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野蜂岛海战—击沉弗吉尼亚核动力潜艇!小说:海天之战 作者:东海鹰 更新时间:2025/4/1 14:55:53 将星崛起 就在花旗国海军集结的时候,思博亚基地也没有闲着,六边形工业基地全部被动员起来了,生产线飞速运转,各类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开始快速军备生产和扩编,原本他们所有武装力量加起来也就5万多人,但早就建立了动员机制,很快有大量的人员进入作战,在花旗国的各种情报机构也把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送了过来,基地的超算机群,以算法优势预判敌方动向。 约翰?卡特少将作为最高指挥官深知基地防御的薄弱之处。上次B21机群空袭时,敌方利用数量优势突破了防空圈,尽管损失不大,但也敲响了警钟。防御纵深过小成为基地安全的一大隐患,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距离基地1000多海里的野蜂群岛。 鉴于上次B21空袭的时候利用数量优势突破了防空圈,虽然损失不大,被动防御永远赶不上饱和攻击的速度。所以约翰。卡特少将决定扩大地盘,距离基地1000多海里的野蜂群群岛就是他们的目标,岛的主权是属于别的国家,但是4艘7万吨的航母开了过去,那边就很快签订了《岛屿出租协议》,这个岛群面积有700多平方公里,然后几架无人机开始在岛上来回盘旋,机载的高精度测地雷达对整个岛屿进行3d扫描,建立了全岛数字模型,超算中心很快作出了岛屿防御方案,并生成了防御工事,机场码头等施工图纸,物料清单也很快下达到了后勤部门和工兵营,很快一个步兵营驻防,两个工兵营开始在这里修建码头,机场,防御工事,凭借强大技术人力物力工程进度飞快,不久之后一个旅级别地面作战部队,岸舰导弹营,防空导弹营始进驻; 约翰?卡特少将,这位思博亚基地的经历也颇为传奇,他出身平民,怀揣着对海军事业的热爱投身花旗国海军。然而,在花旗国海军那种被海军世家垄断的生态环境中,没有人脉关系的他举步维艰,而且他又不愿意和别人同流合污。晋升到了校级军官便碰到了天花板; 当他听闻思博亚基地需要海上安全军官时,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花旗国海军,投身这个机遇与挑战的地方。在思博亚基地初期建设阶段,面临着诸多势力的骚扰和威胁。卡特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的意志,带领着有限的海上力量,进行清剿,还拓展了一些地盘,凭借军功,升到了基地司令的位置。前段时间,在上一场激烈的海战中,卡特指挥思博亚海空军成功击沉2艘10万吨核动力航母,更是立下显赫战功,他的军衔也由准将晋升为少将。 卡特少将站在船厂的码头上,海风呼啸,吹得他的军帽微微晃动。身旁的参谋人员正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无人战舰的各项参数,思博亚基地作为科技新势力的地盘,始终就是技术解决问题,如果现有技术无法解决,那就全力提升技术。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基地不仅拥有7万吨的CVM电动航母,还研发出了1吨到1千吨不等的无人战舰,为即将到来的海战进行准备; 看着船厂码头上正在舾装的这些无人舰,他比较满意,毕竟航母代替了战列舰,但随着技术发展航母自己也受到了挑战,那就需要新兵器来抗衡,这些无人舰就是一种; 卡特和参谋人员仔细检查着每一艘无人战舰的各项指标,工程师们详细介绍了无人战舰的技术特点和改进之处,比如新型的雷达隐身材料,能够有效降低战舰被敌方雷达探测到的概率;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使得无人战舰能够更加迅速准确地对战场态势做出判断和反应;还有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保证无人战舰在长时间的作战中拥有稳定的能源供应。 最后他们到了停靠着30艘36米双体新能源船的码头,船体上安装着两根高高的桅杆。