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夏朝传说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二百三十五章

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5:18

夏朝传说第二百三十五章“其实一路走来臣一直在想,如何能够尽快击败叛军,因为大王不能长期离开朝廷中枢,战争时间不能拖延,拖延对朝廷不利。来到并州之后臣又在想,小王爷是战场上的枭雄,他一定和我们一样,也想早一点结束战争,兵峰直指京城,如果小王爷想做到这一点,只有一种选择,尽快打败朝廷的援军。大王请想,小王爷知道大王的军队驻扎在并州会怎么样?”

槐听到这怵然一惊,顿时明白了凸冉为什么要这样问。“爱卿是说,王叔会亲率大军直奔并州和孤王的大军决战?”

“屈完将军怎么看?”凸冉没有回答槐的问题,反而问屈完。

屈完立刻回答。“擒贼先擒王,小王爷当然会来攻打并州。”

“好啊!我们就在并州等着叛军攻城?”凸冉又说。

“什么?你是说让大王待在城里等候小王爷的大军围困?不行,这样做太危险。”屈完立刻表示了反对,孙康的军队人数众多,虽然并州城池坚固,但是也难保不失。不像在野外作战,即使战败也可以逃逸,而不至于让大王陷于绝境。大王是一国之主,哪里可以陷于险境?

“屈完将军,你让凸爱卿把话说完。”槐隐隐约约猜到了凸冉的想法,因此打断屈完的话说。

“并州就是吸铁石,大王就是鱼饵,只要大王在这里,小王爷就会不顾一切地率军前来。巨大的利益可以让小王爷利令智昏,否则凭小王爷战场上的丰富经验,他不可能犯下战略错误。”凸冉说到这,收起了脸上的笑容,脸上表情严肃地说。

“让大王做鱼饵,这太冒险了,万一城破,大王不是危险?”屈完还是不同意这个计划。

“危险当然有,只是没有办法,因为除了大王,任何人都做不成鱼饵,都不可能让小王爷上当。”凸冉苦笑地说,他当然知道这样做有风险,但是不管是自己,还是别的什么大臣,都不具有大王的分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这个计策如果成功,很可能一战定乾坤,早早结束这场叛乱。

“江山是孤王的,是祖宗基业,为了保住江山,只要能够扫平叛乱,冒点险是正常的,凸爱卿继续说。”槐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因为他更希望听到打败孙康的谋略,也想知道,凸冉是不是真的大才,不希望自己看走了眼。

“我的办法是。大王带兵固守并州,屈完将军带领奇兵从小王爷的后方出击,千里奔袭,小王爷肯定不会想到这一招,先打徽州,小王爷和他手下将士的家眷财产都在徽州,只要屈完将军夺取了徽州,小王爷必定会慌乱,就算小王爷可以稳定住,他手下的将士也会信心动摇,只要叛军信心丧失,这场仗我们就赢定了。”凸冉拿出了自己思谋已久的招数,随后看着槐。

“釜底抽薪?好,这是个绝户计,可用。”槐兴奋了,他也一直在想如何能够给予孙康致命一击,凸冉这一招够狠,如果成功,战局扭转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屈完也感觉凸冉的办法的确高招,大胆,不由自主用钦佩的目光看看凸冉,心理却有些不解,凸冉年龄和自己相仿,在军队的官职很低,也没有战争历练,为什么就可以想出这样的奇谋?而自己一直在带兵,算是熟悉军旅,却没有办法和凸冉相比,看来这是上苍眷顾凸冉了。

“大王,末将一定不辱使命,夺取徽州。”他带领的士兵几乎清一色的是贫民,只有几个带兵的军官是富户出身,而这几个富户军官是自己亲自选拔的,他们和普通士兵一样能够吃苦耐劳,因此对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有信心。“只是拿下徽州之后又如何?”

槐听屈完这样说,立刻笑了,欣赏他战胜叛军的信心是这样的满满。

“凸爱卿,你来告诉他怎么办?”

