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七十八章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3/22 12:54:42 夏朝传说第七十八章,有穷氏的造反举旗其实是仓促的,主要是被寒浞的杀戮激怒的。这些年来,因为大弈的原因,有穷氏部落发展迅速,又一直站在高位,成为各个氏族中最亮眼的氏族,包括普通市民都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结果因为寒浞的背叛,大弈的惨死,大批官员遭到罢黜和杀戮,从天堂掉入了地域,这种落差过于巨大和快速,有穷氏的人根本就没有准备,被羞辱激怒是一定的。加上有穷氏人彪悍的性格,不肯服输的特征,再一次造反就变成了必然。 伯因虽然被有穷氏推举为当家人,知道造反要冒巨大的风险,也想准备充分一些再高举义旗,但是手下的官员到民众,没有人愿意等,恨不能立刻杀进京城,活刮了寒浞,替大弈报仇,替有穷氏民众伸冤,重铸有穷氏的声望。这种由火气组成的复仇心理是被惯性制导的,除非是能力非凡的领导人,没有人可以浇灭这火山爆发般的情绪。伯因当然不是这样的领导人,因此就只能追波逐流,适应民意后高举了“除暴君”的大旗。 举旗容易,轮到做具体工作的时候就困难了,首先在确定行动的战略方向的时候,有穷氏的新领导层就炒成了一锅粥,主攻和主守的意见各占一半,互不相让,在谁也不能说服谁的情况下,最后只能是伯因做主。伯因首先分析了有穷氏和朝廷的力量对比,看经济能力不行,当过夏朝丞相的伯因当然知道这里面的差距是巨大的。尽管在有穷氏主掌了朝廷命运之后,有穷氏的财富增加了,但是因为原来的底子薄,这种增加虽然不小,但是财富的总量和寒浞掌握的朝廷还是不能相比的,没有钱,或者说是钱不够,打造优等兵器,置办攻城器械,建立车骑兵就只能是画饼充饥,这些装备都需要大把的银子,其次还有粮草,运输工具等等,最后包括人力资源。至于军队的战斗力,有穷氏的人因为被愤怒燃烧着,每个人都有拼死一战的决心,民心士气没有问题。但是这些人中的多数人不是士兵,没有经过军事训练,战斗技能是欠缺的,协作能力更是谈不上,而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两种技能是不可或缺的。战争不是靠勇敢就可以赢得胜利的,这一点被历史多次证实。 伯因的理性分析最后说服了要向京城进军,以攻击为主的强硬派。开始以香洲为根据地,筹集粮草,打造器械,训练士兵,修筑城垣。只是让伯因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寒浞的出兵速度和兵力都非常快捷,他们的准备工作刚刚开始,朝廷出兵的消息已经来到,而且大军统帅是寒浞的两个儿子寒浇和寒戏。 寒浞制定的进军方略是南北两路齐头并进,最后包围香洲,部队的力量是各分一半,由寒浇和寒戏分别统领。但是军队出发之后,寒浇改变了寒浞的军事部署,他让副将带着主力走北路,自己亲率五百步兵从中路突击,而且是日夜兼程。寒浇之所以肆无忌惮地直捣有穷氏的中宫,是依仗自己的无敌功力。 寒浇的武功在朝廷军队里属第一,天生的神力来源于遗传基因,因为寒浞本身就是武功高手,力量大,而寒浇从小就显示了这个特征,十六岁的时候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那时他和寒浞去山里狩猎,遇到一头黑熊,别人都避之唯恐不及,因为黑熊皮粗肉厚,力大无比,专门从事打猎的猎户都不敢招惹黑熊,而刚刚**的寒浇,手提铜锤就敢迎上前去,在和黑熊的博斗中,一锤打碎了黑熊的脑袋,自此寒浞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是天神降生,勇猛无比,当然是欣喜万分,就把他送到朝廷的军队中去做军官。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就出任朝廷队伍里的军官,当然招惹了很多人的妒忌和不服,结果在第一天的军事训练项目摔跤的比赛中,寒浇连败十八名士兵,把没有下场的士兵吓坏了,这才知道寒浇不仅仅是依仗寒浞的权利,本身的确有着非凡的功夫。