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五帝正传>五帝正传第七十一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五帝正传第七十一章

小说:五帝正传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3/11/20 17:15:03

五帝正传第七十一章

尧的封地在今天的保定附近,当时叫唐,这里的地势是低洼的平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是河北省比较富裕的地区。因为偏爱尧,他的年纪最小,又不能立他为王,帝喾就选择了他心目中富饶的地块封赏了尧。只是任何一个地方有利就有弊,就因为这里自然条件较好,适合人类的生活,所以有能力的部族纷纷前来分一杯羹。当尧来到封地的时候,立刻发现在这里,朝廷的威信非常低,社会力量主要被四大家族势力瓜分,就是历史上号称“四岳”的四个族长。每一个族长的家族人口都非常庞大,没有加入这个家族的散居人口虽然也有,但是势力很弱,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四大家族抗衡,如果他不能够解决四大家族的问题,尽管他是朝廷册封的品级最高的长官,恐怕也只能做傀儡,这样的局面非但尧没有想到,帝喾活着时候也不知道,否则就不可能把尧封赏在这里了。

目前,摆在尧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就是在心理上征服四大家族的掌门人,而不是用强权压制,因为用强权,一旦不能够压服,就会适得其反,就将后患无穷。尧觉得首要的问题是了解这些掌门人的特性,然后根据他们的性格,道德采用合适的方法,让他们认同自己。只是了解“四岳”从一开始就让尧感觉头疼,原来这四大家族都根基深厚,他们的势力在保定一带只是很小一部分,真正的根基在原来属地,难怪这四个掌门人会被人称为四岳。

东岳掌门人叫钱淼,原本是蚩尤一族的,算是九黎族的后人。黄帝打败蚩尤之后,收复了九黎族,但是因为九黎族人口太多,势力庞大,聚集在一起十分危险。有一天死灰复燃是有可能的,因此当时的丞相风后建议把九黎族拆散,把他们的部族分到各个不同地方,如此一来就形不成合力,慢慢地,九黎族就可能被黄帝族同化了,危险自然也就消失了,黄帝采纳了风后的意见,把九黎族拆散了,分配到各地。当时留在山东的九黎族只是很少一部分。但是黄帝忘了,人是长脚的,喜欢聚堆的,虽然当时被拆散了,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返回了故里。分配到保定的这些九黎族的人没有回去,是因为这里的自然条件比山东优越,尤其是带头人钱淼做事公正,也有头脑,他虽然有着很强的家族观念,但是在帝喾执政时期对天朝还是恭敬的,当然了,后来因为帝挚的胡闹,现在已经不像当初对天朝那么恭敬了,这个可以理解。在当时的很多强势人物的心理,并没有大王终身制这一概念,贤者居之是多数人的思维。

钱淼虽然是当家人,当族长时并不横行霸道,对族民很好,自己也能够克勤克俭,生活朴实,这也为他赢得族民信任做了铺垫。

西岳一族中的很多人则是从陕西一带迁徙来的。曾经风调雨顺的陕西大地,因为有黄河的灌溉,土地肥沃,花草茂盛,是华夏民族发源地,是华夏文化的摇篮。但是后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那里的某些地方降雨减少,干旱成了常客。尤其是榆林地区,经常几个月不下雨,这对于以游牧为主的羲族是致命的,他们就在头人的带领下,开始北移,后来加入了黄帝大军一路跟随黄帝北伐,来到冀州地方,看见冀州一带土地平整,河流众多,水草茂盛,不肯走了,最后决定定居在保定地区,现在的羲族当家人叫莴苣,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勇猛彪悍,做事公道,很得族人喜欢。当然,他们和黄帝一族同呼吸共同作战时间时间较长,很多习惯已经“汉化,”连羲族语言都渐渐消失了。

