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2.5 一人之力 可撼千钧弩小说:南宋记忆 作者:笨聪 更新时间:2012/2/28 18:11:41 要在五日之内造出新火弩,难度极大,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烧制出环形的瓷罐;这种环形瓷罐可以套在弩箭杆上,并且在弩矢击中目标之后,自行破裂,使罐内的汽油飞溅出去。 其次,要在瓷罐的一端装入火药,用于引燃飞溅出的汽油;罐中装火药并不难,因为瓷罐中间可以加入隔层,一端装有汽油,另一端装有火药。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如何在五天内制得汽油? 郭笨聪虽然知道制取汽油的办法,但他仅有五天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甚至连提炼汽油的设备都造不出来。 众人出了枢密院,向太医院方向赶去。 右丞相陈宜中、制置大使张钰,此时均在太医院里由几位太医诊治,而小皇帝赵昺,也在太医院里看望这二人。文天祥急着面圣,正好与众人随行。 郭笨聪与众人走在一起,到了太医院门口,远远望见一人,正在那里打扫院子;郭笨聪觉得那背影甚是眼熟,再一细想,终于记了起来,叫道:“一棒!” 那人听得一呆,手上动作为之一滞,紧接着回过头来,却让郭笨聪大失所望,这人竟然不是那高丽学徒李一棒,只是其身材、相貌,均与李一棒极为相似。 那人走到郭笨聪跟前,问:“少监可是找李一棒?”郭笨聪奇道:“你是谁?如何认得我?”那人道:“小的是李二棒,一棒是我兄长。”郭笨聪顿时恍然,又想起胡太医确实曾说过,李一棒有个弟弟李二棒,正与段太医这里学习针灸,原来竟是眼前这人。 李二棒道:“家兄就在太医院里,可要我唤他出来?”郭笨聪摇头道:“不用,多谢了,我自己进去找他。” 太医院与司天院共用一处宅子。陈宜中与张钰,此时正躺在医室的床上。 在郭笨聪心目中,张钰也是个大大的英雄。英雄就在屋内,但郭笨聪却没时间去探望,一是因他今日有急事,二是因为医室的人也不少;他等了一阵,决定改日再来探望,遂转身走进旁边的屋子,直接找到了李一棒,说明来意。 李一棒听罢,点头应道:“那坛子还在。上次制了绿矾油之后,我想着少监或许还要用到,因此将那坛子妥为保管,一直放在我师傅家的后院。”郭笨聪喜道:“快带我去看看。”说着,又叫了石韦与苏木。 四人直奔胡太医家中,走入后院,果然看到一只坛子。郭笨聪想了片刻,心中已有了主意,也不急着去弩厂视察,叫过几人吩咐一阵。那几人听得明白,应了一声,各自忙去了。 郭笨聪一刻不停,往自己的少监府走去,刚刚进入院子,便看到院内摆了一大堆木板,有工匠打扮的人正忙着收拾,商陆在一旁帮着抬木头。 听琴站在台阶上,指手划脚说个不停,又对商陆道:“商大哥,郭三过一会儿就要来,她喜欢乱跑,院内要赶快收拾干净了。”商陆应了一声,转向一名看似工头的人,想是在催促着赶快收拾。 郭笨聪看得惊讶,远远问道:“听琴,为甚院中堆了这么多木头?”听琴闻言,更惊讶,问:“公子难道忘记了么?后院在盖房子呢。”郭笨聪恍然道:“哦,我差点忘了,确实是在盖学堂。” 数日前,郭笨聪做了一个决定,准备在后院盖一间大屋子,用来当作学堂。 在郭笨聪看来,他虽然懂得不少后世的知识,又有全套的《大百科全书》,但毕竟只有他一个人懂,这是远远不够的。大宋的科技要得到发展,社会要得到进步,必须依靠所有大宋精英,也说是说,这些知识必须广为传播,至少教会几十人,方能收到一些效果。 至于如何讲课,讲些什么内容,郭笨聪也想得清楚,其实主要还是理工科相关的;首先从数学开始,再就是物理,化学。不过这里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将知识传授给众人,又不至于让人怀疑? 当然,郭笨聪目前还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因为他只有五日时间;或许再过五日,元军就要打过来了;以眼前的形势来看,尽快制造出一些大杀器,这才是最紧迫的。 有四名士兵抬着一物进入院中,问:“少监,放到哪里?”郭笨聪指着西厢房道:“就放这里边。”说着,推开了房门。 四名士兵将那物事放进屋子,又转身离去。 听琴站在一旁看得清楚,吓了一跳,走到郭笨聪跟前悄声问道:“这不战船上的神臂弩机么?