道前往威海卫为天子犒军,以壮军威。”礼亲王世铎的声音终于在此刻响起来。其实开始世铎是不愿意参与到这些事情中来的,他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带兵打战,治理一方,绝对不是他的专长。他进军机处,一方面得益于老醇亲王的推荐,一方面也是慈禧平衡各方的结果。在讨论军机大事之时,他的存在一般都是和稀泥的。这种人,虽然不会握紧大权,也不会得罪人。这次也是这般,世铎看的出来,慈禧和李鸿章是希望自己去的,但是皇上和翁太师又都希望是皇上去,他之前若是毛遂自荐必然会得罪皇上,索性闭嘴。毕竟慈禧也并没有指明要他去,这般最好。一个不得罪。虽然他心中也有着许多愧疚,威海卫犒军,乃是一件好事,为中日之战出心出力,但是权力之间的争斗更是无情,搞不好便是全面的溃退,身败名裂,他毕竟没有老醇亲王那么深厚的人脉和圣眷。但是赵政此番请命却让他大吃一惊,起先的愧疚更深了,十二岁小儿尚且知道报国,自己一个老匹夫却白活了这般岁月。而且如今赵政先提出来,自己也完全可以叔叔带着侄儿的名义犒军。毕竟谁都知道他和老醇亲王不是亲兄弟却也有着亲兄弟一般的情谊。这样,帝党一派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排斥他的了。

慈禧听了世铎这般话,低头沉思了些许片刻。赵政抬头了看了看这位掌握了大清王朝的女人,他知道她已经动心了。不过,过了一会儿,慈禧还是轻轻的摇摇头,赵政见状,心中已经有了一丝恼恨。正好此时,慈禧微微睁开眼看到了赵政眼中的不满,不到也未怒,微微笑道:“怎地?老五不高兴了?”赵政慌忙低下头,连声道:“儿臣不敢.”慈禧见着十二岁小孩子生气,当然不会恼怒只是觉得可爱,不过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他教给赵政的,她摆头对李鸿章道:“你告诉醇亲王,为什么哀家不答应,礼亲王的建议。”李鸿章苦笑着脸道:“北洋海师无论作战如何奋勇,终究是败军之将,如果派遣了两位亲王前去犒军,这就显得赏罚不分明,也有损朝廷威严。”赵政仔细想想确实有着这些问题,只是一旁的微微笑着的世铎也摇了摇脑袋,而另一边的翁太师则是鼻孔朝天,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赵政知道原因,便能想出解决的方法。

赵政转悲为笑,轻声问道:“李中堂,难道旅顺就是真的那么坚固吗?”李鸿章自然巴不得他们两个都去,一听赵政的言语即刻会意,高兴的朗声道:“臣恳请醇亲王为辽东镇抚使,(镇抚司主要是锦衣卫里面的锦衣卫,就是锦衣卫中的宪兵后来明末貌似也作为军队中宪兵的存在,这里借用一下,镇抚理解为宪兵就行,后面还有涉及,会更加详细的。)礼亲王为北洋巡阅使,巡查及节制辽东半岛诸军。即日起行,可至旅顺再令北洋海军北上,顺便替天子巡阅北洋海师。”此意明显不过,明着里其实是为了巡查旅顺军务,顺道犒军。这样,面子里子就都有了。慈禧听着心中高兴至极,一方面解决了李鸿章的问题,一方面又让世铎去了一趟旅顺。后者之所以也让她高兴,着实因为慈禧这个人一直不信任汉族军官的原因,她总认为满族人才可靠。这般见识,可能也是因为她是女人的缘故。也因此,荣禄一直掌管着京畿重地的军队。

慈禧微微笑道:“礼亲王以为如何?”

世铎看了一眼自己那个极智如妖的侄儿,高兴道:“老臣定不辱使命。”

慈禧又慈爱的看了一眼坐在她身旁的赵政,点了点他的高挺的鼻梁道:“这下子,你额娘又要让我头疼了。”

赵政心中开心,边也开着玩笑道:“府中的事情,我做主。”

