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金山苍茫之宋云的修行>金山苍茫系列之引言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金山苍茫系列之引言

小说:金山苍茫之宋云的修行 作者:执戈无争 更新时间:2017/3/17 12:48:29

公元四世纪至六世纪,匈奴、鲜卑、羯、氏、羌等胡族趁颓靡的西晋政权渐失控制力之际,相继逐鹿中原。各胡族和汉族在华北地区分别建立了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国与国、胡与汉、人与人之间长达一百三十六年的分裂割据、混战厮杀,造就了皇冠体育投注: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最复杂、最混乱的时代——魏晋南**时期。

隶属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鲜卑拓跋氏,征服后燕,大败夏国,攻克北燕,降服北凉,将六十万余匈奴和其他杂胡融入本族血液,一统中原北方,并以长江为界,与南方的齐、梁、陈等汉政权并立,史称“北魏”。北、南对峙格局形成后的一百七十多年中,为使中原政权稳固,抑制国内丛生的民变,鲜卑人做了一系列消弭自身民族个性融于中原文明的重大变革。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汉化等政策的实施,使得游牧胡族悍野的马蹄声消融于农耕文明厚重黑土和衣冠礼乐之中。拓跋魏政权的威名,还通过东西商路上粟特商队的驼铃,传至同时代兴起的遥远西国——波斯萨珊朝、罗马拜占庭和梵乐声声的天竺笈多王朝。

鲜卑人源起漠北,其族源地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只是广袤漠北高原的东北一隅。“漠北”,是以农耕文明兴起的中原政权对瀚海以北的草原林山、雪峰高岭、戈壁荒滩及大片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的统称。在“漠北”的称呼里,糅杂了历朝中原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的复杂情绪,既有凌驾其上的文明优越感,又有对生活其中的游牧民悍野铁蹄的无尽恐惧。

在这片广袤的天地中,逐水草而居游牧文明在与严苛天命的抗争与顺从中酝酿发芽——十年之中总有一年水要干涸,草要萎黄,白灾或黑灾降临,牲畜成群死亡,人也随之饿毙。日日与天命抗争的游牧民遥望长城围筑下的富庶中原时,心中同样充满了渴慕、畏惧、嫉恨和轻蔑的复杂滋味。

以金山(今**阿尔泰山)为中心的漠北中部地区,有两大不同时期形成的褶皱山系——据北盘卧的金山和东西走向的白山(今**天山山脉)弧形山系。从天空鸟瞰,金山和白山北部山嘴在朝着巴尔喀什湖方向似乎已经合拢,实际两山之间的空隙仍十分宽阔,足够商队、军队的马群驼队往来奔忙,这条路,为迁徙民敞开了西去东来的草原通道。东面,是泱泱的东方文明——中原王朝;西面,是浩浩的西亚政权——强盛如波斯、罗马,富庶如贵霜、天竺。

东去?西往?站在草原商道前,是漠北游牧联盟强盛之后必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拷问。

在这道选择题面前,曾经的漠北雄主匈奴人选择西去。阿提拉大帝带领匈奴铁蹄在亚欧大草原上挺进,建立了虽然短暂但疆域面积达四百多万平方公里、令东西罗马帝国闻风丧胆的强盛政权;其后的鲜卑人选择东进。与阿提拉同时代的鲜卑太武帝拓跋焘,同样是穷兵黩武的铁血骑士,平复五胡,对持南朝,建立了一统皇冠体育投注:北方的霸业。虽然两族的血脉都在远迁途中,在与他族的冲突征战之中,消弭了自身的特性和个性,但也一路踏出了血脉承袭、史册留名的深刻印记。

匈奴、鲜卑退出后的漠北高原上,并没有出现较长的真空时期,柔然、高车、突厥等新兴游牧政权相继崛起,他们袭承和巩固着游牧民的强悍血脉和奉狼为祖的古老信仰,也沿袭着匈奴、鲜卑生存追寻的草原通道,与东、西方文明发生着一次次的冲突和交汇。