北岳一族则起源于山西大同市地区,当家人叫他们迁徙的理由和西岳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他们北面面临游牧民族鹰族的骚扰越来越厉害。大同附近的人类因为进化早,早已经进入农耕民族,生活条件,生活水准远远高于鹰族,这就招致了鹰族的不断袭扰侵略。随着鹰族的入侵加剧,他们不时地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和鹰族斗争,面对以骑兵为主的鹰族,打仗的时候他们负多胜少,人口损失严重,在这样严重不对等的决斗中,当家人就召集民众商议对策,研究的结果就是迁徙,因此一路向南,来到了保定地区后,看见这里的旷野适合于农作物耕种,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因为他们是主动来投,黄帝对他们的态度很友好,很快就把他们当成了黄帝一族。因此北岳一族在这里发展很快,由一个不大的氏族,变成了今天人口众多的氏族,因为在各个方面飞快融入了黄帝一族,因此他们和黄帝一族相处的很好,当地的黄帝族几乎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民族。

南岳衡山族和他们境遇都不同,当家人叫千禧。他们属于长江以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因为当地的种族进化晚,充满野性,常年处于厮杀之中。而他们族的当家人恰恰是个反对武力侵略的善良人,在那样一种被丛林法则环绕下的环境中,生存艰难,不得已,被当地的野蛮势力逼迫,北下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壤,误入河北地区的。当时这里被颛顼统治,民众生活平安,男耕女织一片祥和,农业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这一切让他们目瞪口呆,因此就找到当地的知州,知州禀报颛顼之后,同意留下了他们,从此他们就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生儿育女,经过几代人的辛勤劳动的努力,衡山族兴旺了。他们身体强壮不如本地人,因此种地开荒干不过本地人,但是纺纱织布这些需要技巧性的工作却非常拿手,工作效率很高,尤其他们的刺绣是市场上大户人家的抢手货,被当地人称为湘绣,名气很大。

这四大族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相互之间又相处不错,很少发生争执,因此,这个地区能够安宁,是靠他们共同维持的。了解清楚当地的政治力量之后,尧明白,自己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人,靠朝廷给予的官封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的**并不健全,国家概念没有彻底进入人心,社会力量其实是两种观念在进行博弈。一种就是黄帝创建的**,一种是维持了几千年的部落统治,从大的格局来说,占据优势的是部落概念,因为它们历史悠久,统治的时间长,区域大,而在整个东方,只有天朝一家实行了**,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就算黄帝,颛顼统治时期,严格来说和后来秦国统治的国家都没有可比性,“国中之国”并没有消失,因为不论是黄帝,还是颛顼族,本民族的人口并不占统治地位,多数归附的民族是被他们征服后归附的,本民族的理念,信仰还是很牢固的,所以在天朝的很多地方都有国中之国的现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推崇黄帝,颛顼等等先祖的原因,是他们用并不占有优势的氏族力量,最后同化了大于本身几十倍的氏族力量,组建了一个从文化到信仰都像似的强大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先贤,当今的皇冠体育投注:可能就和现在的欧洲一样,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

当尧看明白眼下的局势,心理清楚了,他所管辖的地区要想真正成为一体,团结好“四岳”是重中之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那么怎么做才能够给“四岳”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奉行丛林法则用强力压服,还是以德服人,用高洁的人品,接地气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认同自己这个最高领导者,这是考验尧智慧够不够用的试金石。毫无疑问,我们的祖先尧是拥有大智慧的,如果他像西方的统治者那样,当然会选择海盗似的的打压方法,其结果就是内斗不断,进而可能会引起各个氏族之间的大分裂,大决斗,然后就是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胜者伤痕累累,败者人头落地。

欧洲巨人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试图统一整个欧洲,只是他们使用的方法是大炮和坦克,最后欧洲当然没有统一,结果是更分裂了。如果欧洲有尧这样的巨人,结果就不会是今天这样。