“继续攻城拔寨,如果我所料不错,小王爷新占的郡县,虽然都会拍士兵把守,但是不会留下很多士兵,更不会留下精兵。为了打败朝廷军队,小王爷必须把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控制在自己手里,因此,守城的部队不会有多大战斗力。”凸冉说到这笑了,他感到很滑稽,小王爷费尽力气,在前面攻占的郡县,结果是螳螂捕蝉,后面被屈完一个个攻陷,一定会气的吐血,因为现实是,后方留守的部队,根本就不可能是屈完部队的对手。最后小王爷在攻不下并州的情况下,除了撤兵回救后方,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二个选择。

槐自然也想到了这个结果,因此脸上也露出了欣慰地笑容,庆幸自己沉着冷静,慧眼识英,没有带沙场老将出兵,也没有带暮气沉沉的幕僚来参赞军务,单单带了这个没有任何军旅资历,又年轻的凸冉,现在看来,这个命令很可能是决定性的,虽然双方交锋还没有开始,但是槐已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屈完将军,按照凸爱卿的办法去做,孤王等着你的胜利捷报。”

“是,大王,末将不会让大王失望的。”屈完说完站了起来,立刻告别了槐和凸冉,因为他已经等不及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将军,他渴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渴望在朝廷军营中占有关键席位,像父亲屈也那样,成为大王手下的重臣,忠臣。

“大王,现在应该召见郡正,被他下达旨意,让他督促老百姓加固城池,准备粮草和石头瓦块,我们至少要在并州和小王爷的部队对峙一个月的时间,再有就是给南北大营的老将军下旨,让他们准备好车奇兵,当我们需要追击敌人的时候,车奇兵是厉害的杀手。”

“凸爱卿想的周到,孤王立刻召见郡正,对老将军下旨。”槐说,非常满意凸冉考虑事情的长远和周到,他只是有点不大明白,葛飞并不是个善于打仗的大臣,为什么凸冉的军事谋略如此之高。

再说孙康有了兰花公主主持后方政务,的确可以把身心都用在军事上了,一方面命令士兵加紧训练,一方面在积极筹备粮草,同时等待密探带来的,有关槐的消息,因为他清楚,虽然决战是在叛军和朝廷大军之间进行,其实是他和槐之间的决斗,只有打败了槐,逼他逊位,自己才可能坐上大王的宝座。虽然自己也是嫡系王族,但是没有先王的指令坐上王位,王族中还是会有人不满的,尤其是忠于王室正统的老王族,但是槐主动逊位给自己就不一样了,大王逊位古已有之,没有破怪祖宗留下的规矩,尧坐上大王就是帝挚主动逊位的。槐战败之后,只要自己答应不杀槐,槐当然应该答应,因为他别无选择。

老实说,孙康是瞧不起槐的,认为他软弱,缺少大王的霸气,在华夏历史上,那些英明帝王哪一个不是霸气十足?英明神武?和槐比较,自己更有大王的范儿。但是没有造反之前,他虽然瞧不起槐,更多的感觉是上苍对自己不公,如果自己不是季柕弟弟,而是季柕儿子,这个大王位子,怎么可能轮到槐?虽然委屈,却没有想过取而代之,毕竟反叛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事情走到今天,他只能去想做大王,而且必须去做大王,因为坐不上大王,他的命就没有了。作为叛军首领,即使槐仁慈能够留下他的生命,那些朝臣也不会干,会逼使大王杀掉自己。就因为结局已经清清楚楚,孙康明白,自己没有别的出路。打败槐,俘虏槐是他必须做的事情。如此一来,他和兰花公主就只能观点一致了,头号敌人只能是槐。

新派出的探子坐实了槐在并州加固城池的消息,孙康之所以没有出动大军,一方面不能确定槐的下一步行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不能确定他和槐的对决是在野外还是在城内,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法,现在既然已经确定,槐要固守并州,他的大军当然要剑指并州,活捉槐,所以他命令侍卫把言喻和许三多等将军请到中军大帐,他要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并且分配兵力,大军像并州出发。

“小王爷,末将怀疑这个消息是不是真实的。”当孙康公布了槐的大军住在并州,并准备固守并州的消息后,言喻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在孙康部下的将军里,他属于用脑袋说话,做事的那种将军。

“言将军为何要怀疑探子的消息?”许三多立刻接过话去,在他看来,相信探子带来的消息是必须的,否则主将如何制定战略战术?