在以后部队的战斗中,只要寒浇率领的部队在前面冲锋,几乎战无不胜。部队是个比较公平,讲究实力的地方,大家看见寒浇如此勇猛,当然心服口服,因此在寒浞当上大王之后,寒浇自然成为军中第一猛将,没有人敢于缨其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三军统帅。他弟弟寒戏的功夫虽然比不过他,能力也在众人之上,因此坐上了三军的第二把交椅。他们固然得益于寒浞的提拔,但是自己没有绝世神功,如此年纪轻轻,不可能统帅三军,因为这样做可能造成军心不稳,这样的官是坐不牢的。 正是因为战绩骄人,功夫了得,寒浇才敢率领五百人的突击部队直奔香洲。当他们来到香洲正门外面叫阵的时候,伯因正在帅府和几位当家的商量事情,听说寒浞派来了军队,就急急忙忙带着当家人来到城墙上,结果看见寒浇的军队只有数百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受到了侮辱,三当家的脾气火爆,看见这个情景大骂起来。 “寒浇小儿,如此地目中无人,当家的,待我出去打发这个混蛋。”说完也不等伯因点头,就怒气冲冲地率领一千多人的军队出城了。 “来将何人,报上名字,俺三当家的,枪下不死无名之鬼。”在城外站定后,排开阵势,三当家指着寒浇大骂道。 “小爷是寒浞大王坐下北路**,你是何人?敢口出狂言?莫非是活的不耐烦了?看见本帅降临,还不跪下求饶?”寒浇本来就是个目中无人的角色,哪里会忍受别人的辱骂,立刻进行了回击。 “何人给我将狂徒拿下?”三当家的看来不屑于打嘴仗了,直接想用手来解决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转出兄弟两个,这两个人看来是孪生兄弟,不但相貌像似,个头身材胖瘦也类似,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托天三股叉,身穿豹皮,好像猎户出身。两个人并不说话,一左一右,直接就杀向了寒浇。 寒浇冷笑地看着对方,眼里的目光是蔑视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做出抵抗的架势,站立的姿势很是随意,铜锤在右手随便地拿着。等到对方逼近,叉尖堪堪刺到胸前,突然把铜锤扔在地上,手疾眼快地抓住对手的叉子,双膀一角力,大喝一声松手,对方一个人的叉子就被他生生地夺了过去。要知道,寒浇抓住的是叉尖部分,是不能借力的,而对手握住的是叉把,可以使用全身力气,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叉子被寒浇一角力就夺了过去,被夺走叉子的将军顿时惊呆了,因为他无论如何想了多少招数,也没有想到对手会空手夺叉,而且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成功了,这样的神力不用说看见,听说也没有听说过,哪里能够不大惊失色。 看见这个情景,他的兄弟吓坏了,但是为了救助自己的兄弟,还是不顾一切的用力刺去。这一次寒浇没有夺叉,却是用单手捏住了叉尖,身子如铁塔一般地站在原地不动,任凭对方使尽力气,叉子似乎是被寒浇的手粘住一般,一动不能动。饶是他使出全身力气,豆粒般的汗珠顺脸颊滚滚而下,叉子却是不能挺进一寸。随后寒浇的臂膀用力抖动了一下,叉子又被寒浇夺了过去,结果只能是呆若木鸡了。有穷氏的人看见他们的战将,两个打一个,却是一个回合都没有,就被寒浞打成了木鸡,如果寒浇想要他们的命,简直就像碾死蚂蚁般地容易,双方的功力相差何止**? “滚回去,本将军不屑于杀你们这样的无名小卒,找几个能够厮杀的,有功夫的过来陪本帅玩玩。” 兄弟两个听见这样的奚落,虽然是满面羞惭,但是也只能是垂头丧气地往本方阵地走,技不如人没有办法。寒浇并没有使用技巧,只是用力气就赢了他们兄弟,这是没有办法弥补的差距。