尧不动声色地安下了自己的蜗居,没有居住知州让出来的高大房屋,而是选择了一处荒芜的野地,率领家人动手除草,伐树,建起了简易的茅草屋,要知道,这样的居住条件是一般百姓都拥有的,尧是帝喾的儿子,爵封唐侯,是这地区是唯一的候,是唯一的帝王之子,地位的尊贵没有人可比,因此这个看起来不大的举动,首先惊动了“四岳。”“四岳”本身也不是强梁,土豪,但是可以算的上富户,他们住的是清堂瓦舍,有宽敞的院落,门口有卫兵护卫,家里有佣人和厨师。尧和他们比起来就是穷酸了。但是尧这个穷酸的举动震惊了他们,因为“四岳”知道,尧如果需要,可以住最好的房子,他自己就带来一队卫兵,卫兵的领头人叫大弈,是老弈族领袖的儿子,天下闻名的神箭手,在京城他们是住在最好房子里的,现在和尧一样,只能住简陋茅草房。可是这些人并没有怨言。原因简单,因为他们主人住的房子和他们一样。这说明尧靠优秀的品德感染教化了他们,而不是靠尊贵的身份

随后尧的举动更是让“四岳”目瞪口呆,尧在居住的茅草屋前后,开辟了大片的田地,尧亲自带着家人,包括两个年轻貌美,刚刚出世的女儿一块下田,开荒种地。尧是个种地好手,经过他侍弄的粮食蔬菜无不长势喜人,郁郁葱葱。而尧和家人平时的吃用,就是自己田里的收获。吃不了的,送给附近的穷人。老实说,附近的人,包括“四岳,”没有见过这样能干勤劳,质朴的贵人。

尧的身体力行为自己做了广告,在那个道德不知为何物的时代里,尧在告诉所有的人,做人就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尧住的附近懒惰的,贫穷的牧民原来不少。我们都知道,很多人的贫穷不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是自己不思进取,思想懒惰造成的。当他们知道尧是王子,是先王敕封的唐侯,各个都惭愧极了,因为出身如此尊贵的尧非但热爱劳动,而且田地侍弄的,比很多种田人都好,就连自己住的茅屋都不用官家出人,出钱,完全靠自力更生去建设,他们如此卑贱的人,却整天抱怨,不爱下地,实在是说不过去了。于是就有人来请教尧,不同季节种不同的蔬菜有什么方法,尧就耐心地进行指导,还送给他们种子,此刻你根本看不出他是王子,侯爵。如此的平易近人。很多种田人受了感动,于是大家就互相传说,陶地来了个大贤人,这个人是王子,但是丝毫没有王子的傲气,他亲自种的蔬菜非常高产,待人接物十分和气。

有了这样的口碑,尧想不出名都不可能,因此不长时间他的举动就惊动了“四岳,”“四岳”就联袂拜访他来了,尧的第一步走赢了。

尧的亲民举动一方面是他的本性不喜欢奢华,勤俭朴素,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为了政治需要。

当初被帝挚赶出京都的时候,后稷和契是气愤多于悲观,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帝挚这样做留下的悲剧色彩,因此也就没有感觉到离开**的忠心是个机会,这主要和他们没有政治野心有关系。但是尧不是,他从小就聪明伶俐,就有大志,因此看不上喜欢吃喝玩乐,只会奉承帝喾的帝挚,两个人之间的年龄差本来就大,政治抱负又完全不同,当然很难弄到一起,因此尧和后稷,契的关系很好,却独独看不起帝挚这个大哥。

但是让尧没有想到的是,一向被他视为榜样的父王,在立太子这件事上让他大失所望,在尧看来,兄弟之中,最不该继承大统的人就是帝挚,偏偏父王偏爱他。失望之余尧就在想:如果像帝挚这样的大哥都可以做大王,自己当然也可以,而且一定会比他做的好,所以他就开始注意多数民众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们平时如何行事,最想要的帮助是什么。尽可能的了解民众的心理和欲望,为他以后从政做准备。因此当帝挚把他们兄弟赶出京城,尧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有卸下包袱似的轻松。因为你帝挚不认兄弟情义,我做小弟的,也没有必要认你这个大哥。按照你如此的胡作非为,用不了多久,朝廷上下,百姓民间就会怨气冲天,到了那个时候,大王就可能不是你的。

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份心思,因此他来到陶地之后,准备按照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去行事,最后获得真正的权利是必须的。在“四岳”主导本地区局势的情况下,想争取民心就必须要走近他们,因此说,尧之所以艰苦自立,生活简朴除了本性,还有政治上的需要。