“许将军,我不是怀疑探子的忠臣,而是怀疑大王在故布疑阵。”言喻解答说。

“理由是什么?言将军。”有一个将军问,来参加会议的将军,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固守并州很显然是下下策,等于作茧自缚。如果并州被大军围困,大王如何脱困,就算大王不懂军事战略,也不可能做出这种愚蠢透顶的决定。”言喻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脸上的神色也是不以为意的。

“我看不一定是个败招,要知道,大王只是带来五千兵马。如果野战,面对小王爷的数万兵马并没有胜算,所以他们来到并州后,迟迟不再前进是有道理的,反过来说,利用坚固的城池固守,五千士兵是足够了,只要不缺少粮草,固守个一年半载的也不是不可能。最后等到我们的部队师老兵疲,他们再内外夹击,就可以击败我们。”许三多因为相信消息是真实的,自然也能够说出自己的理由。

“坚守一年半载?这个想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城里有那么多老百姓,他们每天都要消耗不少粮食,他们凭什么能够坚守那么长时间?再说了,我们数万大军也不是猪,根本就不可能让他们活这样多的时间。至于将军说的外援当然有,但是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困难,因为我们兵力足够,可以在并州河对岸筑起营垒,用一支兵阻挡援兵,让他们不能互相支援,援兵即使到了,对我们也不会有威胁,大王不可能不会想到这一点,因此我认为,这条消息有诈,等我们大军全部出动去围困并州,他们就弃城逃跑,让我们劳而无功,然后在半路伏击我们,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并州,既然大王本人不在并州,我们的大军当然不会在并州停留,回撤是必然的。”

言喻这个发言,引起了不少将军共鸣,下面立刻叽叽喳喳了。

“半路伏击我们?”许三多不信言喻的话。“大王一共只有五千士兵,没有分身术。再说了,这一路上哪里容易被伏击,我们事先不会派人侦查?小王爷打仗经验极为丰富,怎么可能上这个当?大王对于小王爷是了解的,当然不可能玩这套把戏。”

双方争论激烈,各有各的道理,谁也不能说服谁,最后大家把目光落在孙康的脸上,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主帅,还因为起事以来,在他的指挥下,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事实证明小王爷的军事才干不是浪得虚名,的确有真才实学。一个人在军队中想获得将军和士兵的认可,最重要的就是用事实说话,否则你的军事理论再高深,大家也只会认为你在夸夸其谈,书生误国。

孙康的军事能力早已经被大家熟知,这一次起兵之后又接连获胜,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战神是必然的。孙康看见这样的争论下去不可能有结果,也感觉到槐坚守并州有些反常,但是的确看不出这种反常在哪里,而大军进军的方向是早已经制定的,就是吃掉槐的大军,生俘槐本人,因此槐本身在哪里,哪里就是部队攻击的对象,不可能放掉槐,而让大军去攻取城池,这样做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当然,为了不至于上当受骗,大军白跑一趟,孙康已经有了办法。之所以让大家议论,孙康是想听到更好的主意。结果发现,大家的注意力转到了槐在使诈这件事上,兵因此争论不休。这种无休止的争论,谁也不容易说服谁,因为大家的话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他要抓紧时间排兵布阵。

“好了,诸位将军说的都有道理,现在让本王说几句。”孙康说到这故意停了下来,因为他要看,谁不遵守他的将令,随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没有人再叽叽喳喳说话了,效果就是一鸟入林白鸟压,说明自己的威望够用,就接着说:“摆在我们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个是按照过去的打法攻城略地,抢夺物资,一个是把目标对准大王,击败朝廷大军,活捉大王,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孙康虽然采用提问的口气说这番话的,但是锐利的目光告诉大家,他本人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将军们对他的迷信,因此如果孙康认定一件事情应该怎么样去做,当然不会有人公开反对,包括许三多也不敢,因为兰花公主没有给他这样的权利。一言堂的好处是,孙康做事情没有人擎肘,只要他拿定主意要做的事情就畅通无阻,做事速度很快。缺点就是,一旦孙康本人做错了,或者大脑糊涂了,也没有人给他纠正错误。

“在本王看来,我们的目标只能是后一种,就是夺取江山,消灭朝廷大军,这样大家才可以真正地赢得富贵和荣誉,我们的未来才不是建立在沙滩上。”