三当家的看见了这个情景,满腔的傲气飞到爪哇国里去了,他也没有见过力气如此之大的神人,一时之间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明白自己出马也肯定不是对手,但是就这样像缩头乌龟那样地逃回城内,丢人自不必说,如果对方追杀,很可能被寒浇突入城内,那就是大罪过了,因此只能使出最后一招:靠人多取胜,因此就命令身后的十多位将官,集体围攻寒浇。在他看来,寒浇就算力气再大,毕竟只有两条手臂,十几个将官集中攻击,是不容易能低敌的,只要有一个人手中的武器招呼到他的身上,就算不死,也不可能全身而退。到了那个时候,他再指挥麾下大军冲杀过去,凭着人多,完全可以挽回败局。 看见对方一下子涌上来十几个人,寒浇高兴了,他本来就天生神力,喜欢打仗,只是一直难逢敌手,这次对方一拥而上,倒是给他制造杀机创造了机会,因此就把铜锤拿到了手里,当对方团团逼近,各种武器往身上招呼的时候,铜锤挥舞起来,他的铜锤分量本来就重,有两百多斤,加上他挥舞出去的力道,那就有千斤之力了,因此那些兵器被他的铜锤触碰之后,要么拦腰折断,要么飞上半空。和他交战的将官靠近寒浇身体后,每一个都没有使出第二招,不是兵器脱手,就是兵器被打废,没有一个人可以和寒浇对上几个回合。 站在城墙观战的伯因,看见这样的情景,心理明白,有穷氏的所有武将都不是寒浇对手,这样的交战除了自取其辱,没有别的选择,就命令三当家的撤回,组织弓弩手用乱箭射杀寒浇,就算不能射杀寒浇也可以阻挡对方追杀败兵进城。伯因的变化还算及时,如果不用这一招,三当家带出城的一千多士兵,当寒浇抡着铜锤冲过来的时候,只怕没有几个人可以活着回去。 三当家就命令士兵张弓搭箭,当手下的将军像回跑的时候,命令放箭。刹那间,飞蝗一般地箭雨射出,果然挡住了寒浇攻击的脚步。寒浇虽然有蛮牛般的神力,面对这密如骤雨一般的箭镞,却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退回到自己的阵营里,靠着士兵张开的盾牌抵挡对方的箭镞,眼睁睁地看着有穷氏的军队撤回到了城内,虽然非常气恼,却是没有办法,毕竟自己并没有练成刀枪不入的神功。 双方第一次交锋,虽然寒浇把伯因的部队打成了缩头乌龟,但是寒浇并没有夺下城池,只能说是给了对方一个震慑。 四 因为没有预料到,朝廷的军队中有寒浇这样的猛将,虽然寒浇只率领五百人的部队逼到城下,城内的有穷氏将军们却没有人敢再出战了,这样就达到了寒浇快速进军,堵住有穷氏军队逃出城的目标。随后不久,他的后续部队和寒戏率领的大军赶到了,将香洲城团团围住,这时候有穷氏想出城,只有冒险突围了。 寒浞这个打法,的确超出了伯因等有穷氏官员的认识,使他们又开始陷入举棋不定的争论之中。一部分官员主张突围,他们的理由是,在朝廷部队立足未稳,趁机杀出,然后有穷氏部队走小路,偷袭京城。这个理由的确成立,如果偷袭成功,会让寒浞措手不及。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另外部分官员的反对,反对的理由同样充分,他们认为,城外有寒浇这样的猛将,谁做先锋都无法抵挡,其次,朝廷的大军已经悉数赶到,如果匆忙突围,遭到截杀是一定的,而和朝廷的部队野战,对方有车骑兵,有穷氏只有步兵,很难抵抗,加上朝廷来的部队是精锐之师,人数不少,有穷氏的部队容易被分割截杀。不如借助城墙的防卫力量,给予朝廷部队足够的杀伤之后,看情况再突围。 后一种提法的官员是惧怕寒浇的勇猛和朝廷车骑兵的彪悍,他们宁愿借助城墙来保护自己,求得暂时的安宁。很显然,这是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就需要当家人一锤定音了。 伯因同样是心乱如麻,因为对寒浞的估计不足,造成了被动,面对朝廷的五千精锐兵马,伯因知道,虽然有穷氏的人数多于对方几倍,却没有任何胜算,因为朝廷军队都是职业军人,士兵战斗力强劲,武器装备又远远优于有穷氏的士兵。有穷氏士兵基本上是由有穷氏的普通民众组成的,这些人中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其中有一半人都没有合适的武器,只能算是老百姓。