因为尧不喜欢奢华,平易近人,没有王侯贵族的趾高气扬,非但平常老百姓愿意接近他,“四岳”也感觉他和某些王侯子弟截然不同,当然也愿意接近他,因此第一步尧走的非常扎实。时间不长,唐地上上下下的民众,都知道这里来了一个亲民的王子,慈善,和蔼可亲就成为尧的标签。不仅他自己这样,他的妻妾,儿女也同样朴素,平易近人。

不久尧又做了一件让大家更为瞠目的事情。尧办公的衙门没有选择原有的知州府邸,而是在附近重建了简易办公室,全部建房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办公衙门的简陋赶不上一般的乡公所,和尧居住的侯府却是相得益彰。尧的所作所为没有人能够看明白,他当然也不会告诉任何人,但是他的贫民化的做法在当时的贵族体系里,看起来格外耀眼,独出一帜,非但一般百姓感觉舒服,就是“四岳”头人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没有人会喜欢贵族似的傲慢,尧的平和不仅仅是平时的说话,穿衣戴帽,连他办公的衙门都这样地朴素,那就说明尧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因此“四岳”先后来拜访了尧,尧自然也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交谈中,东岳钱淼最先看出了尧是个有作为的王侯,因此没有掩饰自己的猜疑,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唐侯大人,自从先王去世之后,天朝好像大变天了,新任大王似乎不屑于先王的执政做法,喜欢摆阔气。我去京城看过,大王新建的王宫豪华,阔大超过原有的王宫数倍,这需要花很多钱。恕我直言,大家对此都有看法,因为朝廷的钱不应该被大王一个人挥霍,我不知道这样下去,朝廷如何笼络人心。但是唐侯大人和大王的做法截然相反,大人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得到民心?还是有另外的想法。”

应该说,钱淼后面的提问已经一针见血了,这是尧没有想到的,面前这个看起来粗豪的汉子,目光竟如此锐利,思维这样地深沉,尧感觉惊讶,因此故意面带笑容地说:“钱大当家的,为什么要这样问呢?”

“唐侯大人,舍下是个直性子,不想隐瞒自己的观点。新大王的做法很快就会失去民心,天朝出现大变动不会很久了,这样说话虽然对新大王不敬,但是舍下感觉没有看错。”钱淼直截了当地说,目光锐利地看着尧,随后又道:“舍下看出唐侯是个可以以公心做事的人,所以愿意和大人交心。”

钱淼的话在告诉尧,我之所以和你掏心窝说话,是我相信你的为人,钦佩你的做事风格,如果你有雄心壮志,我愿意追随你去做一番事业,但是我自己没有野心,请你放心。

尧当然听明白了钱淼的话,只是有点被他**裸地直言不讳惊呆了,因为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谈不上亲密,他对钱淼并不了解。不错,尧是有自己政治述求的,因为他从小就没有想过做个平凡的人,也一直不齿于帝挚的所作所为,如果有机会,能够取而代之会当仁不让,现在他的所作所为在争取民心,培植名望,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做善事。尧虽然不反对做善事,但是心里明白,给小民一些小恩小惠是一般人就可以做的,他不屑于去做这种事,如果行善,他要行的是大善,真正救民于水火,给他们一片纯净的天空,安宁的世界。这样的抱负他不会轻易示人。因为他知道,有政治抱负的人,在没有获得成功的那一刻,是会被所有正统的官僚,老实的顺民看做是叛逆的,是野心家,他们不会真正地支持你,当然,目光如炬的聪明人出外。难道面前这个彪形大汉就是聪明绝顶的人?

