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第一章>夏朝传说第五十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五十章

小说:夏朝传说:第一章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2/22 10:45:21

夏朝传说第五十章,八月三十的夜晚子时终于到了,这一天对于有扈氏和朝廷都是关键一天,如果有扈氏能够安然走出朝廷大军的包围,那么夏朝的历史可能会重写,可惜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因为历史永远对于胜利一方有意义,失败者理所当然被淘汰。

走在前方的是麦加率领的前锋军团,人数不多,一共两千多人,但是士兵清一色是精锐。多数手持长枪,在他们前面是弓弩手,因为天色漆黑,部队走出城外一百多米没有被郜林的部队发现,虽然军营里有打更的更夫,但是时间过了半夜,更夫早就疲倦了,不知躲到哪里小息去了,因此当麦加的前哨士兵都快要走到营帐前的栅栏、鹿角之时才被发觉,一时间大营里报信的罗鼓声大作,在睡梦里的士兵慌忙穿衣服,找武器,幸亏麦加的目的不是要他们的命,只是赶跑他们,抢出道路主宰权,这样郜林的士兵才没有遭受过多损失。

郜林昨天晚上临睡的时候,因为意外地猎获了一只过路的狍子,和几个军官喝了点酒,睡的较熟,被卫兵推醒好一会才明白有扈氏的大军来劫营,酒劲被吓醒了,当然,他知道有扈氏的目的不是劫营,是要冲出包围圈。如果让他们从自己把守的东门跑掉,罪过大了,说不定会被启拿去吃饭的家伙,因此懵懵懂懂地下令点起火把抵抗,同时派人去通知启,他知道,只凭自己的一支兵马,无论如何是拦不住有扈氏的主力部队的。

麦加接受的任务是打开通道,让后续部队跟进,至于看守道路的任务,由另外一个氏族头人担任,因此他率领的部队只管一路向前冲,遇到拦路的杀死或者赶跑,因为能不能打通通往山口的道路非常关键。只要夺下路口,大军进入了山路之后,派出部分部队守住路口,挡住追兵,主力部队就可以安然无恙地越过山地,进入荒草甸子。那里地势平坦,利于部队逃跑。如果部队走出荒草甸子,就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了。有扈氏能够脱去此次劫难,他麦加就是头功。

麦加是准备拼死一搏的,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己不需要拼命了,因为郜林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准备,完全被他们的突然出现打懵了,有的士兵裤子都没有系好,拿着长枪就来作战了,自然不可能活的太久,因此当他的部队冲出郜林的大军帐营,打开通道的时候,士兵连死带伤的,还没有达到双数,这让他怀疑自己遇到的,不是启的主力部队。随后甘地和乙地也追了过来,他们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顺利地通过了郜林营地,前面不远处就是山口了,哪里黑黢黢的,十分安静,为了保险起见,乙地建议派出部分部队进入山路去探路,理由简单,他们杀出郜林的大营过于容易了,乙地担心启有诈。甘地虽然感觉乙地的担心有些多余,但是想想小心没有大错,还是同意了。大部队就在山口外暂时停了下来,静等里面的消息。

眼见半个时辰过去了,山谷里并没有出现杂乱的声音,甘地决定不等了,因为时间就是生命,他不知道断后的部队抵挡追兵能够挡住多久,也不知道启的增援部队什么时候可以到达,但是 他知道,时间不会太长,因为郜林肯定会像启求援,启也一定会命令主力部队随后追来,因此只要他们走的远远地,启的主力部队就不可能追上,因为论走路的功夫,有扈氏的人是一流的。乙地这一次没有反对,毕竟半个时辰不算短了,如果有伏兵,不可能一点声音没有。

因为山路过于狭窄,平日里没有人修路,加上有扈氏的部队人数众多,为了避免踩踏现象,甘地发出了严格命令:不准拥挤,排队走路,因此尽管只有五六里地的山路,大军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走完,等到后续部队全部走过大山,天已经亮了,东方天际可以看见一抹熹微了,淡淡地早霞露出了真容,这是荥阳一带进入秋季后经常可以看见的景象。

