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时空旅人口述史>第三章 鬼神:宣室篇(二十四)不问苍生问鬼神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章 鬼神:宣室篇(二十四)不问苍生问鬼神

小说:时空旅人口述史 作者:光武 更新时间:2023/11/3 23:04:49

“陛下,您怎么就不见老呢?”

未央宫宣室殿中,当贾谊看到端坐在宫中皇座的文皇帝时,不禁惊愕万分。

长身玉立、仪容俊美、温文尔雅、锋芒内敛,乌黑如墨的鬓角没有一根白发,十几年了,文帝依旧是二十几岁的模样。

“是先生啊,来,坐。”当皇帝雍容自信的话语甫一出口,他青春长驻的容颜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三十岁、四十岁、几百岁……似乎任何可能和不可能的年龄,都能在他的身上看出端倪,又似乎无迹可寻。

“先生,你……老得……好快啊。”贾谊坐定,文帝盯着他看了半晌,良久,一声轻叹。

贾谊苦笑了下,数年谪居长沙的酸楚无奈,还有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抑郁尽在其中:“让陛下挂心了。”

“先生,你不怨恨朕吧?”

贾谊摇摇头:“陛下这么做,没有错。假如我和陛下易地而处,为了朝局,我一样会牺牲陛下,舍小就大,理所应当。”

“你呀,说话还是那么不留情面。”文帝笑了,似乎是不经意地转移了话题,“我听说,阜陵侯刘安,似乎召集门客,搜集了许多鬼神志怪的故事。”

阜陵侯刘安是已故淮南王刘长的儿子。淮南厉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母亲过去是赵王张敖的美人,张敖的父亲张耳是刘邦青年时代的至交好友,刘邦和项羽争霸时,又不遗余力地帮助刘邦,所以,在韩信击败陈余夺取赵国后,张耳便率先被封为赵王。

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刘邦从东垣县经过赵国,张敖把赵姬献给刘邦。刘邦本是好色之徒,虽然张敖是自己的女婿,老丈人本不该占有女婿的爱妾,但赵姬实在是太美了,所以还是受到刘邦的宠幸,怀下身孕。从此张敖不敢让她住在宫内,为她另建外宫居住。

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赵国丞相贯高等人在柏人县谋弑刘邦的事情被朝廷发觉,张敖也一并被捕获罪,他的母亲、兄弟和妃嫔悉遭拘捕,囚入河内郡官府。赵姬在囚禁中对狱吏说:“我曾受到陛下宠幸,已有身孕。”狱吏如实禀报,刘邦正因张敖的事气恼,没有理会赵姬申诉。赵姬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告知吕后,吕后妒嫉,不肯向刘邦进言求情,审食其便不再尽力相劝。赵姬生下刘长后,心中怨恨而自杀。狱吏抱着刘长送到刘邦面前,刘邦后悔莫及,下令吕后收养他,并在真定县安葬了赵姬。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七月,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邦遂立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英布领属的四郡广袤封地。

由于刘长的身世悲惨,而刘邦亏欠他母亲的又太多,因此,刘邦对刘长的父爱中,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愧疚,可古往今来,用愧疚去爱子女的,一般是没有好下场的。

长期的溺爱,让刘长变成了一个骄横跋扈的“混人”,不仅以报“当年审食其不力劝吕后救自己母亲之仇”为名,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锤子当场砸死了吕后的“老姘”辟阳侯审食其,他在淮南国作威作福,自己的规格待遇比汉文帝刘恒都高,还不知道脑子哪根筋不对劲,联络闽越、匈奴想造四哥刘恒的反,最后被发配蜀地,路上赌气,绝食而死。

文帝怜悯刘长,刘长有儿子四人,于是封其子刘安为阜陵侯,其子刘勃为安阳侯,其子刘赐为阳周侯,其子刘良为东城侯。

在这其中,少年刘安似乎对于政治毫无兴趣,相反对于研究学问,尤其是民间的神话传说兴趣浓厚,于是,他延揽了许多饱学之士,打算编一本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精华部分的著作,目前,编写工作还在筹备阶段,但刘安的名气就此传遍大汉,所有人都知道,淮南有个专心学问、仙风道骨的阜陵侯。

贾谊笑了:“雕虫小技。”

“嗯?”

“陛下可知,有许多醉心功名的士子,为了在朝廷征辟时得到更高的位置,往往会在钟南山下结庐隐居,以示清高,事实上,这些家伙的功名之心往往最为炽烈。”

“哈哈,当是如此,淮南王被废,他的三个儿子都觊觎淮南国的土地,想当新的淮南王,刘安这小子,比起他急吼吼使尽浑身解数的两兄弟安阳侯刘勃、阳周侯刘赐,无疑争位的手段更为高明。”

“陛下英明。”

“既然他们那么想要淮南国,朕……也不好让他们任何一人吃亏,所以朕打算,把淮南王刘长的封地一分为三,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安阳侯刘勃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为庐江王,三分共享。”文帝掩口而笑。

“陛下的鬼神手段,真是越发炉火纯青了。”

“朕打算在有生之年,按照先生当年‘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全力拆分诸侯王,把原本几个大的诸侯国,拆分成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小国,要知道,人多了,心里的想法也多,就不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了,那个时候,后世之君哪怕采取武力,也可以各个击破,一鼓而下!”