“这些船的AI系统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解决”卡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也带着几分质疑。 这种36米双体新能源船船体采用了铝合金结构,配备有大容量固态电池,燃料电池,双电机喷水推进(也可以作为发电),同时配备可快速升降的弧形帆,太阳能电池,并集成了高性能的AI人工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海洋风,光情况高效使用和补充能源,可以做到全球80%海域的7节航速的无限续航能力,甚至去可以南北极,原型是一家生产海洋休闲帆船的18米双体新能源船,搞旅游的! 但被思博亚看中了,因为硬件花钱就能买到,但该船的能量管理智能系统技术含量可就非常高,当初看到人家东西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就觉得自己开发,结果发现连一半性能都做不到,甚至开到海上回不来了,最后被拖回来的尴尬场面,花钱买又感觉丢面子,毕竟给自己设定的就是全世界AI人工智能最高点,最后还是用歪门邪道弄到了源代码,但代码只是代码,看不出来底层的运行逻辑,很难做到性能提升,只能等比例放大,但却遇到了双体船大风浪中扭摇的问题,而原型的16米船风浪越大反而越稳定; 卡特微微皱眉,他是懂技术又懂打仗的军官,要不然在这个技术为主导思博亚根本站不稳,所以他明白这种不正当手段获取技术的隐患。“我们不能一直依赖这偷来的代码,必须尽快组织人手,深入研究它的底层逻辑。距离下一场海战的时间不多了,我们输不起,48小时后30艘进入预定海域进行战斗巡逻,对方的核动力潜艇已经对我们实施海上封锁作战,现在急需它们上战场!” 都高科技时代为啥还要复古带风帆的战舰呢?这个方案就是卡特少将提出来的,背后更是思博亚超算中心经过海量推演得出的结果; 为啥选风帆动力呢?只有它能做到最低噪音,为声呐提供最理想的作业环境,而且续航能力超强。36米双体风帆新能源无人舰来说,靠着先进的AI技术,具备了超强的抗大风浪能力,还实现了无人驾驶及作战功能,能够长期在海上执行反潜巡逻与打击等高风险任务,而且价格便宜,一艘艇比一枚MK48重型鱼雷还便宜,可以大批量生产; 而思博亚基地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输入和大量工业产品输出,海上航运是生命线,而对方被对方切断那么就会不战自溃,所以,反潜战必然成为主要战斗方向。但现实很残酷,思博亚基地目前还没办法短时间内建造核动力攻击潜艇,那些使用固态电池的常规潜艇,数量和吨位都不太够,根本没法跟花旗国的核动力航母正面硬刚。 海战的准备 在对无人战舰进行检查之后,卡特少将和司令部参谋开始了更为紧张的海战准备工作,因为对方随时都有可能进行反击。他们根据超算中心分析得出的情报和战场模拟数据,制定了详细的战略部署。 在舰队编成方面,卡特少将决定采用混合编队的方式,将有人舰艇和无人战舰进行合理搭配。以7万吨电动航母为核心,周围配备驱逐舰等有人舰艇,负责提供防空、反潜和火力支援。无人战舰则分散在编队周围,利用其隐蔽性和机动性,执行侦察、骚扰和突袭等任务。新型作战装备彻底改变传统海战模式,智能武器集群形成多层次进攻与防御体系。 就在思博亚备战时,已经出动了4艘“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进行破交作战,该艇最大特点采用了自然循环反应堆,在巡航速度下不需要开主循环泵,去掉了潜艇的最大噪声源,艇体表面敷设了大量的消声瓦,有效降低了潜艇航行时产生的噪声,极大提高了隐蔽性。同时,采用了先进的泵喷推进技术,相比传统螺旋桨,泵喷推进不仅减少了空泡噪声,还提升了推进效率,让潜艇能在悄无声息中前行。 武器装备方面,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配备了强大的武器系统。它拥有12个垂直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远、精度高,能对陆地和海上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此外,潜艇还装备了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多种型号的鱼雷,包括MK48重型鱼雷,这种鱼雷采用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方式,攻击精度高,爆炸威力巨大,是潜艇在水下作战的主要武器。 