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49章、色即是空小说:空心月球之天局魔影 作者:深巷流香 更新时间:2018/10/14 18:40:50 李教授看他专注的样子很得意:“浮碟随后完成了飞行测试,听说速度牛的很,半小时内就可以从英国飞抵皇冠体育直播:,时速高达一万九千公里! 浮碟所耗能量是对平行空间能量的深度汲取和利用,能源产生于某种神秘介质,到现在也未找到实证,只是知道如何应用。” 李教授讲着讲着就流露出神往的表情,好像自己已经得到了真传一样! 林清源有些不敢苟同,心里盘算:“难道是真空能?” 李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的这个发明就是永动机,可能是唯一的永动机成功案例!” 林清源仍是不信这离奇的理论,心里好笑,又不好意思明显表露,那神情真是微妙的很! 林清源初出茅庐,性子有些棱角分明,但骨子里还是很具有科学素养的,自己不清楚的事情也不会像老学究一样大摇拨浪鼓,断然否定,意见还是很谦虚谨慎的! 他看李教授那一副天真好奇样,也很有触动,知道李教授不是那种学术混子,心里对未知事物充满了窥探欲望,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也是自然的! 他不好意思打断李教授天马行空的思维过程,就耐心地做了一个谦虚的聆听者,但内心的思绪却被叛了表情,想起了一个有趣的事。 那是两位学者的内部谈话,曾经被他有幸听到过…… “目前来看,科学证明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从科学精神来讲,不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会阻碍技术的进步。 但在永动机的例子中,要让永动机在科学上实现,要破坏的陈旧物理定律太多了,整个物理学就要天翻地覆,不亚于秩序重构。”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著名发明家很得意的跟我吹嘘自己的永动机发明,出于好奇,我就连夜赶到他的实验室。 那发明家的理论原理就是真空取能实验,见我专程来了,他表现的很兴奋,就迫不及待地一阵演示,看的我天花乱坠! 没一会儿我就发现端倪,很不客气直接就问了一个问题。 随后,他就哑口无言了!” “什么问题?” “抽真空不需要能量吗?” “哈哈!难道又是个真空能的骗子!” “我们是好朋友,他应该不是故意骗我的,他就是太高兴过头了! 人啊太痴迷执着容易犯低级错误,因为德高望重,又没人敢戳破那层窗户纸!” “这事让我想起了一件诺贝尔趣闻! 十九世纪末,科学界已经知道,钻石是碳元素特殊结构排布而成。 当时,有个叫莫瓦桑的科学家,是个很顽固的老头,坚持认为高温可以将石墨转化为钻石! 现代科技已经证明,老爷子的想法方向是对的,但少了个必要条件,就是高压。但,当时实验条件有限,无法实现当代的高压技术! 老爷子很执拗,就让助手烧了一炉又一炉,就不见钻石出来,只能得到一些淤泥状的石墨! 助手劝了好几次,老爷子一直不愿意放弃,最后把助手逼烦了,直接买了一小颗钻石加工废料,就扔到了石墨淤泥里,并满脸兴奋的把结果告送了莫瓦桑,以求尽快结束这无聊的烧火差事。 莫瓦桑以为终于验证了自己伟大的想法,欣喜若狂,并没有进行严谨的重复验证,就马上把这个成就上报了法国科学院。 科学院得到通报,也喜出望外,以为终于找到了点石成金的金手指,随即,将这个巨大发现,一股脑通报给了全世界! 于是,莫瓦桑名声大躁,成了当时科学界的耀眼明星,还获得了当时的诺贝尔科学奖! 诺贝尔的这个漏子可是够汗颜的啊!” “哈哈! 就这事搞得诺贝尔评审委员会一直很没面子,故意借口说是因莫瓦桑在氟单质的成就才评审颁布的。 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偷扔钻石的作用才是占主导的!” “科学趣谈笑笑就好了,咱的话题再回到永动机。 19世纪中叶,能量守恒原理已经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承认。 有小同志在场我就多啰嗦两句......” “能量守恒定律,中学课本已经讲的很深入浅出了! 简单讲就是: 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始终保持不变。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 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这就好比你擦着一根火柴,火柴燃烧给你光热一个道理,是机械能和化学能到热能、光能的转换!” “即使发展到现在的前沿微观量子物理学,这种守恒定律依然有效! 我们不能武断就下真理般的定论,但至少现在我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以此定律为标准,让永动机根本无法实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热力学的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新的能量来; 而热力学的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则表明孤立系统的熵永不自动减少,熵在可逆过程中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增加。 即在没有外界输入能源、能量的情况下,粒子最终都会慢慢归于平衡,就是所有的粒子携带的能量相同,即没有能量差,自然就无法产生功了。 依照上面的两个定律,可以将永动机分成四类: 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能量而永远对外做功,可以无中生有产出能量。 这种永动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但可以无视第二定律,因为有个未知的能量源不停地产生能量差。 第二类永动机:在没有温度差的情况下,从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气中不断吸取热量从而使之连续不断地转变为机械能,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将系统内渐趋平衡的能量差,重新拉开。 如果拉开前和拉开后的总能量是一致的,那就没有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相对的,这样的永动机违背了第二定律。 这里的关键就是哪里来的多余的能量在做功?” “早年间我看过一本小说《神们自己》,作者是艾西莫夫。 主人公发明了一个装置可以无中生有产出能量,从某些程度上和永动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后他发现这些无中生有的能量其实是来自另一个平行宇宙。” “这又回到了我那个朋友痴迷的真空能。” “真空能量确实有着玄妙的一面,让很多学者为之倾倒,甚至耗费了一生心力而毫无所获! 科研是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职业啊,没有像孩子般的求知欲望,是无法坚持的!” “量子物理的大量实验告诉我们,真空中充满亚原子粒子,这些粒子经常被生成然后又泯灭掉。 根据相对论,转瞬即逝的粒子在每立方厘米的空间中都贡献着特定的能量,产生反引力,把空间推开。 在宇宙平衡期,物质密度产生的引力与真空能量产生的反引力互相平衡。 现在,宇宙膨胀正在加速,这很可能是真空能量引起的。” 林清源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一句电影中出现的台词: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用在此处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忍着分神去回忆**电影那香艳的画面,收心进一步深入哲学的思考。 自古佛学中,就有这句充满玄学味道的八字真言,用于现代物理学可以这么理解,物质在佛经中称为"色",佛教认为"色"即是"空"。 佛法解释,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本体是空的,没有一样是不灭的。 古典物理学有两个有名的定律: 一个是"物质不灭定律",另一个是"能量不灭定律"。 这样看来此八字真言不符合两个科学的"不灭"定律,因此佛学真言一直被认为是唯心论。 但随着物理学家们的不屑努力,最终还是验证了佛学经典的正确性!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了"能量交换等量公式",阐述物质在毁灭的时候可以变成巨大的能量(E=mc2),随后被核能实验所验证,充分证明了八字真言的科学性,让我们不由的感叹,甚至怀疑古人是否曾经远超过我们的认知! 林清源想到这一层,忽然觉得是不是我们地球真的存在过超级强悍的史前文明,或者我们的老祖宗得到过外星高人的指点,才能如此精确地预言物质世界的真像!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