“当家的看出了什么?”尧想了半天后问。

“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天,天朝立国到现在,出了三代贤君,黄帝,颛顼和帝喾先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会由盛而衰,就像月亮初一到十五是由低到高,然后十六到三十是由高到底一样,这或许是规律。当今的大王所作所为大家都看见了,他上位之后不恤民情,大兴土木,拿朝廷的钱财大肆挥霍,这不是明君应该做的,唐侯大人不会看不出来?如果我的预料不差,天下大变不会太远了,大人或许早就看出来这一步了,所以大人的作为和当今的大王处处相悖,我相信自己没有看错。”

钱淼这些话挑明了,天下要变,需要新君,明君。你就是候选人之一,所以你的做法才处处和帝挚不同,你就不要演戏了,我已经看明白你在想什么。

尧看见钱淼把话说透了,明白任何掩饰都是掩耳盗铃,因此目光蘧然一变,精光大炙。“当家的好眼力,好见识,眼下的朝廷局势的确让我感到不安,如果天下有变,我作为先王的子孙,不会坐视不理,定当尽绵薄之力,匡扶正义,救民水火。”

尧这番话同样在告诉钱淼,你说的情况如果出现,我不会没有作为,但是不是现在,现在的我并没有取代帝挚的野心。

“好,舍下需要的,就是大人这个态度。作为迁居天朝几代的移民,天朝的荣辱已经和我们自身的幸福,氏族的兴衰交融在一起,舍下全族会听从大人的调遣,为维护天朝的兴旺出一把力气。”钱淼看见尧表明了心志,感觉尧是信任自己的,就对尧表明了心机,告诉尧,他会和尧站在一起。

对于尧来说,钱淼的表态是雪中送炭,他这些日子之所以竭尽全力去做亲民的事情,就是为了在思想上征服“四岳,”取得“四岳”部族的认可,现在看来第一步成功了。如果得到“四岳”部族的鼎力支持,他不但可以在唐地站住脚跟,还拥有了强大的民众基础,这为以后施展政治抱负,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和精神基础。

尧有了称帝之心之后,一直在暗地里寻访人才,因为他明白,一个人要成就大事,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尤其是不能缺少拥有战略眼光的大才,当年的黄帝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他本身拥有极高的天赋之外,就是手下拥有风后等一批人才,颛顼也是,如果这些年没有湖鱼这样的大才辅佐他,也很难成功,就是父亲帝喾也有折箩这样的谋士在帮助他,因此当钱淼看破他的心思,尧顿时感到,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人才已经出现了,所以绝对不能放过。收拢人才的方式首先是以诚相待,其次是让对方看见希望,因为凡是人才都不会甘于平庸,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建功立业是这批人的首要想法,因此就不能掩饰自己的志向,让对方感觉跟你去做,可以完成自己的抱负,这是必须的。

“当家的说的好,如今我们都是华夏民族的子孙,国家的强盛才能够让我们免受外敌入侵,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够享受安宁幸福。在这个大目标下,我们这些有担当的人,在国家出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挺身而出,帮助华夏民族度过劫难。”

“这个没有问题,唐侯大人既然认定我们都是一个民族,这让舍下感觉兴奋。既然我们不再是客人,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理所当然的要帮助国家。不过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我们这些当家的,管理本部族的事情还勉强,做大事的能力是不足的,所以在这个地区,我们只能唯大人马首是瞻,希望大人提携我们。”

钱淼这样说不是谦虚,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有打天下的雄心,民意也不会站在自己一方,因为从黄帝创立天朝开始,以历三世,在民间的土壤里深深地扎下根,任何外来力量想取代黄帝后裔当天朝的家,都不会被大众认可,因此即使帝挚不是合格的当家人,继承他王位的也只能是他们王族家人,这样做才是名正言顺,不会引发**。如果是帝喾家族之外的人占据大王位置,很多人不会服气,就可能造成兵凶战危,狼烟四起,最后还是坐不住大王的位置。

那么在帝喾的儿子中,如果帝挚不行,在他看来就应该是眼前的尧,因为尧的个人品德一流,如果做事能力也是一流,当然是非他莫属了。至于他和另外几个“岳,”能够做个有才干的臣子也是不错的选择。钱淼是个聪明人,明白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努力能够得到的,什么事情是痴心妄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他没有接触过除了尧以外的任何王子,凭感觉认为尧应该是佼佼者,那么跟着尧去做事情就不会有错,所以才意志坚决地对尧表态。

“我正感觉力量不够,身边缺少能够做大事的干才,有了当家人的帮助,当然是如虎添翼了,岂有不接受的道理?”

2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