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铸犁为剑之抗日新篇>第七节 招安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七节 招安

小说:铸犁为剑之抗日新篇 作者:我爱奇奇 更新时间:2009/7/16 8:09:51

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顺利的招安呢?李琮成天冥思苦想,既要显得自己有诚意,是真心改邪归正,又要让东北军消除敌意,不对自己构成危胁,实在是有点难。这年月,各军阀之间争来斗去,城头变幻大王旗的速度之快,简直令人瞠目结舌,所以谁都不相信谁,更何况要让正规军相信一群土匪呢?

李琮决定还是先试探试探东北军的意图。当时在哈尔滨驻防的是独立第26旅邢占清部和独立第28旅丁超部,李琮决定对两人都试探一下,看看他们的反应,谁的反应好就投靠谁,俗话说的好: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要多走几条路才行啊。

于是李琮同时给两人捎去了书信,表示自己以前犯了浑,一不小心上了贼船,当上了土匪,没有好好听张大帅的话,一失足成千古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心疾首,表示要痛改前非,希望旅长大人能收留自己。接着又大倒苦水,这土匪日子过得苦啊,成天东北军围剿,自己还要打家劫舍,“忙”得不可开交,要是有口饭吃谁愿意来当土匪啊,真不是人过的日子。说完自己的悲惨处境,刹那间笔锋一转,说如何敬仰旅长大人,大人如何英明神武,为我辈习武之人之楷模,能投效旅长大人麾下,实施三生有幸。末了,希望旅长大人能快点将自己从苦海中拯救出来,也好为旅长大人效犬马之劳。同时,因为自己是重感情、重义气的好汉子,希望在旅长大人也将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一同解救出苦海之时,自己不要和生生死死的弟兄分开,毕竟时间长了,感情难以割舍,希望自己和弟兄们能单独组建一支部队,这决不是有什么二心,而实在是不能和同生共死的弟兄们分开。接着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要在自己接受招安的同时,必须在报纸上将自己的事迹大肆宣传一番,将东北军委任自己的命令公布于众。李琮之所以要这样,就是要东北军放弃对自己部队下毒手的打算,民众知道了土匪接受招安,而东北军一旦对自己的部队下毒手,就会激起民众的不满,这样就减少了自己被人暗算的几率了。

两位旅长同时接到李琮的书信,先是不相信,暗暗打探之下,才知道,这位李琮兄弟凭一己之力将二龙山大大小小700多土匪收入麾下,能力着实不小:怪道这一段时间,二龙山风平浪静,没有什么让自己大动肝火的事情,原来是土匪要招安了。

二人同时觉得: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只要收编了这伙土匪,自己的实力就会大增,同时上司也会对自己另眼相看,张大帅不是号召剿匪吗?自己一下子就收编了600多土匪,使得自己治下环境大为改善,一幅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这张大帅一高兴还不给自己升官吗?这就是政绩啊。这年头,剿匪也不容易,土匪们对山里的情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屡次清缴都无功而返,反倒是被土匪们从屁股后面零敲碎打,损失不小,张大帅也对这片地方大为不满,要不然,张大帅在关内打得热火朝天,却丝毫没有让自己上阵的意思,明显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行,连土匪都对付不了,还怎么对付关内那些在战火里面泡大的战争贩子。自己不赶快加大力度搞出点成绩来,恐怕自己的位子就要挪动了。重压之下,自己的日子也过得很苦啊。现在好,土匪主动送上门要求招安,自己何乐而不为呢?这送上门的好事,自己再不会占,那可真是苯到家了。再说了这伙土匪不就是要求不能拆散,这可以理解,感情时间长了确实难以割舍,人之常情嘛。

二人忽然同时想到对方,也可能收到了李琮的信,这土匪决不会只给自己来信,肯定会同时向两人提出要求,所以,面对这点政绩,谁捞到了就是谁的,所以,对面那位现在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自己要赶紧行动了,免得被别人抢了先去,占了自己的功劳。

于是,第三天,两位旅长大人热情洋溢的信同时达到,都表示李琮愿意接受招安是弃暗投明之举,是当代土匪之楷模,是良禽择木而栖之举,都代表张大帅对李琮的归降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将推举李琮为团长,原班人马保持不变。

李琮接到了两份意思差不多的信,又是欢喜又是发愁,能顺利进入东北军当然是好的,可是这两个旅长都这么热情地邀请自己,自己到底归降哪一个呢?算了,反正老子早晚都要脱离东北军这个体系,那先随便挑一个把,就丁超(主要是这个字我打起来方便)了。

