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427章 T-34之父小说: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作者:青椒 更新时间:2020/2/1 13:16:27 周逸龙深吸一口气,看着贝利亚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并不后悔。 在他看来,是男人,就要直面自己的选择,别人不认可又怎样? 我偏要努力干出一番成绩,让你们统统目瞪口呆,无话可说,最终认可我的选择! 心中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大早,周逸龙就直奔内务部大楼,他回来休息两天,还有许多重要事情没来得及处理,尤其是他手中的装备图纸,更是耽误不得。 没曾想,周逸龙起的早,有人却起的比他更早,他还没来得及走进办公室,就被人直接堵在了大厅里。 来人正是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厂长,马克萨廖夫。 自从两个月前,被米哈依尔几瓶伏特加强行灌晕后,马克萨廖夫就弄丢了他至关重要的原型车—A32。 当醒来后,听说唯一一辆A32原型坦克,竟被这个可恶的胖子,直接拖去了远东,马克萨廖夫当场就再次晕倒过去。 再次醒来后,他想过各种办法,试图弄回这辆宝贵的实验车,甚至不惜跑到坦克部长巴甫洛夫哪里去诉苦。 可最终,爆发在远东的战事,让这一切努力,都化作了泡影。 因此,当得到小道消息,说米哈依尔已经回到莫斯科后,马克萨廖夫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火急火燎的,带上A32战车设计总师一起,快马加鞭的赶到内务部围堵米哈依尔。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还真的让马克萨廖夫成功逮到这个胖子了。 一见到周逸龙,马克萨廖夫就像警察捉贼一般,大步冲上前,跟设计总师一左一右,双双抱住胖子的胳膊,将他瞬间夹了个严严实实。 跟在周逸龙身后的列昂尼得吓了一跳,还以为遇到恐怖袭击,飞快掏出手枪,要不是知根知底的叶夫根尼及时阻拦,差点就没酿成一出悲剧。 周逸龙依稀记得马克萨廖夫的模样,赶紧安抚情绪激动的对方道: “厂长同志,请你们不要急! 坦克我已经完好无损的带了回来,很快就可以转交给你们!” 听到这句话,马克萨廖夫总算淡定了些,来之前,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宝贵的原型车,被这个无良的胖子,给损毁在战场上了。 听到坦克竟然没事,还被完好的带了回来,马克萨廖夫瞪大眼睛,有些紧张的问道: “此话当真?你没有骗我?” 周逸龙肯定无比的点头说道: “我以旅级政委的荣誉担保,一切都是真的!” 马克萨廖夫长出一口气,这才松开周逸龙的胳膊,谁知道,抱住周逸龙另外一只胳膊的总设计师,却突然开口道; “这辆坦克有没有上战场,是否取得过宝贵的一手实战资料?” 周逸龙记忆中并不认识这位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人,因此,有些奇怪的反问道: “你是?” 中年人赶紧开口,自我介绍道: “我就是A32的设计总师—科什金!” 周逸龙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如雷贯耳,大为震惊,这可是个横空出世,才华横溢、天才般国宝级的军工大师啊! 科什金,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1929年入列宁格勒工业学院学习。 1934年毕业后,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任设计师和设计室副主任,参加坦克研制工作。 不到两年,他就因为优异的表现,调任哈尔科夫制造厂,成为该厂坦克设计总师。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他改良BT坦克,研发革命性的BD-2型高速柴油机,并试制出A-20和A32等概念远超时代的先进战车,最终于1939年底,定型生产出大名鼎鼎,里程碑式的T-34坦克。 这种性能优异的坦克,最终造成德军在东线的T-34大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成功的坦克作品,被德军敬畏的称作“红色铁骑”。 