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七章:天人之道小说:源远流长 作者:金蝉 更新时间:2023/8/30 12:53:21 古稀老人说:“还有义利之辩,也是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另一个很普遍的辩论问题。孟子继承了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认为追求利必然损害义,为了确保义不被损害,要“舍生而取义”,“二者不可兼得”所以,梁惠王问他“不远千裏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时,孟子直接了当地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并告诫梁惠玉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荀子则沖破儒家义利观的藩篱,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与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义与利,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人之欲利,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也。”人们对利的追求具有合理性,是人的本性,并举例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舜之所同也。““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性情者也。”荀子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的同时,又认为这种追求要保持一定的度,不能放纵,放纵逐利,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 怎样才能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保持一定的度呢?荀子认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製礼义以分之“,用礼义把人们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用礼义製约人们的物质欲望,教育人们“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导“,反对“‘唯利之求“。这样做了,国家就会平治,反之,则会出现乱世,即所谓:“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由此可见,荀子的义利观较之孟子的义利观少有片面性。管仲学派对义利关系的看法是义利并重。他们认为:“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讲礼义教化,不忘记物质利益的激励功能;讲物质利益,也不忘记礼义教化的引导作用。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特别强调义与利本身没错,人的生物本性所决定的,关键是对人的教化,教化要遵循天与人、或说天道与人道! 天道和人道是皇冠体育投注:哲学史上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範畴。皇冠体育投注:古代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同天人之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天人之辩,首先要回答天是什麽,然后再回答天与人的关系如何。 稷下各学派围绕天与人进行了交流与争鸣。孟子认为,天是人事的最高主宰,天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在孟子看来,人民的降生。事业的成败、帝王的权位、天下的治乱,都是天的指令。实际上,孟子将天看成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无所不能的精神性的实体。由此,他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识路线,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荀子却不然,荀子关于天人关系的认识与孟子大相径庭。荀子认为,天就是自然界,其运行变化具有规律性,这种运行变作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同时,荀子还认为,人是天下最珍贵的灵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且不是一般的部分,而是特殊的一部分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基于对天人关系的唯物主义认识,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製天命而用之“”的光辉思想! 管仲学派对天人之辩的回答也是唯物主义的,而且更具有现实性,比如将能根除水、旱、虫等五种灾害说成是人能主宰自然界。从具体的改造自然的实践中认识天人关系。关于人性的善恶也有其讨论,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看法,首先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颗;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和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至于人做了不善的事,不是因为其本性不善,是由于他自己不把握自己,被情势左右所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告子将人性比作水渠中的水,让它向什麽方向流它就向什麽方向流。人性的善端,不是生而就有的,是靠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而形成的! 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人的本性是生而具有的,然而他却得出了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结论——性恶论。为什麽荀子会得出性恶的结论呢?荀子解释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嫉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显然,荀子认为在人性中,最能支配人类生活的是人的好利恶害之情,而好利恶害发展的结果,必然产生尔虞我诈、争夺、犯分乱理等不道德的行为,故说人性是恶的。他同时认为,这种恶的人性,经过后天的学习教育,注重对“人性“的改造,就可以做出善的行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