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玄衣纁裳>第328章 郑遵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328章 郑遵

小说:玄衣纁裳 作者:信德之路 更新时间:2023/12/26 10:23:37

吴旻通过称臣纳贡获得了稳定的外部环境,吕晟也在名义上完成了其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情。一个得实在,一个得面子,相得益彰,各取所需。

原本吴旻也想对北方的大丰国称臣,但是看到大丰国的情况就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因为大丰国的内忧外患已经让大丰国无法威胁大瞿越。

大丰国自从郑干贞兄弟乱政以来一直处于内部不断的纷争之中。只有在郑思平在位的八年,大丰国才有短暂的太平。由于郑思平能够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在治理上简刑约法、重教兴学、轻徭薄赋,使得政治清明,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长,郑思良夺取皇位之后志在开疆拓土,为此加重了百姓的税赋,百姓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郑思良死后,郑氏内乱又起,大丰国又陷入内部纷争之中。

在郑遵成为大丰国皇帝后就一直致力于维系国内的稳定,笼络各部族。郑遵在少年时是一位弓马娴熟,喜好猎鹰和猎犬的纨绔子弟。后来于郑文在位时,郑遵进入专为权贵家子弟开办的官学就读。在进入学校之前,郑遵只知道声色犬马,但在进入学校之后,郑遵却收起了往日的做派,表现出自己聪慧好学的一面,成为一个允文允武之人。郑遵在学校里面乐善好施,虚心结交那些权贵人家的子弟,扩展自己的人脉,如今郑遵就是依靠这些人脉来笼络各部族。

在大丰国的诸部族之中,南方部族由于和大丰国朝廷语言不通,要通过三译甚至四译,才能与大丰国朝廷沟通,因而与大丰国朝廷一直若即若离。郑思平当初就是利用南方部族与大丰国朝廷的矛盾,成功得到南方部族的支持,最终得到了皇位。

在郑思平起兵之时,郑遵和几个兄弟逃出大丰国都城投奔父亲郑思良。到了郑思良的身边,郑遵被郑思平任命为军将。自此之后郑遵常年领兵征战,郑思良即位之后长时期镇守南方。南方部族对郑遵本就敬畏,外加郑遵重申了郑思平对南方部族的承诺,因此郑遵笼络他们成效很好。

搞定了南方之后,郑遵还得笼络西边的部族。西边部族与南边部族不同,由于大诏皇帝的始祖就来自西边部族,因此大诏国时期,三万罗苴子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西边部族招募而来的。大丰国继承了大诏国的兵制,因此同样重视与西边各部族的交往,郑遵本人也纳了西部一位部族首领家的女孩为自己的侧室,因而郑遵与西边部族关系本就不错,当初郑遵夺位之时带领的九万兵马许多就是来自于西部的部族。即位之后,郑遵更是提拔了不少出身西部部族之人为官,让西边部族成为自己的后盾。

郑遵的皇位是靠着兵马抢来的,因因此对于自己的兄弟十分猜忌。即位之处为了安抚几个兄弟,不得已册封郑斌的儿子郑衍为皇太子。还任命几个兄弟郑鉴、郑冲、郑苞、郑琨为清平官。等到各部族安稳之后,郑遵就开始对自己的兄弟动手。

原本在郑思良册立郑世为太子的时候,就担心会发生兄弟阋墙的事情,因此对郑世说:“你因为出身尊贵被立为太子,在即位之后,要让郑遵和郑斌协助你执掌朝政,就可以顺利渡过难关。如果你们兄弟三人内部相互猜疑,祸起萧墙,那这大丰的江山社稷就一定会丧亡。”

同时,郑思良也派人告诉郑遵和郑斌说:“郑世无拨乱之才,只是因为贵贱有别,才被立为太子。现在大丰外有强敌,人心未宁,你们兄弟和睦,就可以流传子孙万世。如果内部自相争斗,那么祸乱很快就会到了。”

郑遵听了郑思良的话,却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依旧将自己的兄弟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清平官郑鉴深知郑遵的脾性,他自认为功高名重,担心不能被郑遵所容。几番思索之下,郑鉴决定起兵,要像当初郑遵一样夺取皇位。

郑鉴起兵之后,郑遵亲自带兵攻击郑鉴。郑鉴的部众遇到郑遵率领的罗苴子,一击即溃,郑鉴本人带着家眷出奔逃到自己的封地永昌府。郑遵带着部队追到永昌府,破城之后就放纵士兵大肆抢掠,把永昌府的妇女赏赐给军士们,郑鉴的妻女也被士卒**。郑遵对此得意洋洋,笑着问群臣说:“今天大伙是否都因为战胜叛逆而高兴?”