一脸紧张的甘地和略显疲劳的乙地,看见就要旭日初升的景象,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笑脸,心理都在庆幸:虽然屡次败在了启的手里,终于赢了他一回,得脱灾难了,从此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了。

“当家的,眼前的原野还是碧绿色,看不出瑟瑟的秋景。”乙地说着心理居然涌起了诗情,有了放歌一曲的感觉,因此说出的话中充满了诗意。

“是的,我也有了山中才数月,世上几千年的感觉,这城里城外居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甘地同样兴奋地说。走出了这片原野,前面就是通往通州的大道,只要到了通州,和羌族搞好关系,从打鼓另开张是可能的,那么和启的较量就没有结束。

“我想知道此刻的启已经知道我们突围了,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乙地说到这,轻轻地吐了一口浊气,感觉无比的舒畅,启一次次地让他丢脸,他终于扳回了一局,让启丢了一次大脸,启这样自负的人,一定会非常沮丧的。

“他早就知道我们准备突围,但是不可能知道我们选择哪一天突围,在什么方向突围,因为他不是神仙,会有些沮丧,但是不会很难过,因为他还有机会。”甘地说,他并没有想看启笑话的意思,在他看来,启这样的失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

两个人正说的高兴,站在他们后面的麦加突然大喊起来。“当家的,军师,你们看前面是什么?”

甘地和乙地透过朦胧晨曦放眼望去,感觉心惊肉跳,脸色惨白,冷汗从后背淌了下来,刚才的喜悦,欣慰仿佛遇到了飓风,刹那间被吹走了。因为前面突然间竖起了一道环形的“高墙,”这座高墙正在快速推进,它们不正是让人恐惧的车骑兵是什么?

原来启料定有扈氏会选择东门方向突围之后,集中了所有的车骑兵,暗暗地像东门方向移动,在距离东门十里左右的镇子收住了兵马,然后对整个镇子进行了封锁,所有的人只能进,不能出,因此消息封锁的严格。因为启没有十足的把握笃定有扈氏的军队会走这里,所以并没有事先移动部队。因此当驻守东门外的郜林派出通信兵来报信的时候,启明白,自己原来的判断是正确的,就命令在小镇的车骑兵全军出发,进入荒草甸子,堵截住有扈氏的退路,随后大批步兵连夜拔寨,赶往荒草甸子围歼有扈氏的主力部队。

当有扈氏的大军走出山口进入荒草甸子的时候,启的车骑兵部队也进入了荒草甸子,只是因为这片荒地面积太大,车骑兵需要整顿,布局,因此耽误了些时间,但是在熹微出现的时候,布局完毕了,这个时候有扈氏就算发现了启的部队在埋伏,也没有退路了。因为郜林的东线部队全部来到了山口,开始之所以没有进攻是因为天黑无法作战,部队不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因此郜林命令部队小规模的接触,等到天光出现的时候开始了正常进攻。现在正在和有扈氏的留守部队进行激战,他的部队武器装备,战斗力远远高于有扈氏的留守部队,

因此消灭留守部队只是时间问题,一旦消灭了有扈氏的留守部队,郜林的部队就堵住了有扈氏部队的退路,这个战术是事先算计好的,因此在有扈氏发动突围的时候,郜林的部队虽然遭受的是突然打击,也不至于溃不成军。一切的表现都是假象,郜林是按照原来的部署,故意不尽全力进行抵抗的,因此才让有扈氏的部队快速地突围出去。他的部队只要拿下山口,封锁住有扈氏大军的退路就算完成了任务。

此时,看见启的车骑兵部队大规模地出现,甘地和乙地的心理要多凉有多凉,因为他们不知道,启的车骑兵为什么出现的这样快,因为就在准备突围的前一天,他们的密探已经送回来情报,给出的消息是山路上没有伏兵,整个荒草甸子没有朝廷的军队,难道这些车骑兵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管他们的愤怒有多大,悲哀有多么多,心理都明白,情绪不能帮助他们冲破车骑兵的围堵,唯一的方法是尽力一搏,打破车骑兵的围堵。

“当家的,快拿主意吧!一会车骑兵就冲过来了。”麦加着急地说。

“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前进,冲破车骑兵的围堵,要么后撤,重新回到荥阳城。”甘地阴沉着面孔说。“你们认为怎么办为好?”

