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铸犁为剑之抗日新篇>第三节 流浪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节 流浪

小说:铸犁为剑之抗日新篇 作者:我爱奇奇 更新时间:2009/10/5 9:34:55

在李琮和张学L互相勾心斗角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931年10月16日,,李琮所部现在是没人疼的孩子,军饷没有着落,武器装备也没有补充,虽然部队的士气还很高昂,但是,这种情况不能持久下去,自己必须要尽快解决目前的困境。

已经转移的部队是不能再回来了,否则就是自投罗网,而汤玉麟大帅也认为李琮所部是张学L安插在他身边的钉子,因此,一纸调令将李琮所部调往热河北部——开鲁,担任守军,虽说这里也算是热河的北部重镇,但是,这里在汤玉麟看来,地处偏僻,将来会是日军进攻热河的第一线,因此,将李琮部署在这里,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况且,这里远离汤玉麟的老窝——承德,这让汤大帅有了很不错的安全感。

李琮也很无奈,没有军队的补给,部队很快就无法支撑下去,现在为了保密,又不能和张子明的情报机构联系,要求补给,这样会很快暴露撤退部队的下落,因此,李琮只有耐心的等待天上掉馅饼,果然,汤玉麟在其既不能赶走李琮,又不能消灭李琮的情况下,无奈只好将李琮派往开鲁驻守,这样李琮总算是解决了物资补给的问题。

这物资的补给也不是一帆风顺,李琮以没有得到张少帅的命令、部队缺乏物资为由拒绝开拔,坚持留在热辽边境,这让汤玉麟的心里很不好受,于是,两人在讨价还价之后,汤玉麟满足了李琮一部分的物资补充要求之后,李琮才最终率领部队开往开鲁。

李琮早就考察过汤玉麟的部队,发现这汤玉麟所指挥的部队里面,既有汤玉麟的心腹,又有与汤玉麟貌合神离之人,例如:东北陆军第十七旅旅长崔兴武,清朝末年在马政大臣标下为骑师,后又投入毅军,由哨官开始发家,1925年投靠张作霖,被委任为旅长。崔兴武此人,很有野心,1926年被划归汤玉麟指挥,而在汤玉麟手下颇受遏制,因此对汤玉麟很不满。九一八事变时,崔兴武也曾有积极抗日的表示,但实际上,他已经和日军开始勾勾搭搭,最终利欲熏心,在日军攻入热河境内之时,投降日军,认贼作父。

因此,这个人成了李琮的目标,他既与汤玉麟有矛盾,而且在日军进攻时,会投降日军,如此一个大汉奸,李琮怎么能放过他呢?与其让他带着部队投向日军,为虎作伥,不如留下来给李琮,也好让士兵们留下个保家卫国的好名声。

也许是上天注定要帮一帮李琮,这个第17旅及其所属的三个团分驻林西、经棚、开鲁,旅部就在开鲁,面对着身边的这一块肉,李琮已经迫不及待的准备把它咽下去了。

选定了目标,李琮就开始着手,准备详细的计划,如何占有第十七旅。

接到李琮即将入驻开鲁的消息后,骑兵17旅的旅长崔兴武就泛开了嘀咕:这个李琮明摆着是被张学L流放到这里来的,而汤玉麟也想借机利用李琮来对自己进行牵制,双方的算盘都打得不错,不过,这里是老子的地盘,一切都是老子说了算,想到老子这里来分地盘,没门!不过,鉴于李琮以前是少帅身边的红人,如今虽然遭贬,可指不定什么时候又会被少帅启用,因此,对于李琮,老子还是要摆开场面,盛大的迎接一下,一则可以笼络李琮的心,二则可以让张、汤二人的面子上都过得去,至于,今后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

1931年11月1日,李琮的部队一到开鲁,就立刻得到了崔兴武的热烈欢迎,崔兴武甚至还搞了一个小小的入城仪式,崔兴武一身戎装,率领着一干人等站在城门外,等着李琮的到来。

李琮快到开鲁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很多人站在城门外,不用说,这是当地人搞得欢迎仪式,李琮赶紧命令部队拿出精气神来,向开鲁前进。

一到城门边上,一位军官满脸都笑开花了一般,迎了上来,李琮也赶紧迎上去,两人互相敬了一个军礼,然后两只大手互相握在一起,崔兴武高兴地说道:“热烈欢迎,李琮旅长的到来,今后,这开鲁的事情就要多多依靠李旅长的指点了。”说完,崔兴武偷偷的用眼角观察李琮的反应。

李琮也谦虚的回答:“哪里哪里,崔旅长真是折杀小人了,我部初到贵地,很多事情要仰仗崔旅长,还望崔旅长收留我等无家可归之人啊。”说完,也是一副无奈而又真诚的表情。

李琮的反应很是让崔兴武高兴,看来这个李琮还很是识趣,并没有仰仗着张学L和汤玉麟的大旗来扯自己的虎皮,为人还是比较谦虚地。

崔兴武一挥手,说到:“请李旅长进城。”

两人一路寒暄,一路说笑,来到了一家酒楼前,崔兴武对李琮:“李旅长远道而来,我等略备薄酒,为李旅长洗尘。请!”

