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良吏传>第43章 行营藁城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43章 行营藁城

小说:良吏传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4/10/6 16:31:33

藁城地处砟山山麓东部平原,属于河北中部南端,它是常山郡一个巨邑,县城位居滹沱河南岸,土地肥沃,生长在这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作为燕赵儿女,论文则彬彬有礼,习武则赳赳武夫。俗话云:自古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他们就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闻地生活着,一旦遭人鞭挞,便会吼声震天,势如滹沱河泛滥,惊涛拍岸,卷起千层浪。冬天,平畴上的庄稼生长着离离禾苗,一改秋季满目翠屏妆饰的世界,曾经的茂密庄稼,此时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氛围。

斯时,当地人们正是为先人烧纸的祭日。俗话说:早烧清明,晚烧十月一。倪氏后裔一大帮子来到倪庄村东祖坟处,他们弄来一些堆积如山的烧纸,随后燃起了熊熊火焰,即便是刚水灌的麦田,也经不住这样折腾。俗话说:火大没湿柴。同样,火盛没湿地。但见灰烬处有千丝万缕的青烟袅袅升起,继而弥漫青宇间。

不久,安禄山统帅大军浩浩荡荡来到藁城,藁城县令崔安石鸡吃米似的给地方长官给安禄山不停地施礼。安禄山下的马来,坐在县衙大堂一张巨大椅子上,手按佩剑,两眼炯炯地对崔安石吩咐道:“此次出征讨伐国贼杨国忠,时间紧,任务重,本帅要在藁城建立一个行营,以便养精蓄锐,休养生息,随时歼灭来犯之敌。”崔安石与手下连忙答应。然后,安禄山派遣使者传令常山郡太守颜杲卿与长史袁履谦前往迎接。

常山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那时,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恒山郡,但范围较小,不包括北面的恒山,治所在东垣县(今石家庄市东)。西汉时,汉高祖沿郡置,之后为了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称常山郡,且范围扩大,北至恒山南至逢山长谷一带。不过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时,分郡治真定县(即秦朝东垣县)附近的四个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迁移到元氏县(今元氏县西北故城村赵云路),统县18,隶属冀州刺史部。《史记·孝武本纪》载:“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将真定国并入常山郡,郡改称常山国,与周围中山国、赵国、巨鹿郡之间的辖境发生一定变化,统县反而减少到13,治所仍在元氏县。西晋时期,常山郡西南分置乐平郡,元氏县归属赵国,范围进一步缩小,郡治迁移回汉初的真定县(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西晋沿置,统县减少到8,不过恒山仍在境内上曲阳县西北。

十六国**各代基本沿用郡治,归属于定州,北周改称恒州。隋朝统一后,又称恒山郡,统县8,仍治真定。唐初称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恒州为常山郡,十五年(756年),常山郡更名平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废平山郡,复置恒州。后又为了避唐穆宗讳改为镇州,到北宋升为真定府,常山不再作为郡国之名。

这里流传下来不少典故。据有关史料记载,常山郡初筑于赵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15年)。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置恒山郡,管辖着现在石家庄一带的25座城池,是这一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避讳“恒“字,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此城仍治元氏县。隋末,义军刘黑闼攻破此城,城告废。

常山郡在当时有着显赫的地位,乃至现在仍有着足以让人可以夸耀的历史。东汉建武四年,刘秀带兵来到常山郡平定渔阳太守彭宠和涿郡太守张丰的叛乱,驻扎在古城郊外的万年村。皇后阴丽华(当时尚为贵人)从行,生汉明帝刘庄于此,故该村当时名为万岁村,后人还建立了汉明帝的始生堂和阴皇后的梳妆楼以表纪念。汉章帝(刘秀的孙子)元和三年北巡,到常山郡元氏县舍正堂祭祀刘秀,又到万年村始生堂祭祀刘庄;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出使西域归来的张骞到这座古城巡视;汉献帝初平二年七月(公元191年),赵云(字子龙,卒于公元229年)受常山郡人民推举,就在这座古城率领常山郡义从吏兵归附公孙瓒,后改投刘备,在单骑救主中回应曹洪:“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成为一杆枪杀得曹兵个个愁的盖世英雄;在两汉时期,先后就有13位皇子皇亲被封为这座古城的常山王;东汉时期,常山郡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和频繁的军事活动,以及灿烂辉煌的文化成果。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时,常山所驻扎的军队不足一千,因承平日久,很长时间都没有进行过军训,故而,用于作战还真摸不着感觉,意识形态没有武装,战斗力十分薄弱。就地形而言,也是惨不忍睹。城池很久没有修葺过,墙垣间坍塌了好几处。

