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河朔风云>第二十六章 父行子效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六章 父行子效

小说:河朔风云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3/4/4 23:13:57

大将军董俊因病逝世,其长子董文炳继承父志,赓续余脉。在元朝荡北扫南扩西拓东的峥嵘岁月里,藁城子弟兵不辱使命,共赴前线,拓疆开土。自从宪宗蒙哥继位蒙古大汗之后,忽必烈受到了哥哥宪宗的重用,便以元太弟的角色**漠南事务。他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拓疆开土。

那一年,大汗蒙哥率领一支部队攻打四川,忽必烈率领另一支部队攻打大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单说忽必烈的先锋部队由董文炳指挥,一路之上,道路崎岖坎坷,马蹄嘚嘚。再加上水土不服、瘟疫肆虐、山岚瘴气的侵袭。这对于走惯平原的北方将士,不可谓不是一种严峻挑战!就这样,军士们饱经沧桑,晒黑的肤色如同锅底黑,脚上打着泡,挑破了继续急行军,夜以继日,奋勇向前。

大理国是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其疆域包括现在的云南、贵州与广西西部、四川南部以及泰国、老挝、缅甸的一些地方。在这个多民族大家庭中,尤以东部的乌蛮与西部的白蛮人数最多,然而统治阶级多有乌蛮族形成。

斯时,大蒙古帝国南下消灭西夏与金国之后,将进攻的矛头直指偏安一隅的南朝政权。蒙哥在位期间,赓续先人伟业,扬长鞭而振余烈。为了积极稳妥地消灭南朝,便以“包饺子”策略,计划攻占华夏边陲大理地区。1252年,蒙哥派遣忽必烈领兵席卷西南,并以**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总管军事。征服大理后,可利用西南少数民族军队加强攻打南朝的兵力,然后从背后包抄夹攻南朝的疆域。这次,参加远征的有精锐的蒙古兵,有归降蒙古的汉军以及由色目人所组成的军队。为此,忽必烈挑选刘秉忠、董文炳、张文谦、姚枢等人组成智囊团,并作为他的羽翼起兵南下。

一路之上,忽必烈步步为营攻城略地势如破竹。1253年孟冬,蒙古人兵临大理城下。大理依傍洱海,背靠苍山,城池坚固。大理国王段兴智大权旁落,为权臣高祥、高和兄弟俩把持,各个部族领主纷纷拥兵自重,相互征战。此时的大理处于四分五裂濒临分崩离析的地步。

孙子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忽必烈获悉详细情报后,便紧急召集智囊团召开军事会议。大将军董文炳建议忽必烈要采用怀柔政策,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一建议得到了忽必烈首肯并采用。会后,忽必烈集思广益,并形成了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略战术。

为达此目的,忽必烈派出三名使者去劝降,孰料,夜郎自大的高氏兄弟根本不理这个碴儿,总以为天下老子第一,并不顾国王与众臣的反对愣是把这三名使者杀害,不仅如此,还把尸体悬挂在树上供人观看。

这边,忽必烈一等也不来二等也不来,心里的话:使者恐遭不测。大怒之下,便对大理城发起了总攻击。大理国军队刚一迎战,就被气势如虹的蒙古军队打了个措手不及而溃逃。大理高挂免战牌,妄想坚壁死守。忽必烈早已恼羞成怒,不给大理国一个颜色誓不罢休。就这样,一方强攻一方死守,连续作战十几天,蒙古军队终于攻破敌城堡垒。国王段兴智吓得魂不附体逃到昆明,权臣高祥被擒杀。忽必烈看见三名使者尸体后,大怒,下令**。在智囊团董文炳、刘秉忠、姚枢等人的极力劝阻下,忽必烈不仅改变了**的作战计划,还特意命令姚枢随军携带的衣帛全部撕成小片做成小旗帜,上书“止杀”的命令,查遍了大街小巷。就这样,蒙古军士没有人敢杀人放火、强抢掠夺的现象发生,大理城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了保护。

在攻占云南大理之后,忽必烈深感剩下的疆域就是腹部地区,即山东江南等地。一阵秣兵历马之后,忽必烈便欲席卷南下。

一日,忽必烈在军中大帐刚刚布置完作战计划,就有探子来报,说山东李坛正在谋反。

忽必烈不听则已,一听惊愕道:“愿闻其详。”

探子汇报道:“这个李坛总是飘摇不定,谁势力大就投靠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倒戈将军。”

探子继言道:“这次,李坛与南宋勾手意欲跟大王作对。”

忽必烈闻后,不由地心生怒火:“想当年,他对我百依百顺,尽表忠心,我封他为藩王,没有想到,李坛竟然在背后给我使绊子,看我如何收拾你!”