一席话,贾谊钦佩万分:“皇上圣明!”

“不过,今天叫先生来,并不是谈这些劳什子政务的。”文帝笑道,“来,先生,跟朕好好说说,刘安那小子搜集了那些民间的神话故事。”

贾谊有些诧异,陛下一向是惜时如金,从不把时间耗费在无聊的空谈上,怎么今天一反常态?他不知道的是,眼前的这位文皇帝,当年也曾穿越万年的似箭光阴,弯弓射日,纵横八荒,那些流传至今的许许多多神话,他不仅是亲历者,更是主人公。

就这样,从晨钟暮鼓到东方破晓,贾谊把那些神话故事如数家珍地诉说给文帝,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仓颉造字、大禹治水、阳燧取火……无数的往事涌上心头,无数的回忆重新着色……

当贾谊神采飞扬地说完,却惊讶的发现,一向深沉睿智的文皇帝,竟然在坐席上移膝,不自觉地靠近他,一双朗星般的眼眸,悲伤、荣耀、思念……融化为夺目的光华。

“陛下……陛下……”贾谊轻声呼唤。

文帝回过神来,“哦”了一声。

“陛下,臣有一问。”贾谊不解地说,“您专门把臣召到宣室,为何只问这些鬼神之事呢?”

文帝意味深长地说:“先生,你既然对朕要做什么心知肚明,也知道你这辈子都无法重获重用,为什么还要再来呢?”

贾谊想了想,答道:“可能是心存侥幸吧,或者说,明明知道不可能,我还想拼尽残生,去努力一把。”

文帝笑了:“后羿射日、夸父逐日、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又有哪一件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和天斗,和洪水斗,和人类自己的愚昧斗,没有这些人做着不可能的事情,又岂有今天的华夏神州?”

贾谊闻言,不禁心神大震!

“你呀,用朕的一个好朋友的话说:‘你虽然参透了天命,却还没有参透天道’。天道并不在天上,而在天下人心中,纵使我、我们、无数人化为黄土,纵使大幕落下,天道也永远存在。纵使我们倒下,也会有无数人继承我们的生命与事业,不断前进,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延续、伟大、辉煌。”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谊走后,文帝走出宣室,灿烂的朝阳直刺双眼,一个羽林卫士为他披上大氅。

“你叫什么名字?”文帝随口问道。

“回陛下,李广。”

文帝一惊,仔细看了一眼这个精壮彪悍、生龙活虎的卫士:“你莫非是秦国名将李信之后?”

卫士也吃惊了:“陛下,您怎么什么都知道?!”

文帝笑而不答:“随朕来。”

回到内殿,文帝从一方古朴的长木匣中,取出一张苍劲威猛的长弓,长弓虽然年代久远,但历代主人都不断修理、保养,因此时至今日,依然焕然如新。

文帝**长弓,后羿弯此弓,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养由基执此弓,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文帝还知道,当过去的自己以陈到之名回到东汉末年、三国时代,还将重新拿回此弓,帮助汉昭烈帝刘备,为四百年大汉江山赢得一个无怨无悔的精彩谢幕。

未来有时是过去,后人有时指引着古人,以后的自己,又可以为以前的自己指明方向,历史、人生、时代有时候真有意思。

“这张弓,朕送给你,望你忠心报国。倘若,以后有什么不如意,记住朕今天对你说的,天道自在人心!公道自在人心!”

卫士受宠若惊、虎目含泪,他颤抖着双手接过这张暗藏了无数英雄往事的射日之弓,拜谢道:“谢陛下!”

二十多年后,当李广已经是名满天下、捍卫边疆的“飞将军”,担任右北平太守时,深夜游猎,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汉代的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正所谓“风从虎,云从龙”,疾风凛冽之际,众人皆以为有猛虎潜伏、伺机杀戮,于是无不万分警惕,暗自惊悚。

李广紧紧按住劲弓,长弓竟然产生一股轻微的热流,流遍李广的四肢百骸,没错,是战意,是曾经持弓创造无数丰功伟绩的英雄们留在这张弓上的战意与霸气!

李广不禁热血贲张、划然长啸,他取出白羽箭,搭在射日弓上,瞅着远处忽明忽暗的残影,将自己高昂到极点的斗志,凝聚在三尺长箭之上,化为飞火流星的一道光芒,隐没在天地之间。

一夜过去了,当手下们寻找李将军夜里射出的箭矢时,却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羽箭深深地射入石棱之中,再也无法拔出。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5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