哪知道,这番话说的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慈禧眼中似乎闪烁起了泪花。慈禧也知道自己有点失态,只得慢慢说道:“你阿玛要是在世,看到这样,会有多高兴啊!”赵政看着慈禧这般表达,心中暗自惊讶,自己便宜老爹竟然给过慈禧多少支持啊。只不过详细的历史,赵政不知道,自辛酉政变开始,到后来同治帝去世,再到醇亲王割舍自己的长子,继承皇位,帮助慈禧打到了恭亲王一系,最后急流勇退。拱手天下于慈禧。这些恩惠,才有这今日冷血中的眼泪,也才有这赵政尚且在襁褓之中便跳过了辅国公,贝子,贝勒等等一类虚衔而直接继承了铁帽子亲王的爵位。

一时场面也有些尴尬,这时候一个小太监进来,跪倒在地:“老佛爷,辽东半岛急报!”赵政顿时傻了眼,不会小皇冠体育直播:这么快就打完了金顺之战了吧。慈禧一见军报,变了神色,摆正身体,淡淡道:“莲英啊!是好事,是坏事。你看看,然后说给皇上和诸位大臣听听吧。”李莲英看了眼战报,轻身道:“只是徐邦道说有渔民发现海上有发现日军运兵船游弋,似乎伺机登陆。但是大连守将赵怀业说没听过这回事。”荣禄有些生气道:“这些前线将领怎么如此的糊涂,情报都不用确认便送到中枢来,让我们听谁的。”慈禧轻轻吐出一句话:“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慈禧对徐邦道的不满,不过这也正常,慈禧毕竟一介女流,或许有着政治手腕,但怎么也脱不了趋吉避凶这个狭隘,不懂得行军打仗,什么都要往最坏处打算。但是她不懂,有人明白。李鸿章于私要为徐邦道说句话,于公也要提醒慈禧注意日军攻占旅顺。急忙跪倒在地:“臣以为,当请礼亲王再领前敌督抚,截至诸军。以备对倭之战。”慈禧疲惫的摸了摸额头,轻轻叹口气。她一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不准备派遣赵政出去,毕竟是醇亲王的长子,安全最为重要,不然她百年之后如何和自己老兄弟交代。只是一想到自己的那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是决定派遣他们出去。但是李鸿章又闹这么一出,她还是又问了一句,“如今,大连,旅顺诸军受到谁的统领啊?”李鸿章一听想来处变不惊的样子,大惊失色,急忙磕头道:“臣有罪,臣有罪。大连。旅顺现在没有督抚,只有一位前敌营务处总办,他名叫龚照玙,是安徽富户,自己花钱同知、知府、道员。过去在臣的北洋制造局做过事,臣见他做事沉稳,滴水不漏。就保举了此人总办旅顺船坞工程,并会办旅顺船坞营务处。如今战时,那边怕是他的资历最老,所以由他统筹。”慈禧怒极而笑:“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哀家的朝廷都是你老乡了。”

其实李鸿章确实收了别人的钱,不然也不会推荐,但是这种事情向来是无关大雅的,只不过碰到了非常时候,猛然间显得非常重要。龚照玙此人在本来的历史上是还未开战,便以就以粮饷不足、津旅电讯中断为由,乘海军广济轮逃往烟台。被刑部捉拿判刑后,又拿钱贿赂获得一线生机。李鸿章当然知道此人捞钱好手,也略同洋务但是绝不是行军打仗的料。但是如今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与其让礼亲王后来打小报告还不如自己说出来。

不过,慈禧嘴中说的那个对子,只是民间所传,上联骂李鸿章,下联骂翁同龢、也是各地采风使上的折子中写的。只不过慈禧平日里不拿来说事,只不过今天这确实让她火了一把,所以干脆骂了两人,表达态度,以警告其余诸官。李鸿章也知道杀鸡儆猴,于是乎,磕头装可怜,只可惜翁同龢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他明明知道慈禧第二句在骂他,可是他又不能像李鸿章那般坦荡承认,毕竟一个权臣一个儒臣。后者更要老脸。慈禧也没多语,只是注意到了世铎脸上不断变幻的脸色。心中暗暗道,看来世铎也不愿意接这个督抚。她也是知道世铎一来不擅长行军作战,二来也负担责任。不由又是一阵脑痛。眼光向下一瞥,又看到了自己的这个极智的侄儿。赵政笑道:“王叔,本是巡阅使,又任督抚,行的是临阵换将之事,只怕那些军士们还以为是皇家对他们猜忌才换了主帅。太后何不让太原镇提督聂士成担任督抚。”慈禧眼前一亮,倘若要是提别的淮军宿将,慈禧一准不答应,她早就烦着朝廷内外几乎全是安徽人这一残酷的事实,但是瓦解淮军一系,也需要有打有拉,比如徐邦道和聂士成等人调离了李鸿章的北洋体系,就是典型的拉。换他去确实正好。慈禧欣赏的看了赵政一眼,虽然她不知道赵政知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但是他提的却是最好的结果。

