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良吏传>第24章 张李之争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24章 张李之争

小说:良吏传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4/9/18 12:40:51

张说生病前,唐玄宗经常去探望,并咨询张说后面有谁可以做宰相?张说一直推荐张九龄可以胜任。

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逝世。次年春,张九龄被召入京城,擢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他奉旨代撰敕文,对御而作,不须草稿,援笔立成,深为玄宗倚重。在他的文集中,代皇帝起草的敕文多达114篇。两次升任他为中书侍郎,第三年二月转为工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同年八月,兼知制诰。张九龄时已55岁,屡乞归养。唐玄宗不忘张说举荐对他加以重用,并不批准,只是把他弟弟张九皋、张九章就近家乡封官,以便照顾老母。张九皋后官至广州都督兼五府节度经略使,张九章后官至岭南节度使、广州都督,都是统治岭南的地方长官。

张九龄,字子寿,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县丞。张九龄幼时聪明敏捷,擅长写文章。9岁知属文,13岁能写出好文章,时用书信干求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非常赞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有所作为。”王方庆的赞叹,对鼓励他立下远大志向有积极作用。青年时期的张九龄,才智过人,勤奋好学,能诗善文。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登进士第,为考功郎沈佺期所赏识。被授予校书郎官职。长安三年,宰相张说因直言得罪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被流放到岭南,过韶州,得阅张九龄文章,夸奖他的文章“有如轻缣素练”,能“济时适用”,一见而厚遇之。张说博学多才,是当时文人的领袖,又是朝中多有建树的重臣,他的激励对刚刚走上人生道路的张九龄是很大的鼓舞。

神龙三年(707年),张九龄赴京应吏部试,才堪经邦科登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神龙四年夏,奉使岭南,就便省亲。他当了几年秘书郎,得不到调迁,萌生归乡之念。正好太子李隆基有所作为,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九龄应试道牟伊吕科,对策优等,升为右拾遗。李隆基即位为玄宗,张九龄改任左拾遗。但是,张九龄与宰相姚崇的矛盾却越来越大。姚崇是唐玄宗所器重的大臣,执掌军国大权。张九龄在唐玄宗上台的第二年,就上书姚崇,提醒他“远馅躁,进纯厚”。姚崇复书嘉纳其言,在选官用人中消除过去缘亲是举的流弊,坚持以才取人,整顿吏治。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孟夏,张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主理朝政。他建议于河南屯田,引水种稻,遂兼河南稻田使。张九龄为官清廉正直,对于不学无术之辈不屑一顾,他崇尚儒学,进士及第,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李唐王朝成立后,就深入贯彻西汉以来一直盛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张九龄辅佐唐玄宗,真可谓如鱼得水似鸟飞天。作为儒生,清高,墨守成规,不可为不是人性不足,张九龄也是有迹可循。他对搭档李林甫就是不对眼,一个是轴相,看不起没有文化之辈;一个是左右逢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明里眉开眼笑,低声下四,礼节上殷勤备至,让人觉摸是一个好接触容易相处的一个人,殊不知,他暗地里对不伏首、当面摔桌子撩板凳之人,轻者给穿小鞋,让你有罪受,重者索你性命,眼皮都不眨一下。有一句成语:口蜜腹剑,始作俑者就是李林甫。

李林甫,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长平王李叔良曾孙。他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历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他属于唐朝第一类贵族,也就是封爵贵族。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致使他看不起有文化的人,因此,他做官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免于他徜徉在四书五经中成为百无一用的书生,错过了一次通过科举来展示与检验的机会。不管怎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李林甫却在官位上风生水起。他在国子监做官时,对里面的天下英才、宗室权贵之子,暗流涌动,犹如藏龙卧虎。一个不起嘴眼的落魄学生,也许拥有显赫的家世。随着李唐王朝经济繁荣昌盛,社会生活日益精彩纷呈,浮夸风盛行,可是有哪个官员敢去管理这里面的纪律呢?李林甫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了一系列普法教育,并乘势立下了规章制度,倘若有人敢以身试法,必定照章办事,绝不姑息。就这样,李林甫适时抓住机遇,因此,国子监的气象很快焕然一新。有的学生为此倡议给李林甫立一个功德碑,被李林甫当面制止,说这都是当今皇上的英明,我才执行的到位,给我立碑树传绝对不可以。因此,李林甫笼络了一大批故吏门生,为以后走上政坛提供了雄厚的拥趸。

当时。张九龄虽位极人臣,仍放不下清高的架子,总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是哲人的信条。致使自己好像孤家寡人一样,如影随形者寥寥无几。

而李林甫势力虽弱,可有那么多坚定支持者,让他看到了扳倒张九龄多了几分胜算。不仅如此,李林甫一直尊奉“商鞅变法”的法家宗旨,敢于打破常规,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为人处事,注重原则秩序,不管人情世故,他觉得只要国家建造一个良好的秩序,就必须依法治国。然而他治国是在为自己服务,主要是治下。商鞅变法,是从国之弊病诊治,进行一系列的刮骨疗毒法,旨在变法图强,旨在宣扬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旨在维护君主的**集权;旨在把旧贵族手中的权力,转嫁到新兴的、进步的社会力量之中去。李林甫打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肆意兜售着“刑不上大夫”规章制度,是违背人伦,违背公平正义,是坏良心的龌龊事。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