“回到荥阳城?”乙地反问了一句,随后就摇摇头。“没有这个可能,如果我的猜测不错的话,荥阳城回不去了,郜林的部队不会让我们进城的。再说就算能够进城也是死,只不过是早死几天和晚死几天的问题。”

甘地明白乙地的话是正确的,如果在荥阳城里能够活下去,他们何必冒险突围?郜林的部队虽然被他们的突然袭击打懵了,让他们顺利通过防区,但是时间过去这样久了,早就恢复了战斗力,而留守山口断后的部队只有两千人左右,很难抵挡住郜林部队的反攻。更可怕的是,既然他们放弃了荥阳城,说不定荥阳城已经被启的部队占领了,他们哪里有能力去攻城?如果兵临城下,后有追兵,前有城墙堵截,就会军心涣散,战斗信心会丧失,如其那样,不如趁部队还算完整,战斗信心没有丧失的时候,和启的部队拼死一搏,说不定可以死里逃生。车骑兵虽然厉害,可是他们有扈氏毕竟是有两万多人的部队,不见得不堪一击?

就在这时,报信的士兵跑来报告:留守山口的士兵已经溃退,山口被郜林的部队夺取。甘地心理又是一沉,明白了,这个看似可能的方案也没有了,眼下只剩下了一条路:打败车骑兵,杀出血路,否则就是全军覆灭。

“组织弓弩手去对付车骑兵,当家的走小路,只要当家的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乙地说着看看麦加和甘地。

甘地知道乙地的用意是用有扈氏的主力去拼车骑兵,掩护自己逃跑,但是甘地不想这样做。第一,他不会扔下有扈氏部队自己逃走,第二他感觉很难打败车骑兵,自己也很难逃走,如其如丧家之犬般地逃走,不如轰轰烈烈地战死。

指挥车骑兵围堵有扈氏主力的指挥官是启本人,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算是心机用尽了,如今有扈氏落入了他精心设计的陷阱,启当然不可能给予他们逃脱的机会。他之所以没有立即下达攻击命令,是在等待两个消息的出现。第一个是山口是不是被郜林的军队堵死。第二个是支援的步兵是不是已经到达,因为只靠车骑兵冲锋虽然可以给予有扈氏重大杀伤,但是兵力不够,不能形成真正的合围,只有太康等人率领的步兵到达,才可能形成合围,给予有扈氏毁灭性的围歼。

启从一开始出兵有扈氏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彻底消灭有扈氏,让这个氏族在夏朝不复存在。强壮的男人要尽数杀死,老弱妇孺全部成为奴隶,分给贵族和有功的将士,如此一来,有扈氏就只能解体了,威胁新朝廷的最大毒瘤就不存在了。当然了,也是为了给后来的造反者树立标杆,让他们知道反抗朝廷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让夏朝所有人都知道,启所领导的奴隶制国家就是强权国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道德仁义是不存在的。这个国家只有一种东西是真理:弱肉强食,任何人都必须遵循规则。

当启看见山口处的狼烟升起,知道郜林在通知自己,他的部队控制了山口,启明白,有扈氏没有退路了,这才命令车骑兵开始进攻。随后组成半月形的车骑兵启动了,每一个半月形的队形是由一百辆战车组成,车上的士兵各个都在张弓搭箭,因为车骑兵的基本战术就是距离远的用弓弩射击,距离近的用长枪捅刺,大战的序幕拉开了。

甘地既然决定不预先逃走,就亲自指挥三千有扈氏的精兵用弓箭回击。按理说甘地指挥的有扈氏精兵人数多于车奇兵,应该占便宜,但是事实不是如此。车骑兵的弱点应该是奔跑的战马,只要战马受伤,车上士兵就失去了一半战斗力,如果他们来到车下作战,战斗力还不如一般的步兵。但是在颛顼当大王的时候就解决了战马身体暴露,容易遭到弓弩攻击的问题。他让朝廷拿出巨大的财力,为每匹战马制作了用皮革制成的马衣,这种马衣在强弩没有出现的时候,的确可以保护战马不受到弓弩的伤害,后来重装甲骑兵的出现,其实就是在颛顼的启发下改进的。只是把皮革换成了盔甲。