靠这样的部队去和朝廷的精锐之师进行野战,结果只能是被杀戮。凭借城墙只守不攻,当然可以抵消朝廷军队的部分战斗力。但是问题同样不小,因为朝廷军队如果长期围城,城内的军民很快就可能断粮。这是没有做到料敌先机的结果,城内并没有储备过多的粮草,而十万多军民每天的粮食消耗是惊人的。 虽然伯因一直在迟疑,但是看见争论的双方,最后把目光投向自己,明白做为当家人的自己必须拿出主意,因此伯因命令暂时不出战,加固城墙,准备固守,为了能够坚持持久一些,伯因命令二当家的出任粮食总管,从现在开始,城里不能参战的普通百姓,尤其是老弱妇孺实行粮食配给,省下的粮食给打仗的士兵用。 城里伯因打定了主意固守城池,城外三军大帐同样在召开军事会议,寒浇和寒戏两位统帅的观点迥异。寒浇主张速战速决,寒戏主张长期围困。寒浇之所以主张速战速决,是因为他和有穷氏的将军们交过手,认为有穷氏士兵的战斗力稀松平常,不堪一击,只要一个猛攻,就可能打开缺口,拿下城池。寒戏感觉寒浇过于轻视有穷氏的战斗力了。不错,论单兵作战能力,他们的确不是朝廷士兵的对手,但是当对方有城墙做依托,完全可以和朝廷士兵对决的。更主要的是,有穷氏人同仇敌忾,士气高昂,这股精神力量不可小觑。再说了,硬攻城墙,人数死亡会非常大,他们军队单兵作战能力强的优势,武器装备好的优势用不上,对方的砖瓦石块,滚木雷石都可以成为利器。不如进行围困,等到城里没有了粮食,有穷氏的人就会投降,或者突围,哪一种结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利大于弊。 但是因为寒浇是主将,又是寒戏的大哥,争论的结果当然是寒浇说了算,他就命令士兵准备攻城器械,三天后攻城。香洲的城墙并不高厚,按照一般情况看,攻城不应该有太大困难,这也是寒浇主张攻城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三天的准备完成之后,攻城战斗正式打响了。 攻城战斗从一开始就是白热化,朝廷的军队在南北两个大门方向同时攻击。当攻击开始,朝廷军队里的弓弩手就站在城外百米左右的距离,呈一字型排例,他们的任务是射杀和压制站在城墙上的士兵,为攻城的部队扫清道路。这些士兵平时的训练就是以弓弩为主,而且挑选的士兵都是身强力壮,有爆发力的男人,因此照比一般的士兵,他们射出的弓弩距离要远五米左右,这样在对方射不到自己的地方,他们就等于延长了手臂,能够攻打对方,而不被对方攻打,可以说是部队攻城的时候,最有力量的支援利器,这种战术从黄帝创立开始,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早已经炉火纯青,是每一次攻城必备的掩护工具。寒浇的目的是一举拿下城墙,因此当然把当家的本领使出来。这些弓弩手不仅仅是自身力气大于一般士兵,使用的弓弩也是一等一的硬弓,射出的箭镞只要射到对方身上,就会造成非死即伤的效果。何况有穷氏氏族善于射箭,大羿接管军队指挥权之后重点训练士兵射箭的技巧,因此,朝廷的弓弩手在大羿,寒浞的督促下,进步很快,在寒浇发起攻击的一瞬间,负责攀援爬城的士兵会同时行动,这些士兵要借助守城士兵被箭簇压制的瞬间,用飞快的速度靠近城墙,借以减少伤亡。 原始社会后期的冷兵器时代,因为物资的匮乏,多数普通士兵攻城的时候,并没有盾牌做掩护,只能靠肉体去抵挡城墙上扔下的石块,滚木和弓弩,风险是非常大的。在有穷氏队伍里,只有少数低级军官才能够手持盾牌,他们因为负有指挥和先锋官的作用,为了部队的整体攻击少受打击,当家人给他们配备专用盾牌。这样一来,在城墙外面负责压制的弓弩手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此刻在寒浇看来,只要他的弓弩手射出飞蝗一般的箭簇,守城士兵就会死伤惨重,甚至失去抵抗力,这个时候只要负责爬城的士兵靠近城墙,胜利就十拿九稳了。因为守城的士兵虽然也有弓弩,但是他们的射箭功夫远远不如朝廷的弓弩手,在他们没有能力射到城外弓弩手的时候,自己很可能就被射杀了。这样一来守城士兵就没有能力阻止爬城士兵靠近城墙,事实也正如寒浇的预料。