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大汉闲王>第九章 东阳县令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九章 东阳县令

小说:大汉闲王 作者:铭华 更新时间:2022/7/21 13:41:20

第九章东阳县令

公元前209年的深秋,项梁还不知道秦军章邯部已经南下进攻陈胜,他替召平打下广陵之后,继续进攻盱眙。现盱眙城外项军告急,他不能在东阳久留。他留下一千两白银做为刘迪舟建设东阳城的启动资金,并留下两百军士给刘迪舟当护卫兵。安排完毕,项梁就带着陈婴部匆匆离去,赶往盱眙。

刘迪舟与老王头再次搬家搬进县衙后院,县衙后院可比老王头先前那屋要大得多。刘迪舟见这后院房子太大太多,几个人住太冷清,就吩咐老王头雇些厨子佣人,买些奴仆和婢女来。老王头现在是项梁留在东阳城的钦差大臣,说话管用,威信十足。他的命令一下达,那些衙门的官吏抢着办这差事。半天时间,几十个下人就被带到县衙后院,后院一下子热闹起来。

次日,刘迪舟第一次当县令,没经验不懂流程。他没去衙门升堂问案办公事,直接去了周军医安排的龙且住处。龙且有家将,家将两边一站甚是威武。看验过龙且的伤确定无感染后,刘迪舟就交代龙且现在要做的就是休息。龙且伤口拆线还早,刘迪舟交代军医有关外伤处理的注意事项后,没跟龙且多聊,告辞回衙。临走时刘迪舟要周军医搬县衙去住,他那空房子多,多一个人多一分热闹,军医欣喜应承。

刘迪舟回衙与老王头商量选几件瓷器作为礼品去拜访陈婴的母亲,他听说了有关陈婴的故事,对陈母非常敬佩。作为新任县令,上门去拜访贤者之母,做做表面功夫可博个不错的口碑。老王头表示同意,于是两人去了陈母府上。

陈府在城西,两人坐马车溜达了半天才到。陈母听说新任县令到访,开中门迎接。入得厅来,分宾主落座,呈上礼物,当陈母看到那瓷碗、瓷杯、瓷壶爱不释手赞叹不已,立即夸刘迪舟年少有为,当为一代名臣之类言语。刘迪舟也夸陈母识大体,有格局!两人你夸我,我夸你,使得陈母特别喜欢这个小县令。闲坐数时辰,刘迪舟起身告辞,陈母送出大门,高兴地要刘迪舟有空就来坐,刘迪舟忙应承,然后告辞回了县衙。

刘迪舟回到县衙,立即去了后院,他要了解这后院究竟有多少个房间?晚饭前,他统计出大大小小的房间总共有四十九间,另外还有马厩、遛马场各一。他就没搞懂,当个县令要这么多房间干嘛?那个年代,当县官的哪个不是几房妻妾?这点房子算什么?他还真是井底之蛙,那有几百上千间房的地方他还没见识过呢!不过房多也好,他有许多的事要做,需要很多房间,正好!

东阳城不大,但是粮食高产区。加之地处交通要道,南来的北往的商贾和游客偏多。经济流通快,使得东阳城很富庶。当时秦律严苛,老百姓畏官如虎,不敢妄动,所以治安良好。现时代四方云动,年轻人都起义闹革命去了,剩下的年纪大点的人还是那种敬畏秦律的思想,在家安分守己讨生活,以至城池比较稳定,衙门小吏各施其职,倒不用刘迪舟超太多的心。

第二天在老王头的提醒下,刘迪舟到衙门正堂坐了一上午。干坐一上午,没接到一桩官司,想显显官老爷威风的机会都没有。刘迪舟除了安排衙役上街巡视,就没啥事了,实在是闲得无聊他就去看县志。翻阅县志刘迪舟惊奇地发现此地矿产丰富,他想要的几种矿此地都有,比如凹凸粘土、岩盐、铁矿石等。更让刘迪舟惊喜的居然有芒硝矿,这可是制造火药的基本原料。关于火药,刘迪舟仅仅只听到一硝二硫三木炭的说法,具体怎么做?理论和实践知识都为零,所以做火药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

这下他有事做了,第三天,他没去坐衙,找了个可靠向导带着老王头满大街转悠去了。先在城内转悠了三天,接着又去城外转悠了几天,算是对东阳城有了个基本上的了解。

此城依山而建,山不高也不大却名大云山。大云山风景很美,没什么矿藏。城东南是平原地区,有大量的田地种植小麦和水稻。城西北外部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连成一片,比较大的湖泊有破釜涧和津湖,一条连接这些湖泊的小河从城西蜿蜒流入从城北流出。更有一条人工运河穿城而过,传说此运河是春秋战国时吴国伍子胥命人挖掘的,目的就是为了浇灌城东南的田地。