因此当战马受到保护之后,对方的攻击只能把目标对准车上的士兵,这是难度很大的,因为战马是在奔跑的,战马奔跑,车上的士兵当然也是流动的,弓弩射击流动的士兵,准确率减低了一多半以上。何况车上的士兵也是身穿盔甲的,因此被射伤的概率很低。车骑兵的士兵选择一向严格。首选是身强力壮的男人,这些人各个都善于射箭,因为力量足,射出的弓箭照比地面上的普通士兵距离远,其次他们手里拿的武器,要么是长枪,要么是长戟,又占有居高临下的先天优势,因此在车骑兵出现的时候,面对步兵就像后来现代化战争中,步兵面对骑兵,优势极为明显,基本上的兵力对比是五比一。因此甘地指挥的部队人数看起来多于车骑兵,其实并不占有优势。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有扈氏的军队组成的时间短,训练的时间不够。冷兵器时代使用的武器都是靠手工操作的,熟练是战斗力提高的顶级指标,训练的时间长,士兵的战斗素质就高,反过来,训练的时间不够,士兵的战斗力就下降。

当双方距离接近弓弩的射程之内的时候,天空上飘起了一片箭雨,从气势上看,有扈氏方面占据上风,因为他们人数众多,车骑兵的阵型中,不时地有人仰车翻的景象,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有扈氏士兵的伤亡远远超过车骑兵。几轮射击过后,站在前面的有扈氏弓弩手几乎全军覆灭,士兵一批批地倒下,只是这些士兵非常勇敢,尽管不是车骑兵的对手,并没有人逃跑,因此减缓了车骑兵进军的速度。问题是,战场的较量说到底是硬实力的较量,还是那句老话,战争不是靠勇敢就可以取得胜利的。因此很快地,车骑兵的队伍就冲到有扈氏人群最集中的地区,双方都舍去了弓弩,直接用兵器交战。甘地也把善于使用长兵器的士兵集中起来对付车骑兵。

这种血腥的战争导致的,就是一批批活人迅速地死亡,草地上空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虽然车骑兵战斗力惊人,但是有扈氏士兵人数众多,死去一批又顶上来一批,惊人的勇敢让他们面对高于自己战斗力几倍的车骑兵的时候,一段时间内,居然和对方战成了势均力敌。最后甘地也只能亲自上阵了,因为抛去了逃跑的幻想,甘地明白,今天想活着离开,只有消灭或者打垮了车骑兵才可能有生路,因此必须保证士兵的战斗信心不被摧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围攻一辆战车,厮杀的惨烈程度让启也感觉意外。

原来启的打算是,在车骑兵强大战力的冲击下,有扈氏士兵很快就会溃不成军,那时候就是车骑兵猎杀对手的最好机会,因为疲劳的士兵是跑不过战马的,最后他手里还有拦截有扈氏的步兵,他们除了被杀死,或者当俘虏就不可能有其它选择,因此启的脸上完全是胜券在握的安详。哪里知道,战斗进行了一刻钟之后,有扈氏的士兵虽然死伤遍地,却是越战越勇,前赴后继,车骑兵的士兵也不断地出现伤亡,如此地打下去,就算能够消灭有扈氏的部队,车骑兵也会伤亡不少,这是他绝对不会允许的。因为相比于普通士兵的训练和价值,车骑兵的造价是昂贵的,成军的时间也长的多,一队能够参与作战的车骑兵兵成军,没有四五年时间是很难做到的,这就是为什么车骑兵是朝廷军队眼珠子的原因。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难分胜负的时候,启的救兵到了,太康和于彤率领的两支步兵来到了荒草甸子。他们之所以姗姗来迟,并不是故意拖延时间,首先是距离远,其次是战争爆发是在子时,部队正在睡觉。当警讯出现,启的命令到达,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做准备,而且道路不熟,夜里行军的速度不可能快,因此就出现了战斗已经打起了很久,他们还在路上行军的怪事。