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潜艇配备了多种声呐设备,包括艇艏球形主动/被动声呐阵列、舷侧宽孔径被动声呐阵列(LAWWA)、拖曳式被动声呐阵列(TB—29A)以及高频主动声呐阵列(AN/BQS—24)。这些声呐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的声呐网络,用于探测、定位和识别水下目标; 这4艘潜艇也同时得到了岸基和舰载机的情报的支援,在一周内连续击沉了3艘运输矿石的散货轮,4艘集装箱船,由于距离太远,等反潜无人机飞过去后,影子都没有,甚至还采取了钓鱼战术,F35C舰载战斗机在弗吉尼亚得手后,等着反潜巡逻机过来然后轻松击落,对于花旗国来说,太需要这种胜利鼓舞士气了,一时间必胜论调充斥整个网络! 而为了对付这些潜艇,卡特少将组织了一个以CVM100电动攻击型航母为核心的攻势反潜舰队,开始追杀这些弗吉尼亚核动力攻击潜艇; 30艘思博亚36型双体反潜无人艇已经全部启航,组成了范围巨大的反潜搜索矩阵,朝着目标海域推进,艇上的AI系统精确地计算风向风速和潮流,升起了造型独特的翼形帆,随着风向调整位置,在风力电池和电机联合推进下平均14节航速,艇尾部放下了拖曳声呐,朝着目标静悄悄地行驶了过去,由于翼形帆效率高,有的时候仅仅通过帆甚至能够达到到22节航速,艇上另外配备一架可以投放声呐浮标和2枚50公斤智能反潜深弹的无人机,另外携带了4枚324毫米反潜鱼雷,和25毫米机炮防空导弹等低度装备;每一艘艇都装备高速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可以自主行动,也可以有其他舰艇控制; CVM100航母编队在反潜矩阵中间,编队外圈是6艘1000吨单体型无人舰,内圈是2艘9000吨相控阵雷达驱逐舰,4艘6000吨护卫舰,由于是反潜,航母上的无人战斗机数量减少,增加E23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长航时反潜无人机。 反潜无人机和36型反潜无人艇“分区搜索与定点打击”战术,无人机利用机动性优势,利用雷达,红外对重点海域进行反复搜索。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立即投放声呐浮标,这种方式虽然速度快,容易漏掉目标,而反潜无人艇是采用的拉网搜索,声呐可以全程主动开机扫描,对于它们来说,可不怕什么鱼雷和反舰导弹,就怕你不打; 无人机,无人舰艇与CVM航母编队通过数据链实时共享侦察信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攻势反潜作战网络。但远洋反潜也是非常不易,四艘“弗吉尼亚”潜艇也是非常狡猾,和CVM100航母编队搞起了声东击西,在海上高强度搜索10多天啥都没有看到,由于作战海域风浪大2艘36无人艇莫名其妙沉没,1架F23N舰载战斗机也因为风浪大,着舰时候不慎坠海,而且还是不断有货轮被击沉消息传来,整个舰队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思博亚作战指挥室内,科特少将眉头紧锁,站在巨大的电子海图前,手指在标注着舰队位置和潜艇可能出没区域的图标上缓缓移动。参谋们围坐在会议桌旁,面面相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焦虑。 图片 “已经十多天了,我们一无所获,敌人却还在不断击沉我们的货轮。”一位年轻的参谋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科特少将抬起头,扫视着众人:“我们不能就这样被对方牵制。大家说说,有什么解决方案?” 一位资深参谋站起身,指着海图分析道:“敌人太狡猾了,他们对这片海域的环境了如指掌。我们目前的搜索方式,虽然全面,但效率不高。我建议缩小搜索范围,集中力量在几个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 “不行。”科特少将立刻反驳,“我们不知道敌人下一次会出现在哪里,缩小范围很可能会让他们再次逃脱。” 