漠北高原自然环境千姿百态,地质构造复杂多端,冰峰雪岭远眺戈壁荒漠,深林幽谷依傍高山湖泊,又处于东西方往来的通衢要道。在这丰硕**的孕育下,游牧部落的种族发源不同——或为高加索人种,或为蒙古利亚人种,或为二者的融合;相貌特征各异——或是白肤金发,或是褐眼棕发,或是黑发黄肤,或皆而有之;甚至没有共同的语言和经济往来。但他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都信奉着万物有灵的天道法则,都曾屈服于强者的统治。他们认为,要保部族平安兴盛,弱小的部族、部落唯有尽可能的结成战斗联盟,去征服、去战斗、去劫掠、去共御强敌。

所以,无论柔然、高车还是突厥,或世居漠南的青海吐谷浑政权,都不是以种族、民族为结构的单一体,而是以不同姓氏、部族集结成的部落联合体。这种部落联盟的优点是,一旦发生战争,可以迅速集结起兵力;缺点是,一旦利益分配不当,或是有更强大的统治者出现,原来的联盟体立刻瓦解无形或重新组合。

其间,还有一个在大漠西北缘雄起的游牧政权——使大小月氏和贵霜国彻底从历史上消失,并夺取了天竺笈多王朝部分领地。这就是自称白匈奴后裔、并混有部分鲜卑血统的嚈哒汗国。在其不足百年的统治史中,嚈哒人作为柔然、高车的宗主国,和柔然保持着长期却并不稳定的政治联姻关系,不时遥控着漠北游牧霸权的更迭秩序,也和皇冠体育投注:北、南两朝互遣使臣、互通信息,在皇冠体育投注:史书上频留其名。

在这样的地理格局下,拓跋魏的西北边境和秦汉两朝的西北边境并无二致,同样饱受着血脉同宗的游牧骑士的侵扰。每到秋高马肥时节,新兴的漠北游牧联盟便挥鞭执戈接连而来,东侵南掠,烟飞尘滚,如蝗虫一般掠走粮食、牲畜和人口。当时,对拓跋魏打击最大的,当属柔然。柔然人以匈奴后裔自居,依靠几代首领的豪强武力,使高车、铁勒、突厥等其他弱小草原民族臣服于己,称汗建国,统领漠北。

柔然公然挑衅曾经的草原宗主,除了想掠夺魏境的粮资和人口充盈实力,也少不了想因循鲜卑之路东进中原,建立起拓跋魏那样的宏图伟业。在两国百余年的边境纷争中,柔然马蹄曾践踏太原,占据北魏旧都云中城盛乐宫长达月余,掠走人口三十万人;也曾前后降魏三十余万落、迫缴戎马百余万匹,耗尽五畜、皮毛和青壮,并几度面临政权濒临溃散的威胁。北魏则用尽强兵御敌,多次深入漠北突袭柔然牙庭;也曾以怀柔政策用尽犒赏分封之能事,特别是拓跋魏东、西两分后,东魏、西魏之间战事连绵,为保边境平靖和获得塞外强兵支持,争相将丝绸、金帛和皇族贵女送到柔然大汗的牙帐……

从属柔然联盟的高车在漠北人数分布广众,不甘心奴役的地位,趁柔然战败之际,东高车十万余落主动降魏,被魏迁至东南边境游牧,专贡五畜、皮毛和充当兵源。但背井离乡、同样遭人役使的滋味并不好受,当北魏要征调其讨伐南朝时,东高车集结北返,短暂依附柔然后,再次趁柔然与魏对战时兵分两部西逃,在车师(今**吐鲁番地区)西北地区会师后独立建国。羁留魏境的高车余部后来与边镇杂胡结成投机同盟,成为魏六镇变乱后导致国分东、西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车得以建国并成为柔然的强敌,既有东、西两部人数众多的优势,也有北魏和嚈哒两大外部势力的支持。北魏和嚈哒各为其边境利益,巴不得漠北游牧联盟四分五裂,无力东、西突进,自然用尽手段支持柔然和高车相斗。北魏多次相助高车与柔然争战。同样,一边向高车封官授爵,一边先后收留过两位因内乱投奔中原的柔然可汗,希望藉此牵制漠北的局势;嚈哒也多次背弃与柔然的联姻盟誓,助兵高车对抗柔然。在东、西两大政权的夹击下,高车政权在与柔然的鏖战中暂占一时上风,却始终无力整合起强大的游牧联盟,最终在缠斗中耗尽了力气,被柔然的属部突厥击溃。

