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玄幻>顶级少年>第七章往事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七章往事

小说:顶级少年 作者:宇烨 更新时间:2025/3/30 17:13:45

学校下达通知,要求各班于下午举行班会活动,此次班会的主题为:中考小结。

彼时,中考成绩尚未全部打印完毕,各位班主任都在学校办公室翘首以盼本班的中考成绩总表。由于总表未出,各个班级一如往常,由班上的文娱委员组织安排娱乐节目。

不多时,校园里各个班级呈现出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同学们有的引吭高歌,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表演小品,还有的悠然弹琴,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欢乐、愉悦的氛围。

林不凡所在的班级,班会由苏梦婷主持。和往常一样,班会伊始,全班同学齐声高唱《走进新时代》,嘹亮的歌声振奋人心。林不凡和同学们唱完这首歌后,便打算离开教室,前往市图书馆查阅资料。然而,就在此时,苏梦婷叫住了他:“林不凡,你不能走,今天的班会至关重要,稍后班主任就要来进行中考总结讲话。”

林不凡停下了脚步。其实,他对自己此次中考的成绩心里有数。这是他进入孔德中学后的首次考试。在这所省重点中学里,高手云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也极高。林不凡不敢对自己的考试名次抱有过多期待,只求不考倒数就心满意足了。

“梦婷,他要走就让他走,少他一个不少,多他一个不多。”汪强阴阳怪气地说道:“反正他什么都不会,就是个乡巴佬!”

“汪强,你嘴巴放干净点!”苏梦婷怒声呵斥。

“梦婷,你干嘛对他这么好?他除了有点蛮力,还有什么本事?”汪强满脸不屑地说:“他敢跟我比吗?”

“比什么?”苏梦婷问道。

“既然是班会,就是要让大家笑起来、唱起来、乐起来。我们就比比看谁表演的节目获得的掌声最多,谁就算赢,怎么样?”汪强双手叉腰,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

此言一出,班上立刻响起一片“好,好……”的附和声。

全班同学都清楚,汪强二胡拉得不错,歌唱得也挺好。而林不凡平日里在班上沉默寡言,从未有人见他唱过歌,更别提跳舞或有其他表演特长了。

大家心里都一致认定:这场比赛,林不凡必输无疑。

“杨光,你去把我的家伙拿来。”汪强吩咐与他交好且身为本校老师子女的杨光去取琴。

汪强的二胡放在杨光家里,杨光还拜汪强为小老师,跟着他学习二胡。

杨光家离教学楼不远,没过多久,杨光就把二胡取了过来。他一边将二胡递给汪强,一边说道:“大家猜猜,汪强这把二胡多少钱?”

“二、三百元吧。”一位同学猜测道。

“再猜猜。”

“三、四百元?”

“错啦,错啦!”杨光大声说道:“大家听好咯,这把琴可是花了一万二千元呢!”

“啊!”众人不禁瞪大了眼睛。

汪强手持二胡,端坐在讲台上,如专业演奏家一般调了调弦。随后站起身,高声说道:“同学们,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接下来我为大家演奏的曲目是《喜洋洋》。”说着,他又吩咐杨光:“把话筒对着琴筒。”

“嗯。”杨光应道。

不一会儿,汪强便摇头晃脑地演奏起来。这首乐曲本就优美俏皮,再加上汪强各种夸张的姿势,令人忍俊不禁。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汪强演奏完毕,得意洋洋地站起身,冲着坐在教室中间的林不凡挑衅道:“乡巴佬,你会这个吗?”

林不凡听完汪强的演奏,心中觉得不过如此,有几处指法明显有误,若非懂二胡之人,确实很难听出。此时,林不凡不禁回忆起小时候与爷爷奶奶同住时,曾跟随村里的一位民办老师学习二胡的经历。那时,无论多么难的曲子,他一学就会,老师都称赞他是二胡天才。想到这儿,林不凡从座位上站起来,一字一顿地说道:“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也会。”

林不凡三岁那年,母亲不幸病故,父亲将他送到乡下,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在林不凡所住房屋的屋后,有一座地势陡峭的石林。山顶上建有一座庵堂,名为石林庵。庵堂里住着一位被众人称作弘法禅师的老者,他年近百岁,却鲜有人知晓他的真实姓名,也无人清楚他来自何方。虽说大家都称他为和尚,但他平日里并不诵经拜佛。尽管每天都会敲着木鱼,可从他口中,人们从未听过“菩萨保佑”之类的话语。

