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血战孤星之 --盖世英豪忠烈传>第十六章 超限战争(四)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六章 超限战争(四)

小说:血战孤星之 --盖世英豪忠烈传 作者:湖湘浪子 更新时间:2024/4/4 18:55:58

第十六章 超限战争(四)

劲风呼啸。

狂沙扑面。

老将潘智勇举起巨大的长焦距夜视仪,看着对空拦截战斗在激烈进行着。

也能看清跟随在一批批导弹后、低空飞行的无人机群巨大轮廓和挂架下的激光制导炸弹了。

沉思片刻,他果断一一命令着全体警卫和战斗机器人:

“东南方向,注意搜捕目标!”

“开启反辐射电子对抗干扰系统!”

“开启光学瞄准,侦察空情!”

“捕捉目标!”

“FK-9000红箭开机,立刻启动反击!”

红箭系统,是国防科工委旗下江南军工机械制造集团最新型的弹炮合一防空系统。

每辆三一重型战斗车的红箭防空系统,都可以装备采用电视成像制导,弹径80毫米,射程可达5000米的96枚袖珍防空导弹,其弹重10公斤,战斗部弹药重量仅为3000克。如果48辆战斗车的防空系统同时启动,那么一次性可以向空中射出近5000枚防空导弹,把天空变成一片密集的拦截网络,几乎可以秒杀强悍的战术导弹、攻击无人机蜂群。

其最早版本在2049就已经成型,采取的是装甲底盘+96发微型导弹+小口径电磁高炮+无线电指令制导防空系统模式,其采用了超低架构的轻型底盘,在任何状况的路面行驶时,都有非常杰出的机动性优势。同时,高炮也是由4门30毫米高射速近防电磁炮组成,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多模探测组件,整体信息化水平非常杰出,对无人机有致命的威胁。

48辆战斗车不仅具有极其密集火力的防空网络,还装上了电子干扰天线,能够使用电磁波对敌方的无人机进行干扰。并且,红箭导弹和搭配的四联高炮都是采用战斗机器人射击和控制,在激烈的战场上,这种战斗机器人能够克服恐惧,并有效的减少前线人类兵员的伤亡。

所以胸有成竹的潘智勇面对饱和进攻和无人机蜂群战术,冷静地、逐一地启动火力。

所以警卫和战斗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顽强反击。

超高音导弹令人头皮发麻的尖锐破空声中,每台重型战斗车各自搭载的96枚“红箭”微型防空导弹和四门近战防空速射炮,已开始进行拦截发射了。

全部是以密集射速,急速发射。

虽然这些警卫和战斗机器人从来没有与过去战争中传说的邪恶外星敌人进行过真实实战,在临时训练中只打过几十次射击,只能说勉强胜任对模拟目标的射击,不过他们在看到敌人威力强大的导弹的时候也并没有太慌张。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战车的防御火力是非常凶悍,敌人导弹只有在超级饱和攻击下才有可能命中,在那么密集的火力下难道还打不中导弹吗?

拖着橘红的火舌,第一批“红箭”导弹在火控雷达的引导下,依次向M--101导弹反击。

“红箭”FK-9000采用热成像焦平面阵制导头、光纤毫米波束和数据链混合制导,外型小巧轻便,采用重机甲战士单兵肩扛4联装和步兵战车96联装、48联装发射箱三种载具发射。

它们射程5-30千米,飞行速度为1000米/秒,可重复装填。

其很早前就开始装备各国特种部队,号称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近程多用途导弹,被称为“发射前锁定”和“发射后不管”的多用途导弹,能摧毁任何现役直升机、无人机、坦克、装甲车,还可以打击各种工事、补给点、指挥所,攻击快速移动的水面舰船、小型炮艇、无人舰队。

