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枭雄的天空>第90章 致命稻草(二)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90章 致命稻草(二)

小说:枭雄的天空 作者:东山麦客 更新时间:2023/4/23 8:54:49

这帮大帮办、大地主们聚在一起,一边吃着早茶,一边想了一个狠招:挤兑白银。这就是有钱人的玩法。

当时,清末开始推行纸币,白银也同时在用。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可以互相兑换。

第二天,大批广州人持纸币到大清银行兑换白银,一天就能兑走几十万两白银。这帮富人合力在广州范围内搞了一次金融海啸,金融市场一度非常危险。清廷赶紧从国库划拨白银两百万两,没几天就给兑换完了。

两广总督张鸣岐赶紧向日、英、法、德的银行借款五百万两白银。即便这样,仍然是杯水车薪,经不起兑换。清末的广东人就已经如此有钱,超乎我们的想象!

张总督算是明白了,再弄来多少钱都经不起兑换。一不做二不休,他直接调集军队弹压,谁如果再兑换白银就格杀勿论!并到处抓曾经在官方银行大额兑换白银的人!

得知消息,大家伙一窝蜂跑到了香港,进了租借自然就安全了。然后,这帮人在香港组织了广东保路会,等待时机继续干!

四川是保路运动的重灾区。因为,总督锡良让全川人民都成为了股东。做了四年总督之后,他离开四川到东三省总督。接替锡良任川督的是赵尔巽。

四年后锡良卸任东三省总督,接替锡良任东三省总督的同样是赵尔巽。两人真是亦步亦趋!赵尔巽能够上任东三省总督,与老上级锡良的推荐有很大功劳。

东三省总督是疆臣之首,在大清九大总督地位最尊贵(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直隶总督)。赵尔巽怎么可能不愿意去?

朝廷同意了锡良的推荐,并下诏调赵尔巽任职东三省总督。这是1911年初的事。

赵尔巽离职四川总督,也要按例向朝廷保荐一名继任者。这里出了一个问题。他之前曾在非正式场合多次说过,卸任时要保荐四川布政使王人文做四川总督。王人文当然非常在意,又非常感激赵的提拔。

然而,赵尔巽在离任川督时自食其言,没有向朝廷保荐王人文。他之所以食言,是因为他有了一个更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赵尔丰。不用说,只是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亲哥俩。赵尔巽是兄,赵尔丰是弟。

这个赵尔丰当时正任职驻藏大臣,管理边务。他绝对是个狠人,人送绰号“赵屠夫”。

皇冠体育直播:和俄国虎视眈眈,让东三省成为帝国最复杂的地方,一般人镇不住。所以在1911年初,锡良刚卸任时,赵尔巽已经赶到了奉天。赵尔丰却由于有边务没有第一时间赶到成都。所以,朝廷就发电报让王人文做了护理四川总督,就是暂代其职,非正式的。

这时候,四川的保路运动爆发了。护理总督肯定与正式的想法就不一样。况且,赵尔巽说话不算数,将四川总督这个肥缺给了他弟。要说王人文心里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反正几个月后,川督就是老赵家的,自己较那劲干嘛呢?如果考虑人性的阴暗面,王人文甚至会这样想:局面越乱越好,让你们赵家兄弟再来处理呗!

所以,王人文在处理四川的保路运动这件事上比较消极。但是,四川却是保路运动的重灾区。

远在东北的赵尔巽洞若观火,他给王人文的建议是:“乱未起,预防之;乱初起,力制之;乱既起,痛剿之。勿再优柔误事。”

赵尔巽孙然看得清楚,但是四川的事他已说了不算。王人文说了算。

下面闹得凶,上面管的松。四川出大事了!

下面是当时的一首歌谣:

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

也有官的商的款,也有土药烟灯捐。

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

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

王人文接见了四川保路会的同志,并向大家保证,路权问题涉及全川百兴的利益,他一定会向朝廷据理力争。王人文这位代理总督为人也确实不错,他冒着仕途不保的风险两次向朝廷致电,希望能慎重考虑此事,并提出两项建议:一是暂不接收铁路,二是暂缓公布停征股租。

王人文很快收到朝廷回电。没有任何惊喜。他受到了朝廷的痛斥。电中让他对保路运动严加弹压,对意图作乱者“格杀勿论”。王人文作为护理总督,不愿对四川人大开杀戒。他一面支应着局势,一面焦急地盼望正牌四川总督赵尔丰早日到来。

上任川督赵尔巽已经离职四个月了,其弟赵尔丰为什么迟迟没有上任?王人文在成都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其早日上任,帮自己从这个漩涡中解救出来。

五个月过去了,赵尔丰还没来!

