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汉汉>第八章 三人成虎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八章 三人成虎

小说:汉汉 作者:日月大同 更新时间:2022/5/28 18:03:41

公元前209年,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

也许很多人会问,天下已经大乱这么久了,我们的主角刘邦此时在干嘛,他怎么还不出现,很不好意思,刘邦暂时还无法露面,因为刘邦现在的身份是一个逃犯,而且是一个在职逃犯。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刘邦同志的工作。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我们以前说过,秦朝的行政区域是按照郡县来划分的,称为郡县制。

嬴政在称帝以后,把庞大的秦帝国分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郡,然后又在郡的下面设置了很多个县,那郡与县的关系呢,大致上就相当于现在省和市的关系。

郡县之下,始皇帝还设有乡,里,亭这样更小的行政区域,有点像我们现在的县,乡镇,村,那别的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单独把来看看这个“亭”。

一亭的范围不是很大,也就是一个普通村子的大小,而亭的管理者在秦朝时期叫做亭长。

亭长的工作内容说起来比较杂,比如亭里的防火防盗,小偷小摸,押解犯人,这些都在亭长的职责范围内,说得直白一点,亭长就是村治安大队的队长,有点类似于现在让小商小贩闻风丧胆的城管。

为什么我们要单独说这个亭长呢,原因在秦末的时候,泗水亭的亭长,就叫做刘邦。

可惜啊,就连这么个糊口的工作,刘大队长都没能保住,而事件的起因还是修骊山皇陵。

一日,泗水亭长刘邦接到县里的委任,需要押送一批民夫前往骊山,目的当然是给秦始皇盖房子了(向下的那种),皇恩浩荡,没说的了,那就走吧。

于是刘邦就押送着劳役从沛县出发,可谁料才刚刚走到丰乡的时候,手下的民工们就已经逃了大半。

虽说这种违抗皇命的行为我们不提倡,但是各位,我敢打包票,如果换成你去修皇陵的话,没准你逃的比他们还快。

你跺你也麻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可能是出乎你我预料的,要知道,骊山陵可是从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修了,当年嬴政征百万民夫,开凿骊山,如今已经修了几十年了还没修完,天知道还要修多久,说不定修到死都是有可能的,你说说,换成你,你逃不逃。

而那些剩下的民工,虽然今天没有逃跑,可是明天呢,后天呢,即使最后刘邦将剩下的这些劳役送到了骊山,可是因为人数的问题,自己也难逃秦王朝的惩罚,而且就算人数没错,万一要是迟到了呢?

一面是乡亲们的哀叹,一面是秦朝的苛法,刘邦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选择题,最后,刘邦的答案是选择做一个好人和一个逃犯。

“逃吧,你们都逃吧,我也要逃命了,这活谁爱干谁干,反正老子我是不干了。”

和陈胜吴广一样,刘邦也是“失期,法皆斩”的广大受害群体中的一个,但是和陈胜不同的是,陈胜决定做出头鸟,而刘邦却决定做一个缩头乌龟,他带领着十余个老乡,逃进了大山里。

结合此二人日后的结局,我们发现,似乎做一个缩头乌龟也不是什么坏事,另外呢,陈胜和刘邦故事还向我们阐述一条真理:

正确的选择永远比努力来的更加重要!

此时的刘邦就像是一个捕猎技术精湛的猎手,他隐藏了气息,将自己与这大山融为了一体,而其目的,则只是为了等待一个机会,而机会,说来就来。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在榜样陈胜同志的带动下,各地郡县的老百姓很快就学会了反抗秦政府官吏剥削的办法———杀掉秦政府的官吏。

仅仅两个月以后,也就是公元前209年的九月,这股反抗之火很快就蔓延到了刘邦的老家沛县,就在此时,有一个人坐不住了,大家先别激动,此人并不是刘邦,而是沛县的县令。

县令的慌张是有理由的,虽然当时没有短信或者电话之类的通讯手段,但县令还是听到了从友邻几个郡县传出的一些风声:

这群起义军都是阎王爷转世,这伙阎王不干别的,也不听你解释,冲进县衙门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干掉当地郡县的长官,尤其喜欢杀县长。

“杀县长?”

“不行,我得赶快起兵反秦,替天行道!”

别急,大家先别急着说佩服,沛令此举并不能说明他是个的深明大义的人,而且他的思想觉悟也并不足以支撑他做出这种事情,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怕死而已。

沛令的心里很清楚,在他做沛县父母官的这么多年里,自己手上没少沾上沛县子弟的鲜血,如果就这么坐等下去,那绝对是死路一条。

然而就在沛令准备为民请愿的最后关头,他手下的两位小吏却提出了一个改变沛令一生命运的意见:

“您是吃秦王朝俸禄的朝廷命官,他们是不满秦王朝的百姓,您如今以这样的一个身份挑头起事,我们两个估计大家伙应该是不会服气的(恐不听)。”

“对啊!”

