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89章 浪打浪小说:良吏传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4/11/22 0:21:58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在归顺李唐那段日子里,李光弼处处与我作对,无时无刻不想法设法置我于死地。既然这样,可别怪史某不仗义,是被逼无奈。史思明想到这里,狠狠地咬着牙齿,并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 史思明恶狠狠地自语道:“李光弼,史某与你势不两立!你不过是李唐一个揽活的,干什么都要看主子脸色行事,离了那个位子什么都不是。可我史某是一个打江山的,不会接受李唐的羁绊,不管怎么说,我说了算。”就这样,他率部复叛。 公元758年九月,唐肃宗敕命朔方郭子仪等七大节度使以及平卢兵马使董秦共二十万步骑出兵讨伐大燕帝国皇上安庆绪,复敕命河东李光弼、关内泽潞王思礼二节度使率领部队襄助。可是,唐肃宗却以郭子仪李光弼都是元勋,不能互相统帅为由,没有设置**一职,而设置了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负责三军纪检工作,并监督各路节度使,这个职位由宦官鱼朝恩担任。 鱼朝恩,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宦官。天宝末年(公元756年),净身入宫,进入内侍省,初为品官,供职小黄门。安史之乱发生后,追随唐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被指派为李光弼的监军。此人“性黠惠,善宣答,通书计”(出自《旧唐书》)。他能说会道,机制灵活,文笔不俗。因此,他在内侍省可谓翘楚。他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统率神策军。 那为什么皇上要擢升一个宦官呢?说来话长,在皇冠体育投注:历史上,宦官专权最厉害的是东汉、唐朝以及后来的明朝。到了唐朝,皇帝们多次遇到臣下的叛乱和割据,越是非常时期,家主便认为家奴最为可靠。宦官是被阉割之太监,与常人不同,本身的缺陷,对家主而言构不成威胁。 朝廷是国家大事的管理部门,而宦官是家主的后花园,是人家私事。因此,朝中大臣,比如宰相,比如三省六部,负责皇上外面事务,对于皇上家室不得干预。而宦官则不同,他在处理好家主私事之后,还可在家主授意下,监督或干预宫外事务。故而,皇上重用鱼朝恩自有他的道理,可以作为杠杆制衡朝廷事务,以防出现叛乱。 十月,郭子仪率兵由卫州汲县杏园渡过黄河,与燕军安太清部发生交战,此战大败燕军。安太清带领残兵败将退守卫州,郭子仪乘胜追击,把卫州团团包围。 与此同时,淮西节度使鲁炅率部由阳武渡过黄河,郑蔡季广琛、河南崔光远二节度使由酸枣渡过黄河,与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部一起赶赴卫州,并与郭子仪部会合。 安庆绪一看战局紧张,便把邺中一共七万步骑调遣过来救援卫州,并把兵力分成三个纵队,崔乾佑率领上军,田承嗣率领下军,安庆绪亲率中军。 郭子仪让三千弓弩手埋伏在军营垒墙后面,并下令道:“我如果领兵退却,叛军突然追击,你们就登上墙头,擂鼓助威,呐喊助势,并立即射击。”就这样,郭子仪和安庆绪交战多时,便佯败后退,安庆绪率部追击,及到垒墙跟前,埋伏的弓弩手登上墙头,迅速射箭。飞矢翔箭,遮天蔽日。燕军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下,遂大败后撤。其中,安庆绪弟弟安庆和被生擒处斩。卫州被唐军收复,燕军溃逃。郭子仪率兵一直追击到邺城。斯时,做为供给侧的其他部队相继跟随而至。 安庆绪灰头杠脸,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便纠集残余势力杀气腾腾奔向唐军所在地,要进行一场殊死决战。