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那段饥饿时光小说:家在渌水边 作者:湘人李陵 更新时间:2016/4/22 13:55:49 那段饥饿时光 说起来,那应该是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了,不过,至今回想起来,却仍然历历在目,宛如昨日。而那些淡淡的忧伤,也一并淡淡地拂过脑际,和着那一段饥饿的时光,从记忆的深处,拿出来曝晒在这个夏季的烈日下,期待能和你一起分享。当然,你品味到的不止是忧伤,还有那一抹永留心间的温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虽然**的春风,已经在人们的心里,吹起了片片绿意,但文化的百花园里的某个角落,仍然还是一点荒芜。 也正是这个时候,我从乡下的肉食站,调到了城里的副食品公司的某个小食品厂,每天的上班时间,是早上的八点到下午的两点,每天这时候回家吃完饭后,脑子里就一片空白了。 原来我从城里买到乡下去读的书,已经基本被我读了个遍,而这个时期我买的书,大多都是文艺类的长篇小说、小说集以及文艺理论、文学史方面的书籍,这时候再要自己大量地买书,在经济上已经是不太允许了。 而这时候的我,只知有新华书店,却不知有图书馆。所以,那些淡淡的忧伤,就这样慢慢地浸染着我,浸染着下午两点钟以后的我,每每总是不能自拔。 七十年代末的时候,那些躲藏在市井小巷里的书屋,那些曾经让我舍身扑在上面的面包,已经不能解决我的饥饿问题了,更何况这种小型书屋,到这时,大多改成了商铺,不再经营这种本小利微的“阅读”事业。就算有,也只是在经营金庸、梁羽生,古龙、琼瑶、岑凯伦等港台作品,而这种作品,只有阅读的快感,没有充饥的功效。 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地郁闷着,一直得不到排解。直到有一天,不小心钻进了邻居家里,看到他家桌上有一本书,就想借来看看,邻居告诉我,洲上的图书馆保足的书,想看什么书都可以。 听了邻居的话,我这才知道,这世上有个可以免费看书的地方,它叫图书馆,而醴陵的图书馆就在状元洲上。 那时,我住的地方离状元洲并不远,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当下,我兴冲冲地就上了状元洲,并且,很容易就找到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我问了一下看书的地方在哪之后,就随人的指点到了楼上的阅览室,放眼一看,呵呵,看书的人真多。来到借阅处一看,我的眼睛都花了,那书,真的是多得我都不好先挑哪本来看了。 看了一阵,我选了一本书,拿起就走,因为,我看到那些看书的人,都坐在一张张的长条凳上,前面有张桌子可以放书。 这是个下午,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是那么地柔和,而阅览室里,又那么地安静,只听得见沙沙的翻动书页的声音,听起来又是那么地美妙,在我的耳朵里,简直就是天簌之音。 就在我不问青红皂白,拿起书就走的时候,一个女性工作人员拦住了我,问;“同志,你的借书证?”我想,此时在她的眼里,这小子怎么这么毛糙,像拿自己的书一样。 这下,我懵了,我可不知道看书还要借书证,我一个刚从乡下进城的年轻人,几乎是有点傻乎乎的愣头青,哪知道在图书馆看书,还要借书证啊。 这时,在我手里的这本书,就像饿得咕咕叫的叫花子手里的一块饭团,不论如何,都是舍不得放手的。 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还没来得及办呢,先给我看看吧。” “不行不行,你要拿走了我问谁去呀?”工作人员还是不让。然后接着说;“你有什么东西可以抵押吗,工作证什么的。” “我没有。”我如实回答道,然后,我伸手到屁股后面摸了摸,说;“我有一串钥匙,可以吧,没钥匙,我可门都进不了。” “可以呀,你还书就给你钥匙。”这位工作人员想了想,就接过我的钥匙,放在这本书的位置上,算是通融了我。 我很感激地看了看这位工作人员,拿了书,就赶紧坐到一张空位子上,真的如那句成语说的,如饥似渴地看了起来。 阅览室的光线很不错,不过,年轻时候的我,眼睛的视力也不错,就这样,我捧着这本书,静静地在阅览室里,一坐就是一下午,忘记了抽烟,忘记了屎尿,当然也忘记了那个下午的天气其实很热,回到家才知道,我的嗓子眼,早就渴得要冒烟了。 一来二去,人就搞熟了,阅览室的工作人员见我天天这么一坐就是一下午,关门的时候才走,而且也准时还书,(见我确实有如叫花子扑在面包上一样吧)慢慢地,也不要我拿钥匙抵押了。 看着书,我觉得不过瘾,就开始做摘抄,把书中的重点,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当然,往往一抄就是一下午。至今,这些笔记本,仍然在我的收藏柜中。 还是那位女性工作人员,有一天,她跟我说;“你这么拼命地摘抄,不如到你们单位开个介绍信,你办一张借书证,就可以把书拿回家看,也就不用这么辛苦地做摘抄了。” 听她这么一说,我的脑子才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第二天,就到单位开了介绍信,办了一张借书证,可以把书借回家,从容不迫地读了。 只是,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读书笔记了,人就是这么一个怪物。 进入九十年代初,单位的经济效益一落千丈,为了谋生,整日奔波于巷陌的我,就再也无心到图书馆借书来看,只在奔波一日后的夜晚,拿起笔来,勾勒。 谁都知道,精神是要依附于肉体的,肉体不存,精神焉在?饿着肚子看书,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做不到的,我亦然。 没有物资粮食,精神粮食也没地方存放不是。就像某位传说中的哲人说的,经济建设,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 再看今天的图书馆,早已装修一新,没有了昨日的模样,也很是欣然有许多的读者,还在图书馆里穿梭往返。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