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东北军续集>第013章:不能太强势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013章:不能太强势

小说:东北军续集 作者:早点包子铺 更新时间:2024/7/27 12:54:46

“大帅,有关川南的文档我都看过了,作为铁路护卫队,占据了宜宾,细想起来,在今日国内的形势之下也算正常。”

章作霖抬眼瞪着赵三本看,目光有些异样,赵三本也感觉到了。刚才那句话有点欠思量了,“冒失!”吃货心中暗暗的骂了自己一句。

对上位者说话,千万要加小心,前面的那一句话,看似没什么,仔细的品味,有点批评大帅府对于宜宾事件的决策的味道,似乎占领宜宾的决策有些问题。章作霖并非不能容人,但是指责不当也不合适。

这是赵三本不小心,其实他的确有自己的看法,赵三本总是觉得东北军的表现太过强势了。不能依仗军事力量强就到处占地盘,如果形成习惯,那是没有止境的。

比如这一次,不占领宜宾可不可以呢?按赵三本的意思,即便是有麻烦,吃亏,有损失,可以采取其他办法。吃亏就认了,中缅铁路受损失也认了。南京可以出手管,东北毕竟不是中秧,这么重要的铁路瘫痪了南京能不管吗?中秧反应迟钝,但是终究会管的。

。。。。。。

此时的赵三本感到自己考虑不周到,他不是大帅,位置要摆正。

赵三本大脑急速的旋转,寻求补救之策。哎!真累呀!

“如果我们是中秧军,这个举动就有向四川军阀宣战的意思了,整个的西南各路诸侯都会警觉起来,他们会想:中秧这是要收复西南了!日后关系定然紧张,不利于中缅铁路的建设和稳定。可是,我东北军不是中秧,政治地位上与西南的各路诸侯是一样的,在四川局部我们也不是特别的强。诸侯混战,你打我,我打你都是常有之事,像什么杨森、邓锡侯之类的互相抢地盘,那是再平常不过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占它几个县城也无所谓,不过是互相侵吞地盘而已。就算刘文辉本人,事后也会坦然处之。中秧不能办的事我们办了,没有中秧的名分有时候也是好事,能占点便宜。”

这是赵三本的解释,还算勉强吧,当然是违心的解释。

自从辛亥革命到现在,四川之地是年年打仗,混战成了一锅粥。严重一些的都被打出了四川,但是过不多久,又卷土重来。这种事情太多了,对于国民来说,谁能注意他们?如果其中的一方换成姜介石的国军,那定然惊动天下,震动四川。赵三本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章作霖点点头,还算认可,赵三本也长出了一口气。

赵三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返回奉天安置五小姐,顺便安置了林医生。然后又视察了海军新装备和正在测试的潜艇和微型鱼雷艇,到3月初返回承德,向大帅汇报。期间发生了川南宜宾事件,章作霖把赵三本当做心腹,就交代他查阅有关文档,提供参考意见。这本是好事,是信任之举,但是,赵三本侍奉上司,就要小心处置了。

“大帅,常总指挥提出兵力不足,要求增调援军之事似乎不妥,原因也是跟上面的情况差不多,还是为了四川的稳定,不要让西南的诸侯们人心不稳。宜宾一战已经显示了我军之强悍,我们再增兵他们定然不安。另外,这也违背了中秧与西南军阀们的协议,我们和中秧军进入西南的两个旅是协议规定的。”

章作霖:“修建一千多里的铁路,兵力是少了一点,总要有个办法才好。”

东北负责的线路,很大一部分沿着云南的边界,实际上就是金沙江的河谷,有的也进入了云南北侧,**有一千多里。

赵三本说道:“下官提一个变通的办法供大帅斟酌:我们可否在宜宾组建一个保安民团,这个民团的外观形象要更像民间的保安,远离军队的形象。除了军官,全部招收本地的士兵。并且初期的规模大小和装备,仿照刘文辉部的情况,不要出格冒尖。名字叫做民团,兵员不要超过一千,持枪率一两成即可,不要穿东北军的军装,采用四川部队的草绿色军装,并且只有上衣和帽子,裤子鞋子杂色一些,随便穿,总之就是个民团的样子。这样的装备就是为了不要刺激四川的军阀们,对于中秧约定的兵力数量我们也能交代过去。民团不过是站岗放哨而已,这在眼前是够用的。有了这个民团,护路队就脱离了维护治安,站岗放哨的状态,保持野战的战斗力,这兵力不就够了吗?”

章作霖仔细地琢磨这个办法,还算认可,于是就给常荫槐下达了命令,让他照此办理。

赵三本也汇报了奉天大帅府修复施工的情况,等春夏之交时,章作霖就准备返回奉天了,有便捷的铁路交通,行动上就方便多了。

在占领宜宾的过程中,原宜宾的一个保安团大部分成了东北军的俘虏,有500多人。现在常荫槐要组建宜宾民团,这倒是现成的兵源。因此,经过训话,采用自愿报名的原则,然后再经过是否有劣迹、是否吸食鸦片、年龄、健康等条件筛选,留下了300多人。在宜宾城及周边地区又招收了一百多人,凑了500多人的规模,从第七十旅调配军官,就组建了“宜宾民团”,直属铁路护卫部队总指挥常荫槐的麾下。

这个民团的外观很差,甚至不如四川其他的军阀部队,步枪不足两成,并且型号杂乱(都是缴获的破枪),其他的就是梭镖、大刀、棍棒之类的,机枪、火炮等绝对没有,弹药也不充足。东北军不缺武器,之所以装备成这么差,目的就是做样子,给刘文辉看的。