为何搬到这里?”郭笨聪拉着听琴走入房间,指着弩机问:“听琴,你看这神臂弩,上面有六支弩机,要六名士兵才能拉开。我想请西西帮忙把这弩改一下,让一名士兵便能拉动。”听琴惊道:“一名士兵?!我以前在船上时,曾看过四名士兵拉开此弩,但也是四名身强力壮的士兵。再说了,西西又怎会改制弩机?”郭笨聪道:“我会教她如何做的。”听琴“哦”了一声,像是听懂了,不再说话,过了一阵,又问:“那为何不教我呢?”郭笨聪道:“因为还有件最重要的事,实在想不起找谁,因此留给你了。”听琴听得惊讶,心中却已有些欢喜,忙问:“甚么事?”郭笨聪道:“陪我画图。” 门外传来脚步声。 郭笨聪走到门边一看,院中站了五人,其中三人他是认识的,分别是夏源起,周承之,商继;另外二人,郭笨聪却是从未见过。 夏源起手中拿着一卷纸。商继拿着两把西西卡尺。周承之肩上扛着三根木棒。另外两人手中也不空,各自带着一只木箱。郭笨聪看到周承之肩上那三根木棒,已认出是丝杆,喜道:“丝杆做好了?”周承之连连点头,一边将丝杆放在桌上,一边应道:“只做了两根,第三根尚未完成。少监急召我等前来,可是有急事?” 郭笨聪道:“对,有大急事。”说着,又俯身凑近桌前,仔细查看,只见那三根木质丝杆作得极为精致,螺纹像是刨过一般光滑,他看得甚是惊讶,问:“这丝杆不像是刀刻的,倒像是用了模具?”夏源起赞道:“少监好眼力。这三根丝杆,当真是用模具做的。”郭笨聪听得一愣,在他想来,宋朝必定没有车床,那究竟是甚么东西,竟能制出如此标准的螺纹? 夏源起指着另外两人道:“少监,这两位是工部的主事。”那二人忙站起身来,再次见礼。夏源起将这二人逐个介绍,郭笨聪这才恍然。 第一人唤作秦起,年约三十五、六岁,长得甚是强壮,乃是虞部的主事,精于金工,擅长石刻;第二人稍稍年轻些,叫做刘维汉,约三十岁出头,双目有神,看起来甚是精干,乃是工部的主事,又兼司天院的器司一职,负责各种仪器的维修。 秦起打开身边的木箱,取出一物置于桌上,道:“少监请看,丝杆是用这种铰盘削制的。”郭笨聪仔细看去,这被称作“铰盘”的东西呈圆柱状,看起来也没甚特别之处,他试着伸手拿起,却是吓了一跳,这铰盘入手甚沉,竟然是青铜铸造的。 秦起从箱中取出另外两个铰盘,逐个放在桌上,又指着桌上那三根丝杆,道:“少监,这三根木质丝杆的纹距不一,用于削制的铰盘也各异。”郭笨聪听得惊讶,再向那铰盘仔细看去,顿时恍然大悟。秦起说的“铰盘”,其实与后世的板牙有些类似,二者是同一原理。 板牙,是一种加工螺纹的工具,相当于一个高硬度的螺母;将螺母拧进铁棒,会削制出外螺纹,使那根铁棒看起来像个螺丝的模样。还有一种内板牙,也叫丝锥,是一种硬度极高的螺丝;将丝椎拧进钻好的洞里,可以钻出螺母形状的孔。 秦起带来的那三个铰盘,其实就是三个板牙,只不过这三个铰盘是用于削制木螺纹,因此铰盘的刀片,用普通的铁质刀具便可以了。 郭笨聪看得甚是吃惊,未想到这几人为了做丝杆,竟然先造出了成套的刀具,他不由得起了兴趣,又问:“这绞盘如何使用法?”周承之道:“少监设计的木质丝杆,看似寻常,其实极难制造。”一边说着,一边比划,将丝杆的制作方法详细讲了一遍,郭笨聪也终于明白了整个过程。 如果要造一根木质丝杆,首先会由牛大力用圆床做出一根圆木棒。木棒做成之后,牛西西会在木棒上画出十二条纵线,这十二条纵线从木棒的一端连到另一端,与圆心呈三十度夹角,刚好将圆周十二等分;接下来,牛西西会绕着木棒的圆周,画出数近百条横线,横线间的距离,取决于螺距;然后,她会用细绳绕着这些横线与坚线的交叉点,按着螺旋型缠绕,再比着线,用笔画出螺纹;最后,牛西西还要使用刻刀,在木棒上刻出长度约两寸的螺纹,用于引导铰盘。这一步完成之后,木棒会交给秦起,由他削制整个丝杆。 郭笨聪听了整个过程,问道:“我听了半天,似乎整个丝杆都是由西西做的,你们就是转了一下铰盘。”如此说着,已想起了牛西西被刻刀划破的手指。 夏源起忙道:“少监有所不知,第一根丝杆确实是西西姑娘做的,但后来那两根,却是她教了方法,我们自己做的。” 几人说话间,听琴送上茶水。 郭笨聪道:“如果要做一根铁质的丝杆,可是容易?”商继道:“要做铁质的也不难,只是尺寸或许会有偏差。”郭笨聪摇头道:“不求尺寸,只要有铁质丝杆便行。”商继道:“如果对尺寸无甚要求,可将木丝杆用蜡浸过之后,用模泥裹了起来,然后将木丝杆旋出,便可以按模浇铸了。” 郭笨聪喜道:“果然好方法。