大丰国向老臣杜慎回答说:“当初先帝刚刚驾崩不久,陛下就杀死自己的兄弟登上皇位,如今郑鉴因为心中的忧虑和恐惧而起兵谋逆,导致兄弟之间再次兵刃相加。即使郑鉴死有余辜,那也是由于陛下没有表现出兄弟之间的情义而导致的。陛下现在应该反省自己的过失,来向百姓道歉。如今却反而纵容士兵大肆抢掠。谋逆的是郑鉴,百姓们有什么罪!况且郑鉴的妻子,是陛下的弟媳;郑鉴的女儿,是陛下的侄女,陛下怎么能让无赖小人把她们当作婢女小妾一般。天地神明在上,难道忍心见到这种情况发生!”说完杜慎号啕大哭。郑遵听完这番话,只好收起笑容向他道歉,派人前去抚慰郑鉴的妻女。

一天后,郑鉴被郑遵的人抓住关进牢狱。郑遵命人前去把他杀死。随后,郑遵又说郑琨是郑鉴的同党,派郑思平的儿子郑寿前去捉拿在建昌府带兵的郑琨。郑琨一看郑遵要对自己动手,二话不说就带着家人投靠蜀国。郑琨逃跑后,郑遵封郑寿为威楚侯,任命他为清平官之一的布燮,同时他兼任大军将,接替郑琨带兵驻守北方,防止蜀军南下。

处理完兄弟,郑遵还要面对那些重臣。由于董加罗在郑思良和郑遵夺位之时都立下大功,因此郑遵让董加罗之子董奇鲲为清平官之一的久赞。董氏父子同朝为官,又同为宰辅,这对于郑遵而言也是不可不防。因此在诛杀几个兄弟之后,郑遵任命与董氏父子同为世家大族出身的爨奉和段隆眉也担任清平官,与董氏互相牵制。

虽然也任命了不少人出任清平官,但是郑遵对于大丰国的的宰辅大臣并不信任,他最信任的是一个叫赵褒的官员。赵褒是赵隆的族弟,在郑思良在位年间曾劝其立郑遵为太子,所以郑遵非常宠幸赵褒。

按照大诏国以来的制度,清平官人数一开始是定为六人,后来改为人数不定,一般是六到八人,其中为首的一人称为内算官,有权代替皇帝处理各种文书,董加罗如今就是这一身份。

为了绕开董加罗,在赵褒的推荐之下,有一批年轻官员来到郑遵身边。郑遵将国家的政事,官员的奖惩以及刑狱诉讼都交给这些人商议决定。自此以后,大丰国的朝政都是由赵褒领着这些年轻官员商议之后,再形成文书交到董加罗的手中。通过提拔年轻官员,郑遵成功掌控了朝政。

拥有了郑遵的信任,赵褒就想着更进一步。他知道郑遵对自己兄弟的猜忌,出于一些私人过节就诬陷郑苞谋反,致使一直深居简出,在家吃斋念佛郑苞被郑遵处死,赵褒也因此接替郑苞成为清平官中的一员。至此,大丰国的清平官已经有了八人,按照资历深浅分别是董加罗、高珽、赵隆、郑寿、董奇鲲、爨奉、段隆眉和赵褒。其中郑寿、高珽和赵隆都是兼任大军将,带兵在地方镇守。其余人中除了赵褒之外,都无法参与到决策之中。

通过一系列举措,郑遵控制了大丰国内部,但是郑遵知道以董加罗为首的一些功臣宿将不满郑遵将他们架空。郑遵也打算通过一些手段彻底拜托他们,做到真正的乾纲独断。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