少康这段话虽然是在讲道理,但是在座的将军们都认可,因为不消灭现在的朝廷,自己就是叛贼,只要是叛贼,朝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你动用国法,如此一来,就算你怀里抱着金娃娃也是别人的,因为生命都不属于自己的,这就是成王败寇的道理,老百姓当然也要鄙视你,因为老百姓只认朝廷。可是消灭了槐,他们自己坐了江山,孙康成为大王,他们就是开国功臣,家里有多少财富都是自己的,你就可以合理合法地占有,使用。甚至挥霍。

“小王爷说的没有错,我们听你的,你就下命令吧?”有人急不可待了。

孙康当然愿意听见这样的言论,因此就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虽然我们目标明确,但是打仗不是儿戏,必须进行谋划。刚才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各有利弊,本王就综合一下。第一,大军进军并州是主线不变,但是我们不知道朝廷的军队看见我们大军出动会不会跑,因此不能孤注一掷,如果大军全部开拔,结果到了并州城下,找不到朝廷主力部队,岂不是劳民伤财?因此本王的意思是,派一支先头部队先去,这支部队人数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吓跑大王的部队,太少大王会认为是我们抛下的诱饵,也不会与我们交战,我的意思是,既然朝廷的军队有五千士兵,我们第一次出动的部队也是五千,不多不少,这样一来,朝廷军队就可能出城交战,而我们的这支部队不要求去战胜朝廷大军,只要能够缠住对方就是头功。”

说到这,孙康又停止了说话,用犀利的目光扫视将军,想知道谁的请战愿望强烈,结果当然没有让他失望,许三多等人都表现出了兴趣,道理很简单,他率领的部队主要力量就是东夷的俘虏,本身对朝廷有着刻骨仇恨,和朝廷军队对阵,既不会手软,也不会害怕。还有,如果完成了任务,最后全歼了朝廷援军,他就是首功。作为俘虏将军他自然明白,要在新朝廷中占有地位,甚至是重要的地位,他就要比根红苗正的将军们付出的多,所以每一次打仗,他的部队战斗力都非常强悍,因此赢得了孙康的喜爱,很想将他收归林下,只是怕惹恼兰花公主才没有这样做。

“看来将军们都急于到战场上立功了,好,这一次的机会就给许三多。”孙康点明了让许三多去,孙康之所以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许三多的部队有战斗力,也是因为他当年不止一次地指挥过朝廷部队,明白朝廷部队士兵的素质非常高,不是他们这支临时拼凑的大军可以相比的。从季柕当大王开始就规定,朝廷部队必须训练强度大,军事技术,能力是他领导的军事力量不能比的,一对一是不可能打败对方的,而许三多的部队战斗力较强,许三多又不容易成为他的嫡系,让他们相互消耗对他有利而无害,就算许三多最后不敌,朝廷部队损失也不会小,当他的后续部队赶到之后,对朝廷部队进行围攻,朝廷部队的战斗力已经严重受损,此消彼长,胜利自然是他们的。

“是,小王爷。”许三多回答的十分干脆,脸上也很兴奋。

“明天一早就出发,只是到了并州城外,一定要休息一夜再和朝廷部队交战,因为对方是以逸待劳,记住了。”孙康嘱咐着说,他不担心许三多的部队怯战,却怕他们浪战。

“明白了,小王爷。”许三多回答说。

“好,许将军坐下。”孙康对许三多的顺从表示满意,就又说:“当许将军的部队缠住朝廷大军之后,第二支大军一万人,担任左翼部队,由言喻将军率领,其余部队跟随本王,担任右翼部队,三路大军把朝廷的部队围困在并州城下,聚而歼之。”

“小王爷,如果朝廷的部队死活不出战该怎么办?”许三多见孙康话音落地,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问孙康说。

“挑选最会骂人的士兵去城下叫骂,槐是大王,即使他可以忍受骂阵,他手下的将军们也忍受不了。”孙康笑着说,孙康之所以这样自信,是他知道大王的尊贵,例如是他,就不可能忍受,虽然槐的涵养可能强于自己,但是面对和自己兵力相等的敌人,不出战已经丢人了,如果在对方百般慢骂的情况下还不出战,他这个大王还会有什么威望?所以槐别无选择,只能出战。

“我们另外两路人马会在你的部队大战几个时辰之后才会赶到,这样一来,大王手下的将军们看不见援军,当然就不会害怕你们,因此出战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孙康又说。