但此时的科什金,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工作时间短,他还没有彰显名气,又因为设计理念过于超前,不但令两年后的德军大为震惊,就连此时的苏军高层,也难以接受他的前卫设计。 科什金设想的新型坦克,为全履带式(之前的BT系列是轮履两用)、倾斜装甲板车体,安装BD-2型柴油机,并采用口径尽可能大的坦克炮。 这种设想之前从未有过,与管理层意见不符,因此无法直接推出他的设计。 为了继续自己的主张,科什金只能使用A-20和A-32的过渡型号悄悄研究,并偷梁换柱的,以BT改进型名义,上报军工集团审批。 1938年8月,科什金在莫斯科展示了他的新设计,并在军工集团领导面前,直言批评受到**谋部众多人钟爱的,BT坦克使用的轮履两用方案。 他认为,轮履两用方案实用价值不大,反而会增加制作成本,更是会无端浪费坦克设计重量。 他提出更轻、更快、武器更好、装甲防护更强的,全履带式A-32方案,让管理层的许多保守老将们都惊呆了,他们集体认为,这种方案数据过于理想化,根本不可行。 就连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成员伏罗希洛夫**也持反对意见,好在斯大林同志比较感兴趣,居中调解后,邀请科什金继续研制A-32样车。 但就算斯大林本人,也不赞成全履带式坦克,强烈要求科什金做详细报告,说明全履带方案的优越性。 历史上,科什金一路艰辛的熬到1939年12月,在A-32实验坦克基础上,研制出的T-34坦克终于获准投产,但管理层又突然要求,必须重新验收。 这是因为与此同时,另一位军工天才科京,领导的基洛夫工厂设计局,又设计出了T-50和KB型坦克。 科京同样是苏联军工中才华横溢的人物,虽然在中型坦克设计上,他表现不如科什金,但在重型坦克设计方面,却极具天分。 著名的KV和IS坦克,就是出自科京手中,其中IS坦克更是成为苏联红军后期,唯一能够跟德军虎式战车分庭抗礼的重要存在。 为了竞争,科京宣称,T-50和KB能履行所有坦克使命,言外之意就是,T-34根本没有投产必要。 1940年3月,T-34坦克的命运,到了最关键的十字路口,科什金的工作也受到极大的阻力干扰。 经过据理力争,高层同意再给他一次机会,说明T-34应当投产的理由,并批准T-34坦克在莫斯科与KB坦克作对比试验。 为了显示T-34坦克的优良性能,科什金亲自挑选乘员组,将2辆T-34坦克以履带行军的方式,跨越六百多公里,直接开到莫斯科作对比试验。 此时正是寒风刺骨的冬季,科什金强忍着肺炎的早期症状,与乘员组一起,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用12天时间,顽强的把新车开到了莫斯科。 斯大林和国防会议代表,观看了对比试验。 机动灵活的T-34,给**和在场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同台竞技的KB坦克却显得非常笨拙,样式陈旧。 比试完毕后,科什金又驾驶坦克,原路返回哈尔科夫,也没见出现任何故障,足见T-34的绝佳可靠性。(战时应急生产的就有质量下滑,尤其是那些拖拉机厂转型生产的,实际上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 终于,1940年3月底,T-34坦克成功获准批量生产,开始正式列装部队。 悲剧的是,在大获成功的同时,1940年9月,科什金却因在冰天雪地上驾驶时染上的肺炎,引起并发症去世(肺炎在那个年代基本就是绝症)。 他甚至都没能亲眼看到,自己设计的战车,在卫国战争中大放异彩的时刻。 他的遗作永存人间,成为一款影响世界坦克发展深远的经典杰作。 周逸龙前世时,就一直为这位天才般的坦克设计师感到惋惜,如果他不是英年早逝,一定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问世。 但是这一次,T-34不再需要如此坎坷的成长道路了,因为周逸龙来了,而科什金也将因为这一改变,最终存活下来,继续做出巨大贡献。 周逸龙不但成功说服坦克部长巴甫洛夫,大力支持A-32方案,更是在诺门罕战场上,亲自驾驶A-32坦克,取得了**的实战成绩。 跟实验数据比较起来,实战成绩,才是检验军工产品的终极考试。 因此,当得知这位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人,就是科什金本人时,周逸龙满脸热切的握着他的手说道: “放心吧!我们不但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更是取得了**的战绩!相信很快,你设计的坦克,就会大量列装部队了!”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