李琮一面感谢,一面推辞:“多谢崔旅长,还是您先请!我等是客如何能占先啊?”

崔兴武也立刻回到:“那我就不客气了。”说完,众人,互相说道:“请!”:“请!”

大家分宾主坐下,崔兴武举起一杯酒对李琮说:“李旅长鞍马劳顿,兄弟我先敬李旅长一杯。干!”

李琮慌忙起身答道:“崔旅长如不嫌弃,今后您就是我大哥,客套话我也不多说,这杯酒就算是小弟先敬您的。”说完,一饮而尽。

崔兴武立刻高兴地回答:“好。李旅长真是豪爽之人,好,今后我们就以兄弟相称。来、来、来,我们再干一杯。”

不一会儿,众人迅速进入状态,大家频频举杯,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酒过三巡,李琮在众人的轮番敬酒下,显得有点微醉了。

崔兴武看到时机已到,立刻悄声凑到李琮的耳边说:“兄弟此行前来,可有少帅的密令啊?”

李琮舌头打卷,含混不清地说道:“密令?没有,张少帅已经不管我了,他不要我了。”

崔兴武微微一笑说:“兄弟哪里的话,你可是少帅身边的红人啊,这沈阳事变,你可是打死了不少小鬼子啊,这么大的功劳,少帅赏你都来不及呢,怎么会不管你了?兄弟说笑了。”

李琮立刻一副愤愤不平的神色,骂道:“什……么他妈的功劳,少帅……闲老子多…..事,没…..听他的…..命令,再……加上,兄弟……告诉……你一个…….秘密。”说完,打了个饱嗝,用醉眼蒙胧的样子,看了看死周,然后俯到崔兴武的耳边说:“大…..哥有所……不知,沈阳……..城里的装…….甲部队和空军,现……在不知……去向,而我…..又是最后一个…….见到这些…….部队的……指挥官,所以,少……帅怀疑我……把这……些部队私吞了,逼问了我…..好几次,甚……至要把我…..抓起来,后来在我……再三的…….解释下,才……..才放过我,不……过,少……帅已经不……信任我了。要……不然,他…..会把我放到这里…….不管不问吗?”说完,眼泪刷刷就流了下来:“要说,我可是为他出……了不少……力啊,他说不……管我,就…..不管我了,太……太……让人寒心了。”

崔兴武立刻假装安慰李琮说道:“兄弟这话只可在我这里说说,外人面前千万不能乱说啊,这要是让少帅知道了,兄弟的麻烦就大了。”

李琮满脸通红、眯着眼睛,用不连贯的声音,感激得对崔兴武说:“多谢大……大…..哥提醒啊,这话我也就只…..对大……哥说。”说完,举起酒杯邀请崔兴武继续喝酒。

崔兴武多少也知道关于东北军空军和装甲部队不翼而飞的消息,也知道这个李琮是最后一个见过那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因此,崔兴武希望李琮能酒后吐真言,哪怕是稍微透露一点信息,这样崔兴武也能向张学L邀功请赏,说不定一高兴就把自己视为心腹,那崔兴武以后可就飞黄腾达了。可是,这个李琮都已经醉成了这样,依然说他没有见过那支部队,看来说的是实话。

崔兴武还有个担心就是害怕李琮是汤玉麟派来和他争夺地盘的,因此,崔兴武又俯下身去,低声在李琮的耳边问道:“兄弟来之前,汤大帅身体可好?”

李琮忙不迭的把一杯酒灌进自己的肚子里,然后回答:“汤……大帅…..我没见过,身体……应……该不……错的。我……们不……要说他,太……扫兴……了,来…..来来,大……哥,我们……接着喝,这么…….好的酒……不喝太可惜了。”

崔兴武端起酒杯,应付了一下李琮,接着问道:“兄弟似乎对汤大帅也不满意啊?”