颜杲卿接到命令,二话不说,便与长史袁履谦相约一起就伴前往藁城。

安禄山与颜杲卿是上下级关系,彼此相处还算融洽。想当年,安禄山就看出区区的范阳功曹颜杲卿仗义豪侠,做事干吧利落脆,是一个耿介刚直、敢作敢为,十分难得的人才。于是,他先把颜杲卿提拔为判官,随后又上奏朝廷,越级擢升为常山太守。安禄山知道,跟他一个心的官员、将领都是一些胡人,能够笼络一些德才兼备的汉人做官,对他将来大有裨益。在华夏之地,以汉人治汉,功莫大焉。就这样,在安禄山眼里,他颇为赏识颜杲卿,并对他不薄,来到这里,他觉得颜杲卿肯定会热情招待他。

颜杲卿跟袁履谦就伴赶到藁城---安禄山的行营,并连忙给长官施礼,不停地抱歉,道:“长官到此,下官有失远迎,赔罪!赔罪!”安禄山看到两个部下,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便上前让二人平身。接着,安禄山开怀笑着,说道:“二位对工作敬职敬业,一丝不苟,堪称李唐王朝之忠臣。安某对此了如指掌,真是令人不得不竖起大拇哥。”安禄山边说边冲着二人做着动作,锥子一样的眼光盯着他俩。

颜杲卿听罢,再次给安禄山施礼道:“安长官过奖了。”

“要是下官有不对的地方,敢情安长官多多赐教!”长史袁履谦接着说道。

颜杲卿汗颜着,他低下头偷偷觑了一眼袁履谦,发现袁履谦目光也窥视着自己,二人诚惶诚恐便沉默不语。

安禄山轻轻地干咳了一声,肥硕的身子挺了挺,危襟正坐,对着二人说道:“此次安某出征,奉旨讨伐国贼安禄山,这厮心怀叵测,欺罔群僚,蒙蔽圣聪,作奸犯科,祸国殃民。忠臣良将,一个个枉遭坑陷,轻则连遭贬黜,重的话断送性命,家破人亡;有志之士,郁郁乎难酬其志;黎民百姓,生计举步维艰。”安禄山说着,让手下拿出伪造的圣旨在二人眼前晃了一下子。

有智囊团加持,安禄山口才如出一辙,且滔滔不绝。

颜杲卿、袁履谦不停地称赞长官为国英明,敢于伸张正义,令人钦佩不易。

安禄山意犹未尽,继续说道:“本郡王权衡利弊,审时度势,民心不可违,天意不可背,于是,当机立断,挥师进京,勤皇见驾。惩处奸佞,清君侧。自发兵以来,所过之处,郡县守令躬身相迎,黎民百姓提壶携浆担箪挑食,站在路旁,犒劳人民子弟兵。此情此景,让安某感动而几欲泪下。”安禄山说着用衣袖象征性地表示了一下,接着说道:“一路走来,奸贼心腹党羽,或逃逸,或被我义军惩处。颜太守袁长史,你们二人风雨同舟,志同道合,苦心经营着常山,就是对安某的义举的支持与拥戴。安某深感敬佩!”说完,安禄山给二人拱了一下手。

此时,颜杲卿心里泛起了嘀咕:惩处奸佞,为什么不向皇上奏请?为什么发兵进京?为什么一路之上,大肆烧杀抢掠?为什么暗杀北京太原副留守杨光翙?这是问什么呢?这些疑问就像一粒石子落入心海,激起了串串涟漪,让他出神痴想,不得不令人生疑。可一时攥不住把柄,又看不见端倪,只好俯首帖耳,以静制动,作壁上观。想到这里,他忐忑不安,可尽力保持镇静。他发现安禄山瞪着锥子一样的眼盯着他俩,便按捺不住心里的慌神,说道:“长官请放心,为了国家利益,颜某赴汤蹈火亦亦在所不惜。”

袁履谦附和着说道:“长官所言极是,请郡王放心!”

