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玄衣纁裳>第257章 昔济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257章 昔济

小说:玄衣纁裳 作者:信德之路 更新时间:2022/5/23 13:03:08

岭南的齐国与闽地的殷国发生兄弟阋墙之事,两国都因内部不稳导致国力的衰退,此消彼长就给了其他人以机会。

在同一年,鸿济国的王位最终也发生了更迭,作为监国的昔武终于登上了王位,再也不是鸿济国的代理国王。

让昔武坐上鸿济国王的宝座,是郁久律尧骨亲自下的旨意,由昔济前往汉山京宣读的。昔武最终可以坐上国王的宝座,是由于鸿济国王昔裪对郁久律尧骨派去探望他的使者出言不逊,被郁久律尧骨废去王位,与韩闰一样流放西域,然后经郁久律忽必赉推荐,才得以称王。

昔济由于从小寄人篱下,早就学会了仰人鼻息,虽然知道自己身为昔姜阳长子理应即位,逆来顺受的他很快就接受了郁久律尧骨的安排。不过,昔济接到尧骨的旨意之后,也不是就此老老实实去传旨。他心里面知道自己的母亲朴氏当年是被冤死的,因此在去鸿济国传旨的时候,就想着是不是可以为自己的母亲做些什么。此时昔姜阳被鸿济国追谥为惠悼大王,而郁久律苏布特也被追谥为神穆王后,昔济就想着也要为自己的母亲追封一个谥号,同时他想让自己的弟弟昔补可以有个位置。

昔补是昔姜阳的三儿子,苏靖涵的儿子,从小不受待见。虽然郁久律苏布特最终同意将昔补养在王宫之中,保留了昔补王子的身份,但是王宫里面的宫女内侍都看不起昔补,时不时还欺负他,如今昔补已经长大,搬出了王宫,却没有被封爵和赐予府邸,只能寄居于薛克谦在汉山京的居所。

昔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崔桥觉,与崔桥觉定了计策,随后就带着人去了汉山京。如崔桥觉预料的,在昔济私底下向昔武提出要求之后,昔武非常配合,下令追谥朴氏为惠明夫人,恢复了朴氏的名誉,同时又册封昔补为古宁大君,赐予了昔补许多土地,还授予昔补壁上三重大匡之职,在汉山京和他的封地古宁郡都建了府邸,以保证他日后生活上衣食无忧,平安喜乐。

此次宣旨,不仅仅是要册封昔武为王,同时宣布了将原来设立在鸿济国的鸡林州都督府改为汉山州都督府,改甯海节度使府的军号为大义军,算是让鸿济国摆脱了新济国的烙印。至于昔济管理下的四州,则改军号为义定军。

在郁久律尧骨的旨意之中,说乐浪等四州非三韩之土,句骊国也非三韩之种,因此改三韩军为义定军,免得鸿济国和当年的新济国一样有非分之想,把句骊国说成是三韩的一部分借此北拓。与此同时,郁久律尧骨的旨意里面还写着日后鸿济国要受义定军的节制。

有了节制鸿济国兵马的权力,昔济比当年起韩闰权力更大,但是比起韩闰,昔济自认为自己本没有什么治理之才。一直以来昔济的目标都是做一个逍遥一生的贵族,根本没想过日后会主政一方,因此掌控义定军之后,昔济只能更多倚重刘英失,崔乔觉,姜贵真等人。

刘英失本是泰卢国宰相,管理政务是一把好手,四州在他的治理之下颇为安定。如今昔济接掌义定军,鉴于康规已经离世,昔济只能更加倚重刘英失,下令让刘英失担任行军司马职务,兼任节度判官,将原来康规负责的钱粮之事也叫交到刘英失手里。

至于姜贵真,由于韩闰一族被流放之后不久,金福源以年老为由辞去官职,归乡养老,姜贵真就成了都知兵马使,掌管军务,控制两万步骑。

刘英失与姜贵真一文一武,是昔济麾下最重要的两个官员,但是昔济最信任的是崔乔觉。崔桥觉原来是行军司马,后来让位给刘英失,如今担任节度掌**一职,追随在昔济左右,为昔济出谟划策,在昔济取代韩闰之后,也是最先向昔济表忠心的人。

在义定军内部,刘英失是一个孤臣,属于有理想,有抱负,却没有朋友的典型,和谁关系都一般,甚至还与一些人有矛盾,而那些与他不和的人,几乎都是崔乔觉的好友,比如崔吉,李贝和金自占。

昔济手底下官员许多都曾经是泰卢国的官员,如今随着王芳玖一起投奔过来的崔吉等人也在昔济手底下任职,担任推官、营田副使、度支副使等职务,地方上刺史和县令也多由这些人出任。刘英失统管政务,但具体事情要交给崔吉等人去做,而崔吉等人因为与刘英失政见不和,因此对刘英失下达的命令阳奉阴违,暗中阻挠。

在原本韩闰的规划之中,将原来泰卢国所设的诸郡改为县,所设诸县改为乡,但崔吉等人认为应该是废除泰卢国所设的诸郡,保留泰卢国所设的诸县。自古皇权不下县,县以下事务由当地百姓和乡绅自行管理,昔济知道韩闰这么设计就是想控制官吏数量,节省开支,而崔吉等人是为了让自己的人尽可能吃上俸禄。