看见援军出现,启进行了战术调整,让太康和于彤的部队分为左右翼进行两面包抄,随后派人通知郜林的部队从山口撤出,立即加入围攻阵营,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四面围攻的局面。甘地的主力部队用于和车骑兵作战,剩下的部队是准备打替补的,哪里想到启的部队突然之间来了那么多生力军,这些新加入的部队一个个非常生猛,简直就是出山的猛虎,吃人的饿狼,顿时让有扈氏军心产生了动摇。本来就实力不济,全靠不怕死的精神在支撑,如今信心涣散,战斗力当然要大打折扣了,因此刚才相持的局面,瞬间就土崩瓦解了。

甘地看见这种情况,明白大势已去,瞪着血红的眼睛,不要命地冲进密集的车骑兵阵容里大呼喊战,结果被两辆战车上伸出的长枪前后夹攻,穿了个透心凉,眼见一口鲜血喷出,不能活了。士兵们看见当家人战死,哪里还有战斗意志,任凭麦加如何大喊,还是纷纷抛弃兵器,跪在草地上举起了双手。正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说的这种情况,麦加和乙地看见部队惨败已经不可收拾,就在同一时刻自杀了。

军事较量很短的时间结束了,这或许是启和甘地都没有想到的,这场战争的结果一边倒,是多数参战的士兵没有想到的,而更让有扈氏士兵没有想到的是,和以往的战争胜负不同的处理后果。例如在尧舜时期也有过反叛朝廷的氏族,双方也进行过战争,战败的一方除了认输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士兵做了俘虏,只要不继续反抗,可以安心地回家做良民,家属则安然无恙,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当地造反的氏族头领虽然会被绳之以法,但是后来的管理官员还是出自于本族,对氏族的整体伤害不大,朝廷只是要求他们承认朝廷的权威,服从朝廷的领导就可以了,因此可以这样说,造反的氏族付出的本钱不是很大,因此很多跟随造反的士兵和家人,并没有把造反看做是多大事情,总的感觉造反是头人的关系,自己不过是被裹挟的,受到牵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有扈氏的不幸是,朝代变了,原始父系社会在启登台演出的那一刻起,被宣布废止,奴隶社会成立,而新的法律对于反叛者,对于大王不敬者有着严格规定,他们赶上了变化的朝代,遇到了启这样一个不会对于反叛者手软的大王,他们,包括家人的下场凄惨了。战争结束后,被俘的士兵除了本人成为奴隶,他们的家属,包括老人和妇女儿童都成为了官奴,就是说,参与造反人的家庭不存在了,家人的自由失去了。启就是要用血腥告诉后来准备造反和参与造反的人,造反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启不会用道德来约束自己,他需要的是绝对服从。

被俘的有扈氏士兵,十个人被一根绳子绑成一串,在刺刀和**的监督之下,沿着官道,一路艰难地走向京城。如果谁想活着回到京城,千万不能生病,当然也不能有逃跑的念头,因为生病只能等死,没有人会给你治疗的。而逃跑被抓住更为凄惨,不是被大卸八块,就是凌迟处死,一句话,你失去了活下去的机会,因此尽管受到非人的侮辱和折磨,但是并没有谁起过逃跑的念头。启的暴政虽然缺少仁慈但是的确起到了震慑作用。

被俘的士兵走在前面,后面则是他们的家属,整个队伍绵延数里地之长,多数士兵都蓬头垢面,身上带有血迹,启就是想让沿途的百姓看见造反的后果,毫不掩饰他的残忍和凶暴,这或许是奴隶社会的本质,一切虚伪的掩饰不需要,一切剥削,掠夺都是在法律的保护下**裸地袒露着,你是强者就会生活的好,你是弱者就可能成为奴隶,而奴隶是法定的最低等级。一旦你成为了奴隶,预示着你和你的家庭,包括后代的儿女都是奴隶。

当然,奴隶是可以脱籍的,不过非常难。除非你本人,或者你的家庭成员中,出现了被朝廷或者主人认可的贤人,能者,他们会帮助你脱去奴隶的户籍,这样的概率百分之一都不到,多数奴隶都是几代为奴的,这就是为什么后世多数人骂奴隶社会残忍,没有人性的原因。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