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四十八章 框架协议小说:炙热的青春 作者:山村沙漠 更新时间:2024/6/16 16:10:01 贺强跟着考察团到了西域观摩学习,眼睛当下不够用,思维也跟不上了。 看了人家的草方格治沙,他才感觉到了啥叫浩大。 这里的沙漠化更为严重,两大沙漠快要合拢了。实际上要不是中间有座县城,早就合为一片沙漠了。 当地人一直都在战天斗地,跟沙漠抗争。他们用麦草方格扎设了数公里宽、二三十公里长的走廊,然后栽植梭梭,硬是没有让两大沙漠合拢。 而这里的环境要恶劣的多。降雨量只有几十毫米,很多年份只有十几毫米,沙尘暴就是家常便饭。 当地老百姓脸色黑中透红,一看就是饱经风霜。可是他们却很乐观,甚至相当自豪。他们说年年治沙,不但没有让两大沙漠合拢,还创造出了许多奇迹。一眼望不到头的草方格就是其中之一,再没有比这里面积更大的草方格了。 贺强深为感动。人家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还能治理这么大面的沙漠,自己凭啥不努力呢?虽然这得花很多很多的钱,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只有社会和生态效益。可是人家干了,国家才会给投资。要是啥都不干,一味地等靠要,国家会给投资吗? 到了边疆省,贺强更是被深深的震撼了。 这里的沙漠比先前观摩的更为广大,降雨量更为稀少。可是当年屯垦戍边的军人们硬是凭借双手,将一片片的沙漠牢牢按住,并在这里住了下来。 前辈们还利用先祖流传下来的地下暗渠,把高山流下来的雪水引了过来,在沙漠腹地开辟了一块块良田。 虽然现在是冬天,看不到庄稼,但是从平整的田地里依然能看出丰收的景象。 就在这些已经收获的良田里,贺强听到了一个名词,节水灌溉! 地里已经没了庄稼,技术人员指着地边的管子介绍着。他们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种植棉花、玉米等多种作物,至少节水一半以上,很多时候能节水三分之二。 更主要的是,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一个人能管理几百上千亩农田,包括灌溉和施肥等等多个环节,全有一个人完成。而且比之前的大水漫灌还要增产,至少都会持平。 贺强上心了。他跟当地职工打问,向技术人员求教,索要各种资料。当地职工和技术人员得知他是退伍军人,还是治沙勇士,都非常热情,尽可能把知道的都告诉他,能找到的资料也都给他。 在地里观摩后,又到了室内参观节水灌溉设备,听厂家技术人员介绍相关技术,并观看节水灌溉专题片。 贺强又向技术人员请教了许多问题,索要了许多资料,并留下了联系方式。 接下来继续参观,还顺便参观一些古迹景点,却再也没能提起贺强的兴趣。他满脑子都是草方格,还有节水灌溉。 观摩结束后,大伙纷纷购买当地的土特产。 贺强从家里出来,吃住行都有人操心,到现在还没花一分钱。马上要回去了,他狠狠花了一笔,买了几十斤上好的葡萄干,装了满满一大袋子,一路背了回来。 回到家后,贺强拉了个名单,然后开始分葡萄干。 家人自不必说,给留了好大一袋。 范丽丽也得给一大袋。据说葡萄干可以美容养颜,不管有没有这个功能,都得多给些,这是自己的心意,更是情谊。 本队一起干活的伙伴们,包括五爷和立富叔他们,每人得给一小袋。村上也是每人一小袋,包括那位叔叔主任都得给。再咋说都是村上的,该尊重的还得尊重。 再就是林业站几个人,包括王乡长,完了让周站带过去。 宋紫钰得给。老同学,又帮了自己这么多忙,必须得多给。 刘站、张局他们也得给,包括种苗场新任场长都得给。别看只是一小袋葡萄干,却包含了诸多的人情世故,这个少不了的。张局和刘站包括周站都去观摩了,也都买了葡萄干,但是还得给,同样也是人情世故。 还剩下几袋,装在背包里放好。这些都有大用场,不能轻易再送人了。 