如果制作丝杆上的滑块,是否先将蜡熔化了,然后做成方块状套在丝杆上,等蜡凝固之后,再将丝杆旋出,这蜡块便是滑块的模具了?”商继道:“少监说的没错,正是如此。浇铸时,需用模具泥填充到蜡腔中,以代替木丝杆。铁水倒在蜡上,蜡会被熔化,并排出,铁水便占据了蜡模的位置,称之为熔铸。”郭笨聪赞道:“果然好办法;不过滑块别用铸铁,还是用青铜吧。”刘维汉接道:“对,滑块用青铜,丝杆用铸铁,最易滑动。” 刘维汉说的极有道理,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系数”。任何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力大小都不同,例如穿着硬底鞋站在冰上,会感觉到很滑,但站在木板上却不滑,因此说,硬底鞋对冰的**系数,要小于对木板的**系数。同样的道理,无论是铁与铁之间的**系数,还是铜与铜之间的**系数,都会大于铁、铜之间的**系数,也正因如此,铁轴配合的都是铜轴套,很少见到铁轴配铁轴套。 周承之问道:“少监,这铁质丝杆要做多长?” 郭笨聪站了起来,走到神臂弩机跟前,指着弩机的滑槽,比划道:“要两个这么长。” 听到这里,众人已有些明白。夏源起急问道:“少监,可是要将丝杆与滑块用于弩机?”郭笨聪点头道:“正是。如果用了丝杆与滑块,一名士兵便可拉动弩机了。” 几人早已听得呆了。 在以往,军器院虽然也想过各种方法为弩机上弦,但使用丝杆与滑块,却从未有人想到过,又或者说,即使想到了,也无法造出,但无论如何,这显然是最省力的一种方式,只需一名士兵转动丝杆,神臂弩机便可以上弦了。 过了片刻,周承之又问:“少监,既然是为弩机上弦,为何要两倍长度的丝杆?”郭笨聪道:“因为弩机也要改进。至于如何改法,还未想好,不过诸位就先按着原长度铸出二十根丝杆,再按两倍长度铸出五根。另外,再配二十五个铜滑块;至于铜滑块如何形状大小,可参考这台弩机。” 秦起道:“若要用于弩机,恐怕得这种丝杆。”说着,从桌上那三根木质丝杆中选出一根,放在旁边。郭笨聪道:“对,就用这种粗螺纹,大螺距的,结实。”郭笨聪说出“螺纹”“螺距”,这几人也能听懂,齐声应道:“没错。” 这根最结实的丝杆,直径为六厘,丝距为二厘,齿厚亦为二厘。 厘,是郭笨聪与听琴、牛西西一起制定的宋朝长度单位。一厘,即后世的一厘米。 这根丝杆每转动五十圈,滑块会移动两米的距离,将其用于弩机拉弦,再合适不过了。不过这种结构有个弊端,就是弩矢射出之后,还需有人再转动丝杆,将滑块倒回去,以便下一次拉弦。 其实郭笨聪还曾考虑过棘轮。棘轮机构用于上弩,与十字弩的结构有些类似,但神臂弩是六架弩机同时发力,最大拉力需要近千斤,郭笨聪一时也想不出合适方案,更没时间去研究。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促使郭笨聪选择了蜗杆机构,那便是他已经有了现成的模具;将丝杆用于弩机,一来解决了弩机上弦的问题,二来也提高了丝杆的制造水平,毕竟丝杆的最终用途,是制造车床。 讨论一阵之后,郭笨聪再三吩咐注意事项,几人听得明白,齐身应了,随即转身离去,想是连夜赶制铁质丝杆去了。 这几人离开之后,郭笨聪回到自己屋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郭三的身影。又过了片刻,郭笨聪等得有些心急,正想着是否亲自去水镜家中将郭三接回,忽见牛西西走入院中。 郭笨聪忙跑了出去,问:“西西,见到郭三没?” 牛西西显然是跑着过来的,小脸通红,一边喘气一边答道:“郭三跟着公主走了。”郭笨聪奇道:“跟着公主走了?去行宫了?”牛西西道:“是去行宫了。有一名御厨做了扁食,特请郭三过去品尝。”郭笨聪甚奇,又问:“御厨请郭三?”牛西西道:“嗯,是特意请的郭三。那御厨叫作刘三品,说少监是他的救命恩人,因此一定要请郭三吃扁食。” 郭笨聪恍然道:“原来是他……”又微微摇头,道:“他以前是不会做扁食的,想是刚学了些,因此用郭三试试手艺。还是听琴做得最好。” 听琴听他夸奖,心中欢喜,问:“那咱们今日也做扁食?”郭笨聪摇头道:“不,咱们三人到外面去吃。”听琴奇道:“去外面吃?要去哪里呢?”郭笨聪道:“此处往南走三里,有个破庙。”牛西西瞪大了眼睛,问:“咱们三人去吃斋么?” 郭笨聪再次摇头,道:“不是吃斋,是吃炸肉串。”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