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苗寨欢歌>第027章:一定配合你工作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027章:一定配合你工作

小说:苗寨欢歌 作者:雁嘶鸣 更新时间:2023/6/20 14:53:22

第二天何新宇叫上赵楚燕,他们不参加村里年底核算工作。何新宇带上赵楚燕去喜鹊营与岩寨。他们开赵楚燕开来的车。

赵楚燕开来的车,是市扶贫办的给扶贫村第一苏记配的车。油卡到乡政府去领,一个月会给充一次值。

车上何新宇问赵楚燕:“听了我昨天的讲述,有没有信心与我一起把岩寨与喜鹊扶起来。我们不考虑搬迁的事,是把两个小苗寨合并给发展起来。”

赵楚燕说:“去看看再说吧。上级说要整体搬迁,那也是经过论证了的。

可我昨天听你那样说,他们应该没到寨上调查了解情况。

可一些数据,应该都是村与乡报上去的。村里与乡里一起做假吗?”

“那也不是。我前几天到岩寨,喜鹊营,看表面是那样子的,非常贫瘠的。你去看了就知道。可我了解了一下情况,觉得,还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

就要出去打工的村民回来。那怕回来一个。我们把基础设施给建起来,他们看到了希望。两年吧,我们就把岩寨与喜鹊营给发展起来。

你也知道,何支书昨天可给我们下宣传搬迁的任务了。”

“是的,在家,何支书没有为难你吧?”

“谈了一下没谈拢。我还是想把两个苗寨给发展起来,理由昨天我都说。”

“要是真如你所说,到时我们自己发朋友圈,让朋友们帮着转发一下。来的客人们微信朋友圈一发,都不要我们大力去宣传了。”

“对,赵主任,原单位是?”

“市教育局,今年刚毕业。”

“哦。大学?”

“我有那么年轻吗?教了一年书考上研究生。应该是去年毕业进了市教育。”

“我也是去年研究生毕业。我27了。”

“我25。嘿嘿比你小。你工作后考的研究生?”

“没有,大学毕业那年考上的。你们城里人读书早,我八岁才上学,初三没考上高中,我又复读了一年,20才上大学。”

“以后别叫我赵主任,叫楚燕吧。”

“好。那你就叫我新宇。这样亲切些。”

“你比我大,加个哥吧。”

“好,哈哈哈。”他们到了喜鹊营。

何新宇把车停在喜鹊营寨子外,他与赵楚燕走进寨子,边走边给赵楚燕讲,他从杜老师那里听来的历史。

喜鹊营400多年厚重的历史。赵楚燕边听边用手机拍。他们不打扰村民,就寨子的石板路都走了一遍。也把整个寨子走完了。回到寨子入口。准备去城门看看,然后去岩寨。

“两位小同志。”一位大伯扯了一筐子白菜,萝卜从外面走来。

“哎。”何新宇应一声。

老大伯走到他们面前问:“你是那天来的那个小伙子?杜老师的学生?”

“是的阿伯。”何新宇与赵楚燕退让了一下。阿伯提着筐子从他们身边过,“天冷,到我屋坐一下,烤烤火。煮餐饭吃吧。你们是杜老师的学生,也是我们家的客人。”

“哎。”对大伯的好客,何新宇答应了。他觉得,这是很好打开工作的第一步。

何新宇与赵楚燕跟着大伯一起到家。大伯把筐子放到院子里的水池边。他家是新修三层楼的砖房子。

家里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孙女,大娘坐在火炉边做着针线看着孙女,看到有客人来了,她站起来,孙女也站了起来。

“小朋友好。”赵楚燕背包里拿了一把糖给孩子。

“坐,快坐。”大娘热情的招呼他们,对孙女说,“阿姨给糖就拿着。幼儿园不是教了吗,说谢谢。”

老大伯给火炉加了木炭。大娘就去煮饭,大伯陪何新宇他们坐坐。孙女拿着糖跟阿婆去厨房。

与大伯交谈知道大伯姓朱。

朱大伯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出嫁了,儿子在外打工,认识了一个女的没有结婚,本想着修了新房就结婚。

可是房子修好了,儿子没有带回儿媳妇。带回了半岁的孙女,孙女叫朱婷婷。因为家里穷。又是住到这山里头。孙女的母亲一次都没有来过。

家里的几亩地大多荒了,他两老在家,就种一两亩田的谷子,够一家人一年吃饭。种点菜,喂些鸡鸭,赶场去卖,买油盐与送孙女儿上幼儿园伙食费。

年轻时朱大伯和朱大娘也出去打工,他们也是第一代民工。家里的孩子是给家里老人们带的,现在老人走了,他们又成了老人就在家带孙子。

儿子女儿又出去打工。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日子就这样过。

何新宇问到整村搬迁的问题。

朱大伯告诉何新宇,他们老一辈都不想搬出去。可孙儿孙女大了要读书。他们营上有几家人,都和儿子一起走了,到打工的地方租房住,过年都没回来。

有一回,一个出去的老兄弟给朱大伯打电话,他讲他想回来,可是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忙,孙子又没得人带,他都哭了。

在外一年租屋住都要好多钱。可政府要他们搬。朱大伯家的孙女眼看着就长大了。

他们为了孙女能走出大山好好读书,他们还是会搬的,就要这里没被拆,他们等孙女大了还是想回来住。

吃完饭后,何新宇给了一百块钱伙食费。朱大伯和朱大娘说什么也不收。

何新宇说:“阿伯,伯娘,我告诉你们吧,我们是新扶贫干部。我们今天来的目的,就是了解一下情况。

要是大家都不想搬,我们想法子,把我们喜鹊营发展起来,让打工的人都回来。让外头的人也进来。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好好读书。”

“好。”朱大伯说,“就要不让我们搬家,你让我们做什么都可以。”

何新宇说:“先把这一百块钱收了。这是我们的饭钱,不能让我们还没工作就犯错误呀。”

“好,阿伯收。”朱大伯收了钱,“就这一点,就比先前来的干部好。两个人一餐饭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何新宇说:“不要找,留着下回我们来吃。”

“好吧。”朱大伯就不找钱了,“小同志,就要不叫我们搬迁,你说什么,我们都听,一定配合你工作。”

何新宇站起来:“好,我们努力做到。阿伯,伯娘,我们还要去岩寨看看。”

“嗯。”朱大伯和大娘起身要送送何新宇他们。

何新宇不要送,他说:“阿伯,过年的时候,大哥回来,你就讲,初一,我要过来开个大会。麻烦你给寨子上的人都讲讲。”

“好。”朱大伯答应。送何新宇与赵楚燕出村上了车。

赵楚燕与何新宇上车就去岩寨,过石拱门时,何新宇对赵楚燕说:“这是城门。安以前的说法,朱大伯他们是熟苗。出了这城门岩寨这边就是生苗。”

“嗯。”车过了城门,赵楚燕又回头看了一下,“我们这就到历史中的苗区了?”

“嗯。其实,我想那时军民关系也很不错。”

“怎么讲?”

“这小河的水是共用的,还有,你看那边的石板路。是以前练兵的跑道。一直延伸到岩寨里面的岩洞。要是军民关系不好,天天搞架,断了水源。就不会有这练兵的跑道。”

“你讲的是。”

何新宇停了下。赵楚燕问:“不进寨?”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