认真思考后,贺强决定调整规划,主要是重新认识家里那一百多亩旱耕地。虽然之前做了规划,但是并没有确切的方向,只想着要好好种植,至于怎么种植其实心里还是没底。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 他把背回来的资料拿了出来,挨个翻阅着。没啥关联的翻过去,稍稍有点关联的就认真阅读。特别是利用机井实施节水灌溉这方面的资料读的特别仔细,一遍又一遍的研究。 只可惜专业名词太多。虽然当时请教了技术人员,可毕竟就那么几分钟时间,不可能全都掌握了。更主要的是自己压根没那方面的基础知识,好多东西再怎么讲也是稀里糊涂。 现学肯定是来不及了。那跟治沙一样,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不是自己这个高中文化程度,大部分又还给老师的土农民能啃下来的。只要会使用,能发挥效益,就够了。 翻阅了大半夜,总算有了一些眉目。他稍稍打个盹,天亮后爬起来,胡乱吃了点东西,带着葡萄干去了村上。 村上几个人刚过来,正在说事。见贺强过来,老支书马上停住话茬,让贺强进来坐下。 “支书主任,我回来了,过来给村上汇报一下观摩学习的情况,顺便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贺强把葡萄干放在桌子上。 “强子,你出去学习一趟不容易,咋还乱花钱啊?”老支书笑眯眯的。 “老支书,出去一趟,不带点土特产回来,咋进这个屋子啊?再说这也没几个钱,给大伙尝尝。”贺强给每人发了一袋葡萄干。 给叔叔主任发袋子时,穆芳背过主任,狠狠挖了贺强一眼。那神情再明显不过了,人家那样对你,还给送东西,人家领不领情? 可是贺强就跟没看见一样,还是把袋子递给叔叔,又给了穆芳和秦文涛每人一袋。 “谢谢啊!”贺立民尴尬的笑了笑,接过葡萄干放在跟前。 “每人都有,不用谢。”贺强又开始发烟。 “别忙乎了,赶紧说说出去的情况。”穆芳拆开葡萄干抓了几颗吃着。 “好好好,我说。这次观摩,去了两个省区,主要观摩防沙治沙……”贺强把观摩的情况简单汇报了一下,最后说到,“这次观摩对我触动很大,所以我还想继续治沙造林。” “强子,今年你治沙造林虽然都成活了,也通过了验收,可我们都知道你赔钱了。要是继续治沙造林,万一再贴钱咋办?”老支书有些担心。 “老支书,吃一堑长一智。虽然我不敢保证以后不赔钱,但是该吸取的教训肯定会吸取的。再说了,哪能年年遇到这种天气?”贺强笑了。 “这可说不好,连续几年大旱又不是没有过。”穆芳也有些担心。 “我觉得没必要担心太多。想要干事,干就完了,顾虑太多只能啥都干不成。这是公益事业,是好事,不能因为赔钱就不干了吧?何况刚才贺强也说了,哪能年年这么倒霉呢?”秦文涛嚼着葡萄干。 “那意思,还能继续干?”穆芳扭头问到。 “当然能了,不过不能太局限了。比如不一定只在贺家墩干,而且他们队也没多少合适的地块了。可以在全村范围内实施,先不确定具体地块,只签个框架协议。”秦文涛思谋着。 “框架协议?说说具体的。”老支书抽着烟锅。 “老支书,比如说贺强暂时需要承包一万亩沙窝。可以由村上出面,先跟他签个一万亩的框架协议,到时候哪块沙窝能干就干哪块,哪块沙窝条件具备了就干哪块,在全村范围内凑够一万亩就可以了。总之不要太死,这样对双方都有利。”秦文涛解释道。 “我看行。由村上统一协调,也省得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狮子大开口,胡搅蛮缠,破坏村里的治沙造林。”穆芳终于反应过来了。 “立民,你的意思?”老支书看着一直不说话的村主任贺立民。 “大家都同意了,我也没有不同意见,就按大家说的办。”贺立民这次倒是痛快了。 “那好,强子你看需要承包多少沙窝?村上跟你签协议。”老支书问贺强。 “老支书,文涛刚才不是说了吗?先签一万亩,分年度实施,在承包期内完成治沙造林。”贺强笑了。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