李琮一听这话,立刻将自己的嘴里酒,“噗”的一下,吐在地上,然后大声的骂道:“这汤……玉麟也……不是个东西,狗眼……看人低,老……子刚被少帅抛……弃,这汤……玉麟就让……老子滚……到这里来了,也不给……老子补充武……器装备,也不给……老……子补充兵员,就让老子……带着这1000来号人,妈的,这纯粹是……在明摆着消耗老子……的实力吗?大……哥,你给评评理,你说说,这个狗日的汤……玉麟是不是不是个东西?他妈的,要是老子哪一天又被少帅信……任了,老子就狠狠的整…….死这个汤玉麟。”

崔兴武一听李琮大骂汤玉麟,心中顿时暗喜:看来这个李琮也是痛恨汤玉麟,这样好,以后,老子还可以和这个李琮交个朋友。

崔兴武一边笑着拦住李琮接下来的骂人的话,一边安慰李琮:“兄弟,小声一点,这里汤大帅的人很多,小心有人做文章啊。以后,兄弟以后在开鲁有什么难事,尽管来找我,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

李琮连连答道:“多……谢大哥,多……谢大哥!”

宾主在极其友好的范围结束了宴会。

宴会后,崔兴武的几位团长心腹,偷偷的来问崔兴武,对李琮感觉如何。崔兴武冷冷的一笑,说道:“有勇无谋。”

不过,对于李琮的军事才能,崔兴武还是很推崇的,第二天,李琮就搬进了崔兴武给他准备的房子里,李琮的部队也在城外找好了驻扎的营地。

针对崔兴武已开始信誓旦旦要求抗日的口号,李琮认为崔兴武在开始的时候,处在摇摆不定的状态,一方面,他不想放弃自己东北军的身份,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东北军挡不住日军的进攻,因此,崔兴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见风使舵。

这之后的半个月,李琮一面考察开鲁的地形,一面思索着如何除掉崔兴武,而又不被汤玉麟和张学L反对。要想自己在开鲁吃掉崔兴武的部队,而又让汤玉麟和张学L不反对自己的行动,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抓住崔兴武勾结日军的把柄,只要铁证如山,就算汤玉麟和张学L如何反对自己的行动,也没办法。

为了继续博得崔兴武的好感和信任,李琮将部队的训练通通交给了下属,自己整天和崔兴武泡在一起,联络感情。只要崔兴武提到汤玉麟和张学L,李琮就破口大骂;只要崔兴武提到目前的战局,李琮就一口咬定日军必胜,东北军必败;只要崔兴武提到李琮如何与日军英勇作战,李琮就谦虚地回答,那也只是侥幸而已,自己能从日军的枪口下逃生,已经是祖上积了德了,甚至,李琮还有意无意的隐隐透露自己后悔与日军作战,毕竟日军节节胜利是事实,自己也要为以后找条出路。

这些话也赢得了崔兴武的赞同,逐渐的开始将李琮视为知己,一些内心的话也慢慢地向李琮开始诉说起来,而李琮则借机不断打探崔兴武的虚实,一边麻痹崔兴武,一边暗自准备随时将崔兴武拿下。

在赢得崔兴武的好感之后,李琮在征得崔兴武的同意下,开始扩充部队实力,大力征召爱国青年入伍,而由于有了李琮这个抗日名将的金字招牌,一时间,李琮的军营前门庭若市,要求加入李琮部队抗日的人非常多,很快,李琮的部队就扩充为2000余人,为了不让崔兴武对自己起疑心,李琮没有再将部队的规模扩大,就针对目前手上的兵力进行特训,尤其是对新兵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魔鬼特训,以期尽快掌握战斗技能。在训练结束后,李琮还带领着部队去绞杀土匪,一时间,开鲁附近地区的土匪突然销声匿迹,很多零星的土匪都被李琮无情的绞杀,一方面,李琮锻炼部队的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土匪偷偷补充兵员和钱财,壮大部队的实力。

半年后,这支部队人数已经达到了3000人,部队的战斗技能大幅度提高,部队的装备也大为改善,这都是缴获的土匪钱财为部队购买了一批装备。

李琮为了博得崔兴武的好感,也为了以后使用起崔兴武的部队得心应手,李琮主动要求帮助崔兴武训练部队,而崔兴武也知道李琮的部队很能打,因此,专门挑选出2000余战斗技能好的老兵交给李琮训练。

针对崔兴武这个时候表面上积极抗日的样子,李琮也毫不客气,一边训练这些老兵,一边大力灌输抗日的思想。

李琮一面麻痹崔兴武,一面开始思考榆林地区如何发展的问题了。

1932年2月,李琮告诉崔兴武,说自己要到承德办点事情,一个月之后回来,这期间,请崔兴武代为照顾自己的部队。而部队的训练则由那些老东北军负责。李琮把这支部队分成两个团,每团1500人,团长都是跟随李琮出生入死、参加过东塔机场保卫战的特战队员,这也让李琮对部队的训练和组织放心了不少。

崔兴武满口应承,并嘱咐李琮早去早回,路上当心。

李琮只带了两个警卫,然后悄悄地踏上了前往榆林的路途。

2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