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烽火一代>第11章 老朋友叙旧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1章 老朋友叙旧

小说:烽火一代 作者:远星云 更新时间:2023/8/18 12:58:24

朱益之接着说:“实际上,你玉阶兄比我益之的起点要高,虽然我们都是从排长干起,但是是在一个西巡阅使部下任职,而你玉阶兄是在大名鼎鼎的蔡锷将军麾下,很荣幸呀。”

“说起来,我玉阶开始的运气比较好,居然能够有幸成为蔡锷将军的部下,但是你益之老弟后来比我爬得快,很快就爬上营长位置了么?”

“怎么说呢?也许我益之也是靠运气。两年后,我们的西巡任务完成,返回昆明,又重新回云南讲武堂第四期乙班步兵科深造。结业后,升任杨蓁部第七团二营营长。又过了两年,李烈钧的护国军第二军在昆明正式组建,第二年,护国第二军由昆明出发,取道蒙自,东出开(化)广(南),进入桂粤。我由营长升任支队长(相当于团长),深感责任重大,率部出师,更加谨慎。处处以身作则,出师以后,很快就成为主声涛梯团的主力。

出师两广的云南护国第二军,经过龙潭战役,在节节胜利的形势下,经百色、穿南宁、过梧州、入粤境,抵达各路护国讨袁主帅的会聚地――广东重镇肇庆。在肇庆,我的支队奉命改编为该军第二十五团,由我担任团长。在著名的源潭战斗中,我带着部队一直往前猛攻,使数倍于我之敌,很快就被冲击得溃不成军,夺路逃命,纷纷向广州方面撤退。途中被后俘者不计其数。至军田一带,又被我的追击部队抓到两千多名。后来这批俘虏全部都编入了护国第二军。源潭大捷,是出师讨袁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更是以少胜多的战例。源潭大捷后,我因功劳卓著,被晋升为少将团长和羊城攻略军司令。

李烈钧离开广东以后,云南都督唐继尧即将护国滇军第二军两梯团扩编为两个师,并按云南的军队序烈编制,分别分三、四两师。第三师师长由张开儒升任,张四师师长由方声涛升任,我则升任第四师第七旅旅长,随方声涛驻守广州。当时,坚定地站在孙中山一边坚决拥护北伐的,在云南军队中,首先就推张开儒和我。正如《续云南通志长编》中所记述的那样:‘滇军护国军第二军之在粤诸将,如张开儒、朱培德,则始终忠于文。’

孙中山对于段祺瑞的倒行逆施极为愤慨,及时在上海召集各方代表会议,议决声讨。并与海军**程璧光一道,率领第一舰队南下,于七月十七日驶抵广州。随即联合南方各省,发动了波及全国的护法运动。

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唐继尧被推为靖国联军总司令。不久,方声涛又奉命出任援闽靖国总指挥,率领所部开赴闽南。留驻广州的靖国滇军第七旅和二十一旅统由我指挥,任务主要是保卫军政府。

不久,驻粤滇军总司令李烈钧以任命我为梯团长,编第八旅杨益谦第三十三团为第一支队,编第七旅张怀信第三十八团为第二支队,编赵德裕第二十五团为第三支队,作为反击龙军的主力。同时,配合粤、桂两军中的魏邦平、林虎、刘志陆等部,向阳江出击。

我率领杨、张、赵三支队,日夜兼程,神速挺进,三月攻克阳江,四月收复高州、化州。至此,龙济光的复辟势力一万余众,已被我的部队打垮,其中绝大部分缴械投降,仅剩一小部分,由龙济光本人率领,从水路败退上海,并由上海续天津逃遁。从此就再没有力量返回南方。我在此战中建立了赫赫功勋,一时轰动了广东全省。后来我梯队又收复了段祺瑞的爪牙吴鸿昌、丁效兰盘踞的广东重镇南雄。论功行赏,我被升为第四师代理师长。那年我已经是三十岁的人,三十而立,我应该有个家了,经同僚撮合,我跟大理人赵慧君在广州举行婚礼。军政府大**孙中山特意为朱我们当主婚。”

“荣幸呀!万分的荣幸!你益之老弟有此殊荣,足慰平生呀!足慰平生!”**停留片刻又问道:“听说益之老弟曾经在上海隐居了一段时间?”

