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民国枭雄养成史>第十三章 末代秀才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三章 末代秀才

小说:民国枭雄养成史 作者:蚁鸣之 更新时间:2022/10/22 12:38:44

1895年,又一件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儿发生了————公车上书!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这时,《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和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

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奏章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并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

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了,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之后,康有为等人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

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人,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对皇冠体育投注:历史进程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对吴佩孚来说,对他一生影响巨大的事是:即将到来的山东省院试。

这段时间,张氏每天早晚都是单独给吴佩孚做饭,吴佩孚每每想叫上弟妹一起吃,懂事儿弟妹则躲到了张氏的身后,于是,吴佩孚就多吃些主食填饱肚子,把肉蛋鱼多留点儿给弟弟妹妹。

不能怪张氏偏心,只要是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就此踏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对其用刑等特权。

院试:各省学政主持的入学考试,秀才录取率仅为参加人数的10%左右,古代读书人,满头白发却仅仅是个童生的大有人在。

如果能考中秀才,这可是吴家从来都没有过的、光宗耀祖的大事,也难怪张氏比真正的考生吴佩孚还要紧张。

院试的日子就快到了,出发这天、张氏早早就起床了,又检查了一遍吴佩孚的行囊,东西其实早就备好了,张氏总觉得不放心、又仔细查点了一遍,然后偷偷把家里仅剩的六块银元用布包好、塞到了包袱里,这才把换洗衣物等一起挽成一个包袱。

山东省的院试是在济南府举办,李丕森亲自带领自己的学生们,提前两天就到了济南府,把学生们安顿好,李丕森少不得走亲探友,打听一下这次院试的情况……

吴佩孚忐忑不安的坐进了考棚,这几年苦读的结果是什么、他心中没底。

考卷终于发下来了,李丕森的经验之谈却成了无用功,今年的考题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策论的内容是如何强帮富国,吴佩孚熟读《盛世危言》,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很快,吴佩孚就打好了腹稿,滴水、研墨、铺纸、提笔……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很快就写好了,吴佩孚静心检查了一遍、又检查了一遍……

走出考场的吴佩孚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相反,患得患失的他、更紧张了,慈母张氏、恩师李丕森、贵人任道远……吴佩孚生怕自己辜负了他们的期待。

等待是一种煎熬。

开榜的日子终于到了,从后往前看的吴佩孚越来越浮躁,突然,有人猛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把本就紧张的吴佩孚吓了一大跳。

“干什么呢你!你高中第三名了!”同来赴考的少年玩伴王吉隆大声喊到,这声音引来无数艳羡的目光,吴佩孚却是一副发懵的表情。

吴佩孚被王吉隆拉着往右走,果然,吴佩孚,这三个字果然以大一号的字体、写在头榜第三的位置上。

中秀才,这等于是一只脚踏进了“**”的行列,立志报国的吴佩孚激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谢谢你让我抄了那部《盛世危言》,要是真听我爹的,这次我肯定考不中。”王吉隆笑着说道,他的名字也豁然在榜。

“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回到蓬莱县城,吴佩孚已然是个名人了,毕竟他才22岁、前途不可限量呀。

吴佩孚15岁的时候娶了第一位夫人王氏,王氏也是他的原配夫人,不过王氏命薄,三年之后就去世了。

吴家家境一般,而吴佩孚此后也常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激励自己,所以至今也未再婚,他考中秀才之后,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张氏都有些挑花眼了。

因为,就算吴佩孚今后没有考中举人,可无论是到富贵人家做个西席,还是自己开馆授徒,终归是个人人尊重的“先生”,一生衣食无忧是跑不掉的,“秀才娘子”的身份也是很光鲜的。