双方各执一词,在节度使府衙吵了起来,刘英失坚持按照韩闰原本的规划,崔吉等人以各种理由拒绝,一会儿说是执行起来不方便,一会儿说是百姓会有不习惯,总之是不愿实行。昔济本是没有主意的人,眼看崔吉一方人多,就准备听从崔吉一方,刘英失最后没有办法,将两种情况之下各自需要的日常花费都给昔济列了出来,最终说服了昔济,选择了花销更少的方案,也就是韩闰原来的方案。

在正式划分各县之后,刘英失又提出要加固平壤城,因为如今的平壤城比起韩闰时期更加重要,成为契烈东部边境的一座重镇。

平壤城本是一座最大限度地利用山地和平地相结合的有利自然地形进行修筑的城池。从西北面眺望,平壤城是高大宏伟的山城;从南面观望,平壤城是依山脊地形沿伸而筑的平地城。

平壤城在义定军治下的诸城中是规模最大的城郭,由四个部分构成。根据北高南低的地势,依次规划为北城、内城、中城和外城。其中内城、中城和北城均筑在山上,内城原本在王成桂时期计划是建造宫殿,如今是义定军节度使府衙所在;中城则是义定军节度使下辖各级官府所在;北城最小,是为了加强保护内城而筑造的平壤城最后防线。外城则位于最南边,修筑在浿水岸边的平原上,是当时的普通居民区。

平壤城的城外有两条浿水的支流作为天然的护城河。平壤城是利用浿水的两条支流而修筑的城郭,周围是绵延起伏的山丘,排列着大城山,坎北山,壮山等大小不一的山脉。北部是陆峭山壁,东、西、南三面由浿水环绕,总体上城周围被高山和河流围绕,城内大部分是平坦开阔的平地,只有中城的北部处在山地丘陵地带,这种地形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当初王成桂命王天天桂重修平壤城,为的是北方日后有一个可以拱卫开京的重镇,没想到他开启的工程最后由王氏之外的人完成,更没想到他寄予厚望的平壤城会成为消灭王氏政权的桥头堡。

平壤城在王成桂在位时期由王天桂主持,从原本的废墟上重新修建而成,韩闰时期重点加固了内城、中城与北城的城墙。此次刘英失则是加固了外城的城墙,同时拓宽了外城的几条主干道,以方便南来北往之人。

平壤城加固完成之后,已经快到腊月。刘英失打算乘着冬季农闲之时,派人去四州各处丈量土地,统计户口,重新确立各州县的租税,摸清楚义定军如今到底有多少家底,毕竟昔济控制四州自动王天桂掌权之后,再也没有统计过户口和土地,相应的租税都是按照王天桂当政时期收取的。

刘英失找到昔济,让昔济下令各地百姓在十天之内自行申报户口和所拥有的土地。如刘英失预料的,统计到的户口和土地比王天桂时期是不增反减。随后,刘英失派官员下到地方去丈量各州县土地,要求但凡发现被隐瞒不报的土地以及无主荒地一律收归节度使府处置。同时,刘英失让昔济下达一个法令,只要是被豪族强迫成为奴仆之人可以检举揭发,如果是被迫成为佃户的也可以揭发,可以要回自由身和土地。

刘英失的举措是向地方豪族正面开战,在义定军,拥有土地和奴婢数量最多的豪族是姜贵真,因而崔吉等人就找到姜贵真,想要一起对付刘英失。

刘英失也知道姜氏是最大的豪族,因此在让各地申报土地的时候,刘英失就找到姜贵真,向他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向他许诺清查出无主荒地和瞒报土地之后,会拨出一部分用作军屯,让义定军的士兵前去屯田。

姜贵真本人对豪强兼并土地一事本没有什么态度,姜贵真本人也不乐衷于兼并土地,因此在申报之时他把自己名下的土地如数申报,包括自己家里面有多少人口也如数申报,因此刘英失派人去地方丈量土地和清查人口,都影响不到姜贵真。面对崔吉等人的拉拢,姜贵真直接了当地拒绝了他们。

崔吉等人拉拢姜贵真不成,就全部跑到昔济那里哭诉,说刘英失行事是收买人心,不怀好意。崔吉等人在哭诉,崔桥觉也在一边帮腔,这一下昔济就没了主意,当即把刘英失叫来。

刘英失来了之后,也是用事实说话,把泰卢国灭亡的原因,崔吉等人家里面是如何的豪奢以及豪族是如何欺压百姓,都向昔济陈述了一遍之后,总算是让昔济站在了刘英失一边,而崔桥觉也不再帮崔吉等人说话。

等到各地统计完成之后,刘英失把数据直接拿给昔济去看,昔济也震惊了,被瞒报的土地和荒芜土地足足占了义定军土地的一半以上,夺回自己土地的佃户每年能多给义定军上缴十数万石粮食,这些无主荒地用作军屯之后,可以节省许多军费。

刘英失建议招募流民和没有土地的百姓到那些荒地之上进行屯田,有了收成之后三七分账,这样每年的收入足以支付各级官员的俸禄,和用于官府日常开支,因此可以改禄邑制为俸禄制。昔济听完之后,觉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直接同意,下令执行。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