在人类科技崩溃后,人类各国的军工企业找出损毁不太严重的芯片、电子邮件、配件,找出在几千米秘密地下基地封存的武器图纸,拍去厚厚的灰尘,开始重新制造和生产许多便携式“前卫MP141”、“红箭99”、“红箭112”、“前卫-18”、“飞弩-68”、“红缨-71”单兵导弹,然后利用“猛虎”部队这样的精锐孤军深入深入X星,用这些在2049就早已经淘汰的单兵导弹,与“玛雅塔”外星敌人技术领先人类几代的-------

外星星舰、飞船、导弹、无人机、重型坦克、自行火炮、无人战车、机甲战队战斗。

现在,这些老旧武器又被潘智勇派上了用场。

48台三一重型战斗车队配备的48具96联装“红箭”FK-9000,隐藏在每台重型战斗车尾箱后面,它们自动升降,是车载多用途导弹,对付武装直升飞机、无人机、坦克没有多大问题,而且使用的是高机动战术卡车底盘,异常轻便,机动敏捷,外部特征经过伪装,很容易与普通军用卡车混淆,所以非常适合与特种作战和游荡作战。

对热感探测、微晶芯片处理器的外星机动飞行导弹技术,拦截的概率却不高。

每一枚M--101,潘智勇的48台重型战斗车,每台只敢用4发“红箭”进行拦截。

再胆大,他也不敢孤注一掷打光“红箭”。

这类武器,国内国防科工委旗下军工制造集团,甚至是全球各超级大国巨头军工企业,因为缺乏芯片,都只生产了很少一些。不但数量稀少,而且价格昂贵,且绝大多数还在试验期。

过去,地球保卫战打成了消耗战。

许多国家在人类几乎被灭绝的时刻,大量使用重型武器、超级武器进行饱和反击-----

同归于尽的战争,导致很短时间内人类和外星敌人同时几乎灭绝。

财政、金融、科技、制造业全面崩溃、破产。

也就是说,高精尖科技武器只能用于速战速决的、关键的、决胜负的战争。

最终完全解决战斗,主要还要依靠大量的地面精锐部队,以及核武器这类的超级大杀器。

潘智勇知道还需要面对海量的外星大军、机甲机器人大军。

以及数不胜数的-------

无人机、无人战车、重型装甲、重型坦克、隐身衣战队和背包飞行翼装部队。

所以,作为老将,不会孤注一掷去饱和射击。

“红箭”FK-9000依靠弹头探测感应器,在袭来M--101附近几十米范围密集爆炸。

同时,信息、火力一体联动下,48辆重型战斗车安装的一座座国防科工委旗下军工巨头企业研发的速射炮塔,上面集成的火控雷达、光电瞄准仪,战斗机器人也在防弹钢盾后锁定各自目标,四联30毫米近战防空速射炮开始集火射击。

“目标,5点、7点、9点钟方向,距离,4800米,速射。”

随着战斗车上的唯一人类警卫作为该车指挥官的命令,30毫米高炮密集而沉闷的声音在浩瀚沙漠上空剧烈响起。30毫米高炮的巨大炮塔似乎要被它的强大的后坐力给震的跳了起来。

“目标,1点、3点、6点钟方向,距离,4200米,放。”

人类警卫作为射击指挥的口令又下达了,在刚才射击中捂着耳朵的战斗机器人炮手立即操纵着炮位,拉开30毫米高炮的射击闭锁,刚才所射击的粗大弹壳带着烟雾如同雨点般滚了出来,一发发穿甲弹立即从弹链的装填口上装进了炮膛。

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密集的炮火在天空中形成了一道道的防空网。

试图将漫天飞来的导弹笼罩在里面,加以击落。

被炽烈的烈焰照耀得恍如白昼的暗夜中,数千枚高射炮弹在空中先后炸开。

巨大的火球,炮口的烈焰------

伴随着猛烈地爆炸冲击波,汹涌澎湃,壮观壮阔。

“呜呜!”

“呜呜呜!”

“呜呜呜呜!”

