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伍卒>第22章 水鬼连长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22章 水鬼连长

小说:伍卒 作者:少风 更新时间:2023/7/4 16:06:24

战士们热烈鼓掌,人圈子外走进来一位比廖爱国年龄更小的干部,战士们见了马上肃立,他伸手过来握住吴焜的手,热情洋溢地说:“同志们看清楚了吗?吴营长刚才给我们演示了警卫战士在拳脚刀法上的一套非常实用的好功夫。”

见众战士不解,他说道:“吴营长先是表演了在周围都是敌人的情况下,如何杀伤敌人,接着起身用肘和刀演示了在人群中摆脱敌人、杀伤敌人的方法,最后才是他功底深厚的战场刀法。”众战士恍然大悟,惊奇不已,议论纷纷。

他紧握吴焜的手:“吴营长,我是总部警卫团长秦其刚,欢迎你,你不愧是主力军主力纵队主力支队的大营长。”

吴焜脸色一肃:“秦团长,我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老号兵,一个有进无退的小卒子。您过奖了。”

秦团长豪爽的一挥手:“别谦虚,营长哥哥,你的故事,我们警卫团早就听说了。你在基层连队不容易,走,今天,我们警卫团,请你吃一顿饱饭。”

警卫团真的请吴焜吃了顿饱饭,是豆渣米饭,整整一大盆,廖爱国端来的汤是淡米汤上洒的葱花,扑鼻的香,下饭菜是萝卜干。

根据地目前粮食困难,每个战士有定量,这一盆饭不知是多少战士的定量,香喷喷的馋了多少人,围观的老兵中,有人用指尖来拈,也被廖爱国打开,这让吴焜打死也不吃。

秦团长听吴焜说道定额,才附耳低声道:“这粮是团经理部特意安排的,与战士们定额无关。”

“这样啊!”吴焜这才拿起碗筷,开始吃,他吃得并不快,可是不停嘴,也不怎么嚼,转眼间扫掉了饭尖,见战士们馋的样子,放了碗筷,道“吃饱了,真的吃饱了。”

年轻的秦其刚双手按住他肩膀:“这才不过一斤米左右,听说你能吃5斤米,这才到哪?”他抬起头,对周围战士们喊道:“同志们,吴营长是洪总司令亲自培养的学生和警卫员,为革命,身上受了十多处伤,我们鼓掌请他把这盆饭吃完,好不好?”

“好!”声音如浪。

吴焜激动的:“好吧,谢谢同志们。”他给大家敬了个礼后,端起碗再吃,不久,吃完收工。

廖连长舀给他一碗汤,咕嘟咕嘟一气喝完。

外面走进来一个人,不声不响地接过炊事员递来的一碗饭,到吴焜对面坐下,吴焜见了,即忙要站起来,那人用筷子示意他坐下。

“总指挥,您也来这里吃饭?”手脚无措的吴焜没话找话。

“嗯,秦其刚请你吃了顿饱饭?”

“是,我吃得太多了。”

“不多,是我们现在穷,你不能吃饱,等革命顺利了,你就能时常吃饱了。”

“嗯。”

“你的任务,他们都给你交待了。”

“嗯。”

“听说你在嘉陵江上当过纤夫,行过船?水性怎么样?能游过河去吗?”

“当过,陶铸儿同志介绍的,嘉陵江上行过船,打过鱼。游过去再游回来,要看水势、季节,现在是枯水,这水,来回一顿饭的时间吧!”

“一顿饭,来回?”

“嗯,水势平和的地方还可以再快。”

“你们支队侦察后向总部推荐的渡河地点是?你参与了吗?”

“塔子山,是我去侦察后,支队研究推荐上报的。”

“好吧,我们明天早晨出发。廖爱国。”

“到!”

“给吴焜同志找个地方,让他好好地睡一觉,吃了就睡,肉才巴背,你看他瘦的?”

“总指挥放心,早安排好了。”

吴焜跟随余总指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沿嘉陵江东岸行程近200公里,勘察地形、水文,了解川军布防情况,沿江边山上的小路,边走、边看,边记,对各部队上报的渡江口仔细核对了一遍,发现敌军虽多,但防线太长,到处分兵把守必然导致到处防守薄弱。

吴焜不认字,不知道总指挥身边的参谋记些什么?军中纪律,不敢问。

他数次奉命悄悄游到对岸,查看水情、滩涂情况。

余总身边有两支小部队,一是他的卫队,还有一支通讯队。整个警卫这次是廖爱国负责,他主要是对外围警戒,防白军埋伏袭击,防土匪。余总身边的卫队,轮班保卫首长。**外的干部,无令不能近身。

最后,余东综合各方意见,看准了23支队推荐的苍溪南和阆中之间的塔子山、石家坝一带为主突破口。这里的河道弯向东岸,水势平稳,塔子山雄峙东岸,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利于红军进行火力掩护;后山则坡道较缓,草深林密,可隐蔽船只,利于大部队进行集结隐蔽。对面西岸又多是平滩,利于部队抢渡和迅速展开。据守这段江防的是川军田颂尧部,兵力不到两个营,屡次的红军手下败将,屡遭红军打击,士无斗志,战斗力不强。

在苍溪上游25公里的鸳溪口和下游20公里阆中以北的涧溪口,是另两个渡口,到时同时强渡。

造船地点要离抢渡场不远,定在了离塔子山30余里的五渡场。这里山高林密,林中有大片空地,是隐蔽造船的理想地点。

确定了强渡点后,贾恒剑亲自出马负责造船工作,在他的指挥下红西方军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准备之中。

老船工们背着工具,从渠江等地赶来,红军官兵亲自上阵,又动员了大量青壮百姓,日夜赶造不息。造船用的大木材要从上百里外用人力运来,造船用的钉子则用的是搜集来的废铜烂铁,工地上就地摆出了炼铁炉,很多乡亲捐出了自家用的桐油,为工地夜间照亮。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终于造出了100多条“毛半壳船”船和3座竹扎便桥。红军战士们又和群众利用夜晚,肩扛手推,将这些舟桥从高山上运到了渡江地点,完成了渡江的一切准备工作。

余东确定强渡嘉陵江的战役计划:采用重点和多路相结合的突击战法,以余云、李别的红30集团军为抢渡主力,在塔子山地区渡江,然后直插剑阁、剑门关方向;

副总指挥王栋率31军为北路,渡江后抢占剑门关,防堵邓锡侯的川北之敌和胡宗南的陕敌;

红9军为南路,攻击阆中、南部,保障30集团军的南翼安全;

红4军为二梯队,担负战役展开的任务。在第一梯队渡江成功后,从苍溪渡江,以一部向南迂回,协同第九军作战,主力则向南部县城西北方向的梓潼发展;

总部炮兵营置于塔子山顶,火力掩护30集团军强渡。第13集团军、第30集团军的9纵队和地方游击队,负责在东线牵制敌人。

成立总指挥部直属水鬼连,在全军挑选水性好的战士,连长吴焜。

总部将渡江主攻的任务交给30集团军,余云军长和李别政委,将任务交给了8纵队。

熊发、郑山既为争得主攻任务高兴,可也犯了难,8纵队3个支队就是3条老虎,各有专长,28支队擅长进攻,号称“钢支队”。25支队擅长突袭,特别是夜间,号称“夜老虎支队”。23支队则以攻守兼备闻名,曾获得总部“能攻钢军”的表彰。

最后,因吴焜兼任了总部“水鬼连”连长的原因,熊发和郑山确定23支队2、3营和总部警卫营为强渡先锋。

8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