他确是和尚打扮,头上有戒疤,一年四季都将头剃得光光的,身着一袭袈裟,手中常拿着一串佛珠,不停地数着那似乎永远也数不完的珠子。然而,他并不吃斋,鸡、鱼、肉皆不忌口。他每年在山上饲养的几十只鸡,最终都成了他的盘中餐。不仅如此,他武功高强,有人曾亲眼目睹他用飞刀捕杀野兔、老鼠。在当地,老鼠本是无人食用的,但这位弘法禅师却偏爱此物。每次捕获老鼠后,他都会将其剥皮烘干,有时还会炒成菜肴,那香味甚至能引得前来问吉凶、算卦的香客们垂涎欲滴。

庵堂所处的环境十分清幽静谧,这里古木参天,果树成林,梨树、李子树、桃子树、枣子树、杨梅树、桔子树等应有尽有,这些皆是弘法禅师亲手栽种。庵堂内有一个石洞,名为一滴岩,此洞奇特之处在于,每次仅滴下一滴水,一天下来,水量不超过一百斤,仅够一人饮用。但这一滴岩的泉水却声名远扬,夏日饮用,可预防痧症;用其泉水泡菜,清香爽口,丝毫不亚于龙井茶,还具有降火健身的功效。

弘法禅师虽自身不信菩萨,可庵堂里供奉的菩萨却不少。前来求神问卦的人络绎不绝,且常有灵验之事发生,因此,有人称他为老神仙。不过,由于他行事风格独特,亦正亦邪,故而又被人称作石山老怪。

石山老怪的身世犹如一团迷雾,无人知晓其中真相,他自己也从不提及过往的身世与家人。在他来到石林山之前,山顶除了一滴岩保持现状外,其余的建筑、果林、菩萨等,皆是他一人亲自筹划、建造而成。

他武功高深莫测,却从不轻易收徒。每天清晨,人们常常能看到他在山顶最大、最高的一块巨石上打坐,汲取自然的精华之气。之后便在山顶精心开垦那些荒地。

在这石山之巅,平日里鲜有人往来,但弘法禅师却并不觉得孤独。他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忙不完的活。石林庵周围那些形态各异、稀奇古怪的石头,便是他的伙伴;庵堂里的那些树木,就是他的家。此地虽称不上世外桃源,却胜似世外桃源。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年近百岁,身体却依旧硬朗,耳聪目明,牙齿健全,说话时中气十足。

他的胡须修长而美观,洁白如雪,宛如一条银白色的瀑布,垂挂在胸前。他慈眉善目,仿若一位超凡脱俗的活神仙。

当地政府部门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且孤身一人,便提出免费接他到县敬老院安享晚年,却被他婉言谢绝。他对这片土地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他的生命早已与石林庵的每一寸土地融为一体。

弘法禅师年近百岁之时,林不凡每日都会为他挑一担水,从未间断。半年后的一天下午,林不凡挑完水正准备离开,弘法禅师叫住了他。

林不凡立刻停下脚步。随后跟着弘法禅师走进了一个极为隐秘的石洞。令他惊讶的是,这个石洞竟有一间房子那般宽敞,比他家的石屋还要宽敞许多。他怎么也想不到,这里还藏着一个如此奇妙的石洞。洞外酷热难耐,洞内却凉爽宜人。洞内虽住着年过百岁的弘法禅师,但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洞内摆放着两盆仙人掌,郁郁葱葱。此外,还有一个红得发亮的大红木柜,一张天然的石桌。石桌后面的石台上,供奉着如来佛的佛像。这尊佛像与林不凡在外面佛堂里见到的略有不同,石洞里的佛像面带微笑,显得年轻了许多。佛像双耳肥大,眉毛犹如两把利剑,不怒自威。双眼皮下,一对眸子凝视前方,仿佛世间没有任何难题能难倒他。鼻梁略显高挺,嘴角棱角分明,国字脸形,堪称标准的美男子。

林不凡站在佛像前,弘法禅师笑容和蔼地说道:“不凡,你与他颇有几分相似,你与佛祖有缘,简直就如同佛祖的孩子一般。”

“不,我有父亲。”林不凡回应道。

“不凡啊,我为你算过八字。你乃是龙王三太子转世,心地善良,佛祖定会护佑你!你这一生将会历经千难万险,但只要你一心向善,必定能够闯过重重难关。男儿当自强,有梦想才有希望,有希望才能有所作为。”

弘法禅师接着说道:“今日,我正式收你为徒,你就在佛祖面前行拜师礼吧!只要你心中有佛,佛自会指引你!”

林不凡一脸茫然。

弘法禅师又道:“不凡,你为我挑水已有半年有余,也是时候教你一些本事了。这世间,是强者的天下,若不学无术,必将一事无成。”

林不凡真诚地说道:“爷爷,您年事已高,挑水太过辛苦,我愿意为您做这些。我不怕吃苦!”

弘法禅师喃喃自语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老爷爷,‘孺子可教’是什么意思呀?”林不凡刚读三年级,还未曾学过这个成语。

弘法禅师微笑着解释道:“好孙子,‘孺子可教’就是说你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是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稍作停顿后,他又问道:“你想学些什么呢?”