这时,一位负责技术的参谋发言:“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无人艇的集群优势,让它们组成更密集的搜索阵型。无人艇数量多,机动性强,说不定能有所突破。” 科特少将微微点头,片刻后,他果断地说:“把剩余28艘无人艇全部派出。以20海里的间隔依次排开,组成一个宽度达600海里的搜索带,进行平推搜索。这样既利用了无人艇的数量优势,又能保证搜索范围足够大。” “可是,将军,这样会不会分散我们的力量?万一遇到敌人的攻击,无人艇可能难以自保。”有参谋提出担忧。 科特少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到敌人。而且无人艇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也经得起损失,再加上航母编队的支援,风险在可控范围内。”通过超算机群推演,该方案也非常可行! 28艘36型无人艇进行平推搜索,终于先后发现了2艘潜艇的踪迹;立即将位置信息传输给反潜编队。舰载超算中心迅速分析战场态势,判断出潜艇的大致航向和速度,指挥附近的作战力量目标靠拢;36型双体无人艇的艇载无人机开始投放深弹,P23反潜机迅速赶到热区,投放声呐浮标,水面航母反潜攻击编队也随后赶到; 其中SSN900艇首先被发现,随着主动声呐和声呐浮标的发出信号被潜艇上被动声呐发现并定位。潜艇内,气氛紧张到了极点,艇长紧盯着声呐屏幕,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下令:“立刻下潜,释放诱饵干扰弹,反应堆继续降低功率运行!”轮机长反应堆控制中心内,指导操作员通过手动遥控方式降低了反应堆内核燃料产生的热能,干扰物和诱饵弹也不断被抛出,这个地方海底地形复杂,他打算利用这里优势躲避攻击,不一会被动声呐里就传出深弹入水的声音,这些智能深弹信号处理能力较弱,结果朝着诱饵追了过去,接着就传出了阵阵爆炸声; SN900利用这个空当继续下潜,到了海底两个海底山谷中间,以极低航速前进。上面的无人艇声呐逐渐失去了目标,已经准备发射的324鱼雷不得不进入待机状态; 而另外一艘SSN909核动力攻击潜艇运气就差了很多,虽然它也遭到了无人艇的包围,但依靠速度优势,已经摆脱了无人艇纠缠,但没有想到正好和赶过来的航母编队来了头对头,很快被9000吨驱逐舰的远程声呐发现,虽然距离还有40多海里,所以4艘千吨无人舰加速朝着潜艇位置赶了过去,追了这么多天终于逮到了,怎么可能放过,这些千吨无人舰可不是那种36双体舰,这个可是真正作战舰艇,钢制船体油电混动,航速能够赶上航母,在反潜飞机和潜艇纠缠时候,一边开着主动声呐一边冲了过来; 随着声呐浮标和吊放声呐越来越多,SSN909潜艇怎么也摆脱不掉,艇内危险警报声音连续不断,艇长决定先博一把,命令朝着2艘千吨无人舰开火,分别发射了2枚MK48重型鱼雷,艇内的武器操手按下了发射按钮,MK48重型鱼雷射出,直扑距离最近的无人舰艇。而这艘潜艇的艇长深知,要想突围,必须打乱敌方的节奏,于是他一边指挥鱼雷攻击,一边通过声呐密切关注着驱逐舰的动向,寻找着对方防御的薄弱点。千吨无人舰的声呐也发现了来袭鱼雷,实施紧急避让,但还是被命中,威力巨大战斗部直接把军舰炸成了两段; 但反潜机也开始投放324鱼雷和智能深弹,扑腾扑腾连续入水,SSN909潜艇进行紧急规避。潜艇在海水中急速下潜,然后突然转向。同时,潜艇再次发射了数枚干扰诱饵,这些诱饵在海水中模拟出潜艇的声学特征,诱导这些攻击武器,但这里海底地势平坦,潜艇目标明显,难以躲避,反潜编队的9000吨驱逐舰也发射了多枚反潜导弹,在这种密集攻击下,一枚智能鱼雷成功命中了潜艇的尾部。随着一声剧烈的爆炸声,潜艇的尾部被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汹涌灌入。潜艇失去了部分动力,开始在海水中缓缓下沉。 艇内一片混乱,警报声尖锐刺耳,艇员们手忙脚乱地进行着紧急抢修。但由于受损严重,潜艇已经无法逃脱被击沉的命运。最终在鱼雷深弹连续攻击下,这艘潜艇彻底沉入了海底。 而SSN900运气非常好,顺着海底的山谷一直缓缓前进了三天三夜后,才缓慢加速脱离了危险海域,他们不知道的是3艘36米双体无人艇在那个地方一直守了一周,因为海况恶劣才撤回,如果提前上浮,一样会被发现击沉!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