出城往南约五十余里就是长江,长江在这里转了个弯,流向广陵。往西南约二十余里就是大山,县志记载的矿藏全在此山中。东阳城东南连广陵,西北接盱眙,道路宽敞,交通便利。

东阳城本地的居民倒是好管理,但由于连年战乱,城内涌进大量流民。乞丐满城都是,而且年纪偏小。鉴于这种情况,刘迪舟决定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安顿这些外来流民。刘迪舟拿出项梁留个他的启动资金,画出图纸,请老王头带一百名军士当监工,在城西南郊二十几公里处的大山脚下选址动工建厂,并修马路连接工厂与县城。工匠和工人大都使用流民,确定人工工资和基本待遇后,招工广告由县衙小吏制作张贴并负责宣传。

刘迪舟成立收容所,将那些乞丐全部召集起来,政府统一安排住处,统一发放基本生活的各种用品。并告诉他们马上就会有工厂招他们做事,做事就有薪金,不用再乞讨了。他从那些乞丐中挑选了十岁左右的童男童女各一百名无论购买还是收养,办完一切手续全带回县衙后院,顺带又买了十来个奴仆和婢女,叫来仆人先安顿他们在县衙后院的空房间里住下,等忙完其他事再说。

安排好建厂和修路之事,刘迪舟又带着老王头、军医来到长江边考察地形,意外地在江边发现大片无主甘蔗林。刘迪舟大喜,命老王头调那些军士来收割,竟然收了整整三百车甘蔗拖回县衙。

刘迪舟画出图纸让老王头派人依图施工,在长江边秘密建造一座大型船坞。老王头不明白为什么要秘密建造这些东东?刘迪舟笑着说,“以后就明白了。”

就这样刘迪舟上任东阳县令不到两个月,项梁给他的办厂资金一千两白银告罄。这些天花钱如流水,老王头看着心痛,又不好怎么说,谁叫项梁下令其便宜行事的呢?当老王头哭丧着脸拿着已经赤字的流水账簿找刘迪舟时,看着老王头那表情,刘迪舟不禁嫣然一笑。他告诉老王头一个生财之道,老王头不信。刘迪舟神秘地对他说:“你去通知城内那些富豪,明晚本县令要在县衙开个‘展览会’。”

第二天晚上,老王头果然将城内仅有的几个富人邀来县衙。县衙内灯火通明,刘迪舟将那些瓷器全部摆出。在那摇曳的灯火照耀下,通体玉白的瓷器晶莹剔透闪闪发光。给人的感觉是: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能几回见!那些富人们活了半辈子也没见过这玩意,个个眼睛发亮,恨不得马上抱回家供起来。刘迪舟见火候到了,立即宣布十日后将在县衙开个“拍卖会”拍卖这些瓷器,价高者得!

十日后,拍卖会如期进行。十天的时间,东阳县令将拍卖那如仙品般的瓷器的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到附近各郡。拍卖会一开始,县衙已经挤满了人,有本地富豪,有外地富豪,竟还有一些将军们的家将。二十多件瓷器拍出天价,惊得刘迪舟嘴都合不拢。总共收得一百两黄金两千两白银,有这么败家的吗?更可鄙的是老王头见形势如此好,悄悄拿出那些他强带来的残次品在底下私下交易也收得了一千两白银,喜得他睡觉都抱着白银。这哪来是秦末,这简直就是盛唐!这么有钱?

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又说:人多力量大!短短两个月,赶在冬季来临之前,道路和简易的厂房工棚建成。流民们拿着薪水建工棚,建了工棚自己住,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有吃有住还有工钱,还用得着去当流民吗?

刘迪舟将前世**闹革命的那些有效章程搬了出来,在流民中成立工会,从流民中挑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组成工人自卫队,要求他们自治。像这样逃难的流民往往是一个村一个村逃出来的,他们选出他们自己家德高望重的族长来当工会**,安顿工作就不需要刘迪舟再过多超心了。城内乞丐被刘迪舟强行赶到工厂,政府提供他们基本的生活费用,工会安排他们的生活起居,乞丐们坐等工作的安排。

解决了流民和乞丐的问题,东阳城又活跃了起来。各行各业正常运行,城市进入正常的运转秩序,倒省了刘迪舟这个县令不少心。

刘迪舟建的这个厂是一个复合型的工厂,他建窑要烧的不是瓷器,他觉得精瓷器现在不宜多出,自己刚刚天价卖出一匹瓷器,不能再大量生产了,这样会扰乱市场,影响那些富豪们的心情。他现在要烧制的是耐火砖,灌注铁件的模具,基本的生活陶具。

