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苗寨欢歌>第021章:又来扶贫干部了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021章:又来扶贫干部了

小说:苗寨欢歌 作者:雁嘶鸣 更新时间:2023/6/17 22:26:09

何阿婆问:“新宇,你还要读书?”

“嗯。”何新宇吃着饭应一声。

何阿公问:“比现在学问还要高?”

“嗯。”何新宇知道解释也没用。

何阿婆又问:“读大书,一定有大用。是吧?”

“是的。”何新宇应着。

何阿公与何阿婆就不问了,今天午饭煮的少,等向桂珍煮饺子来。

“没吃莫吃。爹,娘,我们吃。”向桂珍端一盘饺子问儿子,“你爸又发什么脾气了?”

何阿公说:“新宇讲,他没在乡政府工作,考上博士,回来搞什么?”

“调研。”何新宇给补充。

向桂珍问:“就是还要读书?”

“嗯。”何新宇吃着饺子答应。

向桂珍沉默了。他不是不想儿子读书,可是,儿子读那么书有什么用呢?都26,7了。她问:“新宇,读博士可以结婚吗?”

何新宇想笑,这就是母亲最底的要求,他说:“可以。”

“那就结婚,要是你们忙读书。娃儿送回来我带。你爸讲他五十好几了,开春换届他就不参加先村干部了。

让年轻人上。才与时代接的上轨。妈过几年满55就可以领社保了,你伯娘,今年领了有一千多。你爸退下来,你结婚生个娃儿,让我们到家里也有点幸福的事忙。

以前都讲你有出息,我和你爸脸上都很光彩,现在就听你伯娘,婶子她们讲,我孙,我外孙什么的。还问我,新宇的书怎么还没读完呀?妈觉得和她们一起都没有话讲一样。”

听母亲的唠叨,何新宇如实对母亲说:“妈,我连女朋友都没有。”

“可。”向桂珍又沉默了。

何阿公,何阿婆想呀,当初两个孙儿考上大学是何等的荣耀。何新华在部队就不说了,可何新宇为什么还要读书呀。

他们何新宇一潮的孙子辈们都结婚生子了。可何新宇连个女朋友都没有。

虽然他们都当太爷太奶了。可何新宇为什么还要读书?他们也想何新宇的孩子喊他们一声太爷,太奶。这书,读的完吗?

何新宇知道家人的想法,没有正式批文。说了父亲也不会信,他还会给乡里,县里打电话落实,这年底了,领导们都忙,何新宇不想父亲为这件事打扰领导。先就这样吧。

他说:“还是屋里自己包的饺子好吃。”一颗饺子就放进了嘴里。

现在是冬天也没什么农事,下午何新宇就房间里休息。他给何新华去电话。

何新华听了哈哈笑,让他再气父亲几天。他还有几天才考试。

向桂珍把儿子拿回来的床单那些都给洗了,快递的被子过两天会送到村委会网店。

今天吃晚饭时,何永军没回来吃,他在村委会用餐票在农家乐吃晚饭,喝了两杯,回到家洗漱就上床了。月底农家乐拿餐票与村财务报帐。

第二天,何新宇看到母亲因为他工作的事忧心,何新宇把母亲接到他的房间,还是把他的实际情况偷偷的告诉了母亲。

向桂珍知道后,在儿子头上拍了一巴掌。何新宇开心的笑:“妈,正式通知还没下来,一定保密别告诉爸。要不,爸会给乡里和县里打电话去落实。年底了,领导们忙。”

“妈晓得。妈当村干部家属这么多年,这点事都不晓得吗?呵呵。”何新宇回来当扶贫干部这件事,向桂珍先给儿子保密。她很开心。

今天何新宇在家休息,整理东西。

吃晚饭的时候,何新宇问父亲:“爸,家里的车,你明天要用没?”