民团士兵的军装与四川兵相同,都是草绿色,但是只有上衣和帽子,裤子鞋子随便穿,四川人好打赤脚,也有穿草鞋的,在民团里都是可以的。

民团的外观差,内在的东西与军阀部队还是不同,一是像东北军其他部队一样,有团一级的政训官,政训官之下有几名教员和宪兵。政训官的存在,就使得民团的精神面貌与军阀部队区别很大。第二,军纪好,没有到市面上扰民、仗势欺人的现象。第三,士兵的待遇好,没有克扣军饷的情况,军装虽然简单但是整洁,士兵都能吃饱饭,伙食也不错。最后就是训练并不马虎,练兵场上还是比较严格的。训练的时候使用的都是东北军的标准装备,步枪打靶,投掷手榴弹,甚至还有掷弹筒的训练。

总之,他们能够完成站岗放哨的任务即可,表面上不招摇,实际上还是有战斗力的,编制上是一个团,下面有三个营,总人数才几百人,与一个正规营差不多。其目的还是让刘文辉等四川的军阀们放心,为的是稳定局面。

这个民团还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它有一个训练营,任务就是招收预备兵源进行训练,这相当于预备役,登记造册,每年训练一个月,有津贴。也就是说,这支民团队伍随时可以扩编为正规部队,召集预备役,发放武器即可成军。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东北军处于众军阀之中,人数太单薄了。

实际上民团的作用就是地方军,是警察的后盾,有了这个民团,警察空着手也很威风,没人敢对抗警察。当然宜宾的警察局也进行了整顿,一切规章制度都按东北军一系的规矩办。

东北军当局收税的税额并不轻松,但是,以厘金为代表的苛捐杂税还有乱七八糟的“捐”基本都免了,无偿的劳役也免了,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商人,他们的负担极大的减轻了,这在川蜀之地也是独树一帜,显得很突出。因此,宜宾城迅速地繁荣起来,周边的人自然会向宜宾聚集,这也导致了人口猛增。人口多、市面繁荣,政府收的税就多,这就为政权的运作,为民团提供了充足的经费。

宜宾城客观上是个先进的榜样,能不能启发一下其他的诸侯们也能改邪归正呢?走下去慢慢的看吧。

宜宾是中缅铁路四川段的最大的城市,也是水路交节点,此处的稳定,为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按照历史的走向,中缅间的交通还有一次危机,那就是日军入侵缅甸,历史上的皇冠体育投注:远征军打得很辛苦。但是那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按现在历史的变化十年后的事情就不好说了,但愿不要再发生这样的悲剧吧。

。。。。。。

2月底,顶着前世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忠实弟子兼大喇—嘛身份的袁金铠,趁着初春的季节,大地回暖(在蒙古草原长途旅行已经没有危险了),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来到了乌梁素海。虽然是一个十辆马车的车队,不需要他走路,但是,对于年近六十的他来说,的确很辛苦。他是到特别纵队来上任的(他是纵队**训官,上校军衔),同时也带来了**谋部的书面命令。

“效坤老弟,这是**谋部的命令,你仔细看看。”

这个命令可不是一张纸几个字,它是一个小册子,有二十多页。内容就是出击蒙古的命令,加上详细的分解解说,以及各个阶段、各种事物的策略原则。仅仅是原则性的指导就写了这么多,由此可见他们在蒙古作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张宗昌是个没文化的大老粗,让他看这么长的命令,能行吗?

这是没问题的。原本的张宗昌,的确是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纯粹是大文盲。但是为官多年,也就认字读书了,“大老粗”的形象虽然跟了他一辈子,但是后来的张宗昌已经不是没有文化之人了。

民国时代,特别的注重书法,于是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为官之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否则,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例如章作霖,他的业余爱好不少,比如骑马、听音乐,还有一个爱好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书法。做官的都要练,对此,张宗昌也是不能例外的,所以,“大老粗”张宗昌一样能写一手好字!这是时代的特点。就是到了现代,有身份的官员,一般的说,字写的都不错,练书法都是必修课。算是不成文的规矩吧。

袁金铠解释说道:“平定蒙古是我纵队的第一期任务,目标是让蒙古行省完全的平定下来,时间是一年到一年半。‘外蒙古’的名称不能再用了,‘蒙古省’是标准名称,今后的讲话、命令、战报都不要写错。我军第一目标就是库伦,这是为了保持出击的突然性,速战速决。在蒙古伪政权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彻底地摧毁其核心机构,通电全国,宣布蒙古行省回归,占住大义名分。这一步作战的时间定为一个半月,最多允许两个月。这些就是我理解的要点了。”

库伦,就是现代称为乌兰巴托的城市。“库伦”是蒙古语,意思就是大寺庙。因为,在这个年代里,大寺庙“甘丹寺”几乎是库伦城的唯一建筑。蒙古族人习惯住帐篷,库伦实际上就是围绕着甘丹寺的一大群蒙古包帐篷。所以蒙古人就称其为“库伦”。

因为在蒙古草原上(包括现代的内蒙),寺庙还有好几处,有大有小,这些都叫做“库伦”,甘丹寺最大,最雄伟,为了区别,正式的称呼应该是“大库伦”。但是,对于中原的国民来说他们只是知道一个库伦,那就是甘丹寺,所以民国官方的名称就是“库伦”。

是不是有点乱?我们约定:在蒙古草原上,只有这一处称作库伦,有没有“大”字都是它,这就避免混乱了。

库伦古称“乌尔格”,意为“宫殿”,“乌兰巴托”是伪政权起的名字,在现代已经叫乌兰巴托了,但是民国不承认,所以我们也不会用乌兰巴托这个名字。

未完待读。

———end———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