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情感>为401艇筑巢的兵>十八、一缕青烟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十八、一缕青烟

小说:为401艇筑巢的兵 作者:兵忆 更新时间:2021/6/22 20:01:54

一缕青烟

当兵第二年我十九岁时便开始比较地频繁接触死亡。

我们是工程兵部队,进行国防施工难免有伤残死亡的意外事故发生,比如说坑道塌方、哑炮排险、中毒窒息、坑道内脚手架坠落、机械车辆事故等等。

非战争状态下部队每发生一起这种事件,都如临大敌。这事不好对上级、对地方、对战士的父母、对基层、对战士交代啊。

但不管怎样防范,伤亡的事件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那时流行一句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同时还流行一句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雄主义激励部队战士流血流汗不流泪,仍然前仆后继。

事情一旦发生后,部队会在第一时间收集整理牺牲人员的有关资料和先进事迹,通知牺牲者的家乡,做好接待牺牲者父母亲友的准备,召开追悼会、火化,护送骨灰盒回家乡,优抚待遇落实等等。其中的善后安抚主要由政治机关群工部门处理,隶属政治机关的电影组人员都会协助参与追悼会现场布置和活动拍摄。此外火化后骨灰收捡、捧托骨灰盒的事情自然也常常落到为之服务的我们头上。

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时,我整个人是蒙的。殡仪馆放哀乐唱片时手是颤抖的,追悼会拍摄现场照片时手是颤抖的,看到战友青春戎装遗像时不敢相信是真的,看到悲痛欲绝瘫软在地的战友父母时泪眼是模糊的。这种经历随之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目睹鲜活的生命以一幅幅遗像拉片似的闪过,目睹战友青春的生命化作青岛沧口火化场的一缕青烟,让人感触军人牺牲岂止在战场?让人伤感同龄战友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战友牺牲后最伤痛的自然当属他们的父母。我没目睹过当他们的父母接到当地人武部门告知他们的孩子牺牲的那一瞬间,我想那一刻对他们来说甚于晴天霹雳,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天都塌了。我也没看到他们是如何强忍无限悲痛立即乘汽车换火车需几天几夜赶往部队途中那种不尽的痛楚和哀思,不敢相信这发生的事情是真的,他们记忆的影像是孩子胸佩红花在敲锣打鼓中参军离开家乡的最后情景,而今这影像竟然永远地要定格了。但我目睹了当他们千里迢迢赶到青岛部队、赶到浮山殡仪馆太平间扑向孩子冰冷的躯体时那撕心裂肺呼号的巨大悲痛。

……

父母和孩子的再次“相见”是在殡仪馆举行的追悼会上仪式上,泪眼模糊地痴痴地呆望着孩子的遗像,颤抖的双手不停地**属于孩子的骨灰盒。那是一双双粗糙长满老茧的手,一双双黑土地农民的手,一双双闯海渔民的手,是那辛勤的双手把遗像中的人儿拉扯抚养到十八岁,然后送到部队……

在追悼会上,这时死者的父母已经没有了那种撕心裂肺,也许是知道任再怎么呼唤也无济于事了,也许是已经无力呼号了。面对孩子的遗像,面对参加追悼会的官兵,唯有在人们的搀扶下不出声地恸哭。而这,更让人伤痛落泪。

追悼会场面算是隆重,但仪式是程式化的。在哀乐声中人们默哀、有关部门首长致悼词、向牺牲的战友遗像告别……

牺牲的战友因其生命短暂,其经历、履历也就简单。因其牺牲不是在战场或者见义勇为抢险救灾,事迹也就会显平凡,就不会出现在报纸广播。如不是事迹特别突出,一般也难以追记立功受奖、追认为党员、授予烈士称号。但死者为大,部队会绞尽脑汁措辞把悼词写得感人,会把生前点滴优点放大予以颂扬,以悼念逝者,安抚亲人,激励官兵。

国防施工中牺牲的多为入伍一到两年的新兵。这是因为新兵工作经验、自我保护意识、临场应对处置能力会欠缺些,也是因为新兵入伍后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雄主义精神激励下,积极要求进步,主动要求重活脏活抢在前,危险时刻冲在前。这种正能量最打动人,也最好评价人,也是追思牺牲战友的亮点。然后往前追溯,从新兵连开始的军事集训、政治学习、好人好事、劳动帮厨、团结友爱事迹等等。再进一步往前追溯,揉进地方人武部提供、提炼出的参军前学校、家庭、生产队的“一贯表现”,一个好学生、好青年、好儿子、好战士的形象便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经政治机关笔杆子们润色加工,其感人事迹就与报纸广播上的报道差不多了。再加上追悼会肃穆气氛的渲染,不仅让人怀念,使在场的官兵感动,更使死难者的父母感受到了孩子为国捐躯的崇高,哀伤的眼神慢慢流露出一种光荣、一种神圣,觉得孩子“死得其所”,觉得没白为国家生养一个孩子,觉得要化悲痛为力量。

那个时候发生这种事情后,不存在父母们与部队讨价还价,没有任何额外要求,生怕这样做会玷污孩子为国捐躯的崇高,生怕给部队带来麻烦,生怕影响他们回到地方后的名誉。在离开部队返回家乡上车之前,他们只是一个劲地感谢部队的培养教育,觉得是部队让他们有了一个感到自豪的儿子。他们就那么走了,用包袱皮提着骨灰盒中的青春儿子走了,与儿子向部队永远地作别。

真正的痛楚我想只有在“镇静剂”消失之后才会绵绵袭来,只有在回到家乡后夜静更深时,确定儿子永远不会回来了才体会得到。

他们大多不是烈士父母,他们更不是英雄父母,他们的儿子也不会有专门的陵园。一次性抚恤后,他们及他们的儿子兴许就被人们慢慢遗忘了,随着时间像一缕轻烟飘散。特别是当这支部队完成使命、撤销番号、在人民军队的序列里消失后,纪念那些早已灰飞烟灭的青春生命,如今也许只有我此时在这虚拟的网络空间里、键盘上轻轻敲击被提起。

3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