看见孙康说的是这样的肯定,许三多就不说话了。别的将军也认为大王不可能做缩头乌龟,因为朝廷军队的战斗力,一对一的较量是强于他们的,没有不出战的道理。孙康看见没有人反对,就宣布散会了,随后回到了自己住的临时公馆,他需要想一想这场大战的细节,槐能不能成为他的俘虏,成为俘虏后,下一步的行动是不是立刻逼近京城,在京城外面会不会遇到抵抗,因为现在的京城是太子监国,京城是有主心骨的,再说还有葛飞辅佐太子。葛飞这个人他是了解的,对于朝廷是绝对忠诚,在朝廷的威望也高,京城还有一半的正规军,如果再临时招募,凭着京城的人口密度,用保卫京城的口号去招募,一天之内就可能招募上万人,这个不能不防,也有这个可能。

如此一来,孙康刚才的喜悦就不淡定了,就命令侍卫快马加鞭去请兰花公主进城,这件事只能请求兰花公主来参合,或许她会有好办法,毕竟兰花公主在王族和贵族中是有号召力的。

到了下午太阳就要落山的时候,兰花公主乘坐马车走进启州,来到了孙康的临时公馆,孙康一直在闹心,看见兰花公主来到,心情顿时平静了不少,兰花公主之所以迅速赶到,是因为孙康终于下定决心攻打并州,如果事情顺利,槐的王位就可能不存在了,自己就可以报这压在心底多年的仇恨了。

“王叔看来对于并州这一仗有了十足的把握?”坐下后兰花公主就问,因为路上,她已经从接他的侍卫嘴里知道,孙康决定发兵并州了。

孙康大致对兰花公主说了自己的战略构想,然后才说:“公主认为有何不足请指出来。”

“我哪里懂得军事,何况王叔一切都谋划好了。”兰花公主回答,这个并不是她在谦虚,是她的确不懂得军事。“既然一切都在王叔算计之中,王叔为什么还派人急匆匆地把我找来?”

孙康就把自己的忧虑告诉了兰花公主,随后说:“这个可能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在京城外面还要进行死战,前途就可能不明朗了,因为京城受到包围,京城周围的王侯可能会勤王的,毕竟槐在诸侯和民众心理威望是很高的,葛飞又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王叔的担心有道理,如此看来,太子和葛飞是京城能不能守住和投降的关键人物了?”兰花公主问。

“眼下看来似的。”孙康回答。

“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把这两个人都做了。”兰花公主说。

“你是说派杀手?”孙康问,随后想想又说:“只怕不容易成功。”

“不管能不能成功,这都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兰花公主回答。

孙康看看兰花公主,但是一时间没有说话。

孙康的忧虑都是建立在并州能够战胜朝廷大军的基础之上的,算是意识超前了,所以他后来采用了兰花公主的建议,派杀手去京城,刺杀葛飞和监国太子,他怎么知道,葛飞辅佐两代大王,屡次经历大王被刺杀的事情,警惕性早就异于常人,岂是轻易可以得手的?最后只能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当然,这是后话。

孙康命令许三多带兵出击并州的消息,大军刚刚出发,凸冉就得到了探子报来的消息,凸冉安排的密探是跟随孙康的脚步的,孙康大军走到哪里,密探就会跟到哪里,何况凸冉给了密探很多金子,赋予了他全权处理事情的权利,因此凸冉得到孙康大军的消息,总是非常及时,正是因为信息畅通,凸冉的许多判断才很准确。这个本事是凸冉善于学习得来的。许多人看人看事总是看表面,表面上凸冉年轻,没有经历过战争,学习知识又不喜欢看“正经”书籍,岂不知,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老祖宗留下的知识宝库中,很多看似正经的书,只会让你做个好人,在道德上高于常人,但是这类书恰恰不会增添你治国,打仗,处理政事的能力,如果只是想做个平常人,当然可以读这类正经书,问题是,凸冉从小耳濡目染,看见出身奴隶的父亲成为国家栋梁,他怎么可能选择做一个普通人?当然,他的运气不错,遇到了不苛求道德的槐,槐又慧眼识人,所以他的才干在父亲没有发现的时候,被槐发现了,这才有机会大展宏图,成为槐的左膀右臂。

凸冉得到密探送来的信息之后,第一时间去见了槐,槐听完凸冉的汇报感觉不解,就问凸冉,孙康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认为,靠许三多的五千兵马可以攻取并州?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