六个月过去了,赵尔丰还没来!

七个月过去了,赵尔丰还没来!

赵尔丰咋这么沉得住气呢?作为官场老江湖,赵尔丰当然知道自己不到成都,这事与他就没有关系。一旦到了成都,他就是第一责任人。这锅肯定甩不掉。所以,他就总是以边事紧急为由,不断地拖延。希望把这件事给拖过去。

这几个月里,四川保路运动却已经充分酝酿起来。当地士绅、平头百姓怕已投进去的钱打水漂,哥老会、革命党、咨议局却希望乱中取利。这些势力掺杂在一起,成立了四川保路会,局面已经走向了失控的边缘。

八个月过去了,在朝廷的反复催促之下,赵尔丰终于姗姗而来。王人文长舒了一口气,赶紧与其办了交接,愉快地将这个烂摊子甩给了赵尔丰。

赵尔丰仔细审视了一下成都:罢工的,罢学的,局面实在是没法弄。成都各个商户门前都供奉着光绪皇帝的牌位,上书:“光绪德宗景皇帝之牌位。”左右两侧写着:“庶政归诸舆论,川路准归商办。”

供奉先皇光绪的牌位,是想表明此次“争路”不是为了谋反。“庶政归诸舆论”是光绪帝宣布清末改革的政策。“川路准归商办”是说川汉铁路商办是先帝光绪拍板的政策,有据可依,不是无中生有。

赵尔丰想来想去,觉得要想解决这个局面,最好就是让朝廷收回成命,这样代价最小。这时候,赵尔丰还是为民请命的父母官。

“干路收归国有”这事首先由盛宣怀张罗,然后由摄政王载沣批准实施。总不能说摄政王载沣做错了吧。于是,他就拿盛宣怀开刀,直接上书朝廷,弹劾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争路酿变”。赵尔丰说得没错,盛宣怀刚上任邮传部,就策划着收回铁路,一是为邮传部争职能,二是为自身谋利益。巨额借款背后,会有巨额回扣,这在上层人物中是心照不宣的事。赵尔丰希望朝廷能借此制裁盛宣怀,并不再执行“干路收归国有”的政策。

当时,军机处已经裁撤,取而代之的是成立了内阁。庆亲王奕劻也不再是军机处首辅大臣,而是内阁总*理大臣。这时候,在对待保路民众这件事上,奕劻的意见比较保守,明确表示不应该招惹民众,特别是四川人。川人个性突出,叛逆而坚韧。最好少招惹那帮人!

这时候,盛宣怀反参赵尔丰“抚驭无术”。端方则上书朝廷参赵尔丰“庸弱无能”。双方互相掐架,最后等最高领导载沣拍板。

庆亲王奕劻虽然贵为内阁总*理大臣,有很大话语权,但是拍板的人不是他,而是摄政王载沣。年轻的王爷好大喜功,将权力收归朝廷是他执政的方针。在争路这件事上,又怎会轻易选择罢手?

奕劻已经七十三岁,早到了耳顺之年。他看着只有二十八岁的载沣,也就选择了沉默。年轻人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太过自负,何况这个年轻人还是掌控天下,并与自己政见不合的摄政王呢!

很快,赵尔丰就收到了朝廷严厉地申饬,并令他立即实施施压,平息事态。这时候,四川的局势又进一步恶化,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打砸官府和商铺的恶意行为。

退无可退之际,那就只能被迫出手了!

杀人这事对于赵尔丰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他兼任着川滇边务大臣,主要负责“改土归流”的工作。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将边疆地区改为同汉族一样的管理方式。

土司相当于部落首领,掌握一个部落的财富和生杀大权,自然不愿意就这么被改掉。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个十几万人的部落,牛羊马匹都是你家的,族人都是你的奴隶,族里的美女由着你挑选,你如果挂掉之后,这一切属于你儿子的。你愿意被改掉吗?

为了这事,他这几年几乎都在跟土司的部队打仗。谁敢叛乱,他就削谁!这帮土皇帝们被赵尔丰给拾地服服帖帖的。边疆稳定了,朝廷很满意。

也正是在平定变乱上的突出表现,让朝廷觉得赵尔丰也能将此次“叛乱”快速收拾利索。这也是赵尔丰成为总督的政治资本。

刚刚上任川督的赵尔丰,并不想与全体川人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他要解决的是那个别几个带头挑事的人。

9月7日,在川人罢市半个月以后,赵尔丰开始采取行动。这天上午,他请保路运动的头面人物到总督府,传达上谕。这时候,赵尔丰在大家心中还是慈祥的父母官形象,大家对他尚没有戒心。结果,大家伙一到督署,便被捆绑起来。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