这两位小吏的一席话有如醍醐灌顶一般,一瞬间就把沛令的满腔热火给浇灭了大半。

“不如您赶快把流亡在外的那个人给召集回来(暗指刘邦),他手里可有不少人啊,只要咱们凭借他的力量,百姓们还不得乖乖听您的指挥了吗(不敢不听)。”

一个秦朝的父母官,两个秦朝的小吏,竟然凑在一起商量怎么才能快速有效的推翻秦帝国,真是讽刺啊。

帝国双臂

在秦汉交际之时,有太多的小鱼小虾起起伏伏,他们就像过眼云烟一样,过了也就过了,所以一般来说呢,两个籍籍无名的小吏,我们是不应该单独给到他们篇幅的,然而这两位小吏如果我们不提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

此二人,一位姓萧,名叫萧何,另外一位则是姓曹,名叫曹参!

可能有的同学没有听说过这两个人的大名,没有关系,我可以先给大家剧透一下。

萧何何许人也,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之一,大汉朝的第一任丞相;那曹参又是什么身份呢,此人乃是刘邦麾下的第一战将(不算那个人),同时也是大汉朝的第二任丞相。

联系一下此二人日后的身份,我们不难猜出,对沛令而言,萧何和曹参提出的这个召回刘邦的方案拿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馊主意。

“行,就听你们俩的!”

沛令是一个四肢简单,头脑更简单的人,他乍一听,觉得萧何,曹参这话说的很是在理,于是便让刘邦的妹夫,一个叫樊哙的人出城召回流亡在外的刘邦,而刘邦本人也非常乐意回来支持大局,然而谁能想的到,樊哙前脚刚走没多久,后脚沛令就反悔了。

冥冥之中,沛令就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是自己又说不上来是哪里出了问题,总之,在沛令的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在一遍遍的重复:

“决不能让刘邦回来,决不能!”

于是,这个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小县令下达他一生中最后一条命:紧闭沛县大门,并且加派人手,日夜巡逻以阻止刘邦回沛县。

突然,城内的气氛变得极为压抑,而最先感觉到气氛不对的人是萧何和曹参,这二位仁兄猜的没有错,沛令已经打算对他们痛下杀手了,在捕捉到了这一信息以后,二人赶在沛令动手之前,先一步翻过城墙,投奔了刘邦。

各位看到没有,料敌机先,先发制人,这是多少谋臣武将梦寐以求的能力啊,由此可见,名将名相那就是不一样。

随着萧何和曹参的出逃,沛令更加坚定了心中的想法,这个刘邦绝对不是一个善茬,一旦让他回到沛县,那后果肯定不堪设想,于是沛令再次加强了沛县的防备,这次索性直接把城门给堵死。

反正我也不出去,你刘邦也别想进来,不过很可惜的是,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一天,县城内的士兵正在巡逻,突然,就听到“嗖”的一声,有一支箭射到了城墙上,但士兵们的重点不是这支箭,而是箭上绑着的那个东西,准确的说,那是一封信,再准确一点说,那是一封恐吓信:

我很清楚,咱们大家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啦,但是,诸位如果继续选择保护沛令的话,一旦诸侯们的军队打进沛县,恐怕第一件事就是要**(屠沛),所以啊,请各位为了自己的老婆孩子着想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否则的话,到时候各位就自个看着办吧(父子俱屠)!

———刘邦雅正

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二天一早,沛县的老老少少们就打开了城门,提着沛令,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提着沛令的脑袋,前去迎接城外已经等候了多时的刘邦,随后在沛县乡亲父老的见证下,刘邦和上任沛令完成了工作交接手续,于是刘邦摇身一变,从一个在职逃犯升职成了新一任的沛县县令,而又因为沛县属于楚地,那按照楚地的制度,县令可以不称令,而称公。

沛公刘邦,闪亮登场!