慈禧对一旁的李莲英道:“莲英啊!就按照老五说的记下来,还有刚刚的,都记下来了吗?”李莲英道:“都记下来了。”慈禧点点头:“准备拟旨吧!”“喳!”慈禧一转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等等!”接着又对荣禄问道:“前几天是不是把甘军掉到了蓟州大营拱卫京畿之地?荣禄跪在地上,答应着是。慈禧又问:“战力如何?”荣禄答:“大都是回民,打过硬仗,一直在西北那边剿匪,董将军想来治理的军纪也很好,只是枪炮和后勤比不得。”慈禧又道:“挑八百人出来。皇城武备库中最好的枪炮给他们,炮就不用了,以后就是老五的亲卫营。这趟出门,如若没遇到战事,回来,一人赏银50两,遇到战事保全老五和礼亲王回来,每人赐蓝翎侍卫。”没有人现在知道,这八百人便成了日后载沣那横扫远东的凤(沣)字军前身。此刻,一旁的赵政听着倒吸一口冷气,慈禧这手笔果真有魄力啊。赶紧跪下来,谢安。慈禧笑了笑:“好好替列祖列宗们守住江山,这大清以后终究是你们的。”然后又道:“莲英啊!拟旨,诸位爱卿也散了吧!哀家也摆驾回宫了。”众人行礼送太后出殿,毓庆宫的议事,终于落下帷幕。其结果,正在让赵政暗暗得意。但是他不知道满清这个权力中心,因为他今日的表现和对待,泛出一圈圈的涟漪······

乾清宫前,汉白玉的石阶之上,王文韶亦步亦趋的跟在李鸿章的身后,他轻声道:“西边那位今天把年不过十五的醇亲王喊在一起旁听军机大事,还对他那么好。不会是想把皇帝给换掉吧?也怪皇帝自个儿到现在还没有留下子嗣,只是醇亲王这圣眷,古往今来只如此。可怕啊!”在他前面,稍微显得高点的李鸿章,此刻嘴角微笑,然后轻轻摇了摇头······

保和殿内,光绪容光焕发,虽然此次没有让亲自去犒军,但是他还是得到了他最想要的,慈禧准备继续战争下去。他还简单的相信着自己腐朽的军队会战胜倭人。但是翁同龢显然还是苦闷着脸,光绪问道:“老师,为何今天不高兴啊?只要打赢了,终究天下人感谢的还是我,到时候母后的有些权力就不得不让了。”翁同龢摇摇头,皇帝不觉得醇亲王今日之行,以及太后对他的礼遇已经接近东宫了吗?光绪一听,面色便沉下来。“老师,这般挑唆兄弟之情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且不说他是朕的弟弟,朕没有子嗣,东宫立他也是应该。就算他是东宫,我们满人还会学你们汉人烛光斧影(指的是赵光义杀赵匡胤)吗?”这番话说的,翁同龢老脸一红,心中直怪自己多嘴,无根无据的话,何必说出来。

慈宁宫内,慈禧在软塌之上,笑着对李莲英说:“怕今天所有人都觉得,我对老五太好,我要立他东宫。”李莲英微笑,剥了一枚桔子送到慈禧身边。慈禧又问:“你觉得我给老五的应该吗?”李莲英道:“太后圣明,醇亲王少年极智,将来必为我大清擎天玉柱,老佛爷给他礼待也是在给他责任。”“慈禧咧着嘴,肆意的笑了笑。然后又道:“至于立他为太子,或者让他当皇帝。我不死,不会。皇上不死,也不会。”无头无脑的两句话,说完,慈禧便躺在了玉榻之上。聪明如李莲英,当然懂。这天下说到底还是咸丰帝的天下,光绪都是过继给了咸丰帝当儿子才继位,他是第一个,也必然是最后一个。慈禧不会让她的手上出现三个载字辈的皇帝,不然后世史书无论如何记载,她也摆脱不了吕后的下场,甚至更差。这是她不愿意的。至于,皇帝不死也不会,这很简单。以赵政的智慧,他也是不会登着东宫这个包含着无尽风险却不一定有着回报的位置。何况,兄尚且壮年,又如何可以做出这种不仁之事。

(未完待续)

8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