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苗寨欢歌>第054章:何永军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054章:何永军

小说:苗寨欢歌 作者:雁嘶鸣 更新时间:2023/7/13 16:46:05

走到路上,何新成说:“刚才应该开电瓶车过来。”

“你老的走不动了吗?”何永军前面走着,说着家族侄子,“这点路就讲坐车,我当兵回来时,我们村赶集,都是走路。要去县里,要走到红岩石,到乡上才坐车。

我那时也想赚钱,发家致富。我用复员补贴买了辆自行车。也是我们德梧村第一个买自行车的。

大家都借,在现在村委会广场学车。你爸还把手都摔出血了。”

何新宇问父亲:“爸,我们家那自行车呢?我从来都没看到过?”

何永军说:“大家都想学,都来借。你阿婆讲,就放到村屋吧。就是现在村委会那里。也不上锁。谁爱骑谁骑?

骑的人多,后来被摔坏了。我们家买了农用车后,自行车拖到废口品收购站,当废铜烂铁卖了。买了两斤肉。还给你阿公买了一斤酒。给你娘和你阿婆各扯了几尺子布做衣服。那时我和你妈都还没结婚。”

何新成问:“废铜烂铁,几十块钱?那么贵?”

何永军说:“卖了八块三角钱吧。那时好肉就一块多一斤。腰方肉八九角一斤。那样现在,都一个价。

一碗米豆腐才两角一碗,现在五块。一碗光头米粉,没有肉臊子的。也是两角,有肉臊子的两角五。那像现在,什么肉臊子都有。

一碗排骨粉还卖到十二块。唉。物价涨的太快。不过,我们国家发展也快,人均收入每年都在增长。”

大家边走边听何永军讲以前的事,他们进了城门。何永军对大家说:“你们自己安排吧,我去看看改建好的厕所。”

“哎。”没有游客,何新成带大家回游客服务中心。何新宇跟着父亲去看看改建的厕所。杨朝陪着。

看到何永军来了,已经用上新厕所的村民都说改建了厕所好,干净又卫生等等。

何永军走了一圈,对改建厕所的事,村民们给何永军反应都好。

何永军对把厕所建到外面的人家说:“这个费用会高,你们自己得多出点钱。”

“何支书,你放心,我们不拖我们云上村的后脚。”看到村子发展了起来。村民的觉悟也提高了。

下班时间到了,他们一起开车回村里。

杨朝也走了,他回去请工人去,他想元旦前完工。这样过年大家都有钱用。

现在两个改建厕所做工的师傅,麻竹花农家乐吃晚饭,回游客服务中心住。

在家吃饭时,何新宇对父亲说:“爸,没想到,你考虑的那么周全。”

何永军喝了一小口酒:“你刚参加工作,就赶上扶贫攻坚战。对农事又不懂。

以前,我是反对你讲的两寨合并的事。

可是上面同意了。我这个做爹的,又是村支书,就要改变,我对岩寨与喜鹊以前的认识,认知。

就全力的支持你工作。让你少走点弯路,快点出成绩。谁让我是你爹呢。”

“谢谢爸。”何新宇这时才知道,父亲接到上级批准两村组后并的事,就改变方向一直都在帮他。

向桂珍说:“你自己的爸说什么谢谢。”

何新宇问:“妈,你晓得我们家,以前那辆自行车的事吗?”

“晓得,一个德梧营村都晓得。呵呵呵。”何阿婆应了孙子笑了起来。

何新宇说:“阿婆,你讲讲。”

何阿婆说:“这都有三十多年了,那时你爸当兵复员回来,才二十一岁,那时是当三年兵,不像现在是两年。

复员回来,安排他到红岩乡农机站上班。你爸不去,他讲,要改变家乡面貌,先发家致富。

复员手上手点钱,你爸就先买了一部自行车。说是方便跑,好买化肥药那些。

那时我们这里就通毛草车路。你爸有了自行车后,带我和你阿公都去过红岩乡上赶场。

还真是快。你爸回来的第一年就种姜。”听何阿婆以前的事,与赵建霖讲的差不多。

何永军复员回来的第一年春节,他劝出去打工的兄弟们留下来。和他一起发家致富。可是,没有榜样,说不动大家留下来。初三初四大家都出门打工去了。

何永军就劝哥哥何永贵,姐姐何永凤留下来到。

何永贵说:“永军,我们打工一个月有两三百块钱,回到屋里头,一年都看不到两三百块钱。加班一个月还可以领到四五百的都有。一年除了用的花销,还可以存上两千多。寄来爹娘也是给存着的。”

何永军说:“哥,你和姐留下来帮我一年,我给你们一个月开三百,年底一起送。怎么样?”何永贵在考虑。

何永军又说:“吃饭都在屋里,就不算钱了。这也是节约。”

何永凤说:“大哥,我们就留下来帮永军一年吧,要是永军发家致富了,我们也不要出去打工。要是不行,我们明年再去。”

“好吧。”何永贵答应留下来。

年后,开春了,何永军带一家人先挖地,把叔伯家不种的地都给租来种,叔伯他们就让他种,不收他的钱。

地就挖了一个多月,三月,乡政府有免费碰柑苗。那时大家都不敢领回去栽,何永军和哥哥拖个板车,把乡政府发不出去的免费的碰柑苗,都拖回来栽。

碰柑苗都栽到自家的责任土地里,要是栽到叔伯他们地里,他们要收回去以后不好说。

树苗小,何阿公就叫他就套种姜,把叔伯的地给种姜。

看他种了一大片的姜,家族叔伯还担心的问他:“永军,你种那么多姜卖到那里去?”

何永军当时也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他觉得一定会卖出去的。

要扯姜时,他赶场,看看姜的行情,看到一家门面挂了一块牌子:大量收购生姜。

何永军心里无比的高兴,他去问老板:“姜收多少钱一斤?”

“三到四块看姜的品相。”老板四十多岁是外地人。他问:“小兄弟,你有多少?”

何永军说:“一大块地,估计一万斤吧。”

“那我与你去看看。”老板也激动起来,看来他挂牌子以来,都没有人有这么大的量。老板说:“远吗?你带我去看看,通车最好。”

何永军说:“毛车路,我骑车半个小时。”

“好,你带我去看看。”老板交待一下店员就与何永军回到德梧营村来看姜。看到一大片茂盛的姜叶,老板对何永军说:“三块八我全收,我给你送编织袋来。我开车来拖,你们给装袋,装车。”

“好。”何永军心里乐开了花。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