在选定了自己的新领导之后,李琮又发给了两位旅长两份内容不同的信,对邢占清说,能蒙旅长大人不弃收留,实是前世修来的福气,从今天以后,对旅长大人自当万死不辞,永远效忠,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拍了一通马匹,就差高喊“邢旅长万岁了”,李琮也估计自己这一通马屁拍下去,自然会马到功成,受到旅长的青睐。而在对丁超的信中说,很抱歉不能参加他的party了,因为邢超旅长已经将自己招安了,对旅长大人的关照除了感激实在拿不出其他的东西来感谢,只得在心中铭记旅长的深情厚意。说了一通感谢的话,末了补充,进了东北军的门,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以后还请旅长大人多多关照了。气得丁旅长大骂李琮到底是个土匪,没有战略眼光,上错了船,走错了道,对东北的官场一无所知,也不晓得为官之道,早晚要吃亏,同时也大骂邢占清不仁不义,硬生生抢走了自己的优异成绩单。

李琮又收到了邢占清的来信,信中催促李琮早点下山,也好早点进入东北军序列,实际上,邢占清是怕李琮又反悔,投入到丁超的怀抱中,那自己可是鸡飞蛋打,白忙活一场,所以他一再催促李琮早点下山,编入他的部队序列。

李琮却不紧不慢,着什么急呢?反正早去晚去,都要去,不如自己好好收拾一下自己,以一个有为青年的形象出现在哈尔滨众人面前,绝不能让新领导把自己看扁了,自己必须要表现出十分有能力的样子,这样别人才能尊重你,否则,你就只是别人手中的一张牌而已,想什么时候把你扔了就什么时候把你扔了,这样,自己在东北军的日子也过不长久。所以,李琮加大力度训练部队军容军貌,苦练部队的精神风貌,让别人一看,就觉得自己的部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李琮仿照后世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来训练自己的部队,以整齐的队列、潇洒的动作来博得大家的认可,长相不好的,躲在队伍里,外面是清一色的高大帅哥,这样的军容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再加上,李琮一声令下,所有战士,齐刷刷的举起枪,直立在身体正前方,动作整齐划一,然后随着检阅这的移动行注目礼,这当然让检阅这心里大为受用了,黄、吴二人在检阅过一次之后,被这种仪仗队弄得神魂颠倒,不断的央求李琮让他们多检阅自己,还不断地说:“奶奶的,这辈子算是没有白活,这场面那真是一个字——爽。”

经过了三天的军容、军貌、军纪整顿之后(为了下山不丢人,也为了在新旅长面前获得一个满意的印象分),总之,李琮是做足了工作,在确定万无一失之后,才率领着队伍浩浩荡荡下山接受招安了。

李琮一路慢悠悠的晃着,丝毫不知道邢旅长那颗盼星星、盼月亮的心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时间煎熬。邢旅长率领着一彪人马,在哈尔滨郊区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伸长了脖子、举起手放在额头,向远处眺望。可是却一次次的失望。

邢旅长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叫过副官问到:“你不说,他们已经下山了吗?怎么还没到?你小子是不是传了个假情报?”

副官一听,连忙小心翼翼的答到:“旅长,小的可不敢说谎,他们真的一大早就出发了,估计快要到了。您再等等吧。”

邢旅长一肚子的鬼火没处发,只好用手顶了顶自己的军帽帽沿,嘟囔着:“妈的,这李琮还真把自己当成爷了,让老子等这么长时间。”牢骚归牢骚,等还是要等下去的,要是自己一走,丁超突然出现抢走李琮他们,那自己可就亏大了。

李琮他们还在慢悠悠的向着哈尔滨前进,一路上,很多不明就里的老百姓见了他们立刻避得远远的,以为是土匪下山抢劫了,说谁不是呢?李琮他们的衣服五花八门,这形象不是土匪是什么?可是这群土匪也很怪,见到老百姓也不抢劫,也不追赶,只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向着哈尔滨的方向前进,而且只要仔细看,这群土匪的精气神可跟别的土匪不太一样,别的土匪都是凶神恶煞一般,这群土匪却透露这一股英武之气,难道这年头怪事多,土匪也变样了?改行了?难不成他们要到哈尔滨去乞讨吗?可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阿,个个都拿着枪,难道他们要去攻打哈尔滨?真是找死去了。老百姓一边感叹,一边躲藏,远远看着李琮的队伍走远了,才敢出来。

快到哈尔滨,李琮只见城郊有一队人马在远远观望,李琮知道这是邢占清来迎接自己了,自己当下也不敢托大,连忙迎上前去,对面也有一军官跳下马迎了上来,李琮估计这就是邢占清了,立刻一个立正,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嘴里大声喊道:“二龙山改编之独立第28旅226团团长李琮前来报到,请旅长检阅部队。”

邢占清看见一个中等身材、浑身透着一股英武之气得的年轻人用标准的军礼向自己致敬,立刻觉得此人不简单,这么青年能把二龙山那些老油条子都给收拾了,此人的能耐确实不小,邢占清刚开始还以为李琮都已经40、50岁了。现在面前这个年轻人充满着活力,眼睛里面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邢占清当即觉得自己给了个团长的位子很划得来,真是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