突厥,原为柔然联盟中最贫弱的部落,因其阿史德部曾据白山锻铁,被柔然冠以“煅奴”的低贱称号。突厥在柔然与高车的争战之中逐渐发展壮大,借击破高车之机,与宗主柔然分庭抗礼,并一举袭破柔然,撵得末代柔然汗王无处可逃,只有自杀而终。分裂的东、西魏政权无力干预漠北政事,逃奔中原的柔然王族被突厥赶尽灭绝,残部或流散中原,与其他民族杂交居住;或融于漠北各族之中;也有部分西迁至欧洲,但都和匈奴一样,从此不复再称原来的名号。

突厥迅速崛起为新一代漠北雄主之时,拓跋魏却和柔然一样,走向了分裂之后的全盘覆灭。东、西两魏的实际掌权者竞相抛却“魏”之名号,一脚踢开碍事的拓跋皇族,建立起“齐”和“周”两个汉化的胡族新政权,史称“北齐”、“北周”。而雄踞漠北、手握百万骑兵联盟、拥有对西域诸国绝对控制权的突厥可汗,自然成为中原两个北方政权争相拉拢献媚的对象。

从突厥起兵柔然始,短短的三十多年中,突厥超越匈奴、嚈哒、柔然先辈,以迅猛的武力,创建起疆域约一千余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帝国,并逐渐在这个帝国中形成了统一的突厥语、突厥文。这个语系目前横贯整个亚洲,覆盖了从东北亚——蒙古大草原——中亚腹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皇冠体育投注:长城以北地区和整个**地区。

但也和匈奴、嚈哒、柔然一样,突厥自兴盛之日起,便是两支源头同一却分流并立的河道,在面临东进、西去的选择题面前,一开始就道不相谋——**厥汗国一心东进,以东起兴安岭、西到金山的广大地区为据点,效仿鲜卑、柔然兴起的步伐;西突厥汗国执意西去,向着雷翥海(今里海)步步远征,并紧扼白山以南地区,拥有西域绿洲多个附属国。两部以金山为界,不但互不相容,而且互战频发,从未真正联合成为统一的国家。再加上都是由多部落、多部族组成的军事联盟,分散的游牧经济导致其各自在政治上的不稳定,这也注定了东、西突厥的命运与匈奴、嚈哒、柔然殊途同归,只是依靠盛大武功驰骋一时的草原帝国。

漠北游牧政权固然可以通过草原大通道任意往来东西,中原政权也不甘心联系西亚诸国的道路由此被从中蛮横阻隔。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民间交流的强烈需求,使东汉人张骞以超人的意志书写了历时十三年的远征史诗——“凿空”西域。从此开辟了从长安经河西走廊、西域,并连接中亚、西亚及欧洲的陆上通道。

不仅因地缘关系,更因对这条通道争夺和控制,在中原和漠北政权之间,还有个绝对不能绕过的区域——西域诸国;还有个绝对不能忽略的通道——绿洲商道;还有个绝对不可忽略的定居生活形式——绿洲文明。

在白山、阿尔金山、葱岭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的围绕下,是呈菱形的山间谷地和低洼盆地——塔里木盆地。盆地干旱少雨,中部是地质年代由于地壳隆起而形成的内陆湖,在长期干燥的气候作用下逐渐干涸,形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流动性瀚海荒漠——塔克拉玛干。高山溶雪及山前降雨,形成季节性河流和山前冲击、洪积扇地形。河水潜流地下,沿塔克拉玛干两缘,造就和滋养了星罗棋布但并不连贯的、狭长的绿洲定居区,史称“西域”。 东来的汉人、羌人,西来的古塞人、月氏人、吐火罗人,是绿洲文明最初的缔造者。他们创造了以农耕、贸易、园艺种植、养畜、手工业为主的西域定居生活。从河西走廊通往绿洲之间的道路以中原独一无二的华美织物——“丝绸”命名。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商业、政治、文化通衢,更是通往佛教圣地天竺的必经之路。