第一桶金

在大部分的文艺作品当中,刘邦升任沛公是一个极为容易被忽视的情节,尽管在刘邦的一生中有着非常多的职位和头衔,例如汉王和皇帝,但是对于刘邦来说,沛公这个位置远比将来皇帝的宝座来的更加重要。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可以用从无到有能形容的了,这简直是从负数到正数的质变。

在此之前,刘邦只是一个触犯了刑法的逃犯,秦王朝只是没空搭理他,不然的话,只要胡亥和赵高稍微动动手指头,我敢保证,明年刘邦坟前的坟头草绝对不低于二尺。

可是现在不同了,在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下,刘邦从一个吃不饱饭的逃犯变成了一县之长(未经过秦政府授权),更重要的是,刘邦现在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根据地(至关重要),并且手底下有了一支军队(开始只有五百人),以及一批忠心耿耿的部下。

那为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来说明刘邦升任沛公一事,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

公元前209年,刘氏集团驻沛县分公司(总公司在长安),成立了!

沛公刘邦就好比刘氏集团的董事长兼职创办人,而其手下的那群部下就好比董事会成员,咱们挑几个有名的说一下:

萧何:主要负责处理沛县的人事调动和文书管理(男秘书)。

曹参:主要负责管理沛县的监狱和司法方面的问题(典狱长)。

樊哙:这位是刘邦和吕雉的妹夫,职业呢,是一个屠狗的狗肉贩子,从这个职业可以看出,这老哥绝对不好惹。

周勃:沛县当地的编制匠,平时要是遇上乡里乡亲谁家死人了,周勃还会兼职客串一下演奏哀乐的吉他手。

夏侯婴:专门替沛令养马驾车,应该算是领导的司机。

以上提到的这些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沛县功臣集团,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他们都将是我们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换句话说,他们的一生都紧紧的和刘邦捆绑在了一起,这些人不仅可以说是刘邦成功的班底,而且对汉初政权的稳固以及在刘邦死后,汉朝权力的过度这两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公元前209年,这一年刘邦四十七岁了,其实按照古人的平均寿命来算,这已经是一只脚跨进棺材的年纪了,原本按照正常流程走下去,凭借着亭长的职位,又老来得了一个吕雉这样的少妻,老婆孩子热炕头,开开心心的过几年安稳日子,然后无疾而终,不是很好吗?

“不好,很不好!”

胡亥同学和赵高先生,很可惜,刘邦不是一个安稳度日的人,同时我们也要觉得庆幸,因为刘邦不是一个安稳度日的人。

二人转

似乎上天认为仅仅一个刘邦还不够,为了给奄奄一息的秦王朝来上更猛烈地一击,一支由楚国贵族率领的军队也加入到了这场游戏中,随手添一把柴,浇一把油,再踩上两脚,毁灭秦朝,人人有责。

这是一支来自会稽(江苏苏州)的起义军,他们自出兵以后,开始由南向北进行推进,其所到之处,是寸草不生。

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不一定和人数成正比,但是一定会和将领的素质成正比,用一句俗语说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而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之所以如此的强悍,和它的统领项梁,是绝对分不开关系的。

在秦汉之际,项梁那绝对算是个有头有脸的狠角色了,咱们可以举个例子。

想当初各地的起义军造反起势的时候,大多会杀掉各自郡县的长官,一般呢,也就杀掉上头管事的那几个,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比如像沛县,大家伙不也就杀了沛令一个人嘛,不过会稽郡郡守殷通就没那么好运了。

项梁是一个习惯把好事做绝的人,好家伙,项梁和他的一个侄子联手杀了殷通家上下得有一百多口人才肯罢休,我估摸着,殷通家应该是被杀绝户了。

“项梁是个实在人,并且忒实在了!”

这是倒霉蛋殷通在地府见到沛令后说的第一句话。

沛令感同身受的说:“刘邦也不差啊!”

既然说到了项梁,那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他身边的这个侄子—项籍。

项籍这个名字各位可能不太熟悉,没有关系啊,我只要一说他的字,保准各位一下就了然了。

羽。

没错,此人就是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楚国贵族,家族世代为楚将,其祖父为燕国名将项燕,据记载,项羽身长八尺有余,我换算了一下,最少也有一米八五,并且还是贵族,按照现在的标准,这应该算是标准的高富帅了。

而这一年,项羽只有二十四岁,怎一个意气风发可以形容!

更加巧合的是,还是这一年,地处中原北面的蒙古大草原上,有一支名叫匈奴的游牧部落马上要迎来了他们的新一任主人—冒顿单于,从此,在伟大的冒顿单于带领下,匈奴即将开始它的崛起之路。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历史的机缘巧合下,公元前209年,同时代最杰出三位君主,在不久之后,将会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一出火星撞地球的好戏,虽然鹿死谁手,尚不好说,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这一场的角逐中,历史这个裁判,不会偏袒谁,也不会帮助谁,它只会袖手旁观,然后给出一条铁的定律:

胜者为王,败者寇!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