忽必烈随即召集文臣武将开会,商讨如何对付李坛的良策。

将军董文炳出列对忽必烈揖首道:“大王,以微臣来看,莫如发兵征讨才是。”

忽必烈手捋胡须微微颔首,然后,他目光炯炯看着手下人还有什么良策。

谋士刘秉忠揖首道:“大王,兵法上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微臣看来,不如攻心为上。”

刘秉忠接着补充道:“如果此计不能成功,然后出兵征讨也不迟。”

忽必烈欣颜道:“目前,大将军史天泽伯颜回北方巡边去了,一时半会也回不来,那就依刘爱卿计策先行。”

忽必烈回头看着董文炳说道:“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董将军可挂帅出征,剿灭李坛。”

将军董文炳再三施礼道:“请大王放心,微臣不辱使命。”

“刘爱卿,你把你的计策,不妨说出来。”忽必烈斥退左右,对着谋士刘秉忠说道。

刘秉忠对着忽必烈分析道:“首先,大王先派一个心腹直奔山东李坛老巢,然后见机行事;其二,大王应挑选出知识渊博深谙外交的人前去南宋,目的只有一个,先稳住对方,提出议和。一旦时机成熟,方能南下攻必克战必胜。”

忽必烈闻听后,豁然开朗,并连连称妙。

看官也许要问了,这个李坛究竟何许人也,竟背信弃义,朝秦暮楚。

李坛是山东潍州人,他的父亲叫李全,李全曾在金国末期举兵造反,是山东某支起义军头领。金宣宗兴定两年(即公元1218年),李全所部归顺了南宋政权,被封为京东路兵马副都总管。

没想到,若干年后,李全一看局势风云,便又归顺了势力强大的蒙古政权,被封为山东淮南行**官,成为了一名封疆大吏。

不久,李全的二儿子李通、哥哥李福被人设计陷害。李福是南朝忠义军首领,也是一名地方长官。噩耗传来,李全悲痛之余便暗下决心一定要为亲人报仇雪恨。当他把自己的想法跟蒙古**富珠哩察汗说明时,没有得到获批。富珠哩察汗有他自己的动机:他怕李全借机投降南宋。李全洞悉上峰的动机后,为了表示对蒙古的忠心不二,拿刀砍掉了自己一根手指头,并发誓道:“我李全要是归顺南朝,就如这根手指头。”富珠哩察汗见李全指天发誓,甘愿为蒙古效忠,遂同意了他的请求,允诺他领兵南下。

1227年九月,李全穿着蒙古兵的服装,领人来到楚州,以山东淮南领行省事的身份,给两淮发去檄文,要他们都要听自己的调动。楚州制置使、统制杨绍云看到这份檄文后,便带领着一家老小逃到扬州去了。

李全下令严查杀害亲人的刽子手,有的帮凶想嫁祸于人便把主犯邢德首级献给了李全,并为自己洗白道:“你儿子、你哥哥还有你嫂子都是这小子一人所为,现在我把罪犯人头给你带来了,我这样做属于立功表现吧。”李全表示不再追究。

后来,南朝将楚州改为淮安军,不再设置制置使,如同成了一块飞地,鞭长莫及。李全来到这里,没有想走的想法,经常出点子幺蛾子事情,搅得人心惶惶。南朝丞相史弥远见状,便派人前去劝说李全,叫他息兵,如果事成,南朝皇上封他做节度使。

李全满口答应,但有一条必须附加上:南朝政府必须为他提供军饷。史弥远觉得九十九个揖都做了,剩下这一哆嗦,不算大事。于是财、粮与兵器一应俱全。

就这样,土匪出身的李全周旋于蒙古、金国和南朝之间,他是高手,拿捏的挺到位,哪有风就往哪处倒,搞得乐此不疲。即便如此,李全仍然与三国政府讨价还价,为了一己之利,肆意掠夺强抢。

纸里包不住火。倒戈将军李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不安分、胡作非为很快露出了狐狸尾巴。