在刀片般弹雨那令人头皮发麻的尖锐破空声中,成千上万、密密麻麻的钢铁破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在导弹四周向着四面八方怒射着。

顷刻间,强大可怕的弹幕就封锁了导弹前面的一片空域!

高射炮和防空导弹相比,无论是射程还是精确度亦或者威力,也同样远远不如。

做个毫不夸张的比较,十门四联装防空高炮的防御火力,都没有一个红箭F9000的96联装防空导弹系统的对空防御火力强大。但是,高炮和电磁4联重型机枪与防空导弹相比,同有一个优势是后者永远都无法企及的,那就是前两者的成本远远低于防空导弹,特别是集成搜索、跟踪、火力于一体的自行高射炮,仍然是伴随野战部队进行末端防空的重要武器。

对付一个空中目标,防空导弹最多两至四发齐发。

而高射炮和电磁重型机枪一样:

可以低成本的以几十门甚至是数百门一齐集中火力开火!

“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

“轰!”“轰!”“轰!”“轰!”“轰!”“轰!”

……

48门四联装高射炮的密集火力网封锁下,从天空中飞来的一**超音速M101导弹根本无法幸免,伴随着一串又一串密集的巨大爆炸声,足足有数十枚又被一一凌空打爆。

车队一边对空防御,一边很快就进入距离废弃空天基地不远的超级航天工业城。

不远处就是那几万栋废弃居民楼、摩天大楼组成的**区域了。

到处都是废弃的破烂摩天大厦和废墟般的配套建筑。

到处是瓦砾成堆的街道,断壁残垣的居民点和楼房。

到处是折断的柱子,被焚毁的汽车、星罗密布的地下通道、下水道和自来水管网。

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机油、柴油、普通汽油和航空汽油的气味。

到处是大战后留下的毁灭痕迹。

还有一种动物油渍般烧糊的微微恶臭。

原本宽阔道路也都被过去的战争几乎完全摧毁了。

许多在道路两边的居民楼和简易建筑坍塌了下来。

数不胜数的各种废弃小车、公交车、救护车、抢险施工车几乎将道路堵得死死的。??

不远处是破损、废弃的巨型星舰、反重力星舰、时空穿梭机、超距激光战机、无人战斗机、隐形轰炸机、隐形战斗机、电子战侦察机、武装战斗直升机、大力神运输机、超级空天战机、钢铁机甲、战斗机器人,以及巨型激光炮塔、重型导弹发射车、星际步兵战车、星际登陆车、无人战车、战壕挖掘工程车、阵地施工车、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

还有形形色色的军用汽车、民用汽车。

而一群群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屹立在成千上万栋高高低低的居民建筑群,就像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神,林立在四通八达的毁损的、巨型的道路的两侧。

早在2049,湖湘远大智、三一重工就让高度达千米的摩天建筑群在各国重要城市接连竣工。

这些摩天大楼因为人类建筑师、科学家们越来越注重提升建筑材料和钢铁的强度,特别是银行、政府大楼、上市公司、集团公司和军队指挥机构这样的特殊建筑,还增加了庞大的消能减震构件和剪力墙,再加上钢筋混凝土合成,从而从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摩天大楼的强大抗震减震与防止火灾扩散的能力,其整体防御力非常强悍。

即便是2099外星人大规模使用了核武器,也只将少量摩天大楼夷为平地,而更多的大楼除开顶楼、外墙、混凝土、外部结构被一定程度的摧毁外,还是继续互相依靠着,巍峨耸立在巨大的城市群中。

在驾驶舱的人工智能机器战士人们,都在狠狠地加大着油门,不断加速着,浩浩荡荡奔向废弃基地的另一头。在反击中,潘智勇一边命令着车队分成四路,一边带头从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拐向了旁侧。与此同时,其他紧随其后的护卫车队分别驶入了路口的其他几条大路,各自进入废弃基地另外一头。这同样是身经百战的潘智勇一种策略和战术,其一方面可以分散敌人的导弹的饱和攻击集中度,一方面还能减小三台红旗指挥车中真正的目标-------