没几天,项梁从军营里挑来的工匠来到东阳,刘迪舟带着他们来到工厂。将他们和本地原有的以及流民中的工匠做了调整安排,根据他们所从事的手艺将他们分成铁匠、木匠、石匠、泥工匠等。并设立一、二、三级技工等级,所有这些工匠们根据自己手艺的娴熟程度分成等级并根据等级得到相应的工资。同时刘迪舟还设立了研发基金和科技创新奖金来激励那些工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他要整合他们的智慧来完善自己脑海里存在的那些物实。

此时代铁已经在慢慢取代铜应用于生活中了,只是铁所含杂质太多而比较脆以至用途不大。刘迪舟没打算开采铁矿,只是通过政府渠道收购生铁,几天时间厂房里就堆满了生铁。经过几夜的挑灯夜战,刘迪舟画出好些图纸分发下去,命工匠们按图施工。工匠们的智慧确实不容小觑,几天来虚心询问刘迪舟,搞懂了图纸内容就开始施工了。月余,焦炭,模具,石碾子,冶铁小高炉等新鲜出炉。工厂正式开工,没几天各式成品就出来了。

入冬前,老王头押着第一批物资来到项梁军驻地,看到那些大大小小的铁砂锅和铁制武器以及成堆的细盐,项梁高兴得连连点头,这神人,真是个人才!

看到这些物资的还有另一个人,名叫范增。范增年约七旬,以计智过人自居,颇有谋略,是项梁礼贤下士请来的入幕之宾。当他看到这些物实,以一个军事家独有的思维意识到这些物资在军队中的重要性。他的经验告诉他,此人不可为他人所用。他立即建议项梁将此人调来身边,不能让这神人脱离他们的视线。

项梁犯难了,他的部队马上要开拔打仗,他们是义军不能总在一个地方呆着,要不断攻城掠地占地盘。带着刘迪舟到处跑不是个事,不利于他开展事业。但范增一再坚持,他认为只要人在手,到哪里都可以干事业;如果人跑了,可就什么也没有了。于是项梁被他说服了,决定将刘迪舟带在身边。他找来送物资来项营的老王头,将自己的意思说给他听。

老王头现在跟着刘迪舟吃香的喝辣的,当然不想再奔波了。可他是项家军的班底,项梁的话他不能不听,所以项梁想他们跟着部队走他不能提任何反对意见,只是也讲长期行军打仗不利于建设制造等等。

项梁就说考虑现这东阳城太小不利于办厂,以后打下大一点的城池就将他们安顿下来,让他们一心搞实业来支援部队,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供给单位。军令如山,老王头只好无条件执行,回家去劝说刘迪舟。

这厢东阳城内,处理完一切公务,刘迪舟回家将那马厩马场改成训练场,并将两百童男童女全剃了光头。并非剃度,而是保证他(她)们的个人卫生清洗方便。这个时代的人容易生虱子、跳蚤之类的寄生虫,而头发是它们最好的藏身之所。

整军先从内务开始,这是刘迪舟在学校参加军训时学的第一课,于是他照本宣科强迫症般将孩子们什么都统一,连裤衩(那年头没裤衩他算是第一人)都统一。同时将在前世军训里所学的结合电影里所看到的基本体能训练,自创《如何将一张白纸打造成武林高手》的基本程序编成训练册子,安排了两个武艺高强可靠的军士照册严格训练他们。

空余时间,刘迪舟自己也没松懈,每天晚上盘腿打坐,冥思苦想其身体的变化。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跑到大云山上,找了个空旷无人的地方盘腿闭目打坐,将他那股有点像奔涌河流的热气在体内循环了好几遍,最后归于丹田。

起身又打起了那套自创的四不像太极拳,这自创拳招始终如一地打下去,练的次数多了,四不像也就有点像了。这样练了近半年时间刘迪舟感觉随着招式的行进,周围的物件包括空气也跟着流动起来。等到他这一路拳脚打完,他周身一丈的地上就像用扫把扫了一样干干净净,那些树枝树叶都被堆在一丈以外形成一个大圆圈。刘迪舟窃喜,虽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那大圆的形成却也是很拉风的!

自有了那新功能,刘迪舟看动物的行动总感觉他们动作太慢,他能轻易地抓住飞奔的野鸡和野兔。为了熟练掌握这新功能,大云山上的那些飞禽走兽被他追了个遍。副作用就是他带回去野味,加上他独一无二的烹调技术,使得家里的人越住越多。时不时就有人上门讨教,也不知道讨教什么,但都是算好时间赶着饭点来的。怪不得老王头不愿意跟队伍走,换任何人天天有野味吃他也不愿意外出奔波。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