当下,邢占清立刻满面春风,一把握住李琮的手说道:“不需如此客气,以后都是一家人了,虽说你是我的部下,但是我可是把你当兄弟看待啊。再说,李团长凭借一人之力,收服二龙山众多土匪,还哈尔滨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这是何等的功劳啊。以后在无需如此客气了。今后成为我东北军弟兄,自当好好亲近亲近。哎!李团长如此年轻,当真是了不起了,前途不可限量啊。”说完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中恐怕多半是为自己慧眼识英雄、拣了个大便宜而高兴。

李琮抱着谦虚而谄媚的笑容:“这以后还要旅长多多栽培。”

李琮的表情立刻引起了二龙山各巨头的反应,这小子要是演电影肯定是个星,这小子要是唱戏肯定能勾引不少漂亮姑娘。

双方马屁拍得差不多了,李琮觉得是时候给邢大旅长看一点真东西了。

李琮向后一回头,手一挥,大声喊道:“请旅长检阅部队。”说完,“咵”一个转身,侧着身子给丁超让开一条路。

邢占清自然知道这是检阅部队,心里觉得没什么了不起,检阅部队!哪年不检阅个几十次,有什么意思?但是,这李琮新来乍到,自己还是要显示一点领导风范的,于是堆起满脸的笑容,举起右手高过头顶,开始检阅部队。

600人的队伍在李琮的命令下,立刻排成整整齐齐三列,“呼”的一声,战士们手持步枪,端立在身前,枪口向上,水平直立,然后昂首挺胸,头部随着邢占清的移动而移动,眼睛行使注目礼,这一手可把邢占清惊奇坏了,什么时候**见过这个?新鲜,有看头!邢占清哪里见过这样的**式,这样注目行礼的,虚荣心立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这支队伍的前面走过,享受到的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尊重和荣耀。

邢占清非常满意的检阅完队伍,甚至还想多来几次:但是自己是领导,毕竟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地,千万不能显示出自己少见多怪。如果说自己被这次**的震撼就打倒的话,那自己以后还怎么管着帮子兵啊。但是表扬还是少不了的。

邢占清对李琮说:“李团长真是带兵有方啊,说句不当听的话,部队不见一丝匪气,气质不输于任何一支正规军,可见是训练有素啊。以后在带兵方面,李老弟可要好好教教我这个当哥哥的。”

邢占清言语之间透露这对李琮的喜爱,语气中不由自主地称呼李琮位老弟了。

李琮也谦虚的答道:“这只不过是小把戏,如何入得了旅长的法眼,让旅长见笑了。旅长乃是带兵的大家,以后还请旅长多多指教。”李琮嘴上拍着马屁,心理却说:老子把后世三军仪仗队的玩意都搬来了,你还能不震撼?土包子!没见过的东西多着呢,老子以后还会让你更吃惊。

邢占清在满意之余,做了一个“请”得手势说到:“李老弟,请!哈尔滨各界人士都在恭候李团长的到来啊。”

李琮心里吃了一惊:自己在哈尔滨并没有什么名气,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来迎接自己呢?但是,继而一想就明白了,自己要求在报纸上公布东北军给自己的嘉奖令,哈尔滨全体人民自然就知道。再加上邢占清这家伙肯定是顺带大肆宣传了自己的“英勇事迹”,如何收复土匪,如何为民除暴安良等等,邢占清旅长如何深谋远虑收服李琮,彻底为哈尔滨铲除了匪患。以至于声势越造越大,这宣传的声势越大,上面的官员就知道越多,邢占清自己的声望也就跟着水涨船高,到时候少不了提拔的,这也是邢占清借李琮招安事件,让自己大大的火了一把。

至于哈尔滨各界的欢迎,实际上一半是邢占清要求他们做得,一半是这些人自愿来的,毕竟从此以后大家无论是百姓还是商队再过二龙山,没有了土匪,要少缴多少过路钱?要多赚多少银子啊?这笔帐大家还是算得清楚的。李琮招安此举倒是符合民心,善解了民意了。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界人士的大肆欢迎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琮和邢占清携手进入哈尔滨,果然如邢占清所说一般。进了哈尔滨,见各界群众热烈欢迎李琮他们,场面热闹非凡,而李琮也学着后世电影皇冠体育投注:民党军队高官的样子面带微笑,频频挥手,一时间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啊。这珍贵的历史瞬间也被各报记者纪录在了胶片里面。

这一天下来,又有各界人士的欢迎宴会,李琮只得一一应付,笑得连皮都皱了起来,晚上不得不用热毛巾敷了好几十次方才将皮压平。

第二天各大报纸纷纷刊登李琮的大幅照片,照片上李琮笑容可掬,各大报纸也纷纷指出,李琮本人不仅没见丝毫匪气,反倒是说起话了侃侃而谈,有几分儒雅的气质。一时间,舆论界对李琮是好评如潮,看来笑得肌肉僵硬也还是很有效果的,这次公关行动算是十分成功。而在哈尔滨的少女心中,李琮的微笑被评为最佳微笑奖,一时迷倒芳心无数。

2