“潇湘科技”总裁尹国恩被外星导弹发现、攻击的几率。

后方,接连袭来的导弹随着红外热感追踪以及弹头芯片制导。

它们分成三波,追逐红旗指挥车的方向。

在摩天大厦、低矮倒塌的居民楼上方超低空飞行着,一枚一枚漫天射来,急速地接近。

潘毅、潘辉那两辆标着02、02号码的战斗车,从侧翼两条大道交汇处风驰电掣地绕了过来,试图救主。潘智勇、尹国恩、叶天宇不约而同地回头,只见前者的红箭防空导弹击毁了两枚朝着红旗指挥车落下的导弹,追上自己后,防空炮和重机枪又拦截着另外四五枚。

三台红旗指挥车外,其余48辆三一战斗车的许多人类警卫和战斗机器人都从天窗和8个侧面窗口钻出小半个身子,端起的各种轻武器在不断开火。虽然人类机器战士个个都是枪法如神,无论是头脑、指挥、协调作战,还是单兵作战,几乎是**挑一,找不到缺点,但小口径弹药在千米之外对于M101那一层的合金外壳无能为力。

子弹在巨大弹体上只留下了一道道伤痕,却无法击穿。

“导弹。导弹!”

“用导弹拦截,单兵导弹拦截。”

通话器传来潘智勇急促的命令。

潘毅、潘辉屹立于两辆重型三一战斗车天窗压阵,指挥战斗。

俩人迅速反应过来,不约而同地放下手里轻机枪和轻武器,呼叫所有队友换上单兵导弹。

只有它们才能够对M101导弹形成威胁。

潘毅、潘辉作为殿后,两台车一边投射出烟雾弹,掩护硕大红旗车隐入漫天烟尘中,一边接过车内人工智能战斗机器人们纷纷递上来的单兵导弹。。。。。

几乎是所有的人,都在朝着已垂直下降、临近尹国恩座车的M101导弹射击。

几乎同时,所有车辆都清晰听到了命令,都知道车队的处境。

人工智能机器驾驶员几乎都是油门到底地在逃命。

车窗两侧的和冒死屹立在车顶巨大天窗的人类警卫们和机器战士们,汗流浃背、尘埃满面。

接过阔大车内AI战斗机器人递上来的各种单兵导弹,朝追来的M101导弹纷纷开火。

这些单兵导弹重量在15-22公斤左右,最大射程5000--7000米之间,抗干扰能力极强。

都是采用的红外制导模式,理论上几乎可以命中任何被它们锁定的目标。

包括高速飞行中战机、战术导弹。

或是在垂直起降、盘旋、搜索、进攻的外星飞碟。

而且在发射时,射手只要将发射筒前盖取下,通过红外瞄准装置瞄,只要保证移动的目标处于红外瞄准器的十字中心,有一些偏差关系不大,保证目标处在十字指示方块内即可。

“哧!”“哧!””

“哧!”“哧!”“哧!”“哧!”“哧!”……

漆黑的废弃城市中一道道火龙在迸现。

48辆重型战斗机车顶和四面车窗,炽烈无比的火焰在一轮又一轮喷射。

一枚枚防空单兵导弹拖曳着长长的火焰尾翼,向进入射程的外星导弹飞去。

双方导弹拖拽着百十来道长长白烟。

爆起的一团团巨大刺眼的火球中,爆出万万千千的密集子母弹和高爆弹破片------

在红旗总裁向后倒退着的两侧大道、层层叠叠摩天大厦间,构筑了壮丽“钢雨”和“火墙”。

车队的众多战斗机器人以奇快的反应速度,不间断在操纵着48挺机枪向M101超高音速导弹来袭的方向,一刻不停喷射出数以几十万发计数的、狂风暴雨般喷射的电磁弹。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