一群以吴佩孚为首的秀才、童生,天天聚在一起高谈阔论,针砭时弊,以卫道者自居,这天,他们又聚在一起谈论一件他们认为伤风败俗的事情了。

“我听说很多有钱人都在讨好电报局长家的管家,为的就是讨要一张今天寿宴的请柬,其实祝寿是假,想看今天的堂会是真!”秀才甲说道。

“男女同台,在戏台上当众打情骂俏,这、这、这……成何体统呀!”秀才乙年龄最长,都快40岁的他、痛心疾首的说道。

“这算什么呀!那天戏班一到蓬莱,那个女戏子……对,就是那个粉头柳彩伶,当时就被接到电报局长家,据说是让她去陪酒呢!”一贯消息灵通的秀才丙小声说道。

“混账!他也是读过圣贤书之人,还带头跟这种寡廉鲜耻之人推杯换盏!”王吉隆愤恨的说道。

“你还是太年轻了,哪里会是吃酒那么简单!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秀才丁看着王吉隆,给了他一个你懂的的眼神、并没有把话说透。

“这算什么?电报局长原本就是个登徒子,这蓬莱县城里的窑姐、暗娼,哪个没收过他的钱?只是这次也太过分了,明目张胆的跟一个戏子乱搞!”秀才乙恨恨的说道。

“这算什么呀!”秀才丙用更低的声音接着说道:

“唱堂会虽然赚的不少,可堂会不是天天都有的,一个戏班子二三十号人、怎么养活?

所以她们大老远来了,肯定是要在县城里的戏园子多唱几天的,这个电报局长就不够看了,昨……你们可千万别说出去啊!

昨晚,电报局长亲自把柳彩伶送到县衙去了,有人看见……今早她才乘坐一顶小轿去了电报局长家,准备今天的堂会。”

“荒唐!斯文败类!”吴佩孚大声骂道。

“而且你们知道今天堂会的曲目吗?”秀才戊问道,见没人回答的上来,这才得意的接着说道:“是俗称‘粉戏’的《杀子报》、《海慧寺》、《双钉记》中最香艳的那几折。”

“什么‘粉戏’,明明就是淫戏艳曲!还是男女演员当众宣淫,无耻之尤!”吴佩孚骂道。

“此头不能开、此风不可长!要是任由他们这么秽乱民风,那真要斯文扫地了!”秀才巳喊到。

“对!我们一定要打上门去,阻止他们!”秀才庚喊到。

“不加以禁止不说,县令还参与其中,他们既然不讲礼义廉耻,就别怪我们无理了!”秀才庚也

义愤填膺的喊到。

“那就别说了这么多了,走!”秀才辛振臂大喊道。

“我们是不是……”秀才壬见大家都是满脸的义愤填膺、斗志昂扬,吓得没敢把话说完,毕竟以

后还得跟这些人一起混,胆小鬼的名声、可好叫不好听。

“走!”吴佩孚说完,抬腿就走。

“咱们还是跟去吧。”秀才癸拉了一把秀才壬,两人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蓬莱县城不大,没一会儿就来到了电报局长家大门口,看到门口站着两个衙役,秀才壬、秀才癸

赶忙低下了头。

“你们想干什么?”门口站着的管家、看到一群穿大褂的走过来,而且没有亮出请柬,所以客气的

问道。

”我们听闻电报局长做寿,特来祝寿!”当先的吴佩孚坦然的说道。

“你们有请柬么?”管家不敢擅自做主,一下子放进去这么多人,县太爷正坐在里面听戏,打扰

了他的雅兴、说不定会发什么火呢。

“十余位秀才前来祝寿,吃了闭门羹,嘿嘿!嘿嘿!”吴佩孚冷笑道。

“你、你们真的是来祝寿的?”管家知道这些秀才也是他惹不起的主,毕竟县太爷见了他们也是

客客气气的,谁知道这些人将来的成就呢,为了这么点儿小事儿得罪十几个秀才、童生,县太爷要是知道了、

那也不是小事儿。

“你们既然是来祝寿的,那就请进吧,不过戏已经开场了,一定不要喧哗!”管家陪着笑脸说道。

“谢了!”吴佩孚略一拱手,抬腿就往院内走去,后面的秀才们跟着一同鱼贯而入,秀才壬跟秀

才癸互视一眼后、也快步紧跟了进去……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