安禄山听罢,感到十分满意,便对二人笑着说道:“这就挺好,这就挺好!本郡王听得就是你们这句话。来人呀,赐给颜太守紫袍、金鱼袋。”

话音刚落,就见一位判官手捧着一只托盘,里面放着金鱼袋与紫袍,冲着颜杲卿走来。

颜杲卿见状,心的话,这都是哪跟哪呢?这金鱼袋与紫袍,是三品以上官员穿戴、配饰的,且只能是皇上才有资格赏赐。你---安禄山赐给我,这不是僭越么?你又不是皇上,难道他有什么非分之想不成?再说,自己是一个区区太守,根本就上不去提。即便我接受了,岂不是落了个不忠不义?他想到这里,尴尬万分。他偷觑袁履谦,袁履谦低头不语,也看不出表情来。小心翼翼地窥视安禄山,那锥子一样的眼神让他如芒在身,好不滋挠。看来,要是不接受,那就是违逆,弄不好就会掉脑袋,继而引起大的灾难。不能推辞,只能硬着头皮接受!想到这里,颜杲卿冷汗涔涔,心里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似的,感觉真难受,便连连推辞道:“下官位卑,实在不堪承受,还望长官宽恕则个才是。”

安禄山见状,心的话,好家伙,还挺识相,便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本郡王说谁领得起就领得起,不容置疑,像你这样一个替国分忧,忠于职守,刚正耿直的太守,你如果领不起,那还有谁领得起?本郡王再强调重申,颜太守,你领得起!”

颜杲卿听罢,诚惶诚恐,他不愿意承担对皇上的不忠和叛逆,可光棍不吃眼前亏,既然如此,那就姑且领下再做处理。

“多谢长官!多谢长官栽培!”颜杲卿不得不强颜装欢感谢着。

“这不是挺好嘛,穿戴起来,这会儿。”安禄山再次逼近道。

颜杲卿不得已只好点头示意。

一旁的判官马上走过来,帮颜杲卿把紫袍穿在身上,又把金鱼袋配在他的腰上。

安禄山看着颜杲卿这一身的穿着,连连点头且禁不住啧啧称赞道:“棒,真棒!颜太守这一打整,蛮像那么回事,一表非凡。”

颜杲卿听罢,羞得耳朵根子红,连忙说道:“下官实在配不上,实在配不上!”

安禄山拍着颜杲卿肩膀,和善道:“哎,哎!颜太守可不能说这样的话,凭你的政绩、才能,早就该穿这身官服。只是由于国贼杨国忠只手遮天,才使你这样的大才子,久屈低位,做了个小官。要不是本郡王拔擢,只怕你还是个无名小卒。”

安禄山说到这里,转身冲着袁履谦跟判官,说道:“你俩说,是不是这么回事?”

判官连连说道:“对,对!长官所言极是!”

袁履谦也附和道:“嗯,嗯!说得对!”

此时,颜杲卿心里犹如二十五个耗子---百爪挠心,他羞愧道:“可不是,可不是,长官过奖了!颜某并不是什么大才子,真是羞愧难当!羞愧难当!”

“颜太守太谦虚了,安某识才,也惜才,只要你看得起安某,安某会想法设法拔擢你!”安禄山放下身段,不说“本郡王”,开始与颜杲卿套近乎拉关系。

接着,安禄山吩咐判官:“快去拿两匹宫锦,安某要赏赐给他。”

判官用盘子盛着宫锦端至跟前,袁履谦连忙收下并施礼致谢。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