“你要?”何永军冷冷的回问一句。

何新宇说:“我要做课题,借你车用用。”

“自家的车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借什么借。”向桂珍支持儿子,“有本事的人才读书,有些人想读还读不上呢。”

“嗯。”何永军算是答应了。

回到家的第三天,何新宇开车去岩寨与喜鹊营,一路的青山绿水。走完乡道,分岔路走村道。乡道那边走几公里就入贵州省了。

岩寨与喜鹊营说是两个寨子,其实就隔了一个小山坡。喜鹊营在两座山峰弯外的一大块平地上。

何新宇数了一下有三十多座房子。大都是当地的木房子,还有吊角楼,寨子里都是大块的石板路。还有一些高高低低的岩石彻的墙。有的房子很破旧,看着是多年没有人住了。

有五栋两三层楼钢筋水泥的新房子。是冬天,没看到人在外面走动。

何新宇没有进喜鹊营,他开车走公路先去岩寨。过一个大石门车缓缓的上坡三分钟就到岩寨。

两个寨子,喜鹊营是汉族,土家族,苗族多种姓。岩寨是苗族,全姓麻。两个寨子都讲苗话,对外人来说都是苗寨。

岩寨四周都是石头,还有一个特色,所有房子全是石头垒起来,房上盖的也是石片瓦。

何新宇用手机面全部给拍了下来,这是很有特色的旅游点呀。他也数了一下这里的房子,岩寨这边只有二十多户人家。

有一条小河从山里流去来,一直流到喜鹊营这边。可以说两寨共饮一源水。

听到有车进寨子,从石房子里走出来三四个老人家。一位老伯问:“小同志,你找哪个?”汉话说的不太好,夹着当地的苗音。

何新宇告诉老伯:“我找你们大家,我是来扶贫的干部。”

老伯们一点都不热情也不冷淡。

“那屋里头来坐吧。”一位老伯请何新宇进屋。

“哎。”何新宇就进屋。屋里还有一位大娘在做钱线活。看到何新宇进来,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把针线篮子提放到一边,站了起来,何新宇对她点了一下头。

请何新宇进屋的老大伯站在门口幺喝。讲的苗话。何新宇听不懂。

喊完话,老大伯回屋对何新宇话说:“我喊一声,告诉在屋里的的人,又来扶贫干部了,叫他们都到我屋里来听听。”

“哎。”何新宇接过大娘递过来的一杯水,“谢谢。”

“没要客气。”大娘坐了下来。

一会儿,七个老人都进屋坐一起。加上刚才的四个一起是十一个老人,大伯,大娘一起。说他们老,其实与何永军年纪差不多,可他们生活在山里。看样子年纪要大一些。

一位老大伯对何新宇说,用的是苗话。屋主,就是刚才那位大伯就给何新宇翻译:“要我们搬出去的话,我们死都不会同意的。要是干部同志今天是为这事儿来的,你就回去吧。

何支书都来过好多次了。我们不想搬。喜鹊营那边也不想搬。我们祖祖辈住的地方。要搬真的舍不下。”

何新宇说:“我们现在不说搬迁的事,我来了解一下村子的情况。”屋主大伯就用苗话翻译给老人们听。

何新宇了解知道,岩寨因为穷,女儿都嫁出去了,儿子们娶不媳妇,做上门婿也嫁出去了,有的在外打工,过年才回来看一下父母。

也有娶上媳妇把父母和孩子都接到打工的地方租房住,为的是孩子好读书。

女儿出嫁,儿子也嫁。有的老人过逝了。儿女们就不再回来,那一家就没人了。

以前喜鹊营与岩寨一起还有六七十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二十户了。岩寨八户,喜鹊营十二户。

何新宇想:要是这样下去,这样的小村落就自然消失了。

了解到了情况,房主老大娘还给何新宇做了一餐饭,饭吃的是杂粮。

何新宇吃着吃着就流泪了,他没想到,改革这么多年来,贫困地区还这么穷。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