当时,在盆地北缘,沿天山南麓较大的绿洲城邦,有高昌(也称车师,今**吐鲁番地区)、焉耆、龟兹(今**库车地区)国;在盆地南缘,沿昆仑山脉有于阗(今**和田地区)、疏勒(今**喀什地区)国。其中,疏勒位于丝路南、北两道最西之交会点,罗布泊西岸的鄯善国(今若羌米兰绿洲),位于南、北两缘最东之交会点。这些城邦因吸纳着来自百国千域民间和官方的商贸、朝贡及宗教传播活动,成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其种族、文化、宗教复杂多元,却**交融、生机勃勃、富裕繁荣。

但河水改道、风暴沙尘时常威胁绿洲的存亡,再加上国国风俗、宗教各异,语言、文字不同,难以长期维系政治上的大聚合、大统一。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西域逐渐形成了以小国政权为主的绿洲政治和文化圈,也注定了如一块肥肉被狼群觊觎的命运——谁控制了西域,谁就控制了东西商路、绿洲财富和外来文明。

当时的西域,在漠北游牧政权和青海吐谷浑游牧政权夹击之下,随着**王朝和游牧政权的消长变更从属关系:张骞凿空西域之前,匈奴是支配西域各国的强悍势力;东汉时期,强硬的中原政权击溃匈奴,成为西域的宗主国。东汉曾派驻过以班超为首的十八任西域都护守卫西域。但魏晋南**这段时期,混乱而分裂的中原政权,显然已无力经营西域。

于是,穿过白山低位垭口的沙碛地,游牧骑士的铁蹄在绿洲各国肆意分割践踏。绿洲居民唯有定期向新兴游牧政权献出粮食、美酒、财物和奴隶,使国家成为骑士们的税收市场,使尊贵的国王成为汗王的臣婿,使贞洁的皇宫成为汗王的后院,才能免于屠戮的命运。那时,汉人血缘最浓的高昌几次请求举国内徙中土无果,和焉耆一样,倍受柔然、东部高车和突厥的牵制;鄯善东临青海吐谷浑,臣属多年,但并不妨碍他同样奉柔然为主;南缘的于阗、疏勒自然是西邦游牧政权嚈哒的属国;地处中间的龟兹国更是左右逢源,谁都不敢得罪。

可以如此表述绿洲诸国与西邦、中土、漠北的关系:他们是西邦的外甥,中原的侄儿,草原的女婿。他们的城邦不是帝国,他们也无法成为宏大历史中的主角,他们的命运兴衰和中原、草原宗主政权的命运兴衰紧密相牵……

本书仅借用的,仅为北魏末年至突厥初兴这三十年间,中原、漠北与西域地域三个不同地域间互为影响的历史背景。书中人行于东西商道、绿洲丝路,走过洛阳城鳞次栉比的珈蓝,走过朔风强劲、马蹄驰骤的草原,走过黄沙漫漫的陡壁之丘白龙堆,走过绿荫掩映、梵乐声声的西域城邦;信仰者,传教者,追寻者,逃遁者;胜利者、战败者,结盟者、背弃者;新兴的强族,亡国的旧臣,求法的比丘,商队的领主,卖艺的胡儿;汉人、胡人,汉化的胡人和胡化的汉人……

无论是造物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个充满战乱、血腥、背弃,同时又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民族、人群之间发生着政治、文化、商业、血脉的频密交流和对撞。金戈铁骑或激流东进、黯然西退;或自负一时、随风而逝;或统揽民心、建权立制;或消弭本性、力求融合。不同相貌、血脉、种族、个性融会而成的强壮血液,为皇冠体育投注:从大分裂走向大融合、从大黑暗走向大灿烂铺展了道路。

在历史的瀚海里,这些短暂的过往,不久便被东西通道上肆意的朔风蚀成一颗颗微小的埃尘,但某些人物的个性和作为,以及当时人们所崇尚的真勇与异美的精神,却永远凝固在时空的轮转之中。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