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现实题材>炙热的青春>第九章 开始造林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九章 开始造林

小说:炙热的青春 作者:山村沙漠 更新时间:2024/5/9 12:06:53

大地复苏,春季造林开始了。

贺强脚后跟几乎不离屁股,忙得不可开交。

虽然所有事情都有人负责,可对他来说,毕竟是第一回,所以一直不停的跑,不停的看,不停的问。

造林的核心的栽植,最麻烦的却是后勤保障。所以贺强跑的最多的就是后勤这一块,操心最多的也是这一块。

后勤统由本家叔叔贺立富负责,包括插条的采集和调用、假植、分发等,人员的调配,以及拉水和浇灌等等。穆阳的弟弟穆平跟贺强的堂哥贺峰配合贺立富,其他人员随时调配。

贺立富很负责。他让穆平负责苗木的采集和调用,不光因为是穆阳的兄弟,是“自己人”,更主要的是这个小伙很精明,也很心细,运回来的苗木质量和数量确实无可挑剔。

先栽植沙柳,所以先采集和调用的也是沙柳。

穆平把各队采集沙柳的时间错开,让各队按照要求平茬枝条,做成插条,然后开着奔奔车挨个去收集。

符合要求的当场打收条,清点数量后装上奔奔车,各队凭借收条去找贺立富结算。不符合要求的现场整改,直到符合要求。

穆平把插条拉到本队的海子边上假植起来。那么多的插条,一下不可能栽完,必须先用湿土埋起来,不能让失水。最好用水先浸泡一天再栽植,这样就能保证插条成活所需的水分。

刘支书协调了邻队两个大一点的海子,就是沙窝中的湖水。让每个海子都拉一些,既保证造林用水,又不至于影响羊畜的饮水。费用按车收,每个队派人计数,并管理水泵和负责装水,造林结束后一并结算。

水泵是借乡上的,每个海子都配备了一台,包括本队的海子。实际上本队的海子并不很大,水量也不很充沛,只是用于假植苗木,浇水都用其他队的海子。

穆阳花了一千多块钱,从亲戚那里买了一辆旧奔奔车,又花钱维修了一下,该换的零部件都换了,让穆平开着拉运插条。插条拉完后,再装上胶囊,拉水浇灌苗木。

胶囊是乡水利站“借”的。之所以打了引号,是因为东西是乡上的,也打了借条,可以一直使用,实在用不成了就得还回来。不能直接送给贺强,不然都去找乡上要胶囊,有多少都不够发的。

这也算是沾了公家的光,或者走了点后门吧?

不过,比起修路,这点光就不值一提了。

王乡长下到沙蒿梁村现场办公。他爬上沙丘看了一阵,又在沙窝里走了一圈,狠狠摔了几下手臂,痛下了决心。

沙蒿梁村和北边省相接,可是贸易往来却不多。不是没有这个意愿,而是实在无法通行。那边的人想过来,就得绕近百公里,还尽是沙路。这边也一样,想过去串个门子,骑摩托车都得半天,而且相当的难行。

实际上中间就隔一条十多公里的大沙带,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北边省曾经修了一条大道到省界,想让这边也修条大道过去,打通两边的通道。

可是永兴堡乡太穷了,很多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开,哪还有钱干活啊?所以就一直拖着,眼看那边的大道被沙子一点点的吞噬,却没有一点办法。

这次贺强造林,要从北边海子拉水,必须得修条路。可是他没能力修路,那点治沙贷款要是修了路,造林就没法干了,何况那点钱根本不够修路。

更主要的是,两省交界那么多老百姓的往来通道,不应该让贺强去承担。王乡长下了决心,先修条简易路,以后再逐步改善。

路很简易,却很结实。用铲车在沙窝里推开一条路,然后来回碾压,再铺上厚厚的砂石料,继续碾压。

砂石料是就地取材。沙窝里这种东西很普遍,几乎每个丘间低地都能找到可用的砂石料。沿路选了一些取料点,近处铲车挖着直接铺在路上,远处用奔奔车或是农用车拉过去。路面铺好后,再把取料点整平,准备造林。

正因为取料方便,节省了开支,所以砂石料铺的很厚,又雇了压路机碾压。这条通向北边省的沙漠简易路修成后,一般的大车重车都没问题,老百姓确实方便多了。

新修的路就从贺强准备造林的沙窝中间穿过。除了照顾贺强,地形等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这里修距离最短,工程量也最少。既解决了老百姓的出行问题,也解决了贺强拉水和拉运苗木等等问题。