当攻击的锣鼓响起,他的弓弩手,把密集的箭雨射向城上的时候,尽管城上的士兵也把密集的弓弩射下城墙,他们看起来居高临下应该占有优势,但是因为功力不足,导致他们的弓箭在朝廷弓弩手几米外就飘落下来,对弓弩手形不成任何威胁,反而导致多名士兵受伤或者死亡。在城墙担任前线指挥的三当家的,看见这种情况后,只能阻止己方和对方对射,放任爬城的部队靠近城墙。 从趋势上看,城破就是旦夕之间的事情,只要士兵竖起了云梯,就可能杀到城墙的上面。开始的时候一切似乎正在演绎寒浇的推测,因为他已经看见,城头上晃动的人影在大量减少,这说明,他的弓弩部队给予了守城士兵以重创,而爬城的士兵很多已经接近了城墙,有的云梯竖起来了,这让寒浇感觉欣慰。但是这种高兴并没有持续几分钟,随后就听见城上锣鼓声大作,然后突然间,像似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数不清的守城士兵出现了,他们根本不管飞蝗一般的箭雨,不要命似的把巨石,滚木像城下砸去,那些刚刚来到城下,还没有攀登梯子的士兵,就这样糊里糊涂见了上天,当然,也有的士兵刚刚爬上梯子,就被迎头砸下的石头,滚木砸下了梯子。至于个别竖起的云梯,结果好不到哪里去,云梯被对方的挠钩,原木推翻在地,从梯子上摔下的士兵当然要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呼叫,看起来占尽优势的攻城战术,第一个回合以朝廷军队的惨败结束了。 寒浇是一脸寒霜,一脸懵登,因为他不知道,伯因的守城士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们为什么面对箭雨还奋不顾身地往城垣下扔石头和滚木? 原来是督战的三当家看见自己的士兵抵不过朝廷的弓箭手,刚刚交战,守城的士兵就死伤累累,如此的对战下去,正面战争还没有开始,部队就可能打光了,因此只能把士兵撤到城墙根下,或者箭跺后面藏起来,冒险让对方攻城的士兵来到城下,最后采取近战歼敌敌的方法。这个时候拼的不是技术,是勇敢,如果有穷氏士兵是胆怯的,勇敢不及对方,只能认输了,但是总比凭对方屠杀要好。谁知道他这冒险一试,结果却是大妙,因为他的士兵勇敢一点不输朝廷士兵,甚至强于对方,因此当朝廷士兵靠近城墙,架设云梯,准备攻城的时候,他命令锣鼓齐鸣,蹲伏的,隐藏的士兵听见响声奋不顾身地露出身子,和爬城士兵进行了血战,最后硬是靠着不怕死的精神,把寒浇的第一次进攻打退了,而且寒浇的士兵伤亡不小。按照双方一比一,一比二的比例伤亡,这样的阵仗,寒浇的部队是消耗不起的。 打退了寒浇部队首次进攻,守城士兵士气大振,因为他们明白了,战斗力有时候就是不怕死的精神。就在这个时候,伯因带着氏族官员亲临城墙,给士兵们送来就精神和物资奖励,本来这些有穷氏的士兵不怕死,是认为自己在为氏族而战,是在保护家里的父老乡亲,他们知道寒浇比他老子寒浞更残忍,如果城破了,所有有穷氏的人都会遭殃。虽然不能说人人被杀死,但是逃脱不了做奴隶的命运是一定的,对士兵来说做奴隶和在地狱里生活差不多。有穷氏人本来是骄傲的,在大弈夺取夏朝的权利之后,胃口被调的更高,做惯主人的他们,去做奴隶,还不如血染疆场,当一个氏族里的多数人都拥有这种傲气,而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战斗力当然是惊人的。 寒浇不明白有穷氏人的这种性格,感觉军力,战力远远胜过对方,攻城的结果是大败亏输,受不了,因此当部队撤下之后,怒火自然要发泄到前线指挥官身上,命令把没有受伤的几个尉官捆绑到自己面前,然后喊来士兵,让他们亲眼看见自己如何处置战斗不利的军官。 这几个军官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服气。寒浇则指着军官的身体对士兵说:“你们都看见了,某些士兵战死沙场,而他们并这些人没有受伤,说明什么?我们的军队想打胜仗,只靠武器装备是不行的,必须要靠不怕死的精神。像他们这样的怕死鬼,留着有什么用?拉出去砍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