“是呀,当年我在上海赋闲,李烈钧给我来信要我回川任职。接到李烈钧的函请后,我立刻离沪登程,欣然前往。我取道香港,转赴桂林。抵达香港时,去看望唐继尧。唐继尧见我来看望自己,也特别高兴,便将准备回滇倒顾之意告诉我。我向唐继尧表示,到达桂林后,愿率第四师回滇,以效犬马之力。唐继尧得到我的明确表示后,即将储存在上海银行的百万元积年利息20余万元巨款交给我,请我带到桂林后,作为补发滇军欠饷之用。同时,还请我担任回滇部队的总指挥。并介绍黄实相随协助。我与与黄实一道,辞别唐继尧,离开香港,绕道长沙,前往桂林。

李烈钧得知朱培德转道长沙来桂林,派出大批公务人员,持他的亲笔信,自长沙至桂林,沿途设站欢迎。信中内容,主要是鼓励我不要为挫折堕锐气,应本革命初衷,响应孙**北伐号召,重展神威,为国立功,勿须回滇,受制于唐。言词真切,情感动人,使我深受鼓舞。

我抵达桂林,受到空前隆重的热烈欢迎。对李烈钧信中所言,极表赞同。我说:‘宁愿当北伐的马前卒,不愿做回滇的总指挥。’所言各情,皆出肺腑。孙中山鉴于我对国民革命的忠诚,委任我担任北伐滇军总司令。”

“益之老弟成了国父的红人了,春风得意了吧?”

“玉阶兄不要取笑,老弟我责任重大呀。我就任之前,将从香港带回的20余万巨款,遵照唐继尧的意见全部分发下去,补欠旧饷,使在桂滇军官兵,无不为之叫好。”

“益之老弟的廉洁,军人之楷模呀!我玉阶佩服!”

“我率领的北伐滇军经清远抵达韶关后,遵孙中山下达的北伐令,向江西进兵。北伐军从广东韶关出师,分左中右三路。左路军为我的北伐滇军,我率领的北代滇军奉命出发后,向大庚、信封等地攻击前进。到了青龙墟、黄龙墟一带,便与北洋军阀所属陈光远、周荫人等部展开激战,大获全胜。陈、周败退后,我的部队继续前进,攻入南康,与粤、赣两支北伐军会合,猛攻赣南重镇赣州城。守城敌军是陈光远所属方本红率领的三个旅计万余人。经半个月苦战,终于攻破了这座名城。正当这北伐胜利在望之际,陈炯明发动叛乱,公然围攻**府,并炮击孙中山的住地――观音山粤委楼。孙中山离开**府,登上永丰舰,驶进鹅潭,还击叛军。同时下令北伐各军,回师广州,平定叛乱。我接到命令后,日夜兼程,回师广州。部队抵达韶关时,与陈炯明叛乱部队展开激烈战斗。在韶关帽子峰,同陈炯明叛军翁式亮、洪非麟部进行交锋。我们对帽子峰守敌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孙中山在永丰舰上获知北伐滇军的英勇精神,深受感动,而特意致电慰问。

一九二四年九月四日,孙中山在大**府召开筹备北伐会议,决定湘、赣、豫军全部参加北伐。九月二十二日,孙中山下令北伐各军一律改称建国军。并于十月上旬兵分三路誓师北伐。第一路进兵江西,我担任右纵队总指挥,指挥建国第一军(滇军)及李明阳赣军、刘玉山桂军。我率领第一路北伐军右纵队,从韶关出发,经南雄、赣州,沿赣江右岸向南昌攻击前进。途中击败陈光远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推进,至樟树镇,出乎意外,接到大本营命令,说江东湘军在吉安作战失利,对整个北伐战争影响很大,各部均应停止前进,回师原防。于是,历时约三个月的第二次北伐,又中道而废。不久,广州发生商团叛乱,我由江西率部返回广州参加平叛战斗。我部于十月十五日拂晓向商团武装的巢穴――西关发起攻击。经三个多小时的猛攻,商团巢穴被彻底摧毁,所有武装全部缴械投降。我部平息了商团之乱后,受到孙中山的高度赞扬。”

“益之老弟,你是什么时候成为第三军军长的?”

“前年的七月八日,广州国民政府为统一军事指挥,壮大武装力量,决定将所有革命军队一律改为国民革命军。其中黄埔军校学生军为第一军,蒋校长任军长;湘军为第二军,谭延闿任军长;滇军为第三军,我任军长;粤军为第四军,李济深任军长。李福林担任第五军军长,程潜担任第六军军长。而我的第三军,政治空气与作战能力公认为六军之冠。当时能作为第三军的官兵,都感到非常自豪。今年三月三十日,蒋总司令任命我为江西****,并且兼由第三、第九两个军扩编成的第五路军总指挥。”

“益之老弟真的是一步一个脚印,步步高升呀,好,现在跟蒋总司令平起平坐了。不过……”

要知道**说出一番什么话,请看下一章。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