双方在愁思冈云集,又是一番大博弈,燕军再次以失败而告终。 碍于形势所迫,安庆绪不得不率领余众退回邺城死守。郭子仪等诸路兵马重重包围了邺城。在唐军铁壁合围下,安庆绪无可奈何,只得派遣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许诺只要他出兵救援,那我就把皇位传给他。 史思明接到求救信,觉得形势不错,虽然二人之间有矛盾,可做为革命同志,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患难与共,消灭敌人。于是,他马上调拨范阳兵十三万人驰援邺城。面对唐军重重包围,史思明不敢轻举妄动,他还不知道水深水浅,便先遣李归仁率领一万步骑驻扎在邺城北面的滏阳观敌瞭阵,为解救邺城造声势。接着,史思明把援军分成三个纵队,第一支纵队出邢、洺,第二支纵队出冀、贝,第三支纵队由洹水接近魏州,由邺城的北面与东面对官军形成包围之势。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官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代枭雄史思明迅速出击,攻陷魏州,并一举歼灭官军三万人马,大获全胜。 公元759年(乾元二载)大年初一,燕帝国大**史思明在魏州城北修筑祭坛,祭天称王,自诩为“大圣燕王”,并任命周挚为行军司马。 斯时,老对手李光弼分析道:“史思明攻占魏州之后,按兵不动,这样做是为了给我们打马虎眼,然后趁我们疏忽之际搞突然袭击。请让我跟朔方军联合起来进逼魏州城,向史思明老儿发起挑战,史思明与老对手作战,必然会好好思量思量,不敢轻易应战。要是老么这样耗下去,打持久战,我军就能收复邺城,要是安庆绪败亡,史思明老小子就会失去主心骨,丧失战斗力。” 可是,总前委鱼朝恩面对李光弼婆口苦心,却置若罔闻。他笑着瘆人,对李光弼尖声道:“李大将军考虑不合时宜,这样做不妥。” 李光弼无名火顿起,他指着鱼朝恩鼻子,脸色铁青并大声说道:“崽卖爷田心不痛!”鱼朝恩依然笑着对李光弼说道:“大将军,言重了,言重了,以后可不要这样说了。” 随后,鱼朝恩翻着三角小眼冷笑着,并在背地里恶狠狠地说道:“李光弼呀!李光弼,你竟敢给长官我穿小鞋,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咔嚓--咔嚓”一阵咬牙切齿的声音,从鱼朝恩嘴里传了出来。 唐军在宦官鱼朝恩的指挥下,郭子仪等九大节度使共二十多万步骑包围安庆绪所在的邺城,从一上冷子冬季到盛夏酷暑,多半年来,唐军重重穿堑,层层筑垒,并决定挖开漳河水淹邺城。 斯时,官军围燕几重重,其奈我何?安庆绪所在邺城军民早已没有了粮食供应,人们便用钱购买虫豸充饥,那时即便一个老鼠还能卖上四千钱。即便如此,唐军缺乏统一领导,这个说该进攻了,叛军已经熬不住了,身子拖垮了;那个说,慌什么慌,饿死他们才好呢,省咱们费事了;另一个说,一切行动听指挥,长官不下命令,谁说也是白扯。就这样,如此庞大的唐军,竟然把战机一再延误。此时,唐朝军队本来就是远道而来,如今耗成了乏军,好像一把利刃生了锈,再添上物质财力匮乏,如同雪上加霜。将士们人心不稳,上下关系出现褶皱,形势极为不利。 史思明坐岸观火,也没有看出什么子丑寅卯,等到获悉唐军士气已成萎靡之际,便率领军队由魏州进军邺城,并下令诸将在距离邺城五十里处安营扎寨,每个营中击鼓三百面,凭借着造声势支援安庆绪的部队,以此给唐军进行精神上的摧残。接着,他又从每个营中挑选五百名精锐骑兵,每日到城下抢掠,倘若唐军出战,这些骑兵就立即四散逃离,撤回到所属阵营。 就这样,唐军不时被燕军骚扰,着实令人头疼,长官不下令,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郭子仪就像是水流碰到障碍,绕道而过,心里的煎熬,如同手上长了层强子,早已失去了那份敏感反应。斯时,唐军各路人马牛车每天都有损失,以至于去外面采集些干柴都很艰难。