元太宗三年(即公元1231年)正月,李全留下一部分兵力镇守泰州,自己率主力部队攻打扬州。迎战的南朝将领是赵范、赵葵弟兄俩,哥俩深谙兵法,哥哥赵范镇守扬州,赵葵带领精兵去劫李全的军需。

此战一交手,李全就被对手打得大溃逃。李全率领着残兵败将几十人在逃跑的路上误入泥潭,被对手杀害。

李全去世后,他的老婆接管了他的残部,曾经的智勇双全女将军也没能阻挡住对手的凌厉攻势。后来,李全老婆离开队伍,带着儿子李坛逃回了山东老家。

若干年后,李全的儿子李坛承袭了父亲的官职。就这样,李坛与他的父亲一样经常见风使舵,以巩固在当地的权利,成了独霸一方的“土皇帝”。李坛苦心经营若干年来,家藏巨资,精兵强将达数万人。

李坛继承了父亲李全的爵位后,也模仿起父亲的为官之道。不管风向如何,只要旗杆不倒,旗子随风飘飘。也就是说,只要地区稳定,自己权势得以巩固,他才能恣意妄为唯利是图。

就这样,李坛便在蒙古南宋之间摇曳不定,获取双方利益,邀功请赏,为所欲为鱼肉百姓。

事到如今,忽必烈方才洞晓出李坛的阴谋诡计,如此看来,不给李坛一个深刻教训,让他长长记性。

李坛有一大嗜好,爱好收藏珍品。

一日,山东地方长官李坛一家人刚要坐下吃早饭,便听到了门外有人叩门的声音。

家童打开门后,忽必烈特使扎查恭恭敬敬地走了进来。

特使扎查来到李坛跟前,便躬身施礼道:“大王忽必烈派遣特使扎查来问候李大人。”

李坛看到特使如此卑躬屈膝,且说话如此翼翼便慌忙还礼一个劲地问道:“大王一向可好?”

特使扎查施礼道:“大王一向很好,这不,大王手头有一幅名字画,知道李大人学识渊博,深谙此道,便连忙派我给李大人送来了。”

特使扎查边说边将字画递给了李坛。

李坛见此情景,心脏不由地“突突”起来,一边陪着笑一边连连发声道:“没有想到呀!我李坛乃一介平民,究竟俺有何德何能,竟受到大王如此地青睐和关爱。”

“今后,我一定听从大王差遣,忠于大汗。”李坛耿耿道。

李坛送走特使扎查之后,便迫不及待打开画轴,想看看名画出自何人之手。

恰在这时,夫人气冲冲走到李坛面前,李坛还没有看清个所以然,便劈手夺过李坛手中画轴,“噌噌噌”三下两下便把这帧画轴撕了个粉碎。

素有“妻管严”名号的李坛,看到一地碎纸片,好端端一幅名画被夫人给糟蹋了,遂心疼不已,不禁连连叹息道:“你看这,多可惜了的,你不待见蒙古人,可字画与你又没有冤也没有仇。”

李夫人明眸里闪现着细碎的泪光,对李坛叕泣道:“我们是汉人,岂能丧失国格,做野蛮的蒙古人的臣子呢?!”

李坛闻听之后,内心泛起了涟漪,随即对夫人说道:“这是迫不得已,缓兵之计呀!为了巩固权势,对于蒙古南宋,我们谁也惹不起呀!”

李夫人问道:“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联合南宋共御外辱。”

此时,李坛挤出了两滴眼泪,无奈道:“那怎么行,你看南宋政权摇摇欲坠,小人佞臣当道,暗无天日,他们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呀!”

李夫人听后,原来夫君言之也有道理,不甘心道:“那依附蒙古人可靠吗?”

李坛说道:“从表面看,蒙古人精兵强将,攻必克战必胜,可要拖垮蒙古,只能他们内部争斗,方能奏效。”

俗话说得好:来而无往非礼也。李坛接着说道:“忽必烈多次给我送厚礼,我该给人家送重礼才是。要不,咱们多么没有面子呀!”

李夫人听罢,忙问道:“那该如何是好?”

李坛打着手势让夫人来到跟前,李夫人噘着嘴说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我发现你干什么都不是光明正大,竟弄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夫人不情愿地来到李坛跟前,李坛把嘴巴凑到夫人耳朵根子耳语起来。

不一会儿,李夫人脸色由阴转晴,继而用一只手指头点了李坛额头一下,莞尔一笑地说道:“还真有你的!”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