乡上支持力度这么大,贺强信心十足,穆阳和贺立富等人更是全力以赴。

他们饱受沙漠的摧残。很多时候庄稼刚出苗,就被一场沙尘无情的打掉了。羊只在大夏天还吃不上青草,沙窝里白茫茫一片,吃啥啊?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扫地上的沙子,即便如此吃饭时碗底依然还有沙子。

所以他们做梦都想把沙子治住,吃多少苦都值得。现在贺强带头治沙造林,他们一万个愿意。而且还给他们付工钱,更是不遗余力了。

贺强尽量给穆阳他们创造条件。除了让穆阳买奔奔车,还花了将近一千块钱,买了两辆旧二代幸福摩托车让贺立富和穆阳骑,这样效率就提高多了。

不过,毕竟财力有限,不能满足所有需要。拉水只能雇奔奔车,其他人往返交通自己想办法。虽然增加了费用,但是该花的必须得花。

后勤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生活。大部分人都是早上吃了饭再过来,中午自带干粮,晚上也是回去吃。但也有一些人,主要是穆阳兄弟,贺立富跟贺峰等人,还有几个家里其他人都搬迁了,没人给做饭,贺强就让来家里一起吃。

贺强嫂子白琳跟穆阳婆姨付永珍负责做饭。原本穆阳想让婆姨做饭,可婆姨带个孩子,一两个人的饭还能将就,人一多就顾不过来了。所以贺强就想雇个人,造林期间专门做饭。

可是贺强哥哥坚决不同意雇人。他说这么大的事情,家里人本该全部过来一起干,实在是水地太忙,距离又远,没法回来,就把娃交给母亲带着,让婆姨回来帮忙。至于水地,自己和父亲多辛苦点,能顾过来。

贺强拗不过兄长,只好服从了。

白琳的厨艺远近闻名,尤其家常饭,就是比别人做的好吃。很多人都不服气,说同样的做法,凭啥这女子做的就好吃?

然而味道在那摆着,不服气还能咋的?

有人曾经站在锅台跟前,全程参观白琳做饭。确实没啥特别的,所有工序都跟别人一样,用料也完全一样,但做出来的就是好吃。实在无法解释,包括白琳自己也说不上个所以然。

于是,人们都认为这是手气。白琳的手气好,做出来的饭菜香。别人的手气不如白琳,做出来的饭菜就是不如白琳。

贺强也认为嫂子的手气好。不过,他却顾不上研究什么手气,而是每天都在想办法不让人们过来吃饭。

这帮干活的都知道白琳做的饭好吃,总想办法过来蹭饭。乡里乡亲的,吃顿饭谁还好意思拒绝?何况还是给自己干活,吃饭更是应该了。

可问题是,这么多人过来蹭饭,时间长了任谁都受不了。贺强只是挠头,想不出好办法。穆阳也只是苦笑着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贺立富见多识广,很快想出了办法。他让索性放开,谁想吃就让吃,然后记账,最后从工钱里面扣。灶费只按成本算,所有人都记账,包括贺强和穆阳几人。

如此一来,吃饭的人就少了,也相对比较固定。毕竟要扣钱,即便是成本,那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一两顿解解馋可以,顿顿吃可受不了。

其实贺强很想让大伙放开吃,可财力实在有限,只能按照立富叔的办法。不过,他也想好了,等闲下来时炖两只羊,好好犒劳大伙。

穆阳负责栽植。他找了二十多人,两个人负责管理和分发插条,其他人全部栽植沙柳。

本队原本就没多少人,大部分都被贺立富抽走了,只剩下不多几人。穆阳只好从其他队雇人,也是相当的难雇。

开春本来就忙,各队多少也造点林,其他活也都要人。而且村上原本就地多人少,大部分移民搬迁了,留下的还都有羊,能干活的实在太少了。

这个时候就顾不得什么人员质量了,只要能干活就行。再说造林也不算太苦,差不多的人都能干。找来的人除了上学的孩童没法过来,其他年龄段的都有,最大的七十多了。这还是贺强跟穆阳提前说好的,不然来不了这么多人。

造林实行承包制,按照栽植穴数量计费。

造林密度县上规定每亩110株。周利文站长要求因地适宜,沙子较小的地方按照技术规程营造,沙子大的地方适当密植,尽快见效。

贺强和穆阳在沙窝里转了几圈,决定沙丘中下部和靠近沙丘的地方按照株距一米、行距三米栽植,沙子过大的地方还可以更密一些。其他地方按照株距两米、行距三米栽植,保证初植密度。

造林开始后,穆阳严格按照确定的方案栽植。他来回跑着,不停的喊叫,甚至大骂,要求必须按照要求栽植。

绝大多数人都很听话,也能按照要求栽植,保证造林质量。也有个别人不太听话,总想偷懒,或是走捷径,但也是偷偷摸摸,不敢明目张胆。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