“师傅教我什么,我就学什么。我一切都听师傅的。”林不凡说着,一下子拜倒在地,甜甜地说道:“师傅在上,请受徒弟一拜!”说罢,他一连拜了九拜,算是行了拜师礼。弘法禅师满心欢喜,扶起林不凡说道:“师傅会将自己所知的全部传授给你!”

“谢谢师傅!”林不凡十分高兴。

“好!好!好!”弘法禅师心花怒放地说道:“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弘法禅师的徒弟。今晚就到庵堂里来,这里有空闲的房间,你若想住下,也没问题!师傅时日无多,你可要用心学习啊!”

“我不怕苦!”林不凡此时才知晓师傅的真实姓名——弘法禅师。

自那以后,林不凡每天都会为弘法禅师送一担水,每晚还会跟随他学习武学、医学以及预测阴阳之术。

林不凡每天五点半准时起床,先将弘法禅师的水缸挑满水,然后跟着师傅学习一个小时,再去学校上课。每天放学回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他便会来到庵堂,跟随师傅继续学习两个小时,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弘法禅师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一生的绝学倾囊相授给林不凡。

林不凡悟性极高,五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他已然学会了弘法禅师的毕生绝学。

然而,弘法禅师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此时,林不凡除了每日为师傅提水,还需生火做饭。而弘法禅师传授林不凡武功时,也只能通过口授,手脚已无法进行示范。

一日清晨,林不凡如往常一样挑水上山。只见弘法禅师坐在庵堂后面的一堆干柴上,面色灰暗,双眼无神。看到林不凡前来,他微微招手,轻声喊道:“飞儿,过来!”

林不凡赶忙走到师傅跟前,说道:“师傅,我扶您回屋吧。”

弘法禅师摆了摆手,说道:“徒儿,师傅大限已至,有话要对你说。”

“大限已至?”林不凡一时没能理解师傅所说“走”的含义。“师傅,您但说无妨,只要徒儿能做到的,一定竭尽全力。”

弘法禅师从怀中取出八把薄如蝉翼的飞刀,递给林不凡,说道:“这八把飞刀传于你,切不可用于伤人,只能在危急时刻防身!”林不凡平日里常见弘法禅师用飞刀捕杀老鼠和树上的飞鸟,每次皆是刀无虚发,收发自如。他虽已学会了夺命金刀之术,却从未实际使用过。如今师傅将这金刀传于自己,他心中既惊喜又惶恐。接过八把飞刀后,他立刻跪地拜谢:“谢谢师傅赐刀!”紧接着,弘法禅师又将自己最后的一碗“强盗水”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林不凡。

弘法禅师面带慈祥的笑容,随后又拿出三本已然泛黄的书籍和一把用千年蟒皮制成的二胡,递给林不凡说道:“这是李时珍的药书,这是武当的太极内功心法以及少林的易筋经。这些皆是我八十年来钻研天下武功的心得体会。学海无涯,我死后,你一定要坚持学习。我知道,你长大后定要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大侠,心怀天下苍生。从今往后,这广袤乾坤皆是你的天地,你要以天下为家。希望你能名扬天下,弘扬我中华国威!这便是为师对你的期望。徒儿,如今师傅仅剩最后一口气,即将前往极乐世界。你现在用这些干柴点燃我身下的柴堆,待柴火烧尽后,用土将我坐的坑填平即可,无需堆砌坟堆,也不必立碑,就这样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去,如此便好。”言罢,弘法禅师便圆寂了,双目紧闭,面容安详。

“师傅,师傅!”林不凡接过二胡和三本奇书,回想起六年来弘法禅师对自己的悉心教导与无私传授,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他哽咽着,不一会儿便放声痛哭起来,哭得悲痛欲绝。

不知哭了多久,他颤抖着伸手探了探弘法禅师的鼻孔,确认师傅已然没了气息,这才点燃了柴草。刹那间,火光冲天,熊熊烈火足足燃烧了一个多小时,干柴与弘法禅师的遗体才彻底化为灰烬。

整个过程中,没有哀乐,也没有哭声。

林不凡默默地将土坑填平,然后深深地向弘法禅师拜了九拜。他心中暗自决定,一定要为师傅立一块碑。

第二年清明节,林不凡在石林庵为弘法禅师立了一块石碑,碑上的字是他自己用钢钎亲手刻下的。碑文写道:“弘法禅师之墓,一九九六年三月,弟子:林不凡立。”

此后,每逢清明节,林不凡总会来到石林老怪的坟前叩拜、烧纸、扫墓。他自己或许并未意识到,他已然学会了天下最为神奇的绝学。而弘法禅师究竟是何人,至今依旧无人知晓。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