唐军白上防备,燕军骑兵就在晚上来骚扰;倘若唐军在晚上防备,那么燕军就白上过来骚扰,不管唐军充什么样,燕军便趁机打击其软肋,让其干生气光上火着急,也解决不了根本上的问题。 当时,天下闹饥荒,军队所用粮食都是由南边的江、淮地区与西边的汾州、弁州地区运输过来,运载的大车小辆以及大船小舟络绎不绝。 史思明获悉情报后,遂派出精兵强将盗取唐军的号令与服装,督促运粮者,稍有怠慢,便是一顿呵斥,敢于不愣着脑袋瓜子,表示抗议者,一律格杀勿论。于是,负责转运的人对唐军产生了恐惧心里。燕军又在运送皇粮舟车积聚的地方,偷候摸候地放火烧掉,聚散无常,他们自己都有暗号或标志,彼此能够识别出来。可是,李唐王朝的巡逻兵却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几经努力,也是瞎子电灯———白费蜡。找不到痕迹,抓不到现形,因此,唐军将士匮乏,体内里一个劲地前心贴后心,肚子里没有一点油水,叽里咕噜,人心惶惶。 做为久经沙场的革命老将,燕军大**史思明审时度势,看到时机成熟,遂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直奔城下,与唐军决一死战。 进入到三月上旬,官军步骑数十万陈列于滏水北面,史思明亲率精兵五万与唐军决战。官军起初以为是敌人的游兵,并没有经心。史思明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兵势犹如潮水向官军兵营涌去。 这时,唐军主将李光弼、许叔冀、王思礼以及鲁炅部队跟燕军交上了火。叮叮当当,嘁哩喀嚓、谩骂声、哀嚎声等交织在一起;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箭矢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双方厮杀在一起,难分难解。交战多时,尽管燕军以寡战众,可双方实力仍不相上下。 郭子仪见状,正想着布阵助战,突然间,狂风骤起,刮起的汤土打的脸生疼,举步维艰,出于自保,将士们还得眯缝着眼睛胡乱轮架,也不管有人没有人。霎时间,飞沙走石,天地间一片昏暗,两人对面不相见。两军将士大惊失色,再也打不下去了。 就这样,唐军一路向南狂逃,燕军一路向北狂逃。地上满眼都是丢弃下的辎重武器,狼狈之态,可想而知。郭子仪朔方兵先前有万匹战马,此战溃退之后仅仅剩下了三勾里的一勾(俚语,三分之一),器械大部丢弃。撤退到河阳之后,郭子仪想坚守河阳城,可是,部队相互间有惊扰,便朝着缺门溃逃。直到部将相继赶到之际,经过检点兵马,才剩下数万人。经过大家集思广益之后,遂决定放弃东京洛阳,把部队撤退守住陕州与蒲州。都虞侯张用济道:“陕州跟蒲州连年闹饥荒,还不如坚守河阳,如果史思明队伍过来进攻,那我们就必须竭力作战死守河阳,。”郭子仪听罢,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 唐军把任务刚刚落实下去,燕军将领周挚便领兵前来讨地要阵,看见唐军早有防备,遵循着兵书之言:不打无把握之仗。遂引兵退回。 史思明获悉唐军败退,在沙河肃整部队之后,便引兵还邺城南部。 此时,大燕帝国皇上安庆绪获悉郭子仪部败退时,营中还剩下几十万石的粮食,遂跟崔乾祐、孙孝哲等高参商议:关闭城门不让史思明进入。斯时,诸位将领问道:“现在是存亡之秋,我们需要同盟军,不能让史王寒心呀?这对国家不利!” 接下来,史思明不跟安庆绪互相告知彼此的底细,也不联手追歼唐军,光知道一天天地在军中设宴招待众将士。谋士高尚、张通儒等人对安庆绪劝谏道:“陛下,史王远道而来,并引兵驰援我们于危难之际,我们应该知恩图报,真诚感谢才是。”安庆绪说道:“朕同意,随你们去吧。” 史思明见到高尚、张通儒等人,便给予厚赏,之后,让他们回去。过了三日,安庆绪还是没有来。为此,史思明秘密地把安太青召来,并指派他去诱骗安庆绪。安庆绪知道自己势单力孤,孤掌难鸣,也无计可施,遂派安太清向史思明上表称臣,并